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职教育强市评价方法

高职教育强市评价方法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建立有序递阶的指标系统的基础上,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高职教育强市的状况,本课题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标度法开展研究,在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通过分析计算,计算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对高职教育强市状况作出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节 高职教育强市评价方法

从本课题的评价性质来看,高职教育强市评价问题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但又不易精确把握的社会学评价概念,由于这类问题中的许多因素往往难以定量地测度,因为测度对象的属性大多数具有相对的性质,很难确定一种绝对标度,也往往缺少必要的测量工具进行测度,因此要进行精确的分析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层次分析法是研究该类问题的一个可行有效的研究工具。

一、层次分析法

美国数学家萨迪(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记AHP)。所谓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它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它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并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分解、判断、综合,改变了长期以来决策者与决策分析之间难于沟通的状态,因而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从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分析看,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时,大体可分为四个步骤:

(1)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2)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4)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在第一步中,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是层次分析法中最简单而又最常用的层次结构,而一个能被简化为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形式的系统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系统中的元素能聚合为属性基本相同的层次或元素组,层次内部元素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或支配作用,或者这种作用很弱,可以忽略不计。

(2)层次之间存在着自上而下的支配作用,存在着最高层次,它不受任何层次元素支配。同时也存在着一个方案层次,它不对任何层次起支配作用。

(3)不存在层次之间的反馈支配作用。若系统元素之间关系复杂,不能满足上述条件,例如,元素之间存在较强的循环、反馈等关系,则该考虑采用反馈AHP中的循环层次结构、反馈层次结构等层次结构来建模。

而一个递阶层次结构根据其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层次:

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目标层;

中间层——这一层次包括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

最低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二、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本课题运用层次分析进行决策时,根据对评价标准的分析可知,首要工作是通过分析问题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有序递阶层次结构。

对上述评价指标进行统筹分析后,可以构建一个如图4-1所示的有序递阶层次结构图。

在建立有序递阶的指标系统的基础上,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高职教育强市的状况,本课题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标度法开展研究,在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通过分析计算,计算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对高职教育强市状况作出评价奠定基础。

在构造判断矩阵的过程中,关键是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考虑到专家对若干指标直接评价权重的困难,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人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 2”思想,传统层次分析法在构建判断矩阵中使用1- 9标度法,如表4-1所示。

表4-1 九分位标度法的含义

img56

但1- 9标度法与人们头脑中的思维标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只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方案排序,而不适用于需要较高精度的权重计算。本课

08题研究过程中采用e5~e5指数标度法,这种指数标度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标度均匀性和拟合度,适合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权重计算。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多位专家判定和调查研究,对同一层次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

img57

图4-1 高职教育强市评价体系

这样同一层次各指标就可以构成了一个判断矩阵,若令其为A,则判断矩阵A中各元素aij就表示横行指标对各列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值。根据判断矩阵A中指标两两比较的特点,明显地有aij>0img58,…,n。因此,判断矩阵A是一个正交矩阵,每次判断时,只需要作img59次比较即可。一般地,判断矩阵形式如下,有也用表格的形式给出,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以表格的形式给出。

然后对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计算,AHP方法的信息基础是判断矩阵,利用排序原理,求得矩阵排序矢量,可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

再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与其他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方法相比,AHP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通过一致性检验,保持专家思想逻辑上的一致性。所谓判断思维的一致性是指专家在判断指标重要性时,当出现三个以上的指标互相比较时,各判断之间协调一致,不会出现内部相互矛盾的结果。出现这类不一致性的矛盾,在多阶判断中,极容易发生,只不过不一致性的程度不同而已。

当多个专家分别给定判断矩阵,分别通过一致性检验后,运用几何平均法将专家意见综合平均,即可得到最终的指标评价判断矩阵。

最后进行组合权重计算,当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都得到后,进行下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设有最高层A、中间层C、最低层P构成的层次模型(当层次更多的模型,计算相同),最高层A对中间层C的相对权重_W为(W为各指标的权系数值):

img61

中间层C的各准则ci(i=1,2,…,k),(k为准则数)对最低层P中的所有n个方案的相对权重为:

那么各方案对目标而言,其相对权重是通过_W与(_Wi=1,2,…,k)组合而得到。

三、高职教育强市权重计算

根据AHP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本课题的高职教育强市评价体系的准则层(一)的指标判断矩阵及一致性分析如下。

1.高职教育强市评价体系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权重:1.0000;\lambda_{max}:3.0000

高职教育强市评价体系中准则层(一)中包含的三个一级评价指标:政府支持、高职院校贡献和基础能力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分布饼形示意图如图4-2所示。

图4-2 高职教育强市评价体系一级评价指标权重分布

准则层(二)的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分析如下。

2.政府支持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3923;\lambda_{max}:4.0000

img65

3.高职院校贡献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3923;\lambda_{max}:3.0000

img66

4.基础能力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2153;\lambda_{max}:3.0000

img67

img68

图4-3 高职教育强市评价体系二级评价指标权重分布

准则层(二)即二级评价指标中政府支持、高职院校贡献和基础能力的分解指标在各自评价子系统中所占的权重分布示意图如图4-3(a)、(b)、(c)所示。

案层的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分析如下。

5.政策导向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0728;\lambda_{max}:3.0000

img69

6.院校设置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0488;\lambda_{max}:3.0000

img70

7.经费投入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1979;\lambda_{max}:2.0000

img71

8.重点支持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0728;\lambda_{max}:2.0000

img72

9.专业建设支撑能力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33;对总目标的权重:0.1539;\lambda_{max}:11.0500

img73

10.人才培养贡献能力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26;对总目标的权重:0.1539;\lambda_{max}:9.0307

img74

11.社会服务贡献能力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0845;\lambda_{max}:5.0000

img75

续 表

img76

12.办学基础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0456;\lambda_{max}:3.0000

img77

13.师资队伍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16;对总目标的权重:0.1016;\lambda_{max}:5.004

img78

续 表

img79

14.校企合作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32;对总目标的权重:0.0681;\lambda_{max}:6.0200

img80

以上表格为利用AHP中的指数标度法计算分析,所得的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各指标的权重。该计算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这表明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关系梳理正确。

从表格数据中可以发现,在高职教育强市评价体系中,准则层(一)中三个指标“政府支持”“高职院校贡献”和“基础能力”相对于目标层指标“高职教育强市评价”的权重分别为0.3923、0.3923和0.2153,表明指标“政府支持”和“高职院校贡献”在本评价体系中相对重要。而准则层(二)中指标“政府支持”的四个分解“政策导向”“院校设置”“经费投入”和“重点支持”相对于指标“政府支持”的权重0.1856、0.1244、0.5045和0.1856也分别表明了各指标在本评价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类似地,指标“高职院校贡献”的三个分解指标“专业建设支撑能力”“人才培养贡献能力”和“社会服务贡献能力”的权重分别为0.3923、0.3923和0.2153;指标“基础能力”的三个分解指标“办学基础”“师资队伍”和“校企合作”的权重分别为0.2120、0.4718和0.3162。

为了在具体案例分析计算过程中更方便,表4-2给出本评价体系中方案层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

表4-2 最终结果

img81

续 表

img82

同时,为了更直观地比较本课题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下面给出了图4-4,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方案层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及相互比较结果。

img83

图4-4 高职教育强市评价指标权重分布

说明:因评价指标较多,在图4-4中省略了指标的标注说明,其指标排列顺序与表4-2中各指标的顺序相同。

评价过程,即根据受评对象各项指标的得分,对受评对象做出评价与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