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评价的内涵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评价的内涵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评价关注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评价者不再拥有绝对的主体地位,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地反映课程的实际状况。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课程评价的主体核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从内涵上理解,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时期的课程评价需基于转型时期的内涵、特点及其课程改革评价指标,考察和对比课程评价指标的达成度,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并寻求改进。

评价即评定其价值,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一个表征,是人类行为自觉性与反思性的体现,目的在于促使人类活动日趋完善。对于什么是课程评价,不同研究者的界定有所不同。现代课程之父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一个过程,用以确定课程和教学方案实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是这样界定的:“课程评价指的是研究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的价值过程。根据课程这一术语的不同定义方法,课程评价的焦点或目标可能包括课程需要和(或)学生需要,课程设计、教学教程、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学生成果目标、通过课程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学有效性、学习环境、课程政策、资料分配以及教学成果等内容。”[1]施良方教授认为:“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2]陈玉琨教授认为:“现代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评价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3]李雁冰教授认为:“所谓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4]

从以上课程评价的界定可以看出,它们共同关注的是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的评价。概括地讲,从静态的角度来看,课程评价应该是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对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结构的编排方式等方面的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方案整个实施过程的评价,以此来检验课程方案的优劣,从而改进课程方案,满足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

综合来看,课程评价应该结合静态和动态两种角度: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和应用有关信息,对课程的计划、实施及其结果等相关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全面地改进课程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信息的一种活动。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体现了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课程评价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与课程形成各种关系的主体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和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目的需要,均有对课程进行评价的话语权。课程评价关注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评价者不再拥有绝对的主体地位,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地反映课程的实际状况。具体来说,课程评价的主体既可以是课程管理者、课程理论工作者、课程实施者,也可以是家长、社区代表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课程评价的主体核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因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实践的直接参与者,最能提出改进课程和教学的切合实际的建设性意见,因而,教师和学生应该处于课程评价的核心位置;其次,课程管理者、课程专家(理论专家和技术专家)、家长和社区等也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因为他们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各自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目的需求,而从不同角度对课程进行评价,则非常有利于课程自身的发展。一项课程改革能否产生影响,能否取得成功,离不开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评价主体多元化是评价多元化和全面性的保证。

第二,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是由评价主体的不同教育理念、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本身特性所决定的,评价标准多元化反对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尺度来测量不同的对象。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学理研究标准,而且要关注院校自身研究标准;不仅要反映评价者的价值标准和外在要求,而且要反映评价对象的价值目标和内在需求;不仅要体现社会权威的价值,而且要突显个体的价值;不仅要尊重个人的兴趣发展,而且要关注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要关注认知方面的目标,而且要关注对学生的能力、态度的评定。

第三,评价方式多元化。在评价的方法、手段上要突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倡评价方式多元化,它既可以是定量的方法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法,可以把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生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综合采用如测量、考试、统计、访谈、作品分析、调查、追踪、实地观察等手段进行整体性评价。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和公正。

第四,评价内容综合化。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效果等诸多课程要素,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学校、教师、学生,还包括课程活动的效果。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同时,由于课程评价的主体、标准、方式是多元的,评价的内容是广泛的,获得的多方面的意见也就不同,这样,课程评价就必须对各方面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对课程开发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获得整合的结论。

从内涵上理解,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时期的课程评价需基于转型时期的内涵、特点及其课程改革评价指标,考察和对比课程评价指标的达成度,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并寻求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