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实践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实践

时间:2022-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思政课教育搭建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实践安蓉泉[作者简介]安蓉泉,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杭州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和政府政策咨询研究。

为思政课教育搭建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实践

安蓉泉

[作者简介]安蓉泉,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杭州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和政府政策咨询研究。兼任杭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杭州市绩效评估专家,“杭州国际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浙江省党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

[摘 要]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创新发展,不仅对以往的职业教育体系带来冲击,也使高职传统思政理论课受到双重挑战。把思政课教改的着力点置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实体——“校企共同体”上,在思政机构、管理主体、考核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改保障等“结合点”上创新制度设计,成为杭职院思政教育贴近专业课程、贴近企业实际、贴近学生需求的成功实践。杭职院思政课教改的五点体会耐人寻味。

[关键词]思政课 “融”理念 改革实践

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和生产生活性消费结构的提升,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已大大增加,历史悠久的重人文轻技能的传统教育模式面临重大转折;全球金融危机及重实体经济的国家较快转危为安的事实也提示我们:现代化国家仍以技能与知识融合式教育为主、学术性教育为辅的经验,值得我们结合中国不同区域的实际认真借鉴。在分析全球职业教育理念和国情市情的基础上,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办学思路,提炼了“立足开发区、服务杭州市”的办学定位,“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教学改革思路。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2008年进入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2010年又成功跻身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行列。2010年9月13日,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杭职院召开,面向全国推广杭职院办学经验。2011年6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落户杭职院。

一、思政教育面临的双重挑战和创新机遇

——杭职院推动思政课教学创新的三大需求和崭新平台

杭职院的崭新办学理念和跨越式快速发展,对以往职业教育体系带来了一系列冲击。传统高职思政教育受到的双重挑战在于:一方面,高职教育时间短(三年)、重技能的特殊性,使学生对与专业不对应的课程一般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思政教材的宏大叙事和教师对不同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及要求一无所知,加上传统思政教学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方式与“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方式反差很大,思政理论课堂上睡觉的、闲聊的、看其他书的、玩手机的甚至逃课的情况司空见惯。思政课的“必要课时”与高职学生“相对冷漠”形成的落差,思政课教学的“规定动作”和院系培养目标的明显脱节,成为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

杭职院党委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效果不够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学院没有形成有利于思政课教师贴近学生实际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是主要因素。在以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有着潜在的真实需求:第一,培养有理想、敢负责、能担当的现代高技能人才,需要学生了解国内外大局,树立扎实的人生理想。第二,思政课的功能在于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培养,而技能型人才如果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走向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和发展空间将更强更大。第三,企业对学生认真负责、坚忍不拔、遵章守纪以及对企业忠诚度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思政教育只要结合得法,可以弥补单纯技能教育带来的学生人文精神和自我约束能力的缺失。

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院党委提出:把学院“融”文化理念作为思政课教改的核心理念,确立思政课程要和专业课程、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和学生需求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结合的着力点和基本载体——就是杭职院新的办学优势“校企共同体”,即把融合了校企优势资源的各个二级学院,作为教师身心融入、课程结合专业、课堂结合实训、满足学生需求和思政课教学转型的崭新平台。

二、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的“顶层设计”

——杭职院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制度安排和长效机制

经过反复调研和充分酝酿,杭职院党委于2010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12年2月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校思政课教改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形成并不断完善了“思政课教师转型提升计划”。2012年6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等人文科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推动思政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整个改革和完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制度性安排。

——教师充实到二级学院。学校思政课、公共基础课教师从原来的公共教学部分离出来,充实到二级学院,推动“思想政治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思政课教师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仅要从事思政课堂的教学工作,而且要和专业教师一样下企业,和专业教师及企业师傅打成一片,还要从事学生始业教育、学生党建、班主任工作、实习德育导师和二级学院学生活动指导等工作。

——配齐专任思政教师。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通过双向选择、组织调配、公开选拔、对外招聘的方式,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保证每个院(系)专任思政课教师的力量。在安排专任思政课教师做好学生党建、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保证思政课专任教师社会调研、专业学习和备课授课的业务时间。

——充实内容和改进方式。在新岗位、多层面工作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结合专业特点,改革思政课和基础课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设计打破原有的课时结构,探索思政教改内容贴近化、形式专题化和课堂多样化的方法。一方面,实现了把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信仰、素质规范等内容,在结合杭州发展、开发区变化的分析中丰富展开;另一方面,实现了思政课内容结构与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专业要求和实训项目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完善思政管理机构和方式。建立了党委领导、思政教学部门和二级学院共同管理的新体制。新体制的分工是,党委领导思政课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思政课管理部门主抓“思政课教师业务提高”,二级学院主抓“思政课教师融入专业”;党委每学期专题研究分析思政课教改情况,思政课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推动思政教改活动的时间,各占每月思政教师集体教研活动的一半。各二级学院明确1位领导为本院(系)思政课教学责任人,指导和协调本院(系)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

——明确思政部门工作重点。思政部门与院(系)共同设计思政课教师集体教研活动,围绕思政课教学融入高职教育实际的“结合点”问题,开展主题交流和难点分析研讨,交流成功经验,破解融入难题,确保思政课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建立集体备课、听课、教学观摩等制度,加强对各院(系)思政课教师的业务指导,开展思政课“精彩一课”评比、开展思政课教学能手推荐、组织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调研等活动,提升专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实行双向考核激励。思政课专任教师综合考核以所在二级院(系)为主,其中思政教学业绩考核由思政教学部门负责。结合思政课教学改革实际,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实施细则及评分标准》,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业绩。

——加强教学基本保障。一是建立思政课教学效果督导组,督导组成员由校思政课教改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定期抽查分析教学现场的教改方式和效果;二是建立思政课教学部门资料档案室,思政课教学部门和图书信息中心合作,在图书馆设置思政课教师图书资料专区;三是除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各项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外,按在校生生均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培训及社会考察等。

——加强课程基本建设。加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建设。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成立校、院(系)两级讲师团,校级讲师团由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党务部门和思政部负责人组成,负责宏观政策形势专题讲授;院(系)相应成立讲师团,结合二级学院的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三、融合“两张皮”,提升“两种力”

——杭职院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的直接效果和社会效益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性实践,杭职院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良好社会反响。

教学内容更加贴近高职院校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思政课专任教师调整到各院(系)后,思政课教师处在了专业学院、专业教师、专业企业和专业学生的“包围”之中,加上思想动员、制度引导、考核激励的跟进,主客观条件推动着他们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宏观理论融入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专业发展趋势、就业形势分析等学生需要的元素;在教学方式上,案例分析、课堂辩论、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网络交流、实地参观等教学新方式被广泛应用;在教学载体上,课堂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学生企业实习、学生党建、学生团建、学生社团活动等一起,共同构成了思政教师和学生零距离交流的立体化平台。三年多来,杭职二级学院各具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初步形成。友嘉机电学院的“围绕职业化目标、组合多元化平台、渗透主流化价值”特色实践,达利女装学院的“思政课第二课堂‘融’实践探索”,信息电子系的“突出职业素养,实现‘三全育人’”实践,金都管理学院的“渐进式综合素质培养方式”,临江学院的“‘双五育人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新通国际学院的“大思政课堂”,青年汽车学院的思政课教学“融入学生成长,融入学生工作”,等等,都在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和贴近企业实际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这些改革受到二级学院、合作企业和学生们的欢迎。

提高了院(系)学生工作思想性、前瞻性的水平。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院(系)新生始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安全警示教育,参与学生党建团建、教育管理、社会实践等活动,大大推动了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如友嘉机电学院思政课教师编写了《青春 理想 责任——友嘉机电学院学生课外辅导读物》,临江学院思政课教师参与制订了《临江学院大学生日常文明礼仪规范》,信息电子系思政课教师指导编写了《信息电子系主题班会手册》《职业素质教育实践》等,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了学生工作方式方法。“思政博客”“深耕工程”“研练中心”“心理辅导”“职业训练”等一系列贴近学生思想深处的沟通和辅导,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育实效,增强了学生的全局意识、集体意识、感恩意识、互助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

为思政课教师的转型和发展搭建了平台。思政课教师充实到院(系)后,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极大变化:从以研究教材、教学方法为主,转向关注高职教育规律,了解高职学生群体特点,努力熟悉院(系)专业建设,进而积极投身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在积极开展各种教改探索过程中,提高了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打交道的能力、企业调研的能力、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课堂调度能力、教学虚实结合融会贯通的能力。思政课教师从单一的教师角色,向精神导师、培训师、心理辅导师等多重角色转变。思政课教师进入二级学院后开展的课题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具有了思政内容和专业内容、政治理论和学生鲜活思想相交融的崭新特色,由于角度新颖、创新性强,不断被核心刊物采用刊发。2012年,信电系王玲等思政课教师被杭州市委机关刊物聘为特邀专家,参加了大学生就业、校园文化与城市发展等高端论坛;友嘉机电学院思政课教师陈燕萍(法学专业)被杭职院推荐为唯一“教书育人典型”上报,陈老师多次在手机漫游状态下为了解答学生的咨询电话聊到没电没话费,补上话费充上电后继续解答;曾在晚上驱车30多公里赶到下沙学校,陪心里有话要倾吐的学生聊到子夜时分……

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提升。在2010年五月思政课教师下到二级院系至今的四个学期中,本校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与各类专业教师一起参加学生测评,思想教师参加教学质量排名前三的比例分别为38.63%、31.42%、42.85%、53.12%,除刚下去的第一个学期属于适应、磨合期外,两年多来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贴近学生需求和职业特点的一系列转变,不断得到学生们持续性打高的分值认可。2012上半年,在杭职院的服装、机电、模具、数控、电气、汽修、动漫、化工、制药、环保、园艺、旅游等专业班级中,15个校内有课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在和专业课教师同台竞争的学生测评分中,分别荣获了8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冠军头衔(教师教学质量排名第一)。在2012年上半年学期末思政课即将结束时,那些以抱着“学本事”来的工科类的大学生,有的提议全体学生起立,向给自己今后做人带来难忘教诲的思政课教师深深的鞠躬!有的学生向思政课教师索要联系方式,表达了今后有问题希望继续得到老师帮助的心理需求。

思政课教学实现了与“校企共同体”的高度融合。通过上述探索实践,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正在实现“五个融合”:教师主体的思想和感情融入二级学院,教改实践融合于专业课教师、企业技师和专业课学生之间,教学内容融合进了人文素养、企业文化和专业要求,教学形式融通整合了适合大学生接受的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热点问题辩论等多重方法,教学各环节融汇了学生就业创业过程必修的职业理想、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情感……“五个融合”的实质,是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搭建起了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是杭职院解决传统思政课“两张皮”“老大难”问题的创新性实践,是高职院校提高思政课教学引导力和说服力的有益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