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渐进式的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回顾

中国渐进式的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回顾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中共中央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之后展开的。金融深化与贸易改革也是从此以后全面展开,而且渐进式的金融深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外贸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取向的发展,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日益提高,经济与货币的关联度日益加强,货币金融对经济运行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渐进式的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回顾

一、突破垄断、权力下放的“增量”改革

渐进式改革不可能是完全的帕累托式利益变迁,而是先进行体制外改革,先着手增量改革。1979年经济改革的试点主要就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进行市场调节和资金调节。金融部门于1979年2月推出“差额包干”体制,实行“存贷下放,计划包干,差额管理,统一调度”的信贷资金管理制度,下放一定的信贷计划管理权限,逐步恢复和建立了若干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调动各级银行管好用好资金的积极性,搞活金融,促进经济发展。1980年为利用金融发展外贸,开始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支持技术改造,重点选择主要的外贸出口行业——轻纺业,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开放商业信用,因为商业信用是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国际贸易离不开信用,这是国际惯例。随着贸易部门打破统购统销、统购包销,生产企业为尽快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愿意转向商业信用,从而强调市场商品供应的压力,平衡货币流通量过多与商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引导商业信用的手段主要通过商业票据,把商业信用引向票据化,再就是开办贴现业务,把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有序化和规范化。

第一阶段的外贸改革是初期的外贸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改革的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外贸体制的所有方面,主要是通过下放外贸经营权,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工业及生产企业还有外贸公司的积极性,以促进外贸发展。主要内容包括:①下放外贸经营权,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增设对外贸易口岸。改革后,各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都开放了对外贸易口岸;各外贸公司在地方的分公司都拥有一些商品的对外成交权,同时还批准一些工业部门成立一些工贸公司,批准一些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自营对外贸易业务。②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逐步减少和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指令性计划主要限于进口和出口总额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大宗进出口商品。③改革外汇分配制度,实行外汇留成制。出口贸易所创外汇可按一定比例(一般为25%)留归地方使用;在地方留成的外汇中,将一半留归出口企业自用。留成外汇可在地方政府和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在企业间进行调剂,调剂价格由地方政府决定。④初步建立起对外贸易宏观经济调节体系,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为实现由直接的行政控制转向主要依靠间接的经济杠杆调节,实现出口退税、建立出口奖励基金、按市场价格调整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商品实行差别税率、对出口商品实行按质论价和优质优价、随行就市等措施,初步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

二、以市场为基础的中国金融与贸易改革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中共中央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之后展开的。金融深化与贸易改革也是从此以后全面展开,而且渐进式的金融深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外贸的发展。

(一)中国金融与外贸体制内改革的必然性

第一,商品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也是面向市场的经济,信用和市场使信用活动深入到经济的各领域,与高度集中计划体制下的产品经济有显著差异。银行信用成为商品经济中的基本信用。银行体系需要灵活有效地适应市场化改革,需要通过资金的合理分配和调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需要运用信贷、利率、汇率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避免计划经济下的波动和弊端。第二,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利率和汇率的调整变化很快会波及我国。中国企业将主动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中国银行与国际银行业务往来范围也将不断扩展。在外贸活动中,银行体制在促进国际贸易往来、平衡国际收支方面进行的宏观调控的任务十分艰巨。第三,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大大提高。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取向的发展,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日益提高,经济与货币的关联度日益加强,货币金融对经济运行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在外贸领域更是如此。外贸改革与金融深化必须相互配套和衔接,外贸问题往往在金融领域中累积表现,如果仅仅就金融论金融、就外贸谈外贸,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二)中国金融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

在1984年以前,中国经济渐进式改革的重点是“增量改革”,即维持原有的传统国有经济的运转方式,并依靠一些非国有制经济发展经济。历史发展到1984年,为了盘活国有经济提高整个经济的总产出能力,中国实行价格改革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改革。价格改革是体制内改革最关键的一环,实行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步理顺高度扭曲的生产资料价格体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主要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

1.中国金融深化过程中的创新与多样化发展

(1)金融市场建设发展较快。1985年,关于建立金融市场的大讨论后,金融市场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随着企业直接融资的产生和发展,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发展加快了步伐,股票市场成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和技术改造的重要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以及以后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满足了外汇供需双方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外贸进出口和引进外贸工作。

(2)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从1985年起,对信贷资金实行“实贷实存”的管理制度,即“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1988年,针对经济过热现象又采取贷款限额管理办法,这些制度都是为了对贷款进行规模管理。1998年初,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取消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管理,这意味着中央银行放弃了长期以来的直接的规模管理办法。

(3)不断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正式建立中央银行体制。随着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主导力量,以及许多股份制和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成立,中国银行业开始呈现有序竞争的局面,为保证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要,我国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实行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分离,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满足了融资渠道多样化的需要,还采取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经过20年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4)外汇体制改革圆满成功。中国在外汇分配制度、外汇市场建设、人民币汇率调整、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外资等方面,从1979~1993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外汇体制改革仍然相对滞后,影响了出口创汇企业的积极性。1993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随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决定于1994年1月1日起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结售汇制,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加强资本项目的管理等,有力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外资流入规模不断扩大,1996年12月1日,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2006年1月4日起,实行外汇做市高制度,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深入。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体系的货币化、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相对于机器、厂房等实物资产而言,以现金、储蓄存款、债券股票等形式存在的金融资产,会出现更快的增长,也即金融相关比率(FIR)会迅速提高,而金融化程度提高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金融对经济的作用大大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相关比率逐年提高,1979年比率是100%,1990年超过200%,以后一直到现在都在200%以上,金融资产从1978~ 1998年的20年间,总量增长38倍,这说明金融部门对经济实质上已起着决定性影响,资金成为带动要素资源流动的核心要素,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离不开金融体制功能的发挥。经济金融化与经济发展的。这种关系,正是金融深化的深层次体现。

2.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贸易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外贸被提到具有战略意义的地位。这是因为通过发展外贸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更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重要的是,外贸可以建立与国际市场及海外资源的联系渠道,通过利用国际市场和海外资源,可以通过外贸效应、乘数效应、学习效应等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多元的,因此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多重的。

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并不是逐步取消计划控制就可以直接走向贸易自由化,而是先用国际通行的关税、配额等商业政策手段加强控制,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先改革出口体制,用大力鼓励出口抵消进口方面的扭曲,同时进行国内价格改革。中国在外贸改革过程中是逐步转变控制方法,由计划条件下的实物控制逐步转变到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控制。

在价格改革方面,由于进出口贸易涉及国际和国内两种货币、两种价格,从而涉及汇率。因此,中央在国内价格逐步调整和放开的同时,逐步调整汇率,并且在国内价格实行双轨制时也实行某种汇率双轨制——外汇的牌价和调剂价。为鼓励外贸企业多出口,国家允许企业在出口超过计划部分所获得的外汇中留存一定的比例,并且这种留存的外汇额度后来又被允许在外汇调剂市场上以调剂价格出售。同时,国家还给予由于国内价格差异或变动导致亏损的外贸公司一定的补贴。随着国内价格改革的深入,价格双轨制逐步并轨,外汇的双重汇率也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并轨,并取消了对外贸企业的补贴和外汇留存。

目前,虽然国内商品价格已基本放开,由市场调节,但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价格还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没有完全自由浮动,而且对外贸易至今关税和非关税保护还较高,使国内商品价格与国外商品价格相隔离。

鉴于此,本书在这里重点回顾一下体制改革。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一国与其他国家的相对要素的丰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但体制因素却会抹杀这种优势。如在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下,贸易主要被用来服务于计划,经常背离由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使外贸活动缺乏动力获取比较利益。伴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体制改革,会影响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带来贸易量与贸易结构的变化。中国因外贸体制改革而带来的变化主要有: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贸易的产品份额增加,贸易结构变化,逐渐缩小由计划安排的份额,外贸经济中所有制成分多元化及政府调整和干预活动发生变化。1988年以后的外贸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是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1988~1990年)

国务院决定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承包经营责任制,主要内容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以及全国性外贸(工贸)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和相应的补贴制度,承包基数三年不变;取消原有使用外汇控制指标,凡地方、部门和企业按规定取得的留成外汇,允许自由使用,并开放外汇调剂市场;进一步改革外贸计划体制,除统一经营、联合经营的21种出口商品保留双轨制外,其他出口商品改为单轨制,即由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直接向中央承担计划,大部分商品均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进出口;在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进出口行业进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发展。

二是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时期(1991~1993年)

这一轮外贸改革重点是微观管理层,主要是取消国家财政对出口的补贴,按国际通行的做法由外贸企业综合运筹、自负盈亏;改变按地方实行不同外汇比例留成的做法,实行按不同商品大类统一比例留成制度,这些措施使外贸企业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还扩大了企业对外汇的支配使用权。另外,为保证国家收汇并防止逃汇、套汇,外汇管理部门和结汇银行实行跟踪结汇,加强了对出口外汇的管理。

三是中国对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时期(1993年至今)

1994年中国政府开始了以汇率并轨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有: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对外贸的重要调控作用。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双重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的、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现行的各类外汇留成,取消出口企业外汇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实行银行售汇制,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这为各类出口企业创造了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有助于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大大加速外贸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更有效地发挥汇率作为经济杠杆调节对外贸易的功能,有助于中国外贸体制与国际规则接轨。1996年12月1日,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2006年,实行外汇做市商制度,人民币的浮动显得更加灵活,市场供求在价格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这段时期国有外贸企业积极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如:设立监事会、内部职工持股等,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中国外贸企业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政府鼓励企业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以外贸公司为龙头的综合性跨国公司;对小的外贸企业则充分发挥其优势,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同时积极探索以服务为特征的外贸代理制,加强外贸经营的协调服务机制。新古典主义认为,贸易自由化的改革是为了纠正市场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资源的最优配置是靠市场价格机制实现的。中国外贸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接轨,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使用。中国因体制改革而产生的外贸激励机制,如外汇留成、出口退税、用于出口的进口投入品的减免税等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特别是出口体制的改革,大大推动了中国贸易结构的改变,突出表现在制成品的大量出口。1985年,中国出口中初级产品比重为50.6%,1988年为30.3%,1993年下降到18.2%,1994年后,中国的出口结构优化,技术和资本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逐渐超过纺织品和服装,到1996年中国出口商品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而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199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比全部出口高出两个百分点,机电产品比重由1996年的31.9%上升到了32.5%(1),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所以,正是从1985年后中国商品才在体制改革的影响下真正进入国际市场。1985年,出口计划开始逐步减少,随着计划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出口商品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到1994年国家取消出口规模的指令性计划以后,出口体制已基本处于市场调节。在市场条件下,比较优势发挥其作用,从而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越来越多,大大改变了贸易结构。

表4-1 1997年世界贸易排序表(前15位)

img2

续表

img3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1997年度报告》。

中国的进口体制一方面越来越开放,保护程度逐步削弱。如中国的关税保护程度逐步降低,平均关税率从1992年前的47.2%降低到1992年底的36.4%,而后又降低到1994年的35.6%和1995年的35.3%,1996年的23%,1997年的17%,(2)从而降低了市场扭曲程度,增加了市场化程度。同时,开放导致外资的大量流入。另一方面,中国的进口体制仍然倾向于保护本国的市场和产业。仍有不少计划控制措施。突出表现在增加资本品的进口,减少中间投入品的进口,以确保关键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供应,并通过进口资本品获得技术。同时保护国内最终产品的生产,配之以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以吸引资金投资到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改变和优化产业结构。当然近几年对进口体制进行的重大改革,减少了进口审批目录,简化进口手续,降低关税,放宽了进口限制。

表4-2 2004~2005年世界贸易排序表

img4

续表

img5

资料来源:《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第6期。

1998年,外经贸部制定了《进出口商品管理体系改革总体方案》,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重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外贸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出口配额与许可证管理商品的范围,根据所颁布的1999年《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分级发证目录》,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已从1998年的115种减少为58种,减幅达49.6%,取消管理的商品年出口额约为150亿美元;理顺出口商品经营体制,建立和完善配额招标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对进口商品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表4-3 我国出口商品构成表(1)

img6

续表

img7

注:1981年以后统计口径有调整。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8年。

表4-4 我国出口商品构成表(2)

img8

资料来源:同表4-3。

表4-5 2005年中国进出口产品构成表

img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

表4-6 20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表

img10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4-5中,0类商品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商品为饮料及烟类,包括饮料、烟草及其制品;2类商品为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包括生皮及生毛皮、油子及含油果实、生橡胶及合成橡胶木材及纸浆、纺织纤维、天然肥料、金融砂矿等;3类品为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包括煤、焦炭及煤砖、石油及其产品、天然气及人造气、电流等;4类商品为动、植物油脂及蜡,包括动物油脂、植物油脂、已加工的动植物油脂及动植物蜡;5类商品为化学产品及有关产品,包括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染料及着色料、医药品、香料、制成肥料、塑料等;6类商品为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包括皮革、皮革制品等轻纺产品、橡胶制品、木制品、纸、纸板及纸制品、纺纱、织物及有关产品、矿冶产品、金属制品等;7类商品为机械及运输设备,包括各种机械及各种运输设备;8类商品为杂项制品,包括卫生、水道、供热及照明设备、家具及其零件、旅行用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靴、科学仪器、摄影器材、钟表等。(3)

由表4-5中可见,中国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为:原料产业等基础产业和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设备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为低下,其贸易竞争指数一般均小于零;而食品、小制造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相当强的竞争优势;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的食品、小制造品产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机器设备、科学仪器等的国际竞争力将稳步上升,并将成为新的主要出口产业,而原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滑。

三、国有金融支持外贸

中国在渐进式的改革中,采取金融手段向国有外贸经济部门注入资本,即所谓的金融支持这种特殊的政策。金融支持就是指配置金融资源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目标而不是完全遵循一般意义上的效率标准的一种信贷或货币政策。金融支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成本软约束,国有银行根据总量原则和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发放信贷,而不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二是金融产品具有双重属性,从银行负债方的角度属于私人物品,从银行的资产方看属于公共物品;三是社会效率标准,一方面银行自身低效率,另一方面银行为国有经济部门提供了大量的金融补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4)具体地,金融支持外贸主要包括:信贷歧视政策,即信贷资金分配过分集中和倾斜于国有外贸部门,而对非国有外贸部门设置很高的融资障碍;资金供给制,金融补贴政策,即金融部门按照政府意志给予国有外贸部门各种形式的利益补贴,如利息补贴、租金补贴、本金补贴等。这是由中国特殊的金融现状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①信用垄断。在中国外贸发展过程中资本稀缺比较严重。为保证分散化的储蓄资源集聚起来按照政府的意志行动,最自然的制度安排是信用垄断,政府不仅控制信用规模的大小,而且也强力控制资金价格的高低。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垄断着70%的存款资金来源和80%的贷款市场份额。这种信用垄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有所松动。②投资约束。由于金融资源有限,而且金融支持中内含各种补贴收入,所以每一个企业都力争得到政府的金融支持。而政府按照双重标准即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来配置金融资本。

img11

表4-8 1997~2003年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

img12

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表4-9 1980~1998年中国技术出口统计表(按每五年计算)

img13

续表

img14

资料来源: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业务统计,1999年。

表4-10 1992~1997年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方式总值表

img15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1998年。

因此,中国国有金融通过金融支持维持外贸企业的运转。而且,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外贸企业的矛盾日益暴露,如贸易由于金融改革的滞后,矛盾一时难以解决,使得国有外贸企业负担过重,带来企业的低效率运转。在我国,现行的金融结构,必须不断注入贷款,以支持国有企业的低效运转。也就是说,国有外贸企业的低效率运转必须得到国有金融的支持。

中国国有金融支持外贸的主要措施有:

img16

表4-1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构成表

img17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1998年。

表4-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口商品构成表

img18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1998年。

表4-14 1999~2004年海关历年出口商品分类金额

img1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表4-15 1999~2004年海关历年进口商品分类金额

img20

续表

img2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1.重点支持机电产品出口

(1)国家为支持机电产品出口直接向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和外贸、工贸企业,下同)提供3类贷款:机电产品技术改造专项贷款;出口用进口料件外汇贷款;出口买方、卖方信贷。

(2)赋予重点机电外贸企业对外融资权。1995年,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已赋予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5家机电外贸公司对外融资权,可在年度控制指标内自主在境外筹措短期流动资金。

(3)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于1995年9月正式下发文件,明确规定优先办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1996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又一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尤其是纺织、机电、丝绸货物的出口退税要优先办理。

(4)国家规定,支持机电出口企业在境外设点办厂,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有关部门应简化审批手续,适当放宽限制并给予主办单位以积极支持。

(5)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办结构融资、福费庭、对外担保等业务,利用境外资金促进我国机电产品出口。

2.进行综合商社试点

从1994年年底,对国有外贸企业进行综合商社试点,国务院先后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和上海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综合商社试点,并在试点起步阶段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如重点支持资金需求,确定主办银行。在基本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审批财务公司;同意试点企业经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金融机构开办外汇业务,赋予对外融资权;优先考虑试点企业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3.对外资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允许中资企业保留一定限额外汇收入;对亏损国有外经贸企业实行封闭贷款、专款专用,帮助这些企业逐步实现扭亏增盈,提高出口退税率,并严厉打击出口退税诈骗活动

外贸改革与银行体制改革是相互配套、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国有金融支持外贸发展,而且外贸有时候也要为金融深化作出牺牲,如为了配合银行体制改革,从1996年1月1日起,银行体系决定取消“三不政策”,将出口信贷的利率上调,对逾期贷款的加息办法改为按日计息,令外贸企业的利息负担骤然加重。因此,到1996年初,中国对外贸企业、特别是对外贸出口政策带有一定程度的让出口为宏观经济牺牲的性质,外贸企业从原来的国家政策扶持变为贸易企业不得不为过去的优惠而付出代价。

4.建立出口信贷机制

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它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扩大中国企业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主要是通过推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对外优惠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转贷等政策性业务的开展,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以来,第一,稳步发展出口信贷业务,通过对出口卖方信贷实行比例控制,保证信贷资金的有效运用,同时由于买方信贷对促进本国出口也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也有效开拓了出口买方信贷业务;第二,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它主要依赖政府的强大后盾承担政治风险,其保险业务的开展与商业性保险机构形成专业分工,互相补充的格局;第三,主动开展对外担保,也就是说为使进出口商借款人较容易地获得融资支持,政策性银行开展担保活动而成为进出口商获得银行贷款的担保人,国外的进出口银行如美国、日本、韩国等都有担保业务,德国出口信贷保险部对其他银行发放给大型资本货物的外国进口商的贷款额给予100%的担保,中国的进出口银行开展对外担保业务,有效地支持了进出口业务的发展;第四,开展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业务和援外优惠贷款业务。至1997年,出口卖方信贷,累计批准项目近470个,批准金额近400.16亿元人民币,推动了约130亿美元的出口,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承保近300笔业务,共支持出口100亿美元,并开展了对外担保、援外优惠贷款等多方面业务。中国进出口银行已成为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支持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出口的主渠道。在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机电产品出口促进商品结构优化、提高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益。

5.对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监管制度

中国从1995年底对加工贸易试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从1996年7月1日起,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对加工贸易的银行保证金台账监管制度。这一办法,将海关、银行、外经贸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协同工作,加大了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力度。

6.以金融先行带动出口

所谓金融先行,就是要先于出口企业一步,以正确的产业导向,及时的信息,畅通的渠道,科学的决策,培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能力。加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力度,为重点行业的主导企业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出口信贷全面带动出口。中国进出口银行对机电产品出口提供了出口信贷,对外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支持。在中国,金融支持难免有滞后之嫌。

加大产业导向力度,以倾斜政策培植国内大型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努力扩大成套设备与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大力调整出口结构,同时,银行对外贸企业加大利率优惠外贸企业80%左右的流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只有加大利率优惠,才能降低外贸企业的利息支出和出口成本,最终增强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的外贸出口融资服务远远落后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如机电产品在国际采购中,一般采用国际招标方式,谈判周期长、技术含量高、要求严、生产周期长,需要提供金融可观的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基率较高,信贷期限较短,一般只有7年,最长不超过10年,而世界上有的国家信贷期限可长达20年,中国公司在国际采购投标中,常因出口信贷期限太短,而严重影响了中国机电产品出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