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质量竞争力优化_高职教育强校实践

质量竞争力优化_高职教育强校实践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质量竞争力优化_高职教育强校实践第二节 质量竞争力优化通过教学、科研、服务能力和水平来评价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其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形成前校后企、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质量竞争力优化_高职教育强校实践

第二节 质量竞争力优化

通过教学、科研、服务能力和水平来评价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但不同时代对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与服务的要求有不同的内涵。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所要面对的不再是无可争议的知识传播,而是要面对顾客(区域行业企业)的需要,教育教学质量不仅是一种“产品”本身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广义顾客”(学生、家长、社会等)的满意程度,顾客的满意程度和教育服务过程本身构成了高职教学质量的两个方面。高职教育科研也不能围绕学科理论研究展开,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技术、技能引进、开发研究,企业发展与管理研究,技术与技能型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社会服务应更多地参与企业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和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低,应用科学研究水平低,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折射出的是社会对高职院校提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怀疑和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不信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优化竞争力尤显重要。

一、质量竞争力模型建构。首先在目标层面,要把综合运用质量理念,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培育并形成质量文化,创造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人才培养质量、应用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赢得“购买者”——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信任,作为质量竞争力培养的工作目标。其次是把质量目标创新、质量标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文化培育,作为质量竞争力建构的主要内容。第三是把政府统筹协调因素、院校定位因素、基础能力因素、学生因素、管理因素、行业企业参与支持因素等,作为影响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基本因素。

二、质量竞争力优化内容体系创新。

(一)质量目标创新。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高职教育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由增量发展转向质量提升,是一项转变发展方式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五个方面创新质量目标引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www.guayunfan.com)

1.健康持续发展是质量目标创新的宗旨。如何解决高职教育大而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自身持续发展后劲问题,首先要把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和立身之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社会信赖和人民满意的根本保证。其次,实施“质量立校”工程,围绕质量提升,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第三,通过全面提高办学基础能力提升质量作为发展的途径。要根据高职学生求知、求技、求职、求发展的特点,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改革任职资格,提高激励奖励力度、团队组合考核聘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先进的课程资源;要加大教学投入,补充和更新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学生实训、实习和创业教育的需要。

2.以人为本是质量目标创新的根本。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反对单纯知识传授的学科化倾向,也要防止只重视技能培养的培训化倾向,不仅要重视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交给学生谋生的本领,也要重视人格完善和精神升华,知识接受、迁移、内化,培养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双高”人才。其次,要重视高职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决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发展意识,使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追求都获得充分发展。

3.核心技能是质量目标创新的本质。高职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掌握高超生产技能、具有一线岗位执行管理能力,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技能问题的人才,不仅能够主动适应现有就业职业岗位,而且能够适应新的就业岗位,并能够自主创业。因此,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从多元组合技能体系中分离解构出来的能力,统领所有能力的能力;衍生新能力的能力;带来就业机会和实际利益的能力;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能力)。其次,要把握核心技能特性创新训练模式。核心技能是主体对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只有通过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充分、足量的训练才能习得,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4.合作教育是质量目标创新的途径。从根本上说高职教育质量问题是办学体制单一问题,需要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双元制”办学模式,创新符合国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打破基本局限在校园内封闭办学的局面,将人才培养触角延伸到企业、社会等更广阔的领域中,扩展到实验室、工厂、车间、办公室等各种实践场所。其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形成前校后企(厂、场、公司)、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创新合作办学、合作发展模式,破解办学难题,突破发展瓶颈,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5.就业与发展是质量目标创新的归宿。就业与发展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高职办学的宗旨。只有毕业生实现大面积、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才能完成使命;只有毕业生的“销路”看好,高职院校才能健康持续发展。落实就业与发展的质量目标,首先要高度重视企业用人第一质量,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强化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踏实作风、协作能力和坚毅品格的培养,切实解决学生眼高手低、诚信缺失、频繁“跳槽”,不善合作沟通等问题;二要把提高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真正帮助学生获得生存发展的真本事、真技能,为他们的当下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企业期待高职学生参与生产管理、设备改造革新、技术难题攻关等具有智力含量和创新内涵的工作的要求。

(二)质量标准建构。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职业工作能力分析,定位质量目标内涵,质量标准设计,分析与评估几个阶段;同时,各个阶段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反馈。

1.职业工作能力分析。职业岗位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某个职业所包含的工作项目任务的逐一剖析,了解从业者主要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操作内容以及具体要求。职业分析以满足职业岗位对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为原则,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具、设备、材料、技术与工艺、生产流程、工作规范或标准、检验方法、劳动组织形式等等。职业分析人员应来自代表性产业、行业部门和不同类型企业,具有本职业岗位全面工作能力,具备准确阐述职业活动能力的行家。准备阶段先选定最具职业典型特征的产业部门和代表性企业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然后编制职业分析调查问卷,做好人员分工;实施阶段对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和对调查问卷加以回收、整理和归类,包括职业包含的相关工种,职业活动的主要产品,职业活动的职责范围、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活动的工作、工具设备,职业活动的环境条件,职业活动所需的主要技能、基础专业知识和行为方式,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特殊心理、生理素质要求等;结果分析阶段根据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将应具备的技能及与之相应的基本技术、基础知识、行为方式、工作态度等分类排序;按照职业活动运用技能的频率次数,确定各技能、专业技术知识等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程度;按照职业活动中运用技能的相同程度或重叠度,确定职业之间类似程度;对于新兴社会分工,则根据其相对独立性进行职业内涵比较分析确立新的职业。

工作分析是为确定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以及对承担该项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分析活动,主要是剖析某项工作的特点,详细、具体、系统地列出职业的业务规范和所需要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就高职教育而言,工作分析的重点是划分工作阶段、明确知识技能构成。能力分析是对胜任实际职业岗位工作所需专业理论、实用技术、专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分析。一般把技术型、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分为特定岗位职业能力、特定行业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上述每项能力中核心部分是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特定岗位职业能力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技艺、运作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总和;特定行业职业能力涵盖整个行业活动领域的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技艺、运作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比特定岗位能力少但适应范围宽;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需要具备的能力,是职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心智技能是大脑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或提供服务的技术、技巧,操作技能是肢体运用程序性知识加工制作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技艺、技巧。

2.定位质量目标内涵。制定包括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内的高职教育质量目标。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与技能人才为核心,开展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高等教育类型。因此,应以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为核心,定位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目标内涵。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内涵定位,首先要落实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根本目的,把握高职的“职”中之“高”,强化大学生公共素质和职业素质教育;同时,要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握高职之“高”中之“职”,创新高职质量目标特色。由于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职业素质、专业理论知识,由于素质在智能结构中的统领和先导作用,高职教育应把培养“高素质”放在首位,把职业素质培养作为先导性质量目标。同时,由于高职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能力应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就业与发展方向,具备运用较强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教育应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性质量目标,以职业岗位群需要为依据开发培养方案,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职业能力培养规格。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目标内涵定位,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特征、企业发展需要,根据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本校专业设置优势,确定应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向;具体应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项目,应根据合作办学行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与技能开发,新技术与新工艺引进消化和市场营销,以及企业优化管理需要,结合教师专业特长确定;根据本校专业面向职业岗位技术、技能更新、提升的状况确定。

(三)质量标准设计。质量标准设计是把质量目标发展为逻辑清晰、符合科学原理并能够实施的质量检测方案。关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内涵,从素质、能力角度划分主要包括大学生公共素质培养质量、职业素质核心能力培养质量、专业基础能力培养质量和职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与各类素质、能力相对应,应有不同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课程结构,应做具体分析(具体见下表):

续表

现有课程体系多采用学术课程(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一般一、二学期上基础课,三、四学期上专业课,五、六学期上模拟与实习课。因过分强调各类课程内容相对独立,导致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割裂、学与工割裂,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难以培养高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达到高职教育应有的质量标准。另外,由于现有课程体系只着眼于通过一次性教育满足学生终身需要,较少考虑学生工作后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也较少考虑学生个性差异,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即要求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标准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对不同个性的人才采用同一种培养方式,最终必然偏离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人才质量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本课题组设计的高职教育人才质量标准,为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依据。高职人才先导性质量,由大学生公共素质培养质量、职业素质核心能力培养质量构成,前者由哲学人文社科知识为先导的基本素质课程培养,后者由跨职业、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知识为先导的职业素质核心能力课程培养,旨在为专业性课程学习、职业实践和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专业基础性质量,由专业基础能力培养质量、专业基础能力培养质量构成,前者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培养,后者由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培养,旨在为学生职业综合实践性学习、创业实践性学习提供专业基础性准备;高职人才核心性质量包括职业岗位模拟实践能力、职业岗位自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质量,由职业综合实践课程、创业综合实践课程培养,旨在为学生就业、创业,解决某些应用问题和实际问题,提供综合性专业准备。基于高职人才智能结构素质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方法与技能、经验与工作交叉渗透、相互支撑的特征,既要保持课程结构内在结构的相对阶段性,更要注重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传授与技能训练结合、素质与能力协同培养。

关于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标准。根据高职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高素质技术与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原则,课题组把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分为应用科研与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促进校企合作质量,促进社区社会发展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创业能力提高质量七个部分,通过课题、论文、项目数量、金额、采用量、效益与影响等指标分类测量。

(四)质量管理体系完善。首先在认识层面,把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作为一个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教学服务过程、制度规范和组织结构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一个基于顾客需要和“教育产品”生产程序设计,把影响高职教育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置于受控状态的监控体系;作为一个反馈质量信息不断纠错和持续改进的质量提高系统。其次建议在学校质量监控操作层面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以ISO9000系列标准为基础的校本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把所有影响教育质量的每个因素、每个环节、每项活动的过程都置于质量管理控制之下,把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过程、教学工作人员聘用、教育教学检验评定和教学服务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都加以考虑。第三是在学校质量管理架构方面,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系)两个层面的质量管理职责,学校以专业为单位对专业培养目标、科研目标和社会服务目标质量的目标管理,如对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检测,基于资源投入对专业办学绩效进行检测和调控;二级学院(系)以专业为单位落实和检测每个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建立行业参与的质量监控机制,由省一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鼓励和保证企业主动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实践,把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作为法定义务。五是建立学校核心,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社会中介组织实施的质量评价体系。学校核心即围绕高职院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能力提高实施质量评价,政府主导即区域政府发挥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作用,行业企业参与即把用人单位作为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将毕业生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的跟踪调查结果、高职院校应用科研与社会服务跟踪调查结果,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服务质量,作为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高的客观依据。积极实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公布制度,使社会全面及时地了解和掌握高职教育是否切实经济界、企业界对于技术与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质量成本分析。包括质量竞争力经济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两个部分。首先是质量竞争力经济效益分析。产品质量排序与市场价格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因为消费者所掌握的产品质量相关知识非常有限而受促销和广告的影响较大。教育质量和学费价格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非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教育质量优势对教育市场份额有决定意义,较大的市场份额意味着较大的“销售额”,反过来,较大的“销售额”又会因为盈亏平衡图的机制而促使学院投资回报率上升。若增加20%的招生数量则会带来大于20%的办学利润,因为学院办学固定成本在一定的限度内没有增加,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分摊到每一成本中去的固定成本因此下降。由此可见,招生数量的扩大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大量的理论和案例又同时证明,只有明显的质量差异才对市场份额有决定意义。尽管在目前高等教育计划招生体制下,人才培养质量对招生计划份额扩大所产生的影响不明显,但良好的质量声誉对赢得政府、社会认可,提高生源质量,获得政府、行业企业政策和项目支持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院校采用诱人的招生宣传和媒体报道等营销技巧来扩大社会认可度的做法往往效果越来越差,因为这种营销技巧很容易被竞争学院所模仿,无法形成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但通过明显的教育质量来扩大社会认可度和市场份额则有利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且不容易被竞争学院所模仿和超越。

教育质量的提高对高职院校质量成本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所指的“质量成本”是指不良质量成本,即发现和纠正有缺陷的工作所需要的成本。根据美国质量专家菲根堡姆的质量成本模型,质量成本是由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构成。对质量进行计划、评审和分析的成本以及为了确定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的程度而发生的鉴定成本是控制成本。未能满足内外部顾客明确或隐含要求所导致的学生退学损失、学院形象损失、潜在生源流失损失和过程效率低下的浪费成本等属于故障成本。总的成本通过质量改进后可以降低到最低点,即最佳质量点。总成本存在一个最小值,高职院校若能从全局着眼,系统分析其质量成本构成而不是仅仅从单个或某些成本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不仅可以推动教育质量的改进,而且可以达到使总成本最小时所对应的最佳质量水平。

其次是质量竞争力的社会效益分析。质量的社会效益是指社会对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社会效益一方面有隐含性,表现为必须符合一定的习惯和特定的环境;另一方面又具有强制性,表现为必须要符合有关社会法律、法规、行政的要求,若不符合就会招致严厉的处罚。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评估质量效益时社会效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职院校为当地社会培养了大批中高级一线技术力量,满足了当地的用人需求,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高质量的教学服务能提高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社会对某些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的认可程度越高则其名牌效应和招生竞争力相应就越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目前高等教育质量社会化评估趋势非常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大部分高职院校由社会投资办学,学生在校费用也大多由本人负担,学生毕业后基本上用于满足当地区域社会用人需求,所以,高职院校教育质量逐渐会更多地由社会来进行评估。毕业生就业质量高低是社会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竞争力指标,对高职院校未来的竞争发展将日益显出其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