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在中心科学研究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本届美学大会的主题是“美学的多样性”,4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美学家与600多位国内学者汇聚一堂,参会人数为历届之最。这是介绍中国文化的读本。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依托北京大学美学学科成立的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004年11月被确立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中心自成立以来,秉承北大美学学科的优良传统,力求站在世界美学发展的前沿、站在引领中国美学学科发展的地位上,提高研究生的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美学人才,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并能体现北大学术传统和治学风格的美学学科,使之真正成为在世界美学界有影响的研究阵地。

几年来,此中心在基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术成果、对外宣传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将燕南园56号院建设成为中心的办公场所,并配置相应的办公设备,使得研究员们能够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中从事研究;出版了几项具有基础性和代表性的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对外推广;积极推进所承担的教育部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举办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包括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并接收国内外多名访问学者来访。此中心对美学人才的培养采取多元化发展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讲授和知识传授,而是从人生境界提升的角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中心还主办了多期“美学散步文化沙龙”活动,每期沙龙围绕不同的主题,组织小规模的讲演会和讨论会,带领参与者们到美的世界中徜徉,感受美,体验人生。通过举办这样的文化沙龙活动,实践着此中心提倡的审美艺术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北大校园的文化气氛、艺术气氛、学术气氛,同时对整个社会的文化、艺术、学术气氛也有所影响。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主要成绩

1.承担重大课题

此中心承担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14项重大课题,目前已经有4项课题结项,分别是:“现代美学体系研究”、“中国古典美学三大体系研究”、“西方美学遗产与中国现代美学建构”,“从分析美学到实用主义”。当前在研的共有10项课题。其中,《中国美学通史》(七卷本)、《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七卷本)这两个分三年申请的重大项目接近于完成。这在中心科学研究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两部通史将是填补空白之作。

2.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2010年8月9日至13日,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此中心承办了具体组织工作。世界美学大会是国际美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准最高的会议,每3年举办一届,被称为世界美学学术转向的“风向标”。本届美学大会的主题是“美学的多样性”,4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美学家与600多位国内学者汇聚一堂,参会人数为历届之最。各国学者讨论的题目涉及美学基本理论、西方古典美学和当代美学、东方美学、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舞蹈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建筑美学、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等,其中既有哲学层面的理论观照,也有面向社会生活的现实关怀;既有对于民族艺术的充分展示,更有在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多角度的理论审视。

以“美学的多样性”为主题的这届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是国际美学界在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的时代迎来新发展的一个契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充分展示了美学与哲学,美学与艺术、日常生活之间的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也为开拓美学思考的视野提供了多样的角度。本届美学大会也是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大门的一个重要契机,使得世界各国学者对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有了更多的、更广泛的了解。这次大会是一个新的开端,今后世界各国会有更多的学者关注中国的文化,研究中国的美学。

(二)主要经验

此中心的建设除了抓基本工作外,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较大的力量,为科研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创作与研究环境,凝聚了大批国内外哲学、美学、中文和艺术领域的高端人才,为基地的长远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平台。

与此同时,鉴于美学学科的特点和大批艺术理论研究者的进入,此中心对研究员采取松紧适宜的管理机制。在严格执行教育部基地管理办法的同时,尤为重视对科研成果质量的管理,鼓励研究员们多出在学界有影响的成果,秉承“科研成果中所体现出的学术气象是基地建设的命脉”这一信条,采取研究成果创作与署名奖励机制,有效提高了此中心的整体科研水平。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这部反映中国美学和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思想库、资料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中国美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出版之后,得到了学界的注意。2004年,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一等奖。

(2)中心主任叶朗教授和副主任朱良志教授合著的《中国文化读本》。这是介绍中国文化的读本。本书出版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同志的肯定和鼓励,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也有较好的反响。

(3)朱良志教授所著的《石涛研究》。此书是对中国绘画史乃至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石涛进行深度研究的著作,对中国美学史和中国绘画史都有重要贡献。2009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叶朗教授的《美在意象》。这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讲述美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教科书,同时也是一本研究美学理论核心区的前沿课题的学术著作。此书出版之后,受到学界的好评。在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期间,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中心从以下六个方面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科研规划

进一步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好原有重大项目的中期考核和结项工作,在完成《中国美学通史》(七卷本)、《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七卷本)等项目的基础上,周密规划,整合力量,组织一些重大公关项目,形成中心科学研究的新的生长点,使中心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很强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专兼职科学研究队伍。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调整和充实专兼职人员队伍,注意学科发祥地的分布、研究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研究特色。其中,尤其强调研究的特色和水准,力求体现出北大美学学派自身的风格,即基础扎实、有理论的开创性、具有国际视野,使其保持处于中国美学研究前沿的地位,并成为世界美学研究领域的有影响的力量。

(三)学术交流

(1)进一步做好中外美学的交流,拟举行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并邀请世界上著名的美学学者来中心做研究。

(2)发挥北大美学在国内的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召开国内美学学术讨论会,举办国内美学与美育的短期培训班,邀请国内有影响的学者来中心举行学术活动。

(3)继续办好“美学论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其真正变成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美学论坛之一。

(四)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

(1)为政府决策继续作出努力。还需要更好地发挥美学的影响,增强美育在教育乃至社会中的作用。

(2)举办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美学与艺术教育的研修班,促进我国的美学教学和美育工作。

(3)更好地发挥叶朗教授担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的作用,扩大美学和美育研究的影响力。

(五)人才培养

(1)依托北大美学学科(本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全国最早建立的美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一批有较好专业素养的美学研究人才。

(2)面向全国,与相关单位交流美学人才培养经验。

(六)中心刊物、网站建设等

(1)聘请专人管理网站,办好中英文网站。

(2)继续办好《意象》杂志,出版世界美学大会的英文、中文增刊。

(3)强化图书管理,增加图书和外文杂志的藏有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