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教育强校战略目标的理论模型

高职教育强校战略目标的理论模型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教育强校战略目标就是探讨高职教育强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高职教育强校战略的目标设定,是通过非均衡发展途径,达到相对均衡发展目的。目前,需要建立高职院校办学标准,按照高职院校办学实际成本,强化国家财政高职教育投入主渠道,确保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严格按照法定增长,并建立规范的高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要鼓励高职教育

第三节 高职教育强校战略目标的理论模型

高职教育强校战略目标就是探讨高职教育强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高职教育强校建设本身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即通过高职教育强校建设使区域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量大质优的人才,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提升高职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狭义角度看,高职教育强校的战略目标就是改善高职教育办学软硬件条件,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提升高职院校教育办学质量,从而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培养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区域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最终目的。因此,高职教育强校的战略目标应以政府宏观控制、协调和引导为外部推动,以学校自身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内部目标,以培养符合(或适当超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原动力。

一、形成并不断优化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高职教育本质上是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而区域经济社会往往是按照着非均衡发展的。因此,高职教育也将遵循非均衡发展的规律,通过融入区域经济的发展,实施高职教育强校建设,以一点发展带动全面突破,形成与经济社会双向适应拉动的态势。高职教育强校战略的目标设定,是通过非均衡发展途径,达到相对均衡发展目的。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却是一个长期动态辩证的历史过程,必须基于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均衡。另一方面,要注重非均衡发展中的增长极,就经济现象而言,如果存在一个经济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位于这个区域空间中的某个引领性或推进性的发展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在一个区域空间,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往往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辐射并扩展,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由点而面的关键的拉动作用。教育也有相同的现象,高职教育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增长极。一定意义上,鉴于社会需求的直接性和急迫性,高职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实验区;鉴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地区高职教育对于地区其他教育而言,可以成为高教强省、高教强市的首选点和增长点;鉴于政府积极引导投入和社会广泛响应支持,国家和省市二级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对于全国高职院校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样板和辐射点。

二、形成并不断优化创新发展动力机制。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动力机制是一个具有综合作用的系统,往往由几组对应的关系相互作用拉动或推动,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职院校快速反应,高职教育发展规划与政府政策法规保障,行业质量要求与院校开放办学,社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与院校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外部驱动力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能级提升的直接动因和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的主导动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行业企业的需求催生高职教育的发展,而政府则根据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区域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行政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标准,规范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规模,引导高职院校在服务经济社会过程中健康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主要是高职院校为生存而自发应对与为发展而自觉做强的内驱动力和社会重视高职教育与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的感召动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产业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第一线技术与技能人才。办好高职院校、做强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对接,学校多元化的办学路径与精致化的办学业绩会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赢得社会的赞誉,反过来促进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积极性。

三、形成并不断优化适应性发展方式。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发展方式补偿性增长正转变为适应性增长。高职教育强校建设通过适应性增长方式培养优质特色,学院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职教育强校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充分考虑区域对于发展程度的经济承受能力,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避免出现投入过度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过剩等现象。二是处理好办学规模与质量的互促关系,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和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置,降低稀释效应,最大程度降低质量代价。另一方面,要充分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后发优势,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强调建设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实现追赶目标。

四、形成并不断优化校本教育结构体系。首先是形成并不断优化外部结构,与区域内其他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应用本科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成人教育机构建立合理组合搭配,沟通衔接,建立职业教育立交桥,形成学程、学历、学力衔接和互认体系。其次是形成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结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状况确定。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现状,决定了高职教育主要是专科层次,在西部等不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还要部分承担中专层次教育,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已经向四年制乃至七年制规格延伸。第三是形成并不断优化形式结构,积极推进多元筹资、多元形式办学,形成政府公办、与行业企业合办、与国外合办多元办学格局。同时,建立适应职业学习的多种学习形式,为各类学生、学院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互动发展。第四是形成并不断优化培养结构。高职专业结构必须匹配区域产业发展形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需求,明确本校专业结构体系在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和地位;人才培养结构定位首先是贴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其次是贴近应用型人才规格,再次是贴近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提升和技能升级。

五、形成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体系。首先是外部资源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多元经费资源筹措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加强投入力度,为高职教育强校建设提供保障。目前,需要建立高职院校办学标准,按照高职院校办学实际成本,强化国家财政高职教育投入主渠道,确保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严格按照法定增长,并建立规范的高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要鼓励高职教育投资多元化,吸引社会教育资源,健全税收等鼓励政策;同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高职,倡导校企共建院校系所。必须改革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基于科学的教育评价建立科学的拨款机制,完善经费绩效评价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必须通过政策导向加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师资质量,如改革高职招生录取制度,实施单考等措施改变高职院校地缘化、最后批次化的现象,完善奖贷制度解决学生学习后顾之忧,建设社会公共实训中心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分解就业责任,从而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走技术与技能型人才成长道路;再如政府制定高职院校师资标准和评聘系列,建立双师素质教育培养培训基地,创造应用技术开发平台,制定教学科研激励政策,吸引优秀师资从事高职教育。其次是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制订科学的专业办学标准,按照专业办学实际成本,按照必须、够用的远在安排经费资源,突出优质特色项目,基于办学绩效配置教育资源。必须基于向教学第一线倾斜的原则配置人力资源,鼓励广大教职员工和行业企业技术与技能骨干,积极竞聘教师尤其是实践教学教师岗位,确保专兼职双师素质教师满足教学需要;同时加大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营造实践教学、应用研究与社会服务复合型教师成长成才环境,为他们成为相关行业企业有影响力人物创造条件。

六、形成并不断优化制度创新体系。高职教育强校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创新要在目前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为主、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体制基础上,探索部委办及行业协会支持和参与办学制度,建立校企政合作、校际合作的行业或区域集团化办学体制,创新政府、社会多元筹资,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办学机制;人才培养体制创新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职前职后贯通、教育培训一体化。当前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带有行业性质和学术性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如全国及各省市的职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等的作用,使它们成为高职院校校际互动的纽带,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从而加强高职教育办学有关各方的相互沟通相互支撑关系,从而高起点规范办学和提高办学水平。

七、形成并不断优化全面服务型教育体系。首先要建立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强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培训高素质技术与技能人才的职能,强化凭借技术、人才、信息等集聚优势,成为高新技术辐射源、技术技能开发创新源、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等职能。其次是建立文化传承服务体系,以学校为区域文化基地,以文化传递、融合、创新功能为基础,把传统的当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学识、技能和品德,培育有机融入社会的高素质技术与技能人才,并对社会物质生产、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产生积极的广泛的影响;同时,要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地方文化双向互动,承载先进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辐射的重要任务。第三是建立政治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作为道德价值、文化价值工具作用,通过校企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传播和培育人们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新风。第四要建立人的发展服务体系,把人作为发展的第一主角和发展的终极目标,通过实施就业、创业和创新教育,使高职院校成为开发学生、学员和每一个社区成员发展潜能和创造潜力的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