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北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河北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整个国家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作为一个省,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进程、成果和经验各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回顾河北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时,不能不回顾和思考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重大问题。1.计划经济体制的“胚胎”。2.计划经济体制的主体。4.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当时人民政权的巩固。

(1999年12月8日)

经济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整个国家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作为一个省,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进程、成果和经验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它毕竟属于全国改革全局中的一个局部,必然要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的直接制约和影响。因此,在回顾河北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时,不能不回顾和思考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重大问题。只有将全局和局部、宏观和中观、理论和实际连贯起来加以思考和阐述,才既有利于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又有利于正确了解和评价河北改革的历史

一、经济体制的选择和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弊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对经济体制的选择是从当时的国情出发的

近代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除了少数仍处于原始的自然经济的国家以外,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另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按照国家的意志通过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实施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没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而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这是由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所决定的。

1.计划经济体制的“胚胎”。革命根据地解放区建立的公营企业,是中国最早的社会主义经济,它们实行的就是计划经济体制。早在井冈山根据地时期,红军建立过修械所和被服厂。此后,中央根据地和其他根据地都建立了一批军需民用的工厂。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根据地的扩大和巩固,根据地的公营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1940年,为了打破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陕甘宁边区出现了建设工业企业的热潮,总计工厂有97个,职工7000余人。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拥有若干中等城市和工矿区,在接收日伪资产的基础上,公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并拥有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业,各解放区都陆续建立或扩大了金融机关。这些企业,一般是按照革命战争和根据地、解放区人民生活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供应,既有力地支援了前线,又锻炼了一大批经济管理干部,这是后来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胚胎”。

2.计划经济体制的主体。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立即将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官僚资产阶级所控制的工厂、矿山、银行、邮电、铁路、航运、码头、仓库以及对内对外贸易机构全部收归人民政府所有;随后,又通过征用、代管、征购、管制、转让等方式,把一部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企业转为人民政府所有,成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据1949年统计,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工业固定资产占全国工业固定资产的50%。在全国工业产品产量中,社会主义工业所占的比重是:电力产量为48%,原煤产量为65%,生铁产量为92%,钢产量为97%,机器及机器零部件产量为45%,水泥产量为68%,棉纱产量为49%。社会主义国有经济还控制了全国的铁路和其他大部分现代化运输工具,以及绝大部分银行业务和对外贸易。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国有企业生产什么和不生产什么,多生产和少生产,以及产品销售的方式,不可能按价值规律进行调节,而必须根据当时国家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意志下达指令性计划和完成这个计划。这样,计划经济体制就在最重要的经济领域自然形成了,新中国的国有企业成为计划经济体制的主体。

3.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可是当时面临着却是十分贫穷和落后的农业大国,同古代没有多少区别的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国民经济近90%,近代工业只占10%多一点。在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工业是多数,占工业的73.6%,生产资料工业很少,只占工业的26.4%,而生铁和钢产量是少中之少,1936年为生铁产量最高年份,也只有48.8万吨,钢仅为1.5万吨。1949年生铁产量25万吨,钢15.8万吨,同期美国钢产量达7074万吨,印度钢产量132万吨。面对国内极端落后的经济水平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必须要大力发展工业,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只有如此,才能尽快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工业基础。而发展重工业,其特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利润少。相反,发展轻工业,其特点则是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利润大。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顺序一般是先发展轻工业,然后根据轻工业发展的需要发展重工业。这个发展顺序同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中国要在一定时期内优先发展重工业,就不能选择以获取利润多少作为投资和经营标准的市场经济模式,而必须按照国家的意志确定投资方向和经营管理方式,只有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4.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当时人民政权的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政权又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做主”,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响亮、最得人心的口号。可是,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却是,由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国民经济已全面崩溃,物价飞涨,市场混乱,大批工厂停产破产,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前夕,上海失业工人30万,北平失业人口70万,天津11万余人。这些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寄托在新生的人民政权身上。因此,有效地快速地解决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是否能得到更多人的拥护,关系到人民政权的巩固。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个人的饭两个人吃的办法,实行了把旧社会失业的职员、工人“包下来”的政策。为此,国家先对粮食继而又对棉、油实行统购统销。同时,针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四分五裂极为混乱的经济局面,于1950年3月,国家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要求统一全国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依靠国家政权的指令,把全国各地分割的经济板块统一了起来,有力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所有这些,以自由经营为运作方式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能担当此重任的,只能依靠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5.国际的影响。在国际上,苏联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在俄国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最为落后的国家的基础上,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他们依靠这种经济体制,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工业基础,大大增强了国家的实力,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粉碎德国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打下了坚固的物质基础,战后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和军事强国。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也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据1950年到1956年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年人均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年人均增长率为4.43%,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年人均增长率为3.75%。这说明,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那个时代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这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展示出来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威力和优越性。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来说,在革命战争时期,经过多年的征战,造就了大批惯于行使指令和接受指令又长期过惯了根据地统收统支经济生活的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大部分成为经济各个领域上、中、下层的负责人和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对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套比较容易接受。从思想观念上看,由于受斯大林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把计划经济体制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把市场经济体制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并把两者对立起来。要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将来要进入共产主义,执政者不可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而一定要选择和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综上所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而不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出于某个或某些领导人的好恶,而是有历史的渊源、当时政治的需要、经济的背景和国际的影响等等多种因素筑成的。

(二)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迅速地恢复了工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有效地解决了工人失业问题,平抑了物价,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有力地抵御了外敌入侵,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为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从政治、经济、组织和思想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一五”计划制定得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其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得比较好。在“一五”以后的20多年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了许多弯路,社会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不尽如人意。但是,应该看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曾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废墟上,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全国迅速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河北省,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绩。

1.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产品产量提高。在30年间,主要依靠劳动积累,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水利设施和排灌系统大大增加,化肥、农药、农村用电、农业机械有较大的增长,农业的生产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有了不少改进。全国粮食产量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1.7倍,棉花产量增长了3.9倍。河北省粮食产量1957年比1949年增长75%, 1978年比1949年增长2.6倍,粮食由大量调入省变为基本自给省。棉花产量1957年比1949年增长1.78倍,50年代,河北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的1/4。

2.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设,工业生产有很大增加。全国30年间国家投入7000多亿元资金,建设3000多个大中型工业项目,使得全国机械、电力、钢铁、石油、煤炭、化工、轻纺等工业部门大大加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汽车、国防军工(特别是“两弹一星”)等许多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前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到1979年已经建立起了一大批新的工业基地。到1978年,全国工业企业达到35万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达到3200亿元左右,相当于旧中国近百年积累起来的工业固定资产的25倍,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工业基础。河北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使河北的资源优势得到发挥”,并确定把“煤炭、电力、纺织作为工业建设的重点。”1957年与1952年相比,煤炭增长了52.5%,电力增长3倍,棉纱、棉布增长了2.74倍和60.8%。又经过近20年的建设,到1976年,河北的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支援农业的工业形成了较强大和较完整的体系。1976年与1965年相比,钢达到67.38万吨,增38.11万吨,原煤4374万吨,增1882万吨,发电量113.28亿千瓦时,增加77.37亿千瓦时;大中型拖拉机1.99万台,增加1.43万台;小拖拉机由28万台,增加到77万台;排灌用动力机械79.16万台,增加68.87万台;农用化肥施用量191.80万吨,亩平均化肥施用量38.2市斤。

3.改善了产业结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强。在30年间,全国除了农业、工业有较大发展外,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也都有新的发展,改变了许多地方原来交通闭塞的落后局面。随着生产的增加,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1978年在全国国民收入生产额中的比重,工业已上升到49.4%,农业下降到32.8%,并使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1953年至1978年,国民经济收入平均年递增6%,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1.4%,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2.7%。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人民生活也有一定提高。这就为保障国家经济、政治和国防的独立,为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做超级大国的附庸,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且在客观上也为实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也得到明显的改善。1980年,在农轻重总产值中,农业占29.1%,轻工业占32.8%,重工业占38.1%,轻重工业合计占70.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80年比1952年增长了196.6%,平均每年增长7%。

4.教育、科学技术事业有一定发展。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必要的改造,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等事业。在全国人民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持久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人民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已经有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队伍。到1978年,全国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小学的在校学生已达2.1亿人,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7倍。尽管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但是毕竟从无到有地初步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部门,原子弹、氢弹、导弹试验成功,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回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集中地标志着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河北的科技事业,基本上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66年,在建省初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已建立了独立的专业科研机构55个,职工3760人,其中科技人员1450人。“文革”初期一度受到破坏,1972年后陆续得到恢复,到1978年,绝大部分科研院所恢复起来,并建立了一些新的科研院所。河北的教育事业,建省初期,在校小学生仅为266.6万人,中等学校173所,在校生3.78万人,高等院校3所,在校生1789人,到1965年,小学在校生达666.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1%,中等学校达6000所,在校生72.23万人,高等院校发展到23所,在校生25451人。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虽然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一五”以后,党和国家没有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对计划经济体制作相应的调整,反而逐步加大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力度,扩大集中统一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商品化、集约化、现代化以及国内外经济联系的增强,它的弊端便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片面强调计划的作用,否定和排斥市场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市场调节从经济规律上说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讲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不讲或很少讲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有时甚至说要“消灭”价值规律。虽然由于“大跃进”和“一平二调”给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恶果,教育人们不能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59年曾提出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两项基本原则,毛泽东也曾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计划第一,价格第二”等观点。但是,这些理论认识并没有在经济体制上得到落实和体现,所以价值规律和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生产、流通由计划调节,市场基本不起作用。企业生产任务的确定,是根据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而不是基于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企业生产所需的基本原材料、能源动力、交通动力供应是国家计划调拨的,企业不必也不能去市场采购,用工指标和工资标准更是国家有关部门严格控制的。企业产品的销售,也基本按计划进行,企业不必也不能直接去市场出卖。第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主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发生纵向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基本不发生横向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只讲竞赛不承认竞争和物质利益,否定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企业没有破产的问题,职工没有失业的问题,大锅饭铁饭碗,平均主义严重,效率和效益低下。第四,商品价格的形成主要是计划机制的作用,否定市场机制对商品价格形成的作用。几乎所有生产资料的价格和绝大部分消费品价格,是由国家各级物价部门有计划制定的,不允许市场上买卖双方根据供求情况和产品质量协商定价或由生产厂家自行定价。片面追求价格的稳定,有些产品价格多少年一贯制,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因而无法及时正确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动,长线产品的生产总是长线,短线产品的生产总是短线。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脱节,相当大部分重要产品供应经常出现全国性的短缺。

2.片面强调集中管理,微观经济丧失活力。首先表现为排斥和限制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是权力高度集中、利益格局一元化和行政本位的体制,所以在所有制方面追求的目标是国有制,片面强调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发展,否定和限制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其次是在对国有企业管理上,宏观管理过多过死。各个国有企业都有一个“婆婆”,或者归国家行政部门管,或者归地方政府管。由于政企职责不分,国家过多地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实际成了国家行政部门的附属物。企业的生产、建设任务,物资劳力和资金的供应,产品的定价销售,利润的分配使用等,都是由国家计划指标规定好了的,企业没有什么经营管理自主权,也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很难在制定发展战略、调整生产结构、采用新技术、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分配上推行的实际上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抑制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

3.单向宏观管理缺乏来自微观自主权的制约。由于是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是根据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政治与经济任务确定的,对国务院各部门的意见相对比较重视,而对地方和企业的意见则重视得不够。从整体上可以说企业只有执行国家计划的义务,而对不符合企业情况的计划指标没有抵制的权力,除非到了年终,企业实在完不成计划,才允许修改计划指标。这种情况就带来了两种后果,一是宏观决策缺乏现实的和群众基础,官僚主义不可避免,难以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二是宏观决策一旦出现失误,企业无权抵制,照样执行。所以经济发展如果出现问题,往往是全国性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决策发生几次重大失误,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全局性的严重后果。

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产业结构上,过分突出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在一定时期内,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但是,工业基础初步建立起来以后,就应注意各产业之间的协调。重工业如果脱离农业和轻工业,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因为重工业主要是为生产消费品的部门(农业和轻工业)生产生产资料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会对重工业提出新的需求和形成新的市场,会转化为重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农业和轻工业发展还会为重工业进一步积累资金,转移劳动力等。所以,过去几十年间过分突出重工业的发展,工业搞“以钢为纲”,最终反过来妨碍了重工业自身的发展,历史上国家曾多次制定发展钢铁工业的高指标,结果欲速则不达。造成农轻重结构失调的根本原因,是执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很显然,如果是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建设,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就不易出现重工业过重,农业、轻工业过轻的情况。

5.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技术进步缓慢,经济管理落后,经济效益不高,人民生活提高不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是市场的主体,既没有取得超额利润的动力,也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技术状况如何,主要靠国家计划的安排,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开发新产品方面,企业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国家科研部门主要是根据国家计划安排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重视基础研究,忽视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为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服务不够。在改革开放前,全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10%左右,而某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60%左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追求产值速度,物质消耗高,劳动生产率低,产品品种单调,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人民生活水平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得到相应的提高。1953年至1978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递增6%,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每年只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也只增长2.6%,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生活十分困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综上所述,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改革这种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二、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历程

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不只是中国才有的,几乎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存在的。所以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以后,在50、60、70年代,都先后提出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任务。中国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过程。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提出过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动议。这主要指1956年4月他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个讲话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突破苏联的模式,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的利益,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扩大地方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处理好重、轻、农的关系,还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不久,召开了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决议提出阶级斗争已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要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同时指出国家机关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妨碍了企业应有的主动性和机动性。提出要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在计划、财务、干部、职工、福利等方面,给企业适当的自治权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指导方针大部分没有贯彻执行,有些在执行时反反复复,一些权力下放了又收回。而且这些变革主要是在计划体制内作某些调整,没有触及计划与市场关系这个要害问题。所以,在20多年内,国民经济一直是在“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这个怪圈中打转转。只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下,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长时间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艰苦探索,终于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其探索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改革任务的提出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同时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全会提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到各方面改革。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来说,一方面是认识了改革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扩大市场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改革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理论上不断加深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从实践上不断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1979年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虽然重复了以往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但在具体政策指导上区分了计划管理的三种形式,即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市场调节。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社会主义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这是思想理论上的一个飞跃。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断,阐述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其运行机制是“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90年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他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再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和市场都得要”。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标志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已达到成熟。

3.改革目标的确定阶段。总结长时间艰苦探索的成果,特别是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讲话,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明晰起来。1992年6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讲话,对理论界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种提法中,他明确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作了如下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第一,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二,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第三,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第四,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第五,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活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党的十四大之后,党和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改革目标不断加以强化。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九五”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蓝图,强调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且指出这个转变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规定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经济改革作出了具有新的突破性的阐发:一是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第一次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强调“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扩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外延。三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方面,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四是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五是在与所有制相关的分配形式方面,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求“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等。以上这些理论和政策上的新突破,既进一步强化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改革目标,又为加速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河北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紧跟党中央的部署,联系河北的实际情况,针对以往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研究和采取切实的步骤,逐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上取得了巨大进展。

1.缩小指令性计划,增加、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把以往的国家统一的指令性计划,分解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市场调节。之后,又对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和产品品种加以缩小,对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和产品品种加以扩大。1986年,国家计委管理的工业生产指令性产品品种,从1984年的120种左右减少到60种左右,其产值由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0%,下降到20%左右。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只有20余种,指令性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河北省根据国家计委的规定,也相应地减少了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和统一定价的商品。这些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为河北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打开了局面。

2.建立多元购销体系,改变了国有商业独家购销的单一渠道。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由国家统一管理,市场的范围十分狭窄。在农村有些小规模的商品买卖活动,人们称作“赶集”。在城市购买商品,除了到国有商店,再没有其他去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民获取了对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使用的自主权,真正成为农产品的独立生产者和经营者。接着,省政府取消了粮、棉、油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合同定购,合同定购以外的粮、棉、油,由生产者自行处理,自行购销。同时,河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和“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场,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指示,省政府提出“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使一大批农民和城镇个体劳动者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多年来被取缔或者合并的农村集贸市场和一些传统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向承包、租赁制发展过程中,城市的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商品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逐步提高。

3.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为了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体系的主体,省委、省政府有效地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它们尽快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目标,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其他各种所有制企业均一视同仁,保障他们在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不采取歧视性的政策措施。

4.进行市场价格改革。过去商品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统一管理,一些商品长期产销价格倒挂,有的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致使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都缺乏积极性。进入80年代,商品价格由单一计划价格变为“价格双轨制”,即形成了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并存的双轨制。此后,价格体制又进入除一部分商品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外,其余商品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到1986年由国家统一定价的商品只有25种,河北省把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放开,由市场进行调节。

5.改革市场建设投资体制。80年代前期,市场建设由政府统管,建设投资从财政拨款,这种独家建市场的状况造成了市场硬件建设发展缓慢,缺乏活力。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省政府对市场建设投资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投资建市场的积极性。近些年来,投资建市场的资金逐年增加,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硬件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6.对金融、财政、税收、外贸等系统也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逐步进行了改革。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建设,到现在,河北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主要经济领域已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起来。

(三)加快培育市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展要在市场发育上体现出来;市场体系的发育又会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作为促进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来抓,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配套推进。

1.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1979年至1983年,为河北省集贸市场的恢复和发展及生产要素市场孕育萌芽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开始摆脱多年来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农产品收购政策和价格的调整,使农村经济初步走上了商品经济的轨道。在这种条件下,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在全省得以逐步恢复并发展起来,工业消费品市场也开始兴起。1983年底,全省共有各类集贸市场1902个。同时,生产资料、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市场开始出现。

第二,1984年至1991年,为河北商品市场快速发展和生产要素市场的起步阶段。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阶段。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特别是计划体制、金融体制、价格体制、科技体制和住房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项改革的深化,为各类市场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城乡集贸市场发展迅速,生产资料市场方兴未艾,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相继起步。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概念后,河北市场的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又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市场。

第三,1992年至现在,为河北商品市场建设的大发展和生产要素市场新的发展阶段。以邓小平视察南方时重要谈话为指导,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由此进一步加快,河北各类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步入了市场建设史上最好的时期,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规模、档次来讲,都远远超过80年代市场建设的水平,相当一批集贸市场已由“沿街市场”、“马路市场”改造成为楼内市场、大院市场、大棚市场。全省又建成或改造了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施较好、功能较全、辐射较远的大市场,使全省的商品市场建设局面有了重大改观。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深化改革的需要,省委、省政府把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作为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来抓,明确了扶持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全省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2.加强对多种类型市场的培育和建设

商品是人类劳动生产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商品在交换中买卖关系的总和,就是商品市场。商品市场的主体是参加商品交换的卖者和买者。商品市场的客体是投入交换的各类商品。因此,市场也就分成多种类型。从商品交易方式上,包括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构建大中小相结合,各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并存,功能完备的商品市场网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最重要的是进行多种类型商品市场的培育和建设,这是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调节范围的不断扩大,河北省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主动、自觉、有步骤地狠抓了各类商品市场的培育和建设。

第一种类型是消费品市场。它是商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连结着千家万户。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消费品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集体、私营经济性质的大商场不断发展壮大。在体制改革中,国有、集体商业取消了“大锅饭”,实行租赁、承包、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引进竞争机制,商业企业的活力不断增强。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经营规模逐渐扩展。仅“八五”期间,全省投入大、中型商场建设资金达16.8亿元,营业总面积达到345万平方米。一些大型、豪华的商场拔地而起。主要的大商厦有:河北华联商厦、石家庄人民商场、石家庄市北国商城、国际商贸中心、东方购物中心、保定时代商厦、秦皇岛商城、邢台新亚购物中心、邯郸天民购物中心等。国有、集体性质的大型商厦虽然相对数量较少,但在调节市场供求,稳定物价、改善购物环境、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全省私营商业和集贸市场发展较快,在商品流通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997年底,全省消费品市场达到4301个,社会消费品总额实现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5%,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场达142个。石家庄新华集贸中心和南三条小商品批发市场年成交额逾百亿元。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态势是:社会消费品的“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零售物价指数低位平稳运行,1997年的全省商品零售价总水平已降到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较快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全省经济的增长。从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看,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比为1∶0.93,略低于上年的1∶0.95,但高于“八五”期间的平均水平1∶0.77;居民消费心理稳定,消费质量有所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贸市场对地方经济的振兴作用十分明显:一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说得好,建一处市场,带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二是加速商品流通。河北是水果、蔬菜、粮食等农产品产出大省,通过集贸市场,可以使大批农副产品尽快找到销路,实现县与县、省与省之间的互通有无。

第二种类型是生产资料市场。河北省生产资料市场始建于80年代中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到1997年底,全省有生产资料销售市场408个,比上年增加68个,市场成交额239.56亿元,接近全省内资企业销售额的1/2,比上年增长5.29%,其中钢材、成品油、水泥的成交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7.51%、7.0%、14.8%。目前生产资料市场已形成了生产厂家、国有、集体、个体流通企业多元化竞争格局,生产厂家自销比重占全部生产资料销售的70%以上,国有物资企业市场占有率缩小到不足10%,剩余的市场份额被集体、个体企业所分割。生产资料市场供大于求,买方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价格稳中趋降。为在日益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商家采取多种措施开拓市场,加强优化服务,强化广告宣传等。河北生产资料市场尚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些市、县生产资料市场规模小、效益差、发展较为缓慢;而有些市、县的生产资料市场则规模大、效益好、发展较快。其中全省有10个年成交额在3亿元以上的生产资料大市场,占全省总成交额的1/3。这10大市场是:丰润县冀东胶合板专业市场、正定恒山市场、深州贸易城、唐山冀东生产资料市场、井陉煤炭市场、高阳庞口汽车拖拉机配件市场、张家口钢材市场、武安摩托车专业市场、永年标准件商城、栾城北方摩托车商城等。生产资料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生产资料流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企业领导者增强市场意识,国有、集体企业生产和社会所需要的物资,越来越不是依靠政府,而是把眼睛盯住市场,企业生产的产品也直接面向市场销售,扩大了企业生产销售的自主权。

第三种类型是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基本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经过市场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劳动力市场就是以劳动力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市场机制主要是由工资来调节。河北省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但长期以来对劳动力实行的是“统招统配”的管理体制,从而造成劳动力的部门所有和单位所有。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河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营造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大力改革了以往统得过死的劳动就业和劳动用工制度,逐步建起了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到1997年,在省、市、县、区全部建成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职业介绍机构,建立乡、镇劳动服务站1790个,社会办职业介绍所116个,初步形成了有场有市、多层次、全方位、沟通城乡、覆盖面广的劳动力市场网络。进入职业介绍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劳动者达71.3万人次,交流成功47.7万人次,合格成功率为6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消化135.5万人次。此外,全省劳动部门新建就业培训中心总计达到517个。1996年培训20万人次,1997年培训36.3万人次。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安置新生长的劳动力和下岗失业职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四种类型是金融市场。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活动,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回收,股票债券的发行和流通,商业票据的贴现和承兑等一切资金融通活动。资金融通活动,按供需双方联系方式不同,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分,银行的存贷款是间接融资,股票和债券的买卖是直接融资。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金融活动或金融商品的买卖是通过市场进行的;金融市场就是货币资金买卖活动的总和。它是整个市场体系的动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前,在高度集中统一的金融管理体制下,河北省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银行金融体制实行改革的基础上,河北省以银行企业化、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为目标的金融市场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各种所有制性质的地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资金融通渠道实现了多种形式。有价证券市场、资金拆借市场、股票交易市场、外汇调剂市场等相继成立。有些城市试办了典当服务行业,一些县试办了信托代办处。到1997年末,全省金融市场(机构)增加了75家,较上年增长4.17%,国债发行额13.42亿元,偿还额1.15亿元,交易额6.6亿元;企业债券发行额0.94亿元,偿还额1.22亿元,较上年均有大幅度增长;河北省金融市场虽然尚处初级阶段,许多方面和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市场体系建设上已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聚集分配社会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了产权的重组与分割,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宏观调控的决策和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第五种类型是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产市场是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市场,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交易,只是土地使用权的有限期的买卖,而国家和集体并不放弃土地所有权。国家和集体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的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出售给开发者和使用者,称为土地的一级市场。已开发过的地产或连同房产,由开发者和使用者在市场上再交易,即是土地的二级市场。房产包括生产经营用房、非生产经营用房和住宅,房产市场就是房屋产权或房屋使用权的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和培育,有利于房地产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房地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生产经营设施和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也起到重大作用。河北省房地产市场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几年来,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商品房出售,单位和私有房屋买卖、租赁、抵押等房地产市场行为日趋活跃。从1996年开始,河北省房地产开发坚持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加强宏观管理力度,进一步调整开发规模,积极调整投资结构,有效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1997年末,全省房地产市场(机构)数发展到182个,比上年增加35个;全省房地产交易面积1592.77万平方米,成交额64.3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3.5%和136.7%;单位通过向个人出售住房737.6万平方米,收回资金17.4亿元;全省房屋租赁面积104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9%。1997年5月国家建设部《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发布后,河北房地产抵押管理得到加强,抵押行为进一步规范化,房地产抵押在房地产市场培育以至全省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种类型是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技术市场是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技术商品包括可在技术市场上有偿转让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等类的科技成果。技术市场能够实现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高效率。河北省的技术市场是从1983年开始起步之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83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科委《河北省技术有偿转让试行办法》,随后又连续发布了《河北省技术市场管理试行办法》和《河北省技术合同试行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把技术交易活动引向深入,同时发展技术中介机构,为开展技术贸易活动牵线搭桥。进入90年代,随着“科技兴冀”(后改为“科教兴冀”)战略的实施,技术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92年,全省各类技术交易和中介组织(机构)发展到2252个,成交7152项,成交金额3.9337亿元,比1986年增加10倍以上。到1997年底,全省各类技术交易和中介服务组织(机构)发到4836个,成交8571项,成交金额11.53亿元,较上年增长17.78%,比1992年增加了2倍以上。一个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为业务内容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技术市场体系正在健康发展。

第七种类型是信息市场。信息市场是市场体系中的一个最年轻的成员,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成员之一。信息是生产力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生产的社会化,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高新技术不断投入使用,世界通讯技术与微电子、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社会将逐步从以物质资源为主转为以信息资源为主的时代,信息的生产、储存、分配和交换日益产业化和商品化。所谓信息市场主要是指进行信息服务、信息咨询、信息转让等形式的信息商品交易活动。信息市场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对市场体系中其他几种类型市场功能的发挥起中介作用。如果没有信息市场的中介作用,以上讲的六种类型的市场就不能高效地运转。河北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信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逐步发展起来。1997年末,全省信息管理、贸易、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3482个,全年信息交易数17.24万项,签订中介合同1.39万个,成交总金额6.0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正常运转的保障体系

这主要是指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的制度;加强法律制度建设,除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经济法律法规外,还针对全省改革和建设实际,制定了一批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的地方法规,并加强经济法律法规的运作和监督;大力发展各类市场的中介组织机构,为市场正常运作起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深化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计划体制的改革,等等。这样,就有力地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三、应当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

回顾河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果,总结丰富的经验,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快速前进的现代化潮流

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在新中国存在了30年,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很深的。现在,对改革开放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的认识并不是很充分了,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尚有许多新领域有待进一步去认识,去发掘。改革、开放是长期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也是长期的。根据河北省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要使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第一,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和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时地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克服了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个胜利。这充分说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是英明、正确的,党中央作出的充分体现邓小平理论和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大决策,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钥匙,只有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思想才能不断解放,观念才能不断更新。第二,要使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还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河北的省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河北省的省情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把党中央的决策和方针、政策,同河北不断发展变化的省情密切结合起来,连贯地加以思考和研究,才能使思想观念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第三,要使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还必须放眼省外,放眼世界。省外出现了什么新情况,创出什么新思路,总结出了什么新经验,河北存在什么差距,是随时都要及时了解,做到胸中有数的。这些年来正是由于克服故步自封的思想情绪,虚心地向先进省、市、区学习,才使河北打开新思路,研究出新方略,把全省的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还要经常获取国外的信息,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国际各种交易空前的捷畅,费用不断降低。国际资本加速流动大大加速了各国资本的互相渗透。跨国公司在全球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促使国际分工协作高度发展,当一国的经济面临增长的瓶颈时,可以通过外部融通资源要素而消除瓶颈。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愿意同中国打交道做生意进行经济合作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所以,要认清这个形势,珍惜每一个机遇,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世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也只有这样,思想观念才能跟上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进步伐。

(二)要建立健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认识的同时,对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能够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快速的发展。但是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具有盲目性的一面。这是因为价值规律通过供求不平衡引起的商品价格的波动来显示市场某种商品与社会需求相比是多了或者少了,但是不能具体明确显示究竟是多多少还是少多少。当市场显示某种产品短缺时,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尽可能多地增加该种商品的产量,结果该种商品的数量超过了社会需求,使产品卖不出去,大量积压,造成了社会劳动和社会财富的浪费。资本主义世界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它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三次世界性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一些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总是每隔十年左右就爆发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社会的动荡和财富惊人的浪费。这种经济现象,均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社会化的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矛盾,使价值规律的盲目性得以充分发挥造成的。到20世纪的下半叶以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适当引入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机制,国家对全局经济实行了宏观调控,才使经济危机频率降低,程度减弱。在中国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也曾出现过部分水果、蔬菜和食品生产过剩,卖不出去,造成浪费的现象。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不是万能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调节经济供求关系、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唯一手段。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经过改革,企业都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主要依靠价值规律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的同时,还需要自觉、主动地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对全局性的国民经济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限制和防止市场经济盲目性的整体发作。改革开放的20年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及河北省委、省政府正是对宏观经济调控有着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大力转变政府职能,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保持国家收支的平衡,控制适当的积累率和合理的贷款规模,抑制通货膨胀,实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1997年以来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面前,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尽管此举付出了一定代价,却有力地抵御了这次金融风暴的袭击,在亚洲以及全世界提高了人民币的信誉,大大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从长远看,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合理配置长期资源,集中财力兴办有利于推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工程、大项目,保持生态平衡,控制人口增长,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单靠市场调节是难以解决的。因此,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主管部门,对经济工作也应两手抓,一手抓市场,一手抓计划。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以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快速发展。

(三)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

河北省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两大决策是同时贯彻又互相促进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又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只有搞好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为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对外开放是建立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今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金、技术和资源,实行同国际市场接轨。这就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注入了活力。20年来,河北省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技术,不仅弥补了省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带动了产业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上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培养了人才,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推动了进出口贸易,增加了创汇,也促进了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在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今天,河北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利用外资的同时,还发展对外技术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到国外投资建厂,以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满足省内需要。秦、唐、沧、石,环渤海湾对外开放区,是河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示范区。它们既在对外开放方面起窗口和龙头的作用,又在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先行一步,起示范和带头作用。改革与开放的结合,首先要从对外开放区做起,以带动全省改革和开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要以社会稳定为前提

河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重视和妥善处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20年的实践证明,必须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没有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事也办不了,办不成,既无法进行改革开放,也不能正常发展经济。从这个意义说,维护社会稳定是头等大事,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要保持和维护社会稳定,又必须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断地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大家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河北省在处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上的体会:一是改革开放必须有效地推进经济发展,要坚持把邓小平“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措施是否正确的标准。二是掌握改革开放的力度。比如价格改革,在商品短缺、尚处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只能逐步放开,不能搞“一次到位”,否则会引起物价上涨,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的稳定。三是摆布好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关系。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经济发展快一些是应当的,但要快得适当,不能过快,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忽视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只有如此,才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否则,经济超高速发展,经济过热,必然带来通货膨胀,既影响经济的稳定,又会使改革开放的环境恶化,使改革开放难以向前推进。四是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坐失良机。河北省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在20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有利条件,这就必须善于抓住机遇,在经济体制深层次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方面迈出几大步,上几个台阶,从而胜利地实现建设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

[又添一乐] 1998年初,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持编写《河北社会主义经济通鉴》一书,2000年6月该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作为向新中国成立50周年这个伟大日子的献礼。全书65万字,共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总论“,写了八个专题,即:一、50年河北经济历史性大跨越;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河北农村经济;三、在曲折发展中建立现代工业基础;四、第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五、科技教育的发展及其与经济的结合;六、曲折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七、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回顾与思考;八、关于地方经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几个问题。约28万字。我应邀出任编写该书的执行主编之一,并编写了“总论“中的一、二、七、八等四个专题,计14多万字,现将我撰写的第七和第八个专题的一部分约4万字收入本书。在撰写“总论“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是十分愉快和充实的。因为,借此机会,我可以将近些年来,在学习邓小平理论过程中对河北50年来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地方经济决策等方面所思考的诸多问题和见解充分表达出来,而且这些见解均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认可,有些获得好评。

《河北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一文的特点是:第一,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历史原因,它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后来表现出来的局限性以及改革的必然性作了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对匡正那些全盘否定计划经济体制和偏袒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这两种片面观点均有积极作用。第二,在占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北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程作了较为清晰、准确的表述和充分的论证。第三,关于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比较切合实际,又含有一定哲理,有长远的借鉴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