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转型发展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转型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本科课程转型也面临课程的规定性与选择性、课程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两难困境需要对发展路径做出抉择。在我国,课程转型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小学课程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献检索关于“课程”相关研究的文章达50多万篇,但本科专业课程转型的理论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界关注不够的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不多。

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本科课程转型也面临课程的规定性与选择性、课程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两难困境需要对发展路径做出抉择。[62]李海芬认为,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是由大学课程决定的,大学课程的质量是形成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面对这些发展困境,高校需要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加快本科专业课程的改革步伐。[63]

1.课程转型的理论研究

国外大学课程改革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的综合性,即课程设置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同时也注重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的创新性,提倡把课程创新作为大学课程改革的中心,及时更新课程,并催生新兴学科。美国课程理论家派纳在1995年出版了《理解课程》一书,书中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课程领域经历了从“怎样有效地开发课程”到“怎样理解课程”再到“怎样解放课程”的一个发展历程。二战以后,美国的大学课程在经历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辩、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辩以及对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的思考和迎接国际化挑战而逐渐呈现出美国大学课程设置的特色。[64]哈佛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核心课程改革;普林斯顿大学对基础课程的要求进行了修订;杜克大学展开大学的课程改革,把探究和理解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最终形成大学课程的四个教学目标框架,即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框架、探究方式的教学目标框架、重点探究的教学目标框架以及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框架。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的本科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进行调整后,规定第一学年为“基础学年”,在基础学年全校各系都要求共同必修综合性课程“西洋文明的发展”;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业基础,在教育组织形式上,采用学群结构制以摆脱过分专门化。

在我国,课程转型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小学课程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献检索关于“课程”相关研究的文章达50多万篇,但本科专业课程转型的理论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界关注不够的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不多。直到20世纪末,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人们才开始对大学课程普遍关注。伴随日益突出的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制度、高等教育的课程、高等教育的质量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实施了两期“质量工程”项目以引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改革。这几年全国各高校的课程改革,更多的是试图借鉴国外的,特别是借鉴美国高等院校的理论和经验,因而,大量的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是从国外高等教育的制度、文化与体制等方面切入,而从大学的根本、核心要素的课程研究切入的涉及不多。

近年关于专业课程编制与管理、课程价值观、课程评价等基本问题都有一些研究和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1年厦门大学唐德海在其博士论文《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65]中对高等院校课程管理的基本问题做了系统研究。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周海涛在其博士论文《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以综合性大学本科为例》[66]一文中从创新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综合性大学的构建应该建立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服务的课程体系。2004年厦门大学胡弼成在其博士论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67]中探讨了高等院校课程体系、课程编制的现代化的特征等问题。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欧阳文在其博士论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68]中探讨了在知识建构、意义与关系建构的过程中,课程所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生长性和完整的文化特性。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朱晓刚在其博士论文《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69]中尝试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层次建构新的大学课程观。2011年南京大学徐高明在其博士论文《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70]中选取了江苏省6所大学作为案例,从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的主体入手,分析了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认知、理解和回应的过程与机制。

社会意识形态渗透并作用于高等教育,社会的发展环境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正在发生着变化。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管理等要素制约着高等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本科课程如何在适应社会不断的变迁中充实、更新、创生自己的体系,也就成了本研究兴趣点。

2.专业课程转型的实践探索

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办学指导性意见,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事实上,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发展趋势和方向。2014年《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改革创新实践》一文将其称为“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71]。但是,对于何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即使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己也对相关概念、办学模式、发展路径等基本问题存在概念模糊、认识不清、理解不一致等现象。庄严发表的论文《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体系》[72],常汉东发表的论文《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73]都从不同层面入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进行了有益探索。崔军提出了“工程范式”的课程设想、“工程专业能力”框架和“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认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应当以‘整体工程观’为指导,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着重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74]。霍连明的论文则认为应“以能力模型为基础,构建高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建设机制,该机制是一个以高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评价为核心,将能力评价、能力培养、能力激发、能力使用和能力发展相结合的一体化联动机制”[75]。徐国庆提出了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的观点,尝试建设“以实践导向的技术知识为基础的课程体系”[76]。张良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理性选择应该以职业素质为本位,同时,论文阐述了以职业素质为本位的课程建构方法和策略。[77]

把传统本科教育的有益经验和高职教育的有益经验结合起来,可能会给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带来新的提升,会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夏明忠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既要达到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又要符合应用型教育的特殊要求;既不是传统本科教育的学术精英型人才,也不是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在时间上的简单延伸;既具高等本科性,又有高等职教性,集学术、技术、职业于一身。”[78]发展才是硬道理,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本科院校的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庄严认为,本科院校需要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相互衔接,与地方经济社会寻求良性互动,谋求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79]

3.国外相关研究

在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产业技术对实用人才的迫切需求,“城市大学”和“地方性科技学院”是应对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实用人才而创立的,其办学目的是培养高技能、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城市大学是最早专门为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应用人才的高校。这类高校的课程呈现一些特点:一是非常重视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开发;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突出地方特色,如“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以化学为优势,纽卡松学院以工程教育为优势,谢菲尔德大学学院是全英采矿教育的中心”[80]

在美国,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由两种类型的大学分别承担。研究型人才培养以科研能力强的常春藤私立大学和一些州立大学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依托社区学院,并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的特点。张婕等在《美国社区学院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81]一文中通过介绍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史和状况来论述我国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徐志强通过对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论述了哈佛大学在五次重大课程改革中秉承的核心理念,即自由和使命,希望通过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的经验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启示。[82]王媛在其发表的《当代美国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83]一文中,以密歇根理工大学技术学院为案例,介绍了美国以实用为特征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又与我国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做比较,从专业发展、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