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休闲经济引领城市发展潮流

休闲经济引领城市发展潮流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识到城市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造成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源。其二,休闲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识到城市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造成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源。在当前席卷全球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问题,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面对21世纪的城市化世界,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目标,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推动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解决城市发展的各类矛盾提供了一条战略性原则。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对其发展动力的引导才能实现,因此城市发展的动力问题尤其令人关注。

一、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现代城市也在快速发展中集聚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在城市可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组合往往会偏离最优化轨道,出现失控和失衡现象,由此带来城市发展中错综复杂的各类矛盾。

其一,人口增长与有限空间的矛盾。人口的急剧增加和高密度集中给有限的城市空间带来各方面压力,包括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承载力造成威胁、城市环境日趋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发展到必须通过大规模和系统化的更新改造才能缓解的地步。其二,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矛盾。社会生产的过程即为变自然资源为社会财富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城市的物质生产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并将不能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物质以废水、废气、废渣等形式排放到周围环境中去,导致负的经济效益。因此,“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平等原则,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其三,空间开发与城市特色缺失的矛盾。市场条件下的空间开发行为往往受经济利益驱使,对开发强度和速度的追求对城市历史文化和社区结构形成极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拯救“城市特色”的呼声越来越高。

面对上述诸多矛盾,由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造成的“城市病”就是其突出表现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而这些问题和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市政府的负担,使城市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城市的集聚效应已非常明显,但各类矛盾亦愈来愈尖锐。总体而言,“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这些关系的长期失谐,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下降乃至城市文明的倒退。

二、休闲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新千年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休闲经济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牵引着城市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休闲经济不仅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而且为交通、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和后劲,已成为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之一。从消费领域看,休闲消费已渐成时尚,休闲消费结构也开始升级换代。从生产领域看,休闲品的生产也已成为当前的投资热点。随着后工业社会生活品质重返城市的核心地位,以及休闲经济浪潮的影响,休闲型城市已成为当今众多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

休闲经济的发展将会使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矛盾迎刃而解。其一,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人口集聚和就业问题。休闲教育、体育健身、传媒广告、文化娱乐等新兴休闲类第三产业,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吸纳就业能力强,可大幅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其二,休闲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休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门类之一,它不仅能直接贡献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强大的拉动辐射效应,即与高科技相结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三,休闲经济的发展可以使衰败的工业型城市复兴。不仅如此,休闲产业还可以使城市从走向衰落的传统工业型城市转变成为环境优美的文化名城,曾经的美国城市城市克里夫兰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20世纪70年代末,克里夫兰是美国出现坏账和申请破产企业最多的老工业城市。为振兴克里夫兰,城市当局反复论证,决定着力投巨资发展和振兴休闲产业,一是投资4.5亿美元修建拥有43000个座位的“棒球场”;二是临近建造克里夫兰“文化圈”,集大学、剧院、博物馆和音乐厅为一体;三是投资一亿多美元兴建“摇滚乐名人堂博物馆”;四是建造世界贸易中心,其大厦集娱乐、购物、餐饮、办公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五是大力支持兴建餐饮和旅游业。休闲产业的良好发展,不仅改善了克里夫兰的城市形象,而且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其四,休闲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布局密切相关,以休闲产业的思路来进行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发展的人性化和合理化。以城市公众休闲思维改造城市休闲空间,创建城市绿地、社区文化、社区健身等休闲场所,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参与公众活动和进行公众交流的绿色通道。其五,休闲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各种关系。随着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供职人员在文化修养和休闲素质等各方面能与产业特性的审美要求相适应,必然会成为规范人们的强大动力,城市居民通过培训及工作环境的熏陶,言谈举止的文明程度自然得到提高。随着休闲产业的大力推进,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在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中蕴涵着一种人文关怀,使城市在人们心中形成文化凝聚力和家园的归属感,从而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国内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三大都市圈地区,许多城市纷纷提出打造“休闲城市”的口号,如杭州(“东方休闲之都”)、成都(“休闲之都”)、大连(“休闲之都、浪漫之都”)、威海(“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海口(“休闲运动之都、健康娱乐之城”)等。2005年,《小康》杂志社率先发布“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以《“休闲元年”:“休闲小康指数”标记中国变迁》为题,专门对此进行了报道,国内近二百家媒体予以转载。2007—2012年,《小康》每年都向社会发布“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从近六年的休闲指数数据中我们发现:中国人的休闲观念逐渐提升、休闲方式逐渐多元、休闲支出及时间逐渐增加。2007年12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休闲产业经济论坛,中国休闲产业经济论坛组委会推选浙江杭州、四川成都、云南昆明、广东湛江广西北海、海南三亚、上海松江、广西桂林、云南丽江、黑龙江五大连池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一场发生在城市间以“休闲”为主题的角逐就此展开。各个城市力求使休闲与之发生自然的联系,并使休闲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关于休闲的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自2010年国家旅游局召开全国休闲工作会议以来,中国已有24个省级旅游部门落实了“引导休闲度假”职能,19个省区市将发展休闲产业纳入“十二五”规划,并已经形成了58个不同类型的休闲发展成功范例。2012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以“生活方式转变与休闲产业发展”为主题,从国家战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个人体验等视角,探讨生活方式转变与休闲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再一次掀起休闲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热潮。

从国内外实践看,发展休闲经济已经远不是大型城市发展的专利。种种迹象表明,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正在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即使在中国一些中小城市,各类休闲活动也已成为区域经济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休闲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城市进步的新动力和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潮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