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校企合作中拓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新路径

在校企合作中拓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新路径

时间:2022-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模式,进而强调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工作形式,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上社会。

在校企合作中拓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新路径

吴同喜

[作者简介]吴同喜,男,汉族,1969年出生,黑龙江讷河人,在读博士,现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和职业教育。

[摘 要]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模式,它突破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封闭格局,客观上促进了工学结合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使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从一元主体向多元化发展,这对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企业发展和对学生的高质量培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合作性,突出校企合作的特色与性质。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办学模式的客观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应该在校企合作中更换新思想,探索新路径,拓展新渠道,使用新方法,以加强党建工作的全面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学生党建 途径

加强高校党建是高校各项任务中一项重要而常规性的工作,是党加强对高校领导的重要手段与载体,更是加强对青年学生教育与统领的战略举措,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与势俱变”,针对高校发展的不同时代、不同形势、不同特点,拓展工作思路,强化实效性。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模式,进而强调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工作形式,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上社会。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具有开放性、合作性、自律性,突出校企合作的特色与性质,在校企合作中探索和拓展新的工作路径,以加强党建工作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全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真空”

尽管各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各项工作制度比较完善,覆盖似乎全过程,组织看似坚强有力,但在校企合作中的学生党建工作却被各高职院校忽略,甚至重视不够,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当下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党建工作是一个相对“真空地带”,学生党建工作不是很得力、很有效,有时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短板”,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那些进入党建工作比较薄弱甚至根本就没有党组织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往往成为远离组织关爱的“自由人”“边缘人”,有点被“放羊”的感觉,尽管有的学校采取网络服务等手段进行“点式”监管,学生只是画个押、签个到,人却不在有效服务之内或者报到之后一跑了之,根本达不到慎独的自觉,工学结合只是个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下,学生在校期间必然走出校门踏入企业,甚至一半的时间都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如果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依然固守在封闭校园内不能够走出校门,跟进到学生所在的企业,不主动占领新的阵地、不积极探索新的机制、不去有效拓展新的路径,势必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总体实效,甚至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为使学生党建工作适时、适势、有效,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必须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活动中拓展工作视野与路径,走出“围墙”,加强校企合作工作实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和认可度。

二、在校企合作中拓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新路径

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扩大和延伸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开拓学生党建工作新空间阵地,组建学校和企业“双师型”的党建队伍;工作手段上考虑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工具,构建党建服务网络平台;在发展新党员方面,增强企业培训力度和比重;在校企合作中,共同多渠道开发学生党建资源;构建多元化学生党建评价体系,提高党建工作实效性。

(一)走出校园建立临时流动党支部,实行“双元”制指导

校企合作的高职办学模式客观上要求学生党建工作必须是开放的,必须是适时的,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党支部基层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关心与帮助。高职大学生必须走进企业、走向市场,在社会真实的大熔炉中,开始人生第一次与社会的“亲密接触”,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整体学制全部课程。在高职院校三年学习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工学结合。走出校园,就意味着成为准“社会人”,要求学生更加自律、自强,但往往因为管理的封闭性、认识的局限性、服务的缺位性,致使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为了适应这样的新形势、新特点,实行开放性的学生党建管理机制,在分配工学结合人员时,要注意党员学生的“普及”分布,直接建立临时性流动党支部,以党支部为单位进驻企业,让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学校和企业要分别派遣教师和企业专家作为党支部指导员,即实行“双元”制指导,既接受学院的教育管理,又要接受企业的日常工作要求。这样,学生临时流动党支部使工学结合的学生随时都能够找到党组织,增强归属感;学院和企业临时指导员要从学校、企业双方的实际要求出发贯彻实施工学结合工作计划,实现在教学中生产、在生产中教学,双方共同统一于人才培养质量上,以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运用现代网络服务方式,构建“红色”党建工作平台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方式。大学生党建工作也必须借助信息化网络,整合党建资源,把网络建设成为有效的党建服务阵地。我们要改变网络监控的工具性观念,把网络作为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与方式。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真善美有之、假恶丑亦存在,所以,摆在大学生党建工作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有效监管网络,惩恶扬善,正确教育引导大学生崇尚美好,同时,使网络成为工学结合期间工作指导、经验总结、思想汇报、材料汇集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建立大学生工学结合专门网站,成为“红色”党建工作载体,既要建立“红色警察”,打击和严惩那些丑陋的东西,做好监管工作;也要建立“红色之家”,让广大学生在这里得到学习交流、思想沟通、心理辅导、信息咨询等服务。同时,网络还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在网上“天马行空、任意驰骋”,致使一些学生不分昼夜,随时泡在网络上。现在QQ、微信不仅经常挂在电脑上,而且时刻挂在手机上,这样,手机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党建阵地,因此,要建立网络互动机制,集电脑、手机于一体,实行“红色值班员”制度,进行全天候工作,负责任何时段的大学生党建服务工作,及时与需要的大学生沟通,设立应急预案,特别是对那些思想偏激的学生、容易突发的事件等做到有效服务,杜绝网络自杀、网络串联、网络恶搞、网络炒作等不正当事件的发生。

(三)完善纳新标准,加大企业培训力度与权重

面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新形势和办学新模式,改革大学生入党机制,完善发展新党员的标准、要求和条件等,才能够把那些真正优秀的积极分子及时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过去高校大学生入党机制有些死板,条件有些过“左”,比如有的学校规定,想要入党就不能有谈恋爱和补考现象,等等,以致出现缺乏人性化管理、标准过于机械、脱离时代和大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入党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一套新的标准和要求,既要体现党的基本要求,又要从关心大学生实际人性需求出发。在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党问题也有其特殊性,那就是要把企业的意见因素纳入基本要求,同时加强力度与权重。既然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那么,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企业也应该是参与的主体,并且也是十分重要的培养载体。学生在企业工学结合过程中,只有企业才能够真正地了解和把握学生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表现和思想实际,企业的意见和评价对想要入党的同学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学生在企业的表现更为真实、更为独立,他们的优缺点显而易见,他们的价值观是非观也十分凸显,只有把握了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和教育,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健康发展。因此,在发展新党员方面,加大企业培训力度和指标比重不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有效的大学生新党员指标体系,就能够使大学生党员的队伍更加纯洁,能够使党组织的战斗力更加强大。

(四)凝聚合力,共同开发大学生党建优质资源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一套系统工程,它牵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渗透在学校管理的点点滴滴,并不是孤立的一个点,也不是笔直的一条线。因此,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在校企合作中多方面开发大学生党建工作有效资源。共同开发出切合实际、又见实效的课程形式和教材体系,使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特色化,提升党建水平和层次;我们也要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把企业的工作管理流程、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等充分融汇到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来,把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的期盼与要求也都内化在大学生党建课程中来。同时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教育性,通过在企业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社会劳动荣誉感和职业道德情感,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把这些企业成长写实纳入大学生入党的基本要求,比一份思想汇报真实得多,比一个卷面的100分更有意义。这种工学结合的生产教育性、生活真实性、情感体验性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丰富资源和有效载体,因此,要进一步科学研究、深度开发、有效利用。

(五)构建多元化大学生党建评价体系,提高党建实效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让学校满意、学生自己满意,更要让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家长满意,即要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因此,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那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应该仅仅拘泥于高校的自我评价,要更多地考虑企业的评价、社会的评价及其老百姓的评价。我们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不能仅仅限于技术水平的工具性层面,更要着重考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方向、创新创业意识、为人处世方式等软实力方面;我们也不能只为学院规模发展而追求数量的增多,我们也要顾及社会各个评价主体的实际需求,满足不同主体共同需要。同时,这个评价体系不仅仅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即构建校内与校外结合、在校与离校结合的终身教育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毕业生涯发展有机结合,即注重评价的可持续发展性。评价指标不要集中在学业成绩、思想表现等常规项目上,要平衡权重,突出大学生的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家庭表现等非在校、非学习成绩、非一次性考核等评价方法上,最终都要统一到党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都要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上来。

三、建立校企合作学生党建工作责任制和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延伸到工学结合实习期间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校企党建合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信息反馈和评估体系等,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任务落实,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大学生校企合作期间的党建教育与管理工作。校企双方应该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出发,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度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校企合作党组织,健全各项政策和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把校企合作学生党建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真正发挥教育人、服务人的功能,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凝聚力量。把学生党建工作纳入“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长效的工作管理体制和灵活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及其他社会党组织积极作用,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这是高职院校党建创新工程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

总之,加强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党建工作应成为高职院校的工作之要、创新之举、发展之路,要发挥多方智慧,探索出更好、更有实效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构建强有力的双师型党建工作队伍,以确保学生党建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全过程、各环节,乃至终身教育全过程,使之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育人工程,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学院、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引领、凝聚、服务重要功能,合力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谭英秀.校企合作中大学生党建工作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22):60—61.

[2]范正宇.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高职论丛,2009,12(4):50—52.

[3]董炯华,宋刚永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414):45—46.

[4]汤玉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10(6):16—17.

[5]曹仪民,姚震.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J].学理论,2009(12):52—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