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农林院校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总体思路

地方农林院校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总体思路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地方农林院校开展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需要做好三项工作,即激发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开展教育创新实践的欲望,处理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过程中涉及的典型关系,建立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的保障体系。因此,应大力提倡教师开展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法。05方案规定高校本科生必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定位为四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之一。

在地方农林院校开展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需要做好三项工作,即激发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开展教育创新实践的欲望,处理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过程中涉及的典型关系,建立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的保障体系。

1.引导教师参与教育创新实践是实现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目标的基础

(1)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开展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分析

在以往的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中,部分该课程教师认为,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活动似乎只是该课程教学专家、课程负责人或专门研究者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这种情况导致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部分教师主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意识逐渐减弱、淡化,使得他们的工作成为一种单纯地执行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计划步骤的行动。然而,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表明,普通教师在开展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不仅处于最佳研究位置,而且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所以,普通教师自己要敢于开展研究,制订行动研究计划、实施行动、收集和研究反馈信息并调整行动、评价结果、应用研究成果等,这些正体现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体作用。当然,为了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取得更好的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成果,它提倡专业研究者、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参与。

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开展研究所涉及的问题直接来源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实践,也是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的直接经历和感受,因此,教师在开展研究活动时必须根植于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广泛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中,研究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系统性表现为研究活动的开展有一般的操作程序。教育创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的循环往复的运作系统。因此,研究的计划应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反思,重视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依据发展中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可以部分修改实施计划,也可以修改总体计划,甚至可以更改研究课题。

(2)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教育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思路

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是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建立自己的教学工作理念、改进并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大力提倡教师开展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法。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注意如下几种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自己对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问题的敏感性。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源于问题。教师要以积极、探究的心态留心观察身边正在发生的各种与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相关的现象,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实践中,有些现象司空见惯,容易将所遇到的问题看作理所当然的,不加以质疑。因此,要培养教师对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并深入思考其意义。

第二,采用灵活的研究方法。开展行动研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观察、个案研究、经验总结、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测量等。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拟订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确保行动研究在一段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详细收集资料。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总结、研究、积累资料并逐步提升的过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资料收集是否真实可信。教师要用心观察,努力记录,缜密思考,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进行观察、深入访谈、文件分析等,以展开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

第四,增强合作与交流。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开展教育创新实践,需要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参与及合作,开展多层次的行动研究。可以参与各类研讨会、座谈会、学会,发表论文或吸取经验等,也可以与其他学校学者、专家真诚合作共同研究,交流经验,这样才会使教育创新实践产生理想的效果,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才能不断成长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决定课上实践活动环节不宜过多过长。科学性、理论性是第一位的,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思政课要用真理的力量和逻辑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生动性和趣味性是为增强理论的吸引力而服务的,绝不能喧宾夺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更不能为了生动而生动,丧失其理论课的功能,而沦为故事会、聊天室。根据国内知名高校的经验,本科理论课每门课一两次课的课堂展示环节是思政课学生参与的最合理的手段。因此,实践环节向课外延伸是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2.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是在高等院校做好“党史国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关注、处理好如下几对关系:

(1)正确处理好本科政治课与高中历史课的关系

目前中学的历史课教学大纲,中国近现代史是必修内容,其课程定位中国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毫无疑问它是一门历史课课程,课程教师也是历史教师。05方案规定高校本科生必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定位为四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基本史实的讲授,重点讲清“三个选择”,即历史和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三个选择”以及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改革开放进一步表述为“四个选择”。上述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代中国政治领域的重大问题。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由于学时较少及避免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内容重合,“三个选择”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重点。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作为本科政治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高中历史课虽然都需要讲授历史,但其属性是不同的。历史课是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历史事件,虽然也需要学生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但并不是教学的第一任务。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历史观;通过教学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及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因此,透过历史事实去说明政治上的道理才是关键。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方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教学规律,使用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方法。当前,中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中历史学科专业背景的比重很大;历史学科理论功底扎实是其教学优势,同时这也导致其政治学科背景知识不足;这就使一些高校出现教师由于专业背景习惯,在授课和考试中无意识地“强化历史”“淡化政治”,形成把政治课上成历史课的现象。这一现象,其实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成为进入马克思主义学科最晚一门课程,相关理论问题研究最后成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二级学科的重要原因。

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就需要教师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教师要时刻强化政治课意识,在教学和考试中严格按照政治课教学规律办事;在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时刻坚持将两者紧密结合,并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实现通过讲授课程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马克思主义学科修养,尤其是提升个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善于把历史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用抽象的哲学和政治理论语言讲授课程,真正做到实现教学大纲要求的目标。

(2)正确处理好课程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教学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讲授十分重要,但是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同样重要。由于当前大多数教学班的教学规模(单个教学班的人数)都较大,因此,在当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活动的场所主要是课堂。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正如前文所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讲清“三个选择”的目标,因此,如果仅仅靠教师的讲授是难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而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课程讲授的理论应用到认识与理解社会现实问题,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因此,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要努力把理论讲透,让理论成为实践活动的指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主动使用课程教授的理论去解释、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活动成为证明理论正确性的有效途径。

其次,要始终坚持以教材和大纲为指南。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前国内高校使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的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任课教师在授课和设计实践活动过程中,都要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遵循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结论,以及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本评价,即使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也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任意发挥。

最后,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上不同媒体传播的信息,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巨大。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要强化正确的思想导向,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思想理念思考、解读现实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设计实践环节,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努力达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目标。

(3)正确处理好必修课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在必修课课内教学基础上,开展课外参观和社会调查是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关注如下几点:

首先,坚持用现代教育理念处理两者关系。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工作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知识的讲解,而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课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知识与教会学生方法并重;在课外活动实践环节要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教师加强对学习过程理论的研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内教学内容和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两者有机结合、有效衔接;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外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理性认识历史、理性认识社会;帮助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目标。

其次,要注意两者设计教学内容上的差别。必修课课内教学,可以按照统一大纲设计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则可以在正确思想引导下,认真调研、收集、整理学生对于近现代史中典型问题的疑点、困惑,结合社会热点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例如,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背景下,就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组织学生调研北京周边的抗日战争遗迹、遗址,访谈抗日战争亲历者。

最后,要注意两者教学环境的不同。必修课课内教学环境是课堂,课外活动大多是校外公共场合。因此,要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加强社会基本公德规范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自身和学校的形象,杜绝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课必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关系

前文提到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指出“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说明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思想政治课必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两者的关系,是一个崭新的话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本科生必修课,由国家统一制定教学大纲,由全国著名专家编写统编教材,并且不断提供教学辅助资料。与近现代史内容相关的公共选修课,是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以及本校实际情况设计的课程,教学大纲是授课教师根据所在学校的规定编写的,课程一般没有教材,教师建议学生课外阅读一些相关图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一个贯穿100多年历史脉络的体系,与近现代史内容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大多数是选择一类历史事件开设课程,如以红色影视作品赏析形式出现的艺术欣赏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或者以某一具体历史阶段为背景开设的课程,如以敌后抗日战争为主题,以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的“敌后游击战史话”等。

任课教师在设计和开设与近现代史内容相关的公共选修课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认识到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而开设的;同时,要认识到思想政治类选修课为必修课的辅助,要和必修课的教学理念保持一致。

其次,要认识到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应有完备的体系,这两者体系的建立都是在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下进行的。

再次,要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以整个历史脉络为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类选修课可以选择一个点作为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指导。在相同的教学指导思想下,前者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后者可以用一个角度实现讲清“三个选择”的目标,可以“片面而深刻”,两者可以互为补充。

最后,要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虽然也需要引入现代教学方式方法,但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选择,影视类教学辅助材料要少而精;思想政治类选修课因为可以选择一个历史阶段作为教学重点,在使用影视类教学辅助材料时可以适当增加,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3.建立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的保障体系

结合调研,笔者认为,要实现近现代史教育创新实践目标,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建立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保障机制非常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为教育创新实践服务的教研组织

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研组织是保障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开展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的载体。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研组织一旦成立,就可以发挥做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教育工作的功能,实现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按照国家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教学工作的目标。事实证明,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研组织建设是促进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机制保障。

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组织是以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为主要职责的组织机构,具有管理、指导、执行等功能,是开展教育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加强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研组织建设,可以不断领会国家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新思路,不断丰富教学体系,探索教学新方法;同时,也可以避免教师个人学习新精神、新观点可能出现的偏差。因此,建立为教育创新实践服务的教研组织十分关键。

(2)教师在职培训制度保障

加强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日常教学工作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深入研究认真思考,制定有关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的管理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不断完善,使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日常教学工作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有章可循,保证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创新实践能力,可以制定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并保证内容具体、翔实,富有操作性,有力地保障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日常教学工作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成败根本在于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队伍,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的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这是开展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的前提保证。

在具体工作中,应当围绕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的五个方面素质结构(即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热情、教学品德、教学情感、教育创新意识、教学能力),制定具体在职制度,尤其是分层培训(即对课程负责人、教学组织骨干和全体教师分层次培训),通过课程负责人、教学组织骨干带动全体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

首先,课程负责人培训。课程负责人要成为成功的、有远见的管理者,有赖于自身与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相关理论素养的提高。它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任何有经验的课程负责人,如果不坚持学习,仅靠经验是难以达到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需要达到的高度的。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是通过学习的途径,另一方面还必须积极参加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研究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把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水平。在培训内容上以提高被培训者的教学能力、教学情感为中心,不断优化本单位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体系。在培训形式上,采取半脱产、分阶段集中辅导、与成功者交流经验、参观学习考察其他学校等形式。培训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读书交流与自主学习阶段,以自学、交流、研讨为主,形成学习体会;第二阶段,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阶段,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基础上,考察先进学校经验,根据本校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实际选择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主题并实施;第三阶段,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上升理论高度,提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工作方案。

其次,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骨干教师培训。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全面启动需要一批课程教学组织骨干的带动。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过程是课程教学组织骨干成长的必由之路,是“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捷径。要通过培训,使他们在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课程教学工作能力等方面有大幅度提高,通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他们在实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工作中的带头人和示范作用,并以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组织骨干为带动线、促进面,起到辐射全体教师的积极作用。

最后,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普通教师培训。现代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是要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教学目标的,对课程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组织和完成教学活动”,还要成为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成为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者、研究者和使用者,成为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探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培训活动正是实现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这一角色转变的重要手段。在培训方式上改变原有的模式,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对全体课程教师的培训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阶段。从教师教学能力不断进步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前瞻性与实效性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教育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开放性培训体系。组织广大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深入学习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理念等,开展“基层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专题研讨,组织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骨干以座谈会形式谈体会、讲经验,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教师培训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课程教学意识。第二阶段:反思阶段。开展教师培训,被培训者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干预性研究得以加强。所以,培养教师反思能力是关键。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要善于在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形成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组织教师开展“反思自查”活动,让教师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并做笔记。第三阶段:提出问题阶段。根据反思结果,大胆提出问题,并运用教学理论提出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相关问题的假想解决。第四阶段:教育创新实践课题立项阶段。在对实际问题的假想解决中,提出自己要研究的课题。通过这四个阶段的落实,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使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认识到开展基层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必须立足本校实际。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绝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牢牢地植根于具体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之中,从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水平的目的。在培训的四个阶段中,要特别强化反思阶段。

(3)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的经费保障

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既需要人的投入,也需要必要的资金投入。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实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补贴”模式,扶持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即结合具体的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活动设定目标,由教师提出教改设想,经过专家审查后确定教改活动,按照活动所需给予补贴;在活动完成后根据完成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效果好者给予奖励。

(4)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基地保障

要建设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基地,主要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首先,建立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开展基层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必须有一批教学实践活动基地。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教学部门负责人和合作基地负责人组成的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协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由课程负责人承担;扶持重点,优先考虑课程教学实践基地所需的资料、信息,为每个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基地创造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良好环境。积极引导普通教师在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抓关键,抓核心,以点带面,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带动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其次,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教学专家的引领。农林院校要想做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则需要有外援,即有关专家的智力支持。这是很多高校成功的经验。专家在农林院校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创新实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信息作用。由于专家身处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长期进行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论和教学的研究工作,了解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发展动态,掌握最新信息,会起到信息传播的作用。

第二,理论指导作用。相对于普通教师,理论高度是专家的优势所在,邀请校外专家到学校传授理论,进行课题设计论证,都属理论指导作用。

第三,咨询服务作用。表现在专家就教师在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析疑等。

第四,培训师资作用。即专家运用自己的学识、能力,通过讲座、课题参与等,帮助教师提高课程教学工作素质。

上述四种作用是有机统一的,在实践中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