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学科视角下的共青团工作

多学科视角下的共青团工作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毫无疑问,共青团工作有规律可循,于是我们就把它称作共青团工作理论。共青团建设需要理论支持,这种理论应该是基于共青团生动实践中问题导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以下学科领域是和共青团工作紧密相关的领域,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是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展开的多学科方向。
多学科视角下的共青团工作_一种研究共青团工作理论的方法与应用吴_青年研究:新视野、新问题和新方法(2016—2020)

毫无疑问,共青团工作有规律可循,于是我们就把它称作共青团工作理论。然而团的工作究竟包括哪些理论?它可否上升为“共青团学”这却始终存在争论。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广大团干对团的理论建设呼唤强烈,基层团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用多学科去开展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是我们可以探索的重要视角。

一、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的多学科源起

共青团工作发展需要理论指导。不注重理论,就会缺乏远见,缺乏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就会陷入工作盲目和忙乱。不进行理论深化与指导,改革的步伐就会受到阻碍,探索的成果就难以巩固,新鲜的经验就难以推广,实践中的问题就难以解释,全团的着力点就难以集中。

回顾起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共青团工作理论的蓬勃发展阶段,之后则陷入沉寂。1981年中央团校主编《共青团工作理论学习纲要》,1983年黄志坚著《青年特点和共青团工作》,1985年中央团校青年工作教研室主编《共青团工作理论》,1989年丁耀民,李建一主编《共青团学》,1990年黄志坚主编《青年组织学》,1992年张保顺主编《马克思主义团学概论》,张修学主编《共青团学》, 1993年黄志坚主编《共青团工作新走向》,1999年陈升主编《共青团工作新论》,而其后,有分量的介绍团的工作系统理论的著作就少了许多。

今天团的理论建设和团的事业发展速度及团的干部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分析来看,理论的缺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过去已经总结出来的规律学习不够,对一些根本性问题研究的成果传承不够;另一个方面是理论分析就团论团,就工作论工作的现象比较突出。我们不缺团组织的现状描述,但缺少有力的对策研究;我们不缺针对现存问题的研究,但缺少前瞻性的判断。

理论建设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原因有很多。从学术范式上探讨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角度。当我们对团的理论建设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曾经热过而今又冷下来的“共青团学”加以评述,可以看到80年代有巨大的理论探索勇气但确实还没有能够构建出完善的学科体系,理论研究路径依然需要探讨。这些年来,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个学者如果能称为团学专家,我们就可以满怀信心地认为他能够解决团组织的所有问题并促进团组织的发展,而事实上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景象,真正对团研究有深刻认识,提出独到见解的研究人少之又少,而更多在别的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恰恰会在团的某项工作上很活跃,这是一种反差,这种反差对共青团学的研究模式提出了挑战。在现实过程中我们发现把团组织当作一个组织而让各方面专家对它的发展做综合的“诊断”方法可能更为有效,而不可能指望单学科发展或者单独几个人的研究贡献。

因此,一种可以探索的研究方法是多学科的视野。共青团建设需要理论支持,这种理论应该是基于共青团生动实践中问题导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吸收各学科最新发展的理论成果,与实际中的问题有机结合,提出更符合规律和前瞻性的对策。我们可以继续探索“共青团学”学科体系,但更为现实的方向应该是将与共青团组织相关联的学科的最新成果加以研究并有选择和创造性地加以应用,真正做到用社会科学的主流理论综合性地开展研究。

二、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的多学科方向

共青团要科学发展,就要服从学科规律。要在社会科学主流理论中寻找共青团发展的逻辑和创新之路。以下学科领域是和共青团工作紧密相关的领域,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是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展开的多学科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与共青团工作

核心研究问题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青年中传播)基本规律研究、新时期党的青年群众工作规律研究、团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研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效果研究、中国青年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青年分类引导研究、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研究、各类青年需求、发展与思想状况研究等。

(二)政治学行政学视角与共青团工作

核心研究问题包括:政党与青年、青年组织关系研究,政党执政的青年基础研究,青年政党认同研究,共青团组织在青年政治文化形成和政治参与及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当代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方式的变化及其引导问题研究,政府公共事务转移和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趋势研究,群团组织目标性质和功能研究等。

(三)社会学视角与共青团工作

核心研究问题包括:共青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共青团在维护青年稳定所发挥的作用研究、青年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研究、青年社会学视角下的我国青年民生问题研究、青年社会流动与社会阶层固化问题研究、青年志愿活动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等。

(四)法学视角与共青团工作

核心研究问题包括:青少年权益需求研究、青年权益代言人机制研究、团组织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机制建设研究、预防青少年犯罪系统优化研究、重点群体青少年现状及法制教育路径研究、共青团参政议政研究、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研究、青少年保护法律和政策完善研究等。

(五)经济学视角与共青团工作

核心研究问题包括:经济发展与青年流动规律研究、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研究、青年基层就业发展研究、企业发展与政治组织研究、企业创新与青年文化研究等。

(六)教育学及心理学视角与共青团工作

核心研究问题包括:青年教育规律研究,民族精神在青年中培养研究,通过历史、理论、国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身边的榜样教育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责任与担当意识研究,青年幸福观研究,青年文化与教育研究等。

(七)新闻传播学视角与共青团工作

核心研究问题包括:政治传播与青年发展、现代网络传播对青年的影响和青年工作格局创新研究、新媒体在团青融合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新通信工具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研究、网络生存及共青团的应对研究、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研究、共青团使用新媒体工具研究等。

(八)管理学领导学视角与共青团工作

核心研究问题包括:转轨期覆盖青年组织形态研究、建立以共青团组织为枢纽的青年组织体系研究、非公团建研究、新兴领域团建研究、网络团组织建设研究、青年自组织青年兴趣小组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研究、层级化和非层级化组织建设研究、共青团对青年自组织的凝聚问题研究、组织基层活力理论研究、团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研究、共青团创新动力和创新系统建设研究、共青团不同层级重点功能研究、各类青年人才培养研究、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青年成长成才成功规律研究、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研究等。

以上所列是多学科研究中的最重要的一些研究课题,需要稳定方向并加以长期研究关注,培养核心研究力量,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才能积累更坚实的基础。

三、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的多学科应用

如何将多学科的视野在团的工作中加以利用呢?可以努力的方向是建立多学科的团组织学习体系,建立多学科的团工作智囊体系,建立多学科的团干部培训体系。

(一)建立多学科的团组织学习体系

团组织如何开展学习活动?在开展学习活动时要有多学科的设计。要重视相关学科的学习特别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公共管理、领导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2009年团中央下发的团的领导干部学习大纲所推荐的书目就体现了这种要求。推荐书目包括: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编《近年来共青团工作重要文件选编》,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公共行政概论》,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领导科学概论》等,体现了多学科的关照,今后还可以继续补充完善。

(二)建立多学科的团工作智囊体系

团组织的智库如何建立?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存在一个矛盾,有的专家了解团的工作,但社会科学主流理论训练不够,虽然把握了现状,但无法提出有深度和符合规律性的工作对策,就事论事;有的专家有着很好的社会科学主流理论训练,但不了解现实工作,理论无的放矢,不知所云,同时从单学科的分析难免缺乏全面性考虑。因此要建设好共青团组织的智库需要核心考虑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要培养吸纳一批既把握社会科学主流理论同时又了解团的工作实际的专家学者,二是要让不同学科的专家坐在一起讨论团的重大现实问题,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剖分析,最后由决策部门判断选择。共青团智库建立是选择专家的过程,更是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现场的碰撞和交融过程。

(三)建立多学科的团干部培训体系

团干部应该如何培训?引入多学科的培训方法是我们可以采取的一个路径。

近些年,在实践培训过程中,团研所开发的多学科视角下的共青团工作课程深受学员欢迎,特别是在理解问题的深刻性,把握规律性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次全团新任团市委书记轮训上,我们邀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新闻传播学三名专家与团市委书记交流。分上下半场,上半场三位专家分别从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政党认同、传播学的基本原理给大家做了介绍,体现了各自学科的本质认识,由理论出发,让学员们自己在实践中对照。下半场,团市委书记们提出了工作中关心的问题,由三个专家从不同的角度给以回答,由实践出发,但又让不同理论来应答,这种实践问题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同场对照、讨论甚至是辩论极大地拓宽了学员认识问题的视野和全面把握问题的深刻性。印象较深的是:有的学员提出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团组织要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两大战略课题各位专家如何看的时候,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家回答根本是“发挥青年的主体性不够”的问题,政治学专家回答是“关照青年的利益问题不够”的问题,新闻学专家回答是“寻找联系青年的载体不够准确”的问题,都说到了问题的根本,让现场的团市委书记醍醐灌顶。

总之,共青团工作理论建设要走出困境,就需要对团的理论的构建方式重新认识,就需要在相关学科上结合团的工作实际开展有深度的研究,就需要组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大力培养既懂社会科学主流理论又了解团情的学者,这样团组织的发展才能建立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之上,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也会有更强的理论指导。

[1] 吴庆,男,中央团校团研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共青团理论和共青团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