首页 理论教育 动机与感受

动机与感受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幼儿最终把吮吸乳头的动作与饥饿感的缓解结合在一起时,每当饥饿感被唤起,这个幼儿内在那种吮吸的动作就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张力。例如当身体血糖降低,饥饿感增强,进食动机也相应增强,这是感受增强从而增强动机的例子。在饥饿感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身体健康状态的增强,也会提高幼儿吮吸的动力,这是反射性行为增强从而增强动机的例子。

动机与感受

如果一个机器人拿一朵玫瑰送给一位女子,如果这个女子懂一些机械的知识,她就会认为,这个机器人的举动背后没有动机,虽然它的动作与一个求爱的男子相似,却只是一些“外在表现”。的确,就目前的技术来说,机器人做出的动作是指令控制下的一套预先设定好的动作,动作背后没有更多的含义。如果是一个男人送给这个女子玫瑰花,她就不会认为这个人只是按照某种设定好的程序做出了一套行为。她会认为在这些行为的背后还有其他什么东西存在。[19]

那么,这多出来的“什么”是什么呢?收到玫瑰花的女子会说,对方把一朵玫瑰交到她手里,这不仅仅是一组动作,这些动作背后另有动机——他要追求自己。这个说法隐含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这个动机(求爱),对方就不会把花送到她手里。但这其实只对了一部分,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发生:一个爱慕者,也会因为羞怯和害怕被拒绝,而不做出送花的举动。因此,动机与行为绝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要厘清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分析一个问题: 动机导致的行为和机械的反射性的行为之间有何区别?我们可以说,动机驱使下的行为,在行为做出之前就发生了。不论那个男人有没有把花送到他爱慕的女子手中,在他的意念中,他都已经送了花。这个意念,甚至不仅仅是大脑中的活动,有可能伴有躯体的微小活动(例如他在无意中举起手,或者肌肉开始紧张试图站立,虽然外在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他是否用肢体的行动去实现意念中设想的过程,并不会改变这些意念过程存在的事实。

这个女子认为对方“有动机”,除了假想这个男人在做出送花行为之前已经设想过行为的实施,还会认为对方对自己“有好感”,[20]而这正是动机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动机必然伴随着感受。如果没有感受,那个男人假想着自己把花送到对方手中,就会如我在此时假想把面前的一本书从左边移动到右边,却不会变成行动,因为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必要。感受的存在,就会让一个人做出行为来应对这种感受。那个送花给女子的男人,对那个女子产生了好感,这个男人做出送花的举动,就能够维持和强化这种感受,而不做出这个行为,他就会体验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苦恼。

如果说,机器的行为是纯粹的反射,而动机驱使的行为是一种与反射不同的东西,这也只是在后者是伴有感受的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动机在本质上依然与反射行为有所联系。动机必须基于反射才能发生。新生婴儿饥饿的时候,因为“饥饿感”让他痛苦,他会哭号,但还不至于产生伸手去拿食物的行为。他们也有反射性的吮吸的反射,但在他们吃下第一口奶之前,不可能知道这样的行为能够缓解饥饿感。这些反射性的行为在婴幼儿缓解饥饿的过程中才被赋予功能意义。当幼儿最终把吮吸乳头的动作与饥饿感的缓解结合在一起时,每当饥饿感被唤起,这个幼儿内在那种吮吸的动作就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张力。如果此时并没有乳头放入口中,幼儿也可能徒然做出吮吸的动作,而且在大脑功能进一步发展之后,这种吮吸的动作甚至只在想象中发生,而无需口部动作的配合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动机的运作。[21]笔者认为,动机无非是反射性的行为与感受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存储于记忆之中,在适当的情况下被唤起。因此,感受是人不同于现有的计算机器的地方,如果机器也有感受,它就会产生动机。[22]

说动机是感受和反射性行为的结合,还需要强调一下身体因素的作用。人在不同的身体状态下,感受的强度发生改变,反射性行为的力量也会大有不同。例如当身体血糖降低,饥饿感增强,进食动机也相应增强,这是感受增强从而增强动机的例子。在饥饿感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身体健康状态的增强,也会提高幼儿吮吸的动力,这是反射性行为增强从而增强动机的例子。认知因素通过影响身体因素而影响动机的强度。在发现自己喜爱的食物时,更强的进食的反射性的行为和更强的感受都会发生。

用这种方式解释动机,与采用能量的理论(例如力比多、生本能与死本能)去解释动机,是不同的思路。能量因素无疑能影响到人的心理层面(例如性的不满足导致一个人更多地想到性)。但就心理层面而言,动机的强度更应该从个体内化了的行为模式、应对感受的模式以及不同感受之间的冲突(或者说这个人内在自我的生态面貌)来解释。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会认为一个执著地送出了玫瑰花的人就比一个犹豫不决、没能送出玫瑰花的男人更爱那个女子。比之于爱欲的强度,欲望的走向是更重要的问题。假如这个男子发现所爱的女子并不具备自己所爱的品质,在短暂的一瞬,这种爱的欲望就有可能烟消云散。比之于之前爱欲的调动,我们能够发现,在人格结构的微小而暂时的变动之后(因为看到被爱者并不是自己之前想象的那样,从而把爱者投射给被爱者的特性从被爱着身上剥离开来) ,一个看似欲望强度的问题,在没有任何针对欲望的直接疏导或宣泄的情况下就已不成其为问题。简言之,就动机的强度而言,欲望的能量不是主要的问题,而决定欲望走向的人格结构才是问题。[23]鉴于此,我们不应该把某些心理障碍简单地用动力的观点解释,把它们看成某种能量的淤积。[24]动机的能量说应该让位于动机的结构—感受说。

感受是一种“相对的强度”。一种感受的强度,不是它所伴随的生理能量能够完全解释的。同样一种感受,在人格的不同结构状态中,产生的效应大不相同。这好比把一滴水滴入热油锅中和一滴油滴入热油锅中产生的效应的差异:两个情境中油锅所蕴含的能量是一样的,但是产生的效应却大为不同。当某些精神分析师把一个强迫症患者的症状解释为性欲的被压抑,而认为此种欲望的适当宣泄是治愈强迫的途径时,这是在运用能量的观点来看待性欲动机。但是我们都能够观察到,即使欲望得不到宣泄,即使欲望强度剧烈,绝大多数个体也并不因此发展出神经症症状。

此处笔者还希望通过隐喻的方式说明动机的能量说与动机的结构—感受说的差异。一些遵从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析师会认为,神经症患者内心中储存着巨大的消极能量,仿佛一个火药库,外在的事件能够触发这火药库的爆发,产生症状。这是动机的能量说使用的隐喻方式。但是这种隐喻是有问题的。例如,当一个陌生人恐怖症患者因为突然面对生人而恐慌,如果他突然发现面前这个人其实是个熟人,这恐慌瞬时就消失殆尽了。患者的恐慌仅仅因为认知的改变就发生极大的变化,用能量的隐喻很难说明这个现象。我们倒不如把患者的反应比喻成一条被大风撼动剧烈摆荡的船,当船员放下风帆,或者调转船的方向,那看似凶险的“能量作用”就停止运转了。这调整风帆和船向而达到的稳定功效,便是动机的结构—感受说适用的隐喻。当然,任何隐喻都不能作为说明真理的证据。感受毫无疑问包含着能量的成分,但是基于能量的隐喻而设计的心理治疗,忽略人格结构的改变对心理康复的核心意义,其作用也就只是对症状和压力的暂时缓解,而无法产生长久的治愈效果。

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动机,区分它们的强度,对于心理治疗而言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性是比审美更强烈的动机”,这句话是典型的能量隐喻,这个隐喻又是恰如其分的。当人们看到一只完整的苹果和一只有个黑斑的苹果放在一起,他们会去选择那只完整的苹果。但是如果这个人不得不选择那个有黑斑的苹果,他通常也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25]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例如在《红楼梦》里,宝玉揭开盖头,发现林妹妹被宝姐姐取而代之,他的反应是震惊和失望(此情此景虽是作家的想象,从它对于读者的情感冲击来说,显然是符合人之常情的)。追求完整、精确、清洁、秩序、逻辑上的合理性等的动机,在强度上一般而言弱于进食、性、安全、竞争、成就、亲和等动机。本书把前者定义为冷动机,把后者定义为热动机。冷动机通常是与认知有关的动机,冷动机激发的感受是弱感受,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是微弱的。热动机则“强迫性地”驱使着人的行为,与之相关的感受也是强烈的,是一些与自体保存(self-preservation)[26]和自体促进(self-promotion)有关的强烈感受。另外,还有一类动机,它们驱使人类追求自由、意义、价值、公平和正义,虽不如热动机强烈,却又比冷动机有更大的力量。我们可以称之为温动机。

在承认动机确有能量的差别之后,笔者在理论上是否发生了自相矛盾呢?并非如此。虽然热动机,而不是冷动机,是心理障碍的动机源泉(例如强迫性人格障碍者追求完美的深层动机是成就动机或者关系动机,而不是出于完整、清洁和秩序感等冷动机),心理障碍的病因仍然主要在于热动机的结构,而不是热动机的能量。当我们把冷动机(例如完美动机)比喻成一条在风浪中颠簸的船,收起它的帆(改变冷动机的结构)也不能止息它的躁动,我们发现原来这条小船是维系在一条颠簸的大船上的,此时为了我们能做的依然是改变结构,收起大船的风帆。

动机的结构

动机的结构包括四个因素:反射性的内在行为模式、感受、认知和注意。前两者是构成动机的两个核心元素,而后两者是唤起和维持动机的必要外周元素。

(1) 反射性的内在行为模式。它们是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或者后天习得的条件反射。这些模式即使没有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也默默地运作着并且或多或少地产生感受。我们不妨把这种默默运作着的内在行为模式简称为“内行为”(inner behavior)。例如一个球手在观看电视上的比赛时,虽然没有做出击球的行为,在内心里仍然是运作着击球的动作的,这动作就是反射性的内在行为模式在没有转化为外在行为时的表现。

(2) 感受(feeling)。它伴随着反射性及习惯性的行为模式而生,大脑用于执行行为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制约。

(3) 认知(cognition)。反射性、习惯性的行为能否被唤起,或者唤起之后是否会保持,与人格的认知成分大有关系。与“内行为”和“感受”相比,认知是动机的更容易发生变动的构成因素。这也是人们在交流中,试图改变他人或自己的动机时最经常着手干预的领域。但是,“我知道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句式,最经常出现在人们试图改变自己和他人认知的情景中。有些认知是潜在的,却是它们直接影响感受和内行为,它们被经典精神分析归于潜意识的领域。

(4) 注意(attention)。注意有两种方向,一种是指向内心的。此时注意使感受进入意识。个体的行为深受进入意识的感受的影响。好的感受驱使人做出能够强化、重复这种感受的行为,不好的感受驱使人做出能够消弱、回避这些感受的行为。不过这并意味着人只是在意识到自己的感受之后才会被感受驱使。未被注意的感受依然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此时感受转化为想法、意象。相反地,注意到自己的感受,也未必意味着对应于这种感受的行为的出现。一个意识到自己的愤怒感受的人,可能为了宣泄这种不快的感受而做出攻击行为,但也可能只是忍受这种感受。注意的另一种方向是指向外部世界,此时外部世界被染上感受的色彩,外部世界的对象让观者感到美或者痛苦。注意受到感受的影响,它会自动朝向引起个体强烈感受的对象或者转向感受激烈的内心活动。但是注意又不是感受的奴隶,个体能够转移、约束、保持自己对某些对象的注意——虽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经典精神分析认为,当我们把注意力转向那些未曾注意的潜意识(在此我们可以扩展为上文归纳的认知、感受和内行为的不为注意力所关照的部分),就会因为意识的烛照而变得不再具有致病性。但是笔者认为相反的效果也可能发生:唯因注意转向了某些潜在的动机,才使得动机变得更加强烈,甚至产生了破坏人格平衡的消极作用。注意能够烛照潜意识,而不是沉溺于某些感受和动机,这个目的的达成,只有在注意具备恰当的品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注意往往伴有价值观,而不包含有价值判断的、朝向内部的注意最具成长性和治疗意义。

动机的运作模型

动机的运作总是在自我(I)的调节之下完成的,而自我的调节在性质及程度上千差万别。自我能对相互冲突的动机做出权衡,能直接调节行为,也能够影响注意的模式。

一个知道肥胖会导致灾难性的健康后果的人放弃一些脂肪食物,是把想象可怕的疾病而产生的感受与预期进食产生的快乐感受放在一起权衡而做出的选择。这种权衡与选择是自我的功能,但也是自我的一个相对弱小的功能。与将来可能发生的疾病相比,当下的、必然能够得到的进食的快乐更具诱惑力,它往往不顾自我的权衡而一意孤行。

勇气、意志力和毅力是自我中更为有力——但相对稀有——的成分,它们驱使个体根据自我的判断做出行动。还一种更为稀有的人格因素是修养(或曰智慧)——这是自我通过对自体、他者和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关注,形成了对于世界与自身的真实、全面且完整的认识。

自我对动机的调节作用,起始于它对注意的运用。或者说,注意是连接本能(动机)和自我的中介点。注意虽不是自我的成分(而是动机的成分)却是动机结构中最直接受自我的影响的组分。一般而言,注意是由动机的其他成分——而不是被自我——所驱使的,“我们总是去看我们想看到的东西”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概括。

我们可以把动机的运作概括成图1.1.2的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动机从总体上被概括为“趋获”和“消避”两种类型。[27]当趋获性动机被唤起时,主体对驱力所指向的客体的感受是积极的,此时的主体期望接近、获得客体(食欲和性欲就属于此种情况),或者期望归属于客体或者与客体发生持久的联系(例如对关爱或被尊重的需要) 。消避动机指向的客体让主体产生消极感受,主体产生厌恶、回避甚至消除客体的愿望。[28]

img3

图1.1.2 动机的运作模型

趋获式动机和消避式动机在现实情境中可以被同时激发,产生两种相反的感受,从而发生动机冲突。例如,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强迫性人格者面对一件关乎自己成就的工作,会被唤起高出一般水平的趋获式动机——期望做到最完美——同时也被唤起高于一般水平的消避式动机——对失败产生灾难化的担心乃致恐惧。[29]

当一个趋获式动机(或几个指向同一目标的趋获式动机)驱动个体做出趋获行为(而且没有其他趋获式动机或消避式动机与之竞争或冲突)时,个体能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行动,该过程给个体带来的是充满生机与乐趣的体验。如果动机指向的目标被顺利达成,个体就会感到满意和快乐。但如果未能达到目标,就被激发出挫折、抑郁、愤怒等消极情绪。所以,趋获式动机虽然是一种积极动机,它产生的情绪后果未必是积极的。

类似的是,消避式动机虽然是一种消极动机,它产生的情绪后果也未必是消极的,因为当个体成功地消避了自己所讨厌的对象,他体验到的情绪是轻松乃至愉快的。因此,积极情绪与积极动机,消极情绪与消极动机,都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以一种转化机制发生联系。

动机的运作过程中,我们能够体验到的感受包括对动机本身的感受(积极的或消极的)、积极动机顺利运作时的顺畅感(flow)和愉悦感、消极动机顺利运作时产生的幸运感和刺激感、积极或消极动机不能顺利运作时产生的焦虑感、动机目的达成后产生的积极情绪感受、积极或消极动机受挫败产生的绝望感和失败感等情绪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