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与人文要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要和谐发展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即“人类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翅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番话既说明了科学家学术创造的人格特征,也说明了科学家极为需要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因此,科学精神中很大部分反映的是个人的人文素养。

未来的较量并不完全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而取决于毅力和精神的拼搏。

对话人物:

周立伟,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俄罗斯萨玛拉国立航天大学名誉博士称号。专著《宽束电子光学》曾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科研成果曾多次获部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其宽束电子光学研究被誉为开创了自己的科学学派。

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记者:今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最大的新闻应该是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回顾以往的4届,我们可以发现,7位获奖科学家的平均年龄约为76岁,他们最辉煌的成果大都是在其青壮年时期取得的。您能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国现在这些正处于青壮年时期的科学家鲜有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吗?

周立伟:客观原因是科技成果评价需要时间的考验,有一个滞后效应。但从科学家本身来说,我认为有一个原因应引起重视,那就是现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缺乏。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即“人类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翅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学理工科的人来说,仅仅具有理工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应当同时具备“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这是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人生经验的总结。同样,他在评价居里夫人时也认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认为的那样。”这番话既说明了科学家学术创造的人格特征,也说明了科学家极为需要人文精神。

记者:您把人文素养提到这样的高度,大多数青年科技工作者可能很难认同。

周立伟:这不仅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个体的误区,更是我国教育的误区,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知识的缺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科研人员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很差,写出来的科技论文条理不清,不知所云。而人文精神的缺乏所带来的影响则更可怕。那些人文素养极差的人自私自利、毫无社会公益和国家利益的概念,对弱势群体毫无怜悯和同情之心,见利忘义,甚至可以出卖祖国机密,连自己的良心也可以拍卖。设想一下,这样的人能取得重大成果吗?

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科技界已取得共识,在21世纪中,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这也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基础。

灵感依赖人文知识的积累

记者:您能再具体谈谈人文素养对科研工作的影响吗?

周立伟:首先谈谈人文知识的影响吧。人文知识包括文史哲和社会学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无论对做学问或是做人都是有好处的,而且影响到人的一生。不少学理工的青年学人总觉得自己是搞科技的,需要的就是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可能对自己学位论文的文字表达有一些影响而已,与科学研究的水平无关。这实际是一种极为狭隘的看法。做学问,第一步就要应用语言、文字将自己所思考、所发现、所研究的事物简单、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且在表达的同时理清自己头脑中的概念及研究对象。而含混不清、不知所云的语言、文字正说明思维和逻辑上的混乱。文字是美的一种表达,好的文字能将心中美好的东西启发出来。更重要的是人文知识可以使人看问题有深度,而且有自己的风格,从而激发出科学创造的灵感。

记者:您是说科学创造的灵感依赖人文知识的积累?

周立伟:是的。我觉得,接受知识需要理性,理性是可以培育的,老师是可以教的。而科学创造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悟性,悟性是属于非理性的范畴,老师是教不来的,悟性依靠文化的积淀。只有具有深厚的科学和人文底蕴的人,才能激发出科学创造的灵感,从而有异乎寻常的大思路、大智慧、大视野。爱因斯坦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就是一个光辉的例子。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极重要的结论:地球绕太阳转动不是什么引力,而是因为太阳巨大的质量使周围时空弯曲,地球只能按曲线运动。相对论是一个让许多人无法理解的理论,但正是这一理论的提出,人们发现了时间旅行的奥秘、原子裂变的巨大能量、宇宙起源和终结、黑洞和暗能量等奇妙现象。著名物理学家波恩称广义相对论是“认识自然的人类思维最伟大的成就,哲学的深奥、物理学的洞察力和数学的技巧最惊人的结合”。

缺失人文精神将是可怕的

记者:人文知识重要好理解,那人文精神呢?

周立伟:人文知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人文精神。人之所以能称为人,是因为他懂得善恶美丑,懂得日常生活和为人的一些基本准则。一个人文知识丰富和人文精神高尚的人,应该具有坚定的信仰和远大的抱负,因此,能够在从事默默无闻的工作时自恃、镇静和心安理得,不至于在遇到困难时中途退却;应该具有很强的判断力、美的欣赏力、适应变化的灵活性和自信心,还具有批评性的独立思考精神,因此,能够保持对研究对象长久不变的浓厚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渴望;还应该具有敬业、勤奋、团队精神及善于交流的能力,因此,能与周围的人很好地合作共事,为祖国、人民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人们常说搞科研的人要具有科学精神,它和人文精神有什么关系?

周立伟:搞科学研究的人,都谈要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如果我们从哲学的角度看,科学精神是一种辩证的、求实的、追求真理的哲学沉思;从社会人文的角度看,科学精神是体现人类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求真、至善、至美的文化精神;从道德的角度看,科学精神是一种独立、诚实、无私、实事求是的品质。因此,科学精神中很大部分反映的是个人的人文素养。很难想象,一个人文素养很差的人会有良好的科学精神。缺失科学精神是可悲的,而缺失人文精神是可怕的。

记者:人文精神好像是一种形而上的说教,您能结合实际谈谈吗?

周立伟:新中国成立前后,从西方回国的那批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强盛,放弃国外远比国内优越得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两弹一星”;还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们只要走出航天城就可以挣大钱,但他们毅然选择了清贫,却成功地把中国航天员送上了太空。这些科学家之所以能抵御一般人难以抵御的诱惑,克服一般人无法克服的科研难题,达到科学的高峰,决不能用有成名成家的所谓“理想”来解释,而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仰和远大的抱负,他们有强烈的爱祖国、爱人类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崇高的人文素养的内核。

说老实话,我并不怀疑现在年轻人的智力水平,我所担心的或者说我所怀疑的是他们的人文素养,未来的较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专业知识和能力,而取决于毅力和精神的拼搏。

反思忽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记者:请您分析一下为什么现在的青年科技人员缺乏人文素养?

周立伟:我认为这需要对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反思。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但现在的教育似乎更重视功利性的技能教育,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突出“成人”,而是突出专业技能,训练行业专家。学生在中小学的目标就是考大学,如果选择学理科,文史哲课程就是副科,意味着基本不学,到高二就不再开了。更别提课外广泛阅读文史哲书籍了。理工科学生进校后主要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深但面窄,而对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或常识了解太少。“文理分驶”“重理轻文”造成理工科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深。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解决目前科技人员人文素养缺乏的问题?

周立伟:我们的教育应该时时刻刻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工具”,更不是“驯服工具”。学校不应仅是传授科学专业知识的场所,而应是人文社会教育、人文精神熏陶的园地,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人,一个对祖国、人民和社会有益的人。在理工科院校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开设一些课程,使理工科的学生有一些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我总觉得,人文精神和人文气质的培育,重点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是要形成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感悟科学文化精神、沐浴科学文化传统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科学和人文的和谐发展。

记者:是不是基于这一原因,您倡导在北京理工大学开设了“科学与人文”论坛?

周立伟:是的。北京理工大学开设的“科学与人文”论坛邀请校内外的名家做报告,内容是从不同的视角,讲述科学、技术、哲学、文化艺术、历史和社会学等共同关心的科学人文问题。我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学术文化活动,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发,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形成对创造的欲望、创新的渴求以及正确的人生追求。最后我送给科技人员四句话:“做人中学做学问,做学问中学做人。做人做真正的人,做学问做大学问。”

【注释】

[1]本文是2004年与《科学时报》记者张晶晶同志的谈话整理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