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几点认识

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那样不能说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和革命的对象。它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上限。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下限,学术界现在已经比较清楚了。而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应当称为中国现代史或者中国当代史。当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确定这样的课程名称,则有其政治上的含义。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的时期。

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几点认识

陈国庆

我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一直都非常喜欢思考和讲授这门课程,偶尔也写相关领域的文章。历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及与其相关的几门课程,我记不清楚已经讲了多少遍。但是我希望每讲一遍都有一点新鲜感,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所讲的内容。如果一遍一遍不断地重复过去,那将是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在这门课程被确定为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之后,我愿意把自己长期以来对讲授这门课程的认识提出来,与即将讲授这门课程的同行们进行讨论。

一、课程的上下限和分期

众所周知,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上限,大学生甚至中学生都一定很清楚,是1840年。但这个答案是现成的,是别人告诉我们的,没有经过自己的分析研究。在这样的问题上,我们不是要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清楚这样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在前苏联时期,有一位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叫齐赫文斯基。他长期担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精通中文、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我有幸在广州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拜访过他,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他很高兴地一一做了回答。他写过一本书,书名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下两册,西北大学图书馆里收藏有这本书。他在这部书中,把中国近现代史的上限划在1644年。那么为什么这样划分呢?原来在这个年代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满族贵族入主中原。当时多尔衮率领八旗军闯进山海关,进入北京,建立了满族贵族对全中国的统治。如果把1644年确定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那么似乎可以与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基本一致起来,但是这样的划分,没有突出中华民族与西方殖民主义之间这个主要矛盾。在过去的年代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们就对这位前苏联学者进行批评,指摘他妄图混淆这两类矛盾,即满族与汉族之间、中华民族与西方侵略者之间的矛盾。在他的《中国近现代史》中文本的扉页上就有这样两行字:“内部资料,供批判用”。

学术研究是见仁见智的。我不认为齐赫文斯基先生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别有用心。但是,就我个人的认识来说,无论如何,中国近现代史是不能以满族入关为起点的。因为那样不能说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和革命的对象。

中国近现代史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但并不是说鸦片战争刚一爆发,中国社会就进入到半殖民地封建社会了。这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在东南沿海地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破坏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广大的内地,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既然任何一个社会的转型都不是整体性的,那么对于人类历史的阶段划分,就要有一个年代为标志。这个年代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那一年——1840年。它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上限。

如果用比较理论化的语言来概括中国近现代史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理由,这就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侵犯,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西方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主义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反封建转变为反帝反封建,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顺便讲一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的含义。所谓半殖民地是说,从政治上或者国际地位上讲,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外来侵犯,清政府受外国殖民者的控制和胁迫。但是中国还不是由外国人进行直接统治的国家,还没有像印度等国家那样,完全由外国殖民者在殖民地建立政权进行直接的统治。所以叫做半殖民地,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殖民地。所谓半封建是说,从经济上或者社会生活上讲,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破坏,但还没有完全资本主义化,新旧两种经济形态并存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这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状况。不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解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殖民地,西北西南内地是封建社会。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下限,学术界现在已经比较清楚了。过去的观点是:从1840年到191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从1919年到1949年是中国现代史。在大学历史专业所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课程就是这样划分的。但是在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现代史研究所,它的业务研究范围,就包括了从1840年到1949年的110年的历史。所以,从一个角度讲,目前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包不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57年的历史。实际上在教育部组织这门课的教材编写时,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应当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7年,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历史的逻辑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应当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7年的历史,因为社会性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觉得,应当从历史发展的长河去看待这个问题,也就是说,研究者对历史阶段的划分是应当的,也是必备的,划分越细致就越容易理解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等各种问题及社会背景。但是,很多年以后的历史研究者,就会把相近的历史阶段归入一个大的历史时期。比如对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现在我们统称为古代史。同样,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都统称为中国近现代史。而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应当称为中国现代史或者中国当代史。我觉得,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概念是相对的。若干年以后的人们再来看我们对近现代史的划分,就不一定清楚是什么历史时期。所以,我的个人意见是按照历史朝代或政权名称划分。比如,明清史、晚清民国史(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等。当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确定这样的课程名称,则有其政治上的含义。

11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64年太平天国结束。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开端。这个时期相对比较完整。

第二个阶段:从1864年太平天国结束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的时期。社会形态的转变也比较清楚。

第三个阶段:从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到1901年八国联军战争结束。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形成。

第四个阶段:从1901年八国联军战争结束到1919年五四运动结束。这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的时期。

第五个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结束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是中国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遭到失败。

第六个阶段: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第七个阶段: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第八个阶段: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我想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社会是怎样从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了解外国殖民主义是怎样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封建主义经济怎样在外国资本主义进攻下,演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形态的。也就是中国从政治上和国际地位上发生变化,从一个主权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经济状态上发生的变化,即从封建主义自然经济,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经济。

第二,在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是怎样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剥削与压迫的。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从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从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上得出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这样的历史结论。

第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在近现代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为适应社会的剧烈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例如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念,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的文化运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方文化思潮和社会史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果,等等。

第四,了解中国社会在这110年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知道,中国近现代史是距离今天最近的一段历史,也是从古代向现代的过渡时期。中国人怎样从对皇权的崇拜转变为今天的民主自由,怎样从长袍马褂拖着辫子裹着小脚变为今天的衣食住行,特别是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变化,社会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等等。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确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中央规定上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自然有其中的道理。我认为,一个人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应当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一个社会是怎样从过去发展过来的,我们了解了古代的历史,但是从古代怎样发展到现代社会,我们的前人是怎样历经艰难困苦走到了今天。但这还不是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目的。我想主要归纳这样几点。

首先,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理解历史的逻辑性。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英雄创造时世,还是时世造英雄?这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的问题。每个人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我们说宇宙的存在和运行是客观的,那么,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是客观的呢?这也是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

其次,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究竟是什么?中国近现代社会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中国社会有没有可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且取得成功?中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不是可以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中国的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西方或者日本等国家的资本主义有什么根本区别?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其三.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到马克思主义,有了自己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取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丰功伟绩?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四,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还在于,从历史看今天,对许多社会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比如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腐败问题,思想观念问题等等。

那么,我们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应当注意这样的方法。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具体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以社会的经济发展为基础,或者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还要以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辅助。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可以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毕竟很多问题不是一个经济基础可以决定得了的。熟悉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理论和知识。比如,地理环境决定论,比较史学、心理史学、计量史学等理论与方法。也就是要多少了解一些历史本体论、历史价值论、历史方法论的内容。历史著作的撰写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等等。应当有所了解。

三、课程体系需要创新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体系,经过20世纪中期以来几代学者的酝酿、创建和逐步完善,已经趋于成熟。同时,历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研究,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过史学其他学科,几乎所有著名历史学家都曾涉猎过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框架、体系、基本内容和研究理论已经基本成熟。正因为其成熟和深入,才使近现代史学界出现僵化状态。因此,我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需要创新。

毫无疑义,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体系的创新,其根本是对学科体系的再思考与重新建构。研究者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结构应当有一个大的改进。史学界同仁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近现代史的学科体系已经基本成熟,至少目前已经出版的绝大多数近现代史教科书基本上都是按照现行的体系编写。几乎所有大学历史系的课程也是如此讲授的。但是,尽管如此,长期以来存在的某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自20世纪前期开始,学术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就已经比较深入。早期自由主义学者采用各种史学理论与方法,对距离今天最近的这段历史进行多方面研究,取得不少有重要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客观地说,他们对本学科的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尤其是他们对中国近现代资料的记录、搜集、编纂和保存,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框架和体系的初步构思,使后人在对这段历史进行研究的时候,有了较为厚实的资料基础和前期理论准备。尽管他们的研究在历史观上还有某些失误。

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范文澜、胡绳、邓立群等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科学研究,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上册)、《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编辑出版,为此后半个多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实际上,此后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特别是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都是渊源于这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大多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都承认,20世纪后半期,学术界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各方面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事件、思潮、人物、典籍等都有专门的研究及其成果。但是人们并不满足于现状,似乎也看到了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中存在某些问题。这就是说,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需要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希望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论点,发现新资料,构建新体系。因为创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动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无论社会科学各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各学科都需要创新,学术研究必然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进步而发展和繁荣。重要的一点,就是学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搜集史料(包括地方资料、民间资料和口述资料),整理出版史料;加强专题研究,深入思考问题;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最薄弱、最繁难和最有挑战性的环节寻找创新的突破口。可以这样说,唯有创新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真正出路。没有创新,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就会陷入困境,充其量只是在低水平上重复旧说。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体系的创新问题,我的认识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创新,能为该学科整体和各个具体领域的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学科体系的创新与相关研究领域的创新是协调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体系作过系统科学研究,取得了突出的、划时代的成就。直至今天,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仍采用他们创立的学科体系。客观地说,他们的研究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不过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讲,这样的体系也为我们今天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一定空间。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对于近现代史学界某些已有的结论,越来越产生疑问。这种情况说明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创建、七八十年代逐步完善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似乎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科框架、体系和研究理论等状况,已经落后于时代和学术发展的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距离今天最近,历史事实基本清楚,目前学术界所见历史资料的大部分是可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考订资料的工作无足轻重,因为中国历史档案馆有大量尚待整理的文书档案资料,还有许多散落民间的笔记、书稿等著述。这些资料的整理收集对于近现代史上某些问题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可见资料的发掘和整理是近现代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此外,对于近现代史上某些具体的或者细节的史实也有重新考订的必要。当然,史料学并不就是历史学,如果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有几种不同的历史记载,那就要把这段历史考证清楚,看哪一个资料的记载最接近于历史事实。这样的研究非常必要,也有重要学术价值。历史研究要以大量的可靠原始资料为根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一是从真实的历史事实出发,对人物或者事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二是以真实的历史过程为基础,从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发现历史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

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创新,并不是要全面否定过去的研究及其成就,而是要对过去研究中某些不完全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加以修正。例如,学者们把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110年,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的社会定性现在看来仍是基本恰当的。那么,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任务就是: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和实现面向世界的近代化。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是实事求是的。但是具体而言,对这样的社会过程并不是用几个“阶段”或者几次“高潮”就可以完全概括得了的。这样的概括是孤立的、单线条的,不能使人们对近现代史形成立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认识。历史的发展不是单线条的,不是平面的。某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也不是孤立的。“两个过程”、“三个高潮”或者“四个阶梯”都不能说明近现代史的全部内容,都不是对近现代史基本线索完全、准确、科学、无误的概括。由此,我们明确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理论和研究体系的学术创新势在必行

四、课程教学还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当与中国古代史相对接。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在高校历史专业分为两门课程,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分别讲授。但是作为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则不能将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完全隔离开来。如果讲授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师对古代史缺乏基本了解,古代与近代这两个历史阶段的衔接就会出现问题。此外,近现代史研究者对古代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对某些历史理论缺乏思考,则会对近现代史上的某些问题认识不深。例如,如何认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问题,怎样认识亚细亚生产方式,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延续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对近现代史的教学质量肯定产生一定影响。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师至少应有古代史的知识基础和学科背景。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解注意的重要因素。

二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当改变与晚清史、民国史教学两张皮的状况。说得更清楚一些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重点是政治斗争史和人民革命史,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而晚清史、民国史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组成部分,与近现代史存在很多关系。如果二者脱节,也就是政治史与社会史的脱节。实际上,不了解晚清史和民国史,也就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清代后期的历史与近代前期的历史、民国史和近代后期的历史是合二为一。因此,希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能够重视晚清史、民国史的内容。

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应当以世界近现代史为背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还应当清楚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情况。要把中国近现代史放到世界近现代史的大背景下进行教学,才能明了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有了世界这个大的背景和参照系,教师和学生的眼光就会更加开阔,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就会更加准确一些,尤其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走势有清醒的认识。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小,彼此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不了解近现代的世界,就不了解近现代中国发生的变化,不知道近现代中国向何处去。掌握一些近代化或者现代化的理论是有益的,了解一些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也是必要的,因为它对我们从更加广阔的视角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上述三个问题对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体系的影响,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提出了这些问题。当然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此。这些问题也关系到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更新,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能够引起重视,在教学实践当中切实加以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