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师品牌”引领就业潮流

“东师品牌”引领就业潮流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东北师大毕业生就业依然持续火爆。正是这些富有实效的工作举措使“东师现象”“东师模式”“东师品牌”“东师效应”这一系列专有名词的含义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得到充分的诠释和深层次的拓展。学校领导深入思考就业市场的战略问题,确立了“十百千”就业市场拓展计划。这标志着东北师大与温州市等10所中心城市的校市全面教育合作正式启动。2.高度重视“职业化、专家化”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中国大学生就业即将走进新世纪的第七个年头。在固有的“三峰叠加”“四大矛盾”的基础上,今年,大学生就业工作又呈现出“五种现象”。这些新形势的出现使大学生就业工作压力与动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东北师大毕业生就业依然持续火爆。全国就业岗位需求总体数量在减少,东北师范大学收到的需求数与去年相比却同比增多;今年全国就业市场有些趋于冷淡,东北师范大学的就业市场却依然火爆;全国各区域的行业市场规模在趋于缩小,以东北师范大学为龙头的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却在不断扩大;东北师范大学的就业市场仍然续写着“一才难求”的景象,类似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四个指标七个人,千里迢迢来选人”的情况屡见不鲜……人们不禁要问,在日趋激烈、严酷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东北师大的就业形势为何越来越“火”?

这主要得益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得益于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得益于充足的人力和财力投入。正是这些富有实效的工作举措使“东师现象”“东师模式”“东师品牌”“东师效应”这一系列专有名词的含义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得到充分的诠释和深层次的拓展。

透视之一:

重视——书记校长“跑”市场

东北师大的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宏观把握、具体指导的基础上,还深入到就业工作中,了解市场形势,开辟就业基地。

1.高度重视就业市场开拓。学校领导深入思考就业市场的战略问题,确立了“十百千”就业市场拓展计划。学校与10所中心城市全面合作、互为基地、共同发展,实现教育为经济发展助力;建设百所城市就业基地,拓宽就业范围;与全国1000余家单位建立联盟,建设牢固的就业基地。

2006年11月,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亲赴重庆市巴南区,与巴南区教委初步拟定了就业意向,与近期拟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这些单位被学校党委书记为毕业生负责、为学校负责、为用人单位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深深打动,并表示要建立长期的联系,同时主动为我们提供其友好单位的用人信息。

2005年4月25日,校长史宁中教授与温州市市长刘奇在《东北师范大学与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合作协议》上签字。这标志着东北师大与温州市等10所中心城市的校市全面教育合作正式启动。学校与10所中心城市将在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访问学者、骨干教师研修、科研合作、教育信息化资助、毕业生实习等项目上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最为关键的是,温州市等10所中心城市从此成为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实习基地,为东北师大学生大批量到温州就业搭建了平台。

学校积极落实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协调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各部门共同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百人市场开发队伍,上至学校党委书记、学校校长、学院院长、学院党委副书记,下至毕业年级辅导员和全体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都编进了开拓就业市场大军。在对市场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巩固东部、拓展中部、渗透西部”市场开发战略的指导下,学校斥资40万元,历时4个月,对全国24省130市的10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与邀请。

2.高度重视“职业化、专家化”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学校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于2003年9月成立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学校本着“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原则配备中心工作人员。中心成立之初即站在高起点上,中心的12名工作人员中,有3名博士,9名硕士研究生。他们的专业覆盖了人力资源、法律、教育、计算机等与就业工作紧密相关的专业,12人全部获得了国家“职业指导师”认证。这样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工作队伍充分符合了就业形势对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确保了各项工作的专业化。学校党委明确提出,把中心作为培养学校党政后备干部的基地,要提供条件,创设平台,将其建设成学校的人才高地。

与全国其他大学生就业中心相比,中心体制顺,正处级建制,独立运行;中心人员配备充足,完全按照国家教育部1∶500的比例要求,配备12名工作人员,副主任以上3人;中心保障有力,按照学费的1.5%划拨经费,年经费投入200万元,中心办公面积2000余平方米。这些工作条件充分保障了就业工作的专业化运行。3年来,东北师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面向社会的工作特色,视野开阔、形象良好、品位独特的工作要求,为年轻干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平台,打造了一支能力强、素质硬、职业化、专家化的学生就业工作队伍。

透视之二

双效——面向社会抓培养

东北师范大学以兼顾效率和效益的“双效”原则为指导,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强化学科结构调整力度,密切关注社会和用人市场的变化,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和课程,在调整专业设置方面重“效率”;合理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毕业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培养“上得去”的理论创新型人才,又培养“下得来”的实际应用型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毕业生培养方面重“效益”。

2003年10月,学校开始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出台了《东北师范大学修订本科课程计划的方案》,建立了模块式、多样化、网状多向的课程体系。“网状多向”课程体系是东北师范大学瞄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这一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四个突出的特色。

宽口径:以自选定终身。“宽口径”设置课程就是把某些专业的基础打通,学生入校后,首先实行联合培养,一年半或两年之后,学生再按不同的专业进行培养。“宽口径”设置课程打破了以往指定“套餐”的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权,使他们的专业学习建立在学生自觉和自主的兴趣基础上,从长远来说,更有利于学生潜力和才智的发展与发挥。

厚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厚基础”就是通过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来拓展学生的视野,特别注意“文文相通”、“理理相通”和“文理相通”,文科的学生要学习一定的理科课程,理科的学生要学习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通识教育课在提高学生选择专业和规划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社会需求的应变能力,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选择“适销对路”的专业,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精专业:以专长求发展。“精专业”就是要精练专业技能,加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建设。在东北师范大学的课程计划中,专门设置了25学分的教师资格教育课程,规定想从事教师职业者,必须修满这25学分。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修满这25学分,同样可以获得“教师资格教育证书”,可以选择到基础教育岗位工作,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方便。

多出路:以全才谋职位。“多出路”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就业门路多。就业门路多是指从整体看,“网状多向”的课程体系打通了不同专业的基础,实现了不同专业的嫁接,学生可就业的专业多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知识的储备都是网状,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点上“拐弯”,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大课程体系中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才。

2007届毕业生是模块式、多样化、网状多向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以宽广的基础知识、厚实的专业基础、精湛的专业技能获得了众多的就业门路,得到社会的认可。

透视之三

互动——全员参与促就业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专业的就业工作队伍不可能全部满足参与竞争的需要。尤其是非师范专业,门类多,市场分散,学校就业工作部门无法独自完成市场开发工作。因此,通过就业这一有效载体,让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感到责任和压力,努力营造“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上下一条心、同心促就业”的就业工作氛围,是新形势下应对严峻的就业竞争的必然要求。为此,东北师大建立了一横一纵两个联动机制。

1.横向联动:系列挂钩,推动教育教学练内功。横向联动机制是指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招生数量、专业设置、培养规格、教学评估相挂钩,提高就业与招生、培养的相关度,真正做到“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并且将这一机制贯穿于从学校到院系,从校长到院长、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等各个层面。

在学校层面上,校长基于学校生存发展角度通盘考虑,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招生数量、专业设置、教学评估、学校评价相挂钩。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决定专业的设置,并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如学校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在全国率先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结果学生报考踊跃,社会对这一专业的毕业生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2年,第一批小教专业学生还在读大三时,很多用人单位就开始前来“订购”,当时供需比就已达1∶5;教育管理和教育学等专业,由于市场需求减少,学校及时调整了招生计划,隔年招生。

在学院层面上,将院长、系主任、研究生导师的晋职晋级、业绩评定、课题申报、招生数量与学生就业情况挂钩。这一系列挂钩,使全校上下普遍感受到来自就业的压力,也由此激发了改革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各院长、系主任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思考如何提高生源质量、调整教育教学、开拓就业市场;由于学校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导师的晋职晋级、招生数量紧密联系,研究生导师积极为其指导的研究生谋求就业出路。

2.纵向联动:实行五个责任制,拉动全员抓就业。在实行横向联动的同时,学校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让更多的人关注就业,使他们有一种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参与就业工作,为此,学校又提出了纵向联动机制。

纵向联动机制实质上是一种责任机制,即学校调整原有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学校和学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分别由校长和院长担任两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同时,将专业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学校建立五个责任制,即由校长对全校学生就业工作负总责;院长对全院学生就业工作负总责;系主任具体负责本系学生就业工作;研究生导师除了培养研究生外,还负有为所带研究生联系单位、推荐工作的责任;所有专业教师都负有推荐毕业生的义务。

东北师大“五个责任制”的实施,自上而下,将上至校长、下至专业教师各个层面人员全部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了学校各个层面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抓就业的工作局面。据统计,近3年来,由专业教师推荐的就业单位占所有用人单位的近20%,每年都有500余名专业教师参与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亲自开拓就业市场,使本院学生就业率提高了25个百分点;传媒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为图书馆专业每年联系就业单位达60余个,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学校实现了一横一纵的相互联动。通过横向信息的及时反馈、兑现责任、公平奖惩,通过纵向的层层负责、级级考核,使各层面就业工作负责人主动将就业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体系中,全盘考虑。两个联动机制的形成,显著扩大了全校就业工作队伍的外延。由以前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孤军作战”变为现在的“全员会战”,69个专业系主任和400余名研究生导师以及千余名专业教师积极关注和投入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

透视之四

新招——学校“买单”搭平台

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东北师大显示出了特有的大气与关怀。为了促进本校以至东北地区高师院校学生充分就业,创建了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就业信息网,探索形成“体验式”就业指导新模式,为学生到基础教育岗位就业搭平台,关注就业特殊困难学生,使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学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学校在各项工作中甘愿“自掏腰包”,为学生实现充分就业“买单”搭平台。

1.“东北风”盘活“东师品牌”。东北师范大学“内合东北高师,外联用人单位”,本着“品牌共创、市场共建、信息共享”的原则,建成了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正是借着这股强劲的“东北风”,东北地区高师院校纷纷“借船出海”,一举摆脱学生就业的困境。6年来,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协作体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得到了全国基础教育界的一致认可。截止目前,协作院校从成立时的17所增至28所,涵盖了东北地区的全部高师院校,毕业生也从当年的24000名增加到了5万余名,拉动了东北28所高师院校就业率。“东北风”盘活了“东师品牌”,“东师品牌”又形成了“东师现象”“东师模式”和“东师效应”,为东北地区就业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五线并举拓展市场空间。变“等待市场”为“寻找市场”,是东北师大就业市场开拓的一个重要理念。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拓展就业市场空间才是硬道理。

拓展市场空间。东北师大本着“巩固一代、开发一代、培育一代”的市场开拓原则,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今年又进入9个中西部省份,对130个城市的就业市场进行开发。到目前为止,东北师大的就业市场已经触及了全国30个省、408个城市、22081家用人单位。这样庞大的就业市场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近10万个用人岗位,为学生的充分就业奠定了基础。

扩大参与队伍。跑市场的人员队伍不断扩大。现在,东北师大已经从原有的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一人负责几个省市,变成“上至书记校长、下到学院辅导员”的百人队伍,几个人负责一个省的几座城市,使中心与各用人单位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优化市场结构。今年,东北师大采取五线并举的方式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即“基础教育、人才交流中心、企事业单位、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整体开发。五线并举意味着东北师大学生就业领域逐渐明确,一方面,提高了学校市场开发的针对性、全面性;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目前择业的范围更加清晰,定位更加准确。

强化就业服务。本着“为用人单位服务、对用人单位负责”的原则,东北师大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全程、高效的服务。对于能够到学校亲自面试招聘的用人单位,学校通过短信、网络、海报等不同的形式为用人单位进行宣传,帮助用人单位协调面试场地、规划行程安排,为需要签约的单位提供程序上的指导和适当的便利;对于不能够到现场招聘的用人单位,学校除帮助用人单位发布信息外,还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并以提供视频等手段帮助用人单位进行招聘。此外,学校还定期接收用人单位对于已上岗毕业生的评价信息反馈,保持与毕业生的时时沟通,做好后续工作。东北师大这种灵活、优质的就业服务,不仅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顺利实现了对接,而且使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时时感受到了真正的“东师品质”,增强了对其毕业生的信心,为建立长期的用人关系奠定了基础。

3.5万学子怀揣信息走天下。2006年,东北师大推出了学生手机上网的服务项目,东北28所高师院校的5万名学子怀揣信息走天下,摆脱了计算机的束缚,离开计算机,照样能获得信息。实际上,2000年以来的6年间,东北师大一直掌握着信息建设的主动权,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从“纸介时代”到“鼠标时代”再到“拇指时代”的跨越。先后开通了电子邮件定制和手机短信定制两项就业信息服务,使电子信息的“一对多”变为“一对一”,实现了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和零时差。毕业生只要定制这两项服务,目标地区最近15天和此后新发布的专业需求信息就会即时发送手机短信,大大提高了沟通时效和就业成功率。如今,学校又把网络搬到手机上,通过手机就可以上网,既摆脱了对计算机的依赖,又实现了轻松就业的工作目标。

4.“三维体验”改变就业观念。东北师大经过几年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体验式”就业教育新模式。“体验式”就业教育主要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亲身参与就业,经历就业,使他们对自己想去工作的区域或行业有整体的把握和直观的了解,从而帮助他们验证或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针对岗位的实际需求培养自己的就业观念。

——角色体验:知道如何自我定位。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准确自我职业定位的根源在于对自己未来想从事职业不了解。如果毕业生能够在求职前提前体验未来职业角色,他们会通过这种角色体验提前找到职业感觉,从而验证、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主要形式为岗前“预就业”活动。学校每年挑选出450名在校学生到温州、深圳、沈阳、长春等地的40家中学及企业进行岗前“预就业”体验实习。每名学生体验实习的时间为一个月,既要了解所在单位的用人标准及实力、办学情况,还要担任教学和班主任等具体工作。

——过程体验:明白工作怎么找。就业过程就像一只“黑匣子”,只能看到招聘的结果。关于详细的招聘流程及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与评价,大部分学生只是一知半解。针对这些问题,东北师大组织从大一到大四、从研一到研三的全体在校学生通过组织“就业形象大使”、“职场论剑”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招聘过程;通过选聘就业市场、指导与信息助理体验就业工作过程;通过汇编指导书籍《临飞》,讲述62名应届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的择业心路历程,从而帮助他们端正择业心态,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人才需求规格,明确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规划以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生涯。

据统计,自2004年起,东北师大共选聘“一使三助”(“就业形象大使”与就业市场、信息、指导助理)约1200人。如今,他们或保送研究生或签约到了东北育才学校、广东省实验中学、海尔集团等重点单位。

——环境体验:了解社会什么样。东北师大认识到,要想使学生毕业后顺利从“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有一个理想的职业发展过程,必须在学校期间为他们多创造走向社会了解就业环境的机会。东北师大自今年起,根据自愿原则从全校学生中遴选出100名有明确就业意向、表达及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就业市场专员”。他们经过学校的严格培训后,根据每人的就业意向区域与单位性质的不同分成若干小组,在今年暑假两个月的时间里对全国各地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进行了专门考察与走访。此外,学校还出资组织学生自愿报名、集体组织,按就业意向分成若干就业体验小组,对全国各地重点中小学和知名企业进行就业式体验的参观走访。

正是因为瞄准市场,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规格,才使东北师大毕业生持续火爆,供不应求。东北师大的毕业生以其一流的培养质量和鲜明的培养特色,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东北师大的学生专业思想扎实,综合素质好,能力强,留得住,用得上。我们就是只要一名毕业生,这个名额也要东北师范大学优先。”浙江绍兴教育局的陈培琪同志,充分肯定了东北师大毕业生的质量。

5.搭台“买单”情系基层百县。当前,毕业生下基层既是党和国家的号召,也是社会与时代的需要,毕业生成就事业、成就人生的需要。但是,由于基层单位人财物、信息等条件的奇缺,使得毕业生与基层单位对接的平台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点共识的基础上,以东北师大为首的东北高师院校共发倡议,共同引导并出台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并在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的基础上,以“东北28所高师院校毕业生到全国基层百县就业专场洽谈会”为主要载体,利用两年的时间搭建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基层教师配备平台。

尽自己所能,建设“零成本”基层教师配备平台。2006年,东北师大面向400余家基层用人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与邀请,同时面向全国1000多个基层县市的5000多家教育局、中小学、人事局进行了电话邀请并邮寄了专门邀请函,确保有师资需求的基层单位都能得到信息。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市场邀请的同时,东北师大还甘愿为请来的基层用人单位“买单”:所有参会基层单位全部免收洽谈费用及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国家级贫困县还报销代表的全部往返交通费。这样一个“零成本”基层教师配备平台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基层单位的招聘难题,受到了基层单位的一致欢迎。

倾己所有,全力资助毕业生下基层。为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东北师大还制定了《东北师范大学关于鼓励、引导毕业生下基层就业的决定》,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供了资助和保障。签约到国家级贫困县以下基层单位的毕业生给予6000元奖励;在校期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满三年者可提出申请,由学校根据情况对贷款本息进行全部或部分代为偿还;为毕业生工作后深造提供机会等等。这些政策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扶助,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基础教育单位承担了一部分费用,提升了基础教育单位的吸引力。

6.斥资10万元为贫困学子雪中送炭。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对贫困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在东北师大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同学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甚至连择业过程中的必要开销都无力承担,临近就业同学们心急如焚。针对此情况,学校采取了“特殊困难学生就业:一个都不能少”的措施,资助经济困难的毕业生。首先,无力承担求职开销的毕业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进行审核。然后,根据毕业生的申报情况采取不同类型的资助方式,一是报销外地面试往返车费,二是发放简历制作、用人单位联络通讯补助。

截至洽谈会,学校根据毕业生的自愿申报,投入10万余元,为210名去外地面试的特困毕业生报销了往返车费,为无力支付简历制作、用人单位联络通讯费的380名特困毕业生发放了补助。这些举措解了贫困毕业生的燃眉之急。一名受到学校资助的毕业生动情地跟记者讲:“我是一个靠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的困难生,快毕业了,我想去深圳面试,可无力支付费用,是学校帮了我,学校给我报销了去深圳的全部路费,我不仅去了深圳,还签约了,学校真是雪中送炭呀!”

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充足的财力投入,不仅为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局面,而且整体拉动了东北地区高师院校的就业工作,为全国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了典范。2006年5月,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就东北师范大学的就业工作作出专项批示:“要在高校中大力推广东北师大的经验。高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要建设好就业服务平台,关键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就业。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中都要树立一批典型,予以支持、予以鼓励。要大力宣传这样的典型。”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注释】

[1]中国教师人才网,2006年12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