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和平发展的统一

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和平发展的统一

时间:2022-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多方面的要求,是一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辩证统一的系统工程。科学的与和谐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的、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以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为制度前提、社会条件和精神动力的。发展亦是社会与自然和谐协调的持续演进过程。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手段,而人的发展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三、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和平发展的统一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多方面的要求,是一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辩证统一的系统工程

科学的与和谐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的、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发展。发展应具有合规律性,要符合人类社会建构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客观条件,符合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运行过程,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并进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乃至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过程。在人类社会整体运行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是人类社会建构与发展的最深刻的基础与动力。如果没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其他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手段,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愿望就会落空,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因失去物质基础而失稳甚至陷入无序状态。经济发展是发展的基本内涵,但不是所有的内涵。

经济的发展是以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为制度前提、社会条件和精神动力的。没有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制度、精神动力和社会条件。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关系的变革,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人们在致力于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适时改革经济制度,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为经济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并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必须改革、完善社会的政治制度,努力创造稳定有序、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为人民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创造条件;必须变革思想关系,更新思想观念,确立与社会发展走向相一致的思想文化,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展亦是社会与自然和谐协调的持续演进过程。人类社会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它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并且和自然环境一起发展起来。人们能够认识规律,改造自然环境,参与自然过程,使自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变化。然而,在过去的年代里,人类在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巨大成果、从自然界中攫取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并且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为了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平衡,就必须全面认识自然规律系统,既要关注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的现实效用,又要科学预测人的行为对于自然环境的长远影响,从而合理支配这种行为的影响;要避免科学技术的急功近利的应用,反对只追求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影响的短期行为。

在当今的世界与时代,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已日益超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高消耗低效益的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而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而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也遇到了公平缺失、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资源瓶颈等因素的强力制约。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乡区域发展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发展奠基于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之上。总起来说,发展是总体性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整体性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应具有合目的性,符合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利于不断增益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乃至环境与生态利益。当代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发展客体论转向发展主体论,既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价值,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已失去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唯一能动的因素,若没有人的参与,社会的物质生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就不可能发动和进行。人本身的天赋、创造性和主体能力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财富中最本质的东西,因为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创造性成果。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智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人力资源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的素质、人格、品质也是社会制度体制改革创新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人又是发展的本质和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手段,而人的发展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人的多层次需要的满足,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一句话,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所应追求的最高价值。作为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人是具有多重属性、从事多种活动的总体性的存在物。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或将其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或将其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或将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就要发展经济,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就要改革、调整、完善、优化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创造公正、平等、民主、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增强其尊严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并为人的自我实现即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在致力于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适时改革经济制度,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为经济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并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必须改革、完善社会政治制度,努力创造稳定有序、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为人民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创造条件;必须变革思想关系,更新思想观念,确立与发展走向相一致的思想文化体系,努力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必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制,关注弱势群体,从制度上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与环境、资源、生态的可承受能力相适应,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以人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尺度,不仅是指社会个体的多方面需要的满足和多层级价值的实现,而且是指多极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发展的主体是多极的,多极主体之间在共同的需要和普遍的利益上,也有不同的需要和具体的利益。为此,就要在发展机会和权利问题上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正确处理个体、群体以及人类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要切实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主要取决于发展观念的科学、发展方式的科学、发展内容的科学以及作为发展的制度、体制与机制的科学。首先,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指导。要牢固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深化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基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要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采取科学的发展方式。要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针对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农业不稳、工业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第一,要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与繁荣。第二,要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要推进重组、完善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与体制环境,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再次,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努力促进和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运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要大力发展农村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体现党和政府对于民生的高度关注以及对于普通大众至深至切的眷顾。要遵循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原则,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相适应,也就是使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同开发利用可替代资源的能力相适应,使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同其再生产能力相适应,使由于生产和消费而向环境的正熵输出与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能力相适应。

最后,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制度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是以制度、体制为中介的,科学发展,需要制度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来推动和保障。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改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引导和保证经济平衡健康运行;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并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体系,加强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公共职责的能力;要消除城乡、地区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使各种要素自由流动,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要积极推进就业、收入分配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创造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和缩小贫富差距的制度与体制条件;要完善自然有偿使用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保持进出口的基本平衡;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

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发展,也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首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我国国情的选择。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理想。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还不富裕。我们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我国的中心任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其次,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华民族讲信修睦、爱好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再次,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另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道路,就是坚持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理念,努力实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以及和谐发展。中国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将一如既往地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义务,同各国一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各国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一是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各国应在《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社会应反对单边主义,提倡和推进多边主义,更好地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应坚持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在沟通中增强了解,在了解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二是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摒弃冷战思维,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通过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通过合作尽可能消除或降低恐怖主义活动、金融风险、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三是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四是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各国应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注释】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309页。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50~851页。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