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型综合大学中理应有拉美学一席之地

研究型综合大学中理应有拉美学一席之地

时间:2024-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0年来,我国拉美研究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研究型综合大学仍应保留拉美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并给予应有关注。我国应深入研究这一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而带来的新问题,谋求万全之策。

21.研究型综合大学中理应有拉美学一席之地

张森根(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

拉美学是地区研究(area studies)的一个分支,也是介于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国际关系、国际安全等涉外问题研究)之间的一门跨学科专业。它在传统的西方社会科学六大门类(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中,虽然算不上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但确实又是上述六大门类学问以拉美地区为对象所获研究成果的总和。拉美学采用综合比较方法,从经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及国际关系等多种角度对拉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宏观分析和微观研究。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我国开始注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发展与变化。

1961年拉丁美洲研究所(原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共管,1981年起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建,1964年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三校拉美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拉美学的勃兴。

40年来,我国拉美研究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迄今为止,中国人对拉美的了解远胜于拉美人对中国的了解。但总体上说,我们对这个地区的了解,依然是“抽象的概念多于具体的知识,模糊的印象多于确切的体验”。

40年间,我国拉美研究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进程。1960—1970年代,出于开展反帝、反修和支持第三世界革命斗争的需要,在建制、人员和资金等方面都得到有力保障。进入1980—1990年代以后,高等院校的拉美研究与教学活动则出现了重重困难。

我认为,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研究型综合大学仍应保留拉美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并给予应有关注。

我国高等教育在重视基础学科、强调文理并重、相互渗透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全球意识,设置包括拉美学、中东学、非洲学等地区研究在内的跨学科专业,赋予人才培养目标以鲜明的国际化内涵,使他们具有创造潜能,进而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成为优秀的开拓型人才。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加强对外情外域的了解。邓小平早在1988年就指出:“人们常常讲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我坚信,那时也会出现一个拉美时代。我希望太平洋时代、大西洋时代和拉美时代同时出现。”

生产社会化、经济国际化和信息全球化大潮正在促使人类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相互排斥走向相互依存,从国别发展走向区域发展和世界范围内的协调发展。“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正在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觉的追求。国与国的交往,包括外交、外贸的发展,都离不开相互之间的了解。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需要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了解,而且要把对象国、对象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外交、外贸在国际交往的初始阶段是一股强劲的推动力。随着彼此交往的不断深入,人们就会从了解对象国和对象地区今天的政治和经济深入到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如果昧于外情,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更谈不上树立正确的对外意识。了解外情外域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必备条件,也是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就我国对美、日、欧以及周边国家的关系相比较,拉美在我国对外关系中并不占重要地位,但加深对拉美的了解却具有特殊的意义。

其一,外交利益。拉美33国中已有20国同我国建交,这些国家占拉美总面积95%,总人口的89%和GDP的98%。但仍有13国与“台湾当局”有“邦交”关系。“台湾当局”通过卑劣手段,不断进行“固邦护盘”,想方设法对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进行渗透与拉拢,企图在拉美“拓展国际生存空间”。我国同拉美所有国家建立与发展官方关系的问题,受到台湾问题的掣肘,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几个小国和微型国家时常在联合国充当“台湾当局”的马前卒。因此对拉美的外交工作我们要做好长期性和反复性的准备。

其二,在国际人权斗争领域中,不少拉美国家由于对中国不了解,也由于双方在国际行为规范、价值观和政治文化上的差异,它们对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时常表现出怯懦,甚至屈从其蛮横行径。如已同我建交的智利(1996年和1997年)、巴西和厄瓜多尔(1996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投票中曾公开支持西方国家的立场。据此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对拉美工作的力度。

其三,涉及市场和资源问题。不论是国际公认的10个“新兴大市场”,还是“十大新兴国家”,拉美就占了三个——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在21世纪的头20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拉美仍将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仅次于东亚。2006年初即将启动的美洲自由贸易区(34个成员国、8亿多人口、10万多亿美元产值)由于实施原产地原则、共同对外关税反倾销等保护措施,区内成员国的优惠待遇远高于世贸框架内的安排,使我国与拉美的经贸关系面临严峻考验,双方之间的竞争和矛盾可能趋于尖锐。我国应深入研究这一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而带来的新问题,谋求万全之策。

——我国粗放型的制成品出口战略,在墨西哥、秘鲁等拉美国家已引起了激烈的贸易摩擦与争端,给双边关系的良性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进口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巴西的铁矿砂、智利的铜、牙买加的铝、古巴的镍以及拉美丰富的森林资源,将有利于我国的资源安全。我国应确保这一通道的顺畅。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全国最大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中心,应预作打算,精心培养本地的“拉美通”人才,以服务于地方经济。

其四,拉美是我国开展反对国际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重要同盟军。2003年,墨西哥和智利以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身份拒绝投票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在2003年9月坎昆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上,巴西和我国、印度组成21国集团,为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与欧美等西方强权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我国已同巴西和委内瑞拉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同墨西哥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温总理2003年12月在同墨西哥总统福克斯会谈时指出,我国要努力落实“增强互信、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方针,以推动中拉之间长期、稳定、平等、双赢的全面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已成为美洲开发银行、拉美经委会、拉美一体化协会等泛美组织的观察员和加勒比开发银行的正式成员。

——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到本世纪中期前后对世界的影响将难以估量。巴西的潜力和巨大作用,必须予以重视。

——拉美左派正在重新崛起。巴、厄左派从在野党转变为执政党。乌、尼、危、萨、墨等国的左派组织已成为本国主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巴西和墨西哥都在积极争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拉美国家的“亚太意识”不断加强,并越来越重视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其五,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美国,也必须更深入研究拉美。我国过去对美国与拉美双边关系的研究,往往偏重于揭露、谴责前者对后者的剥削、控制、颠覆等问题,而对双方间融合、共荣、相互借重等正面影响不太注意。进入1990年代后,美拉关系进一步密切。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2006年初即将启动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对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也应看到具有积极效应的一面,而且将起长期性作用。

——在美国国内,总人口中的拉美裔人口迅猛增长,其数量正在赶上并超过非洲裔美国人。到2050年左右,拉美裔、非洲裔、亚裔这三大非白种美国人,将超过白种美国人。届时美国将成为一个以非白种人为多数的国家。在三大非白种美国人中,拉美裔人口的参政意识最为强烈。美国的双语教育计划以西班牙语最为普遍。不用多少年,讲西班牙语的人口将占美国人口的四分之一。拉美裔人口在美国政界的人数在不断上升。美国总统和高官以会讲西班牙语为荣。拉美的传统意识、历史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美国今后的发展同样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决不要小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