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体制创新案例

浙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体制创新案例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体制创新案例_高职教育强校实践第四节 浙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体制创新案例一、数控技术专业“三阶段”教学模式。浙江金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是目前杭州市最大也是最规范的物业管理企业之一。杭州坤和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是目前杭州市发展较快的中等规模物业管理公司。“龙井草堂”教学模式系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

浙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体制创新案例_高职教育强校实践

第四节 浙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体制创新案例

一、数控技术专业“三阶段”教学模式。“三阶段”模式是学院与友嘉实业集团合作成立友嘉机电学院后推行“三明治”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深化。第一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专业通识课程,涉及的专业课程仅有机械制图、计算机制图软件应用、零件尺寸公差与形状位置公差、电工与电子学基础等课程。对学生的专业要求,首先是专业认识,其次是专业适应性训练。这阶段的学习全部在校内完成,目前学校内部完全具有培养第一阶段的能力,没有必要进入工厂及相关专业性实训基地。第二阶段进入专业课程教学,到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友嘉培训中心、对口的友嘉集团企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这一时期的专业实践经历较长。这阶段是专业教学的关键阶段,学院与友嘉集团双师共育技能人才。课堂上有我们企业的优秀教师,如有友嘉讲师吴世东、马建伟、管奇峰,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林天极等知名的数控专家共同参与教学。第三阶段针对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的知识点,回校进行专业拾遗补缺,按用人单位要求进行专业课程的补充和开展面向企业实际产品的毕业设计。举几个08届毕业生的案例:如08届毕业生郭龙祥同学顶岗实习单位为通用电气亚洲水电公司,由于特殊的表现,数控操作加工一月以后即调往数控维修岗位,协助公司方修理一台进口数控设备,主动回校强化数控机床PMC知识点训练,经过一周拾遗补缺,目前已顺利完成该台设备的维修任务,获得通用电气亚洲水电的高度评价,按制造部经理楼少男的话说,“三年没见需刮目相看”。又如08届毕业生汪明亮、沈强峰、金威、袁梦玲同学顶岗实习单位为泰瑞机器(中国)制造有限公司,工作需要用C语言进行PI。C编程,我们派出高级工程师张中明老师现场指导。

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将课程分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各种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由于这些课程的教学及其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远没有达到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我院友嘉机电学院成立后,首先着重进行课程设置改革,企业与学校共同协商课程,课程计划的制订由企业参与完成。学生入学条件、学习期限、学习科目、学习类型、教学大纲、考试标准以及教学与实习比例等,都是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协商共同确定。第一阶段,专业通识课程借助于友嘉机电学院培训中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暨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打好坚实的专业能力基础,把重构课堂建在知识点上;第二阶段,友嘉集团是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跑企业”教学变得方便自如,一个电话通过友嘉集团七家企业的教学组就可以立即把学生分下去,学校与企业的双师结构教师进行指导,展开双师专业教学的能力大大得到提高,在教学设备上得到大大充实;第三阶段的“顶岗实习”更易实施。友嘉机电学院的共建,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工学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又为我院数控技术专业“三明治”教学改革注入动力。教学与实际缩短了距离,传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完全融合,形成“车间即教室,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学徒,作业即产品,教学即科研,服务即创收”的良好局面。

二、物业管理专业“吸铁磁”式教学模式。假定毕业生为磁铁的“N”级,企业为磁铁的“S”级,企业实力越强其磁性越强,所以我们选择行业中的主流企业进行合作培养。人才培养的依据是“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途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一个磁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对专业不断认知的过程。通过3年的培养把基本不具备行业磁性的新生打造成具有较强磁性的磁铁石加入行业队伍,并在企业里不断加强磁性,而后加入到帮助学弟学妹增强磁性的队伍中,逐渐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传、帮、带良性循环。

学院与浙江金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坤和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浙江新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优秀人才。浙江金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是目前杭州市最大也是最规范的物业管理企业之一。实施物业管理及顾问服务面积达500多万平方米。杭州坤和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是目前杭州市发展较快的中等规模物业管理公司。这些企业服务的楼盘遍布杭州,为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www.guayunfan.com)

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般物业管理员——业务主管或部门经理——管理处主任”为职业生涯的物业管理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立足岗位,双证上岗”的专业特色,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大一新生——专业认识实习——指导教师带学生下企业参观实习、企业专家进校讲座(校内为主);大二学生——专业实习——企业选派技术能手指导学生为期4—6周专业实习并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和实习成绩的考核(校外实习基地);大三学生——毕业顶岗实习——企业选派技术能手指导学生为期一个学期顶岗实习并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和实习成绩的考核(校外实习基地)。

三、旅游管理专业“龙井草堂”教学模式。“龙井草堂”教学模式系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指一方面接受职业教育的年轻人要在职业教育企业或跨企业的培训机构里学习相应职业的实践性知识和培养从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公立职业学校接受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专业理论教育。“双元制”起源于德国,由于其具有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共育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岗位与技能相互融“龙井草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不是以获得学历为目标,而是利用独特的教学手段,培育技术熟练、文化底蕴深厚的餐饮服务与管理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具备“一广三强”的特点,即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强和创造力强,使其具有明显的复合型人才特征,满足杭州文化休闲旅游业发展对高端服务人才的需求。

“龙井草堂”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学校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践的职教模式。其双元特性主要表现在:①职业培训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龙井草堂与学校中进行,以学校组织安排、企业培训为主。②学生兼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在草堂里接受培训,他是草堂的学徒;另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他是学生。③培训者由两部分人员担任,在草堂里实施技能培训的师傅被称为“大管家”;在学校里教授普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师资称为专业教师。学院与杭州龙井草堂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双方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1+0.5+1+0.5”的教学体系,即第一年学生在校学习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第二年前半年到草堂“顶岗”实习并完成实训环节的课程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第二年后半年到第三年前半年回校继续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半年毕业实习或直接进入草堂工作,保证了“工学交替”时间上的协调。同时确定了学校和草堂在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相互补充和衔接,确定了以“岗位——能力——课程”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双元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由政府确定职业教育企业(这类企业被称作Ausbndungsbetrieb),任命其担当教学、管理、育人的职责,并有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圣地”,而不仅仅是“实习工厂”。当然,针对职业教育企业,政府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以提高这类型企业育人的积极性。“龙井草堂”模式虽然在企业的大力赞助下开始了与学校共育人才的尝试,但对草堂来说,如果只有付出,少有回报,或育人成本较高,政府又缺乏有效的扶持性政策,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企业育人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以龙井草堂有限公司为试点,审核界定一批行业优秀企业为杭州市职业教育企业,采取扶持性政策措施,为该模式的成功推行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平台。在提供优惠政策的同时,政府还应制定针对职业教育企业的相关“育人”法规,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时间、教学内容规定和考核方式规定等方面规范企业行为,真正做到为职业教育保驾护航。客源,有了客源之后,确定旅游目的地,计调部的学生便联系景区、车队,发传真确认价格,并与客户签订旅游合同;旅游行程开始之后,导游便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景区的讲解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组织活动;最后,财务部的学生负责核算该笔业务的收入与支出。

从2006年5月成立至今,学生旅游俱乐部依托下沙高教园区,把教师、学生组成的100多个旅行团带到余姚、临安、温州、苏州等地,团组越来越多,俱乐部成员也从几个人发展到100多人。为深入推进这一创业教育模式,学院拟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自主创办旅行社的能力培养要求;并利用第二课堂,深入开展创业培训,构建创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同时将借助高职学生创业园平台,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创业实践并检验其效果的广阔舞台。

四、软件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所有的课程都围绕项目进行,根据核心能力要求和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确定项目任务;根据项目实施周期,将学习时间划分为项目学期,每个项目任务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通过递进式能力培养,最终达到成为合格程序员的总体目标。在教学情境上,实现“现场教学环境”,每个教学环境即为软件工作环境,可容纳30人左右,采用“U型”摆放法。由专任教师任项目经理,兼职教师配合,共同带领学生训练企业真实项目。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成就感。

为了培养创新型软件人才,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作了大胆改革。考虑到大多数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并不在乎其具有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在乎其能否用最实用的技能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完成实际的软件产品和项目,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实际价值。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技能为核心,采用软件主流技术Java和.NET,开设大量的项目实训课程,强化项目实战能力。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动手实践,具备熟练的、规范的软件编码和调试能力,具备真正实用的技能,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有项目开发经验的人。同时,我们按实用性原则删除了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长期开设的传统理论课程,如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原理等,这些课程和解决软件开发项目中所涉及的技术工具、开发等方面并无大关系。

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充分利用高职科技创业园平台,通过与入园企业联合办学,建设软件实训基地,搭建一个产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大平台。在这种新模式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直接挂钩。企业根据自己人才需求的规格和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设置、理论讲授的深浅度以及实训的安排均由企业依据生产需要制订,企业与学院共同组织生产和实施教学。在科技创业园里,我们已有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团队创立的杭州网匠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网站建设,网络应用系统,网络推广,网站改版,国际化,中小企业建站等等,目前正在着手开发自己的商用系统。同时,我们和北京华美汉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服务外包企业合作,通过以项目组形式让学生参与来自企业真实项目开发,来自公司的兼职教师帮助指导学生,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在团队合作的开发过程中,培养学生间沟通、合作的技能;通过体验项目开发的规范与出现的各种问题,积累项目开发的经验。

五、生化与药品类专业“学期项目制”教学模式。学院在生化与药品类专业中推行“学期项目制”试点,将“学期项目”设置成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1—2学分/学期。各专业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推出不同难度系数的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期项目”目录,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就业意向、未来规划等因素自主选择一个项目,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完成项目任务。项目设个体项目与团体项目,允许学生自行组合团队共同完成比较大型的项目,也允许学生提出并完成“自拟项目”(经系部评估批准)。学生每学期至少提交一份项目成果,成果形式可以是产品、论文、方案、小创造与发明、创业计划、创意策划等等,各专业将组织评审、评奖,并给予学分。

在推行“学期项目制”的同时,着手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引导教师重构课堂。学院化工系拟在全系范围内执行全新课程评价标准——“6+2”基本原则(国家示范院校的先进理念),并逐步使其成为化工系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师所任教的课程的质量好坏,就看其所授课程是否体现了“6+2”基本原则。其中的“6”指:①学生主体;②能力目标;③任务训练;④职业活动导向;⑤项目载体;⑥课程一体化设计。其中前3项“学生主体、能力目标、任务训练”是课程评价的最基本原则,只有符合这3项的高职专业性课程,可以评价为高职教育的“合格课程”。也就是说,无论教师自己课讲得如何好、如何符合课程评价传统标准,但只要不能符合以上3项原则,则会被评价为“不合格课程”,也就是说课程评价的基本标准是以学生能力提高为准,而不是以教师讲得好坏为准。而“优秀课程”的标准则是符合“6+2”基本原则的课程。其中“2”指“2个渗透”:①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学习能力、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创新革新意识等等);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外语应用能力、图文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等)必须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员工的综合职业能力被企业认为是核心职业能力,备受企业关注,但又难以依赖某门课程来专项培养,因为这些能力、素质原本是在各种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的。根据“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以及“2个渗透”的原则,可以引导教师改变传统课程的常见缺陷,树立高职人才培养新观点: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素质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正确做事的过程中养成的。通过精心设计项目化课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训练综合能力,学习做人做事,学到系统的应用知识,获得实际的工作成果,产生由衷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以课程评价新标准为导向,引导教师重构课程,让校企合作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使我们的职业教育课堂有全新的面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综合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均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案例选自周建松《浙江高职教育强省建设战略与实践》,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综合改革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