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式下高职院校团建工作创新途径

新形式下高职院校团建工作创新途径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院共青团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团组织建设,有利于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一体两翼”是指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为两翼。面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青年学生对自身多元追求的需要,学校共青团工作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运行机制。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具有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所共有的特征。

1.组织创新

当前,学院正处于趋于稳定与大力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新的形式下我学院的青团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所以要勇于走出一条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1)积极探索新的共青团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实施“多种模式,多种覆盖”的工作思路

我们团组织要以有利于发挥团的作用为目标,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加强组织创新,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在创新中得到巩固和加强,不断扩大团的基层组织的覆盖面。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深化和规范“五四红旗团委”和“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建设。二是要拓展团建领域,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加大团建力度,找准学院发展与青年需求之间的结合点,不但要建起来,而且要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加大各班级团支部组织中的建团力度,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建立健全团的组织。三是要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各二级学院还有各班级团支部要按照有利于联系团员青年,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合工作力量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合理调整团的基层组织设置。

(2)巩固和加强现有的班级团组织建设

高职院共青团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团组织建设,有利于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我们高职院以班级为为单位设立团组织仍是最主要的一个形式,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团组织建设,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至关重要的。①班级团工作也要积极争取与班级导师和班主任的配合;②选拔好的团干部并注重培养;③实践入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加强学院二级团组织建设

现在我们学院实行的是二级管理,在二级学院内有自己的分团委,每个分团委也有1000到2000多的团员。如服装学院就有90多个团支部,团的组织机构非常庞大。所以,学院二级团组织的建设需要更加重视。二级学院有自己的党总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党总支的指导下开展起来的。加强二级团组织建设更有利将团工作在学生当中深入开展,让每个思政工作者都参与到团工作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校园文化的开展更能让团工作得到多方面的支持,收到更佳的效果!

(4)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建设

学生会作为一个由学生自治的社会组织,其自身建设至关重要,而学生会自身建设的关键,是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因此,切实加强学生会自身建设,就得从学生干部队伍入手,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承担领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才可为学生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组织保证。学生会是参与学校管理、校园建设和提高校风建设的重要基层组织,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和履行本部门职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认真组织学习理论,接受培训;②切实加强内部建设,充分发挥六种力量的作用;③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经验交流。

2.坚持制度创新,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学生适应新的管理制度,促进特色人才培养。

(1)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培养有特色人才。

当代的大学生由教育福利的受益者变成了教育消费者,使得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就业服务等有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客观上也要求共青团组织拿出新的、有效的凝聚学生和服务学生的手段和方法。要适应教育创新要求,培养出一批批有特色的人才,团组织一定要以自身的工作制度创新作为重点,构建适应教育创新的“一体两翼”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格局。“一体两翼”是指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为两翼。这种工作运行格局,是把学校共青团建设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建设通盘考虑,从而延伸团工作手臂,扩大团工作覆盖面,增强新时期学校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凝聚力,提高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学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正确的工作方向。

(2)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运行机制,不断拓展团工作职能。

面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青年学生对自身多元追求的需要,学校共青团工作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运行机制。这个机制体现在:①尊重学生兴趣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高职院校,与先前的教育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创造力、行为力和意志力的获得和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组织的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比之前传统的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被吸引然后参与,参与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②以教师为主导,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教会学生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学问,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知识传授的空间。教师将专业教学内容融入共青团工作,能更好地强化共青团工作的育人功能,拓展第二课堂的内容,激发青年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引导青年学生重视为社会服务的专业技能的学习。

3.工作创新,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1)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目的。以共青团活动形式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能在很大程度上担负起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的任务。第二课堂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术科技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形成信息全面、交流通畅、竞争合理的氛围,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专业知识扎实、竞争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具有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是带有地方性、行业性很强的“职业型”,以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其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法有别于普通院校。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一是以“专业性”引导学生理想。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同样趋于定型阶段,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鲜明的专业特色,营造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好专业技术,振兴地方经济”的职业理想。

二是以“实践性”实现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紧贴人才培养目标,既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又要为开展生产实习、经营服务、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创造条件,并把文化和实践贯穿于学校教育之中。只有这种校园文化“熏陶”下的学生才能贴近市场。

三是以“竞争性”培育过硬人才。政府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与市场对接的应用型人才更要注重其竞争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和人才劳务市场的成熟,高职院校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四是以“社会性”接轨需求市场。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合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社会文化等,让学生在这种鲜明的社会大文化熏陶下,“内化”出适应企业需要的素质,才可能“生产”出在文化上与市场“零距离”的“产品”。

五是以“开放性”指导长远建设。开放是人们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内容也不断更新,引发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调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也涌进了校园,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了更强的开放性。

(3)积极配合党组织的工作

对应党员的发展工作,实施团组织的“两引靠、两推荐”活动。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始终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而基本的任务。多年来,各级团的组织始终坚持开展“两引靠、两推荐”活动,即引导团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引导青年向团组织靠拢,加速团青年素质的提高。我们以党章、团章学习小组为中心,突出青年入党入团阵地建设;以新经济组织为突破口,降低团员发展入党推荐的“空白点”;以一线、一流团干部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党员比例,进一步推进推优入党工作;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明确党团“引靠”工作规范;以“党团”结对为载体,提高工作的有效率与覆盖面,从而保持了学生党员比例占5%以上。

(4)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主线,适应教育创新的要求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并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帮助同学们全面成长成才的素质教育工程。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服务于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服务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在鼓励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它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有利于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实施这一计划,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加扎实、有效,并落到实处,也能更加迅速地适应我学院教育创新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