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传播体系的形成及现状

国际传播体系的形成及现状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传播的定义是相对于国内传播而言的,主要指通过大众传播手段在国家间、地区间进行的传播。国际传播体系是随着国际传播行为体的不断增加,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的具有世界性特征的体系。国际传播体系的结构和态势属于动态范畴,是与国际关系的发展相适应的。第三世界国家或多或少地卷入了两大阵营,因此,世界性的国际传播体系形成了。中心国家在国际传播体系中充当主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

一、国际传播体系的形成及现状

(一)国际传播的产生

国际传播的定义是相对于国内传播而言的,主要指通过大众传播手段在国家间、地区间进行的传播。有学者认为国际传播是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体系的信息交流,这种定义更适于被称为跨文化交流。作为构成国际活动的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一切传播活动,本文研究的国际传播特指大众传播。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大众传播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兴起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大众传播的兴起,“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2]这个世界被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起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3]大众传播领域也是如此,殖民国家出于加强与殖民地联系的需要,在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建立了信息传播渠道,最初是通过报纸沟通双方的信息,随后是电子传媒。1927年荷兰开办PHOHI电台,利用短波向在印尼和南北美洲的荷兰侨民进行广播。英、法、德等国也于20世纪30年代开办了国际广播,向殖民地侨民提供信息和娱乐。这样,在20世纪早期,大众化的国际传播开始形成。

(二)国际传播体系的形成

国际体系通常是一个国际政治学的概念,即独立的国际政治单位或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按照一定规则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4]。这个定义同样适用于传播学领域,在跨国传播行为中,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甚至个人。他们之间是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即为国际传播体系。这一体系内各行为主体或为了国家利益,或追求商业利润,或为了价值观念,在国际间积极频繁地进行着传播活动,在传播关系上共同构成了一个国际体系。

1.国际传播体系的行为体

国际行为主体是国际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包括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国际社会中一个政治经济实体,具备一定的实力,拥有独立的自主权和决策权,直接或间接地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独立的作用。在国际传播体系中,国家行为主体通过国有媒体传播本国对国际事务的看法和立场,对外宣传本国的思想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树立本国形象,引导国际舆论,甚至进行文化侵略以及和平演变。在这方面,由国家拨款,代表国家利益的美国之音、BBC、法国广播公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国有传媒就是国家主体的外延。

非国家行为主体主要是国际性组织和私营商业媒体。国际组织例如不结盟通讯社联盟、泛非通讯社、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加勒比通讯社、亚洲电视新闻交换网、伊比利亚美洲电视组织等等。著名的私营媒体有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的美联社、ABC、NBC等等,不胜枚举。

2.国际传播体系的形成

国际传播体系是随着国际传播行为体的不断增加,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的具有世界性特征的体系。这一体系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各行为体之间构成的关系,包括各种结构和态势。国际传播体系的结构和态势属于动态范畴,是与国际关系的发展相适应的。早期的国际传播发展以欧洲为中心,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把它拓展到殖民地。当时的国际传播存在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包括宗主国到殖民地的单向传播,殖民地对宗主国和殖民地对殖民地之间很少产生跨国传播活动。

到了20世纪中叶,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世界逐渐划分为两极格局。但从殖民时期延续下来的单向传播现象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扩大。世界在政治、经济领域区分为两大阵营,同样,与政治关系密切的国际传播也被划分为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和资本主义国家阵营,两者相互敌对。国际传播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进行国家形象宣传以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由于前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整体实力不足,实践上也出现失误,对外传播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处于弱势。在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下,国际传播在这一时期主要体现为国际广播和通讯社的国际新闻流动,已经成为冷战的重要武器。第三世界国家或多或少地卷入了两大阵营,因此,世界性的国际传播体系形成了。这一体系当时呈现西方强大,美攻苏守的态势。

(三)国际传播体系的现状

国际传播体系既相对稳定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关于这一体系的格局结构的演进,挪威人嘎尔滕(Galtung)提出了“中心—边缘结构”(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概念,认为在国际传播体系中,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在信息时代,传播科技的跨越时空特性使得中心国家能凭借雄厚的财力和科技成果,通过全球性媒体来操控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中心国家在国际传播体系中充当主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首先,作为产品形式的国际传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关于中心国家的报道;其次,作为国际传播领域最大的传播者,在产品输出的数量上占据着优势地位[5]。边缘国家由于没有占据全球传播系统的中心地位,任何产生于或者关于这些国家的传播要想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只有两条路:一是通过层层过滤,上传到中心国家向外扩散;另外就是花费更大的代价,自己朝中心方向努力。

在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半边缘(Semi-periphery)国家,它们在中心与边缘国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虽然半边缘国家与中心国家的交往较之边缘国家更为频繁,但在国际传播活动中,半边缘国家也总是充当配角。参照通常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分类法以及考虑到新闻中心不断变化等因素,现在的“中心—边缘”国家划分情况是:美国、西欧(主要是英、法、德)、日本、加拿大为中心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如瑞典、瑞士、俄罗斯),亚洲的中国、韩国新加坡,拉美的墨西哥、巴西,非洲的埃及为半边缘国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是边缘国家。一个国家在体系中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有可能从一个层次转换到另一个层次。例如韩国和新加坡就是随着经济的崛起,带动综合国力的提升,从边缘国家上升到半边缘国家的。而前苏联的解体,则造成了其继承国俄罗斯地位的衰落,前苏联的国际传播系统曾经仅次于美国,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影响很大。但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对外传播系统也瓦解了,俄罗斯降为半边缘国家,其他的加盟共和国则降为边缘国家。

边缘国家、半边缘国家与中心国家是一个逐级递增的层次,但并不是互相隔绝,三个层次的国家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国际传播的大系统。这三个层次的国家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心—边缘”结构。

1.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二战后,超级大国美国在政治上操纵联合国,在经济上确立了美元的金本位主义,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等世界经济组织,确立了世界一极的地位。美国不仅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领先于世界,在国际传播方面也令其他国家难以企及。

为了对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诋毁社会主义制度,美国加强了美国之音电台的发射功率,增加播出时间,相继开办了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和自由亚洲电台。美国对外宣传的喉舌——美国之音在1970年便已使用40多种语言,通过90多个发射台向国外广播,听众至少有4300万人。美国共有外文报纸、杂志400多家,包括80多家日报在内,是用大约30多种文字刊印的。

早在1984年,美国新闻署就设立了对国外进行电视广播的世界电视网,节目可传送到128个国家的190个城市。1990年10月,美国新闻署又将美国之音和电影电视处合并,成为一个对全世界进行无线电广播和卫星电视广播的全能机构。除官办的卫星电视外,美国还有由多家商业电视网办的国际卫星电视。80年代末,美国娱乐和体育电视网(ESPN)、家庭影院电视网(HBO)、音乐电视网(MTV)等等开始租用卫星转发器,四处伸展它们的触角。现在,全世界的卫星电视节目共有300多套,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美国成了国际卫星电视影响和规模最大的国家。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也是发轫于美国。20世纪末,互联网络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扩张,而美国正是处在互联网的核心位置。截至1999年,全球共有顶级域名服务器13台,其中的10台在美国,所有互联网业务量的90%与美国有关。[6]

美国新闻传播的文化策略就是“国际化”,以达到“文化渗透”的目的。这与美国的“世界领袖”心态有关,美国政府积极地利用大众传媒,向全世界宣传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试图使全球“美国化”。大众传播媒体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工具,因此美国官方在建设投入上一向不遗余力;而拓展海外市场又是美国公司的强项,基于美国的跨国媒体集团让其他许多西方国家都只有招架之力,发展中国家更是很难抵御。于是美国的传播在政府和跨国公司二者相辅相成之下,构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性国际传播行为体。

2.处于中心地位的其他发达国家

在西方国家,媒体存在国有公营和私营两种体制,公营媒体可以更好地代表国家利益,甚至直接服务于政府的对外政策。私营媒体虽然在所有权、管理方面是“民间”的,但指导思想也离不开国家的整体利益,在对外传播方面并不会偏离国家政策。

欧洲的国际电视起步虽稍晚。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许多私营和公营的国际电视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英国空中电视台(Sky TV)、卢森堡广播电视台德国台(RTL Plus)、英国世界电视台(BBC WSTV)、法兰西国际电视台(CFI)、德国之声电视台(Deutsche Welle)、欧洲新闻台(Euro News)等等。

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媒体集团合并之风盛行的压力下,为了和美国公司抗争,保住固有的市场份额,同时向外发展,欧洲传媒集团也掀起了并购风潮。2000年初,英国的皮尔森有限公司和法国、比利时背景的卢森堡广播电视集团实施合并,创造了欧洲超级新闻广播、电视和报业集团,媒体公司市值总额达200亿欧元。皮尔森有限公司旗下拥有《金融时报》、《网络金融信息服务》、法文《经济回声报》以及西班牙、葡萄牙文报纸,卢森堡广播电视集团则擅长电视新闻报道和制作电视连续剧,现在拥有22个电视频道和18个广播频道。新公司的首要目标就是更有效地进军美国及欧洲以外的其他市场。

3.中国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传播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至1999年底,中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0.4%,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1.6%,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长300多万公里,用户总数达到7700万,居世界第一位。

在对外传播方面,中国也一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传遍世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用43种语言对外播出超过192小时,播出时间长度居世界第二位。

1996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租用美国泛美卫星公司的泛美2号、3号、4号三颗通信卫星上的4个转发器,使国际频道(第四套节目)覆盖了全球98%的面积。2001年年底,中国政府与AOL—时代华纳签署协议,允许其在广东省开播娱乐频道。作为交换条件,AOL将在美国的纽约、休斯顿和洛杉矶等部分州市转播CCTV-9频道的电视节目。

中国的新华社已于1998年宣布实现了建立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在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五个总分社共101个分社,该社每天用中、英、法、西、俄、阿、葡7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各地播发新闻,日均发稿约50万字。1999年,新华社国内外的直接新闻用户已达5000家。该社的新闻消息被联合国列为主要参考资料之一。

今天,中国的国际传播已经颇具规模。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奠定了中国国际传媒从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基础。然而,由于在国际传播理念、传播策略的制订、以及对外传播技巧方面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国际传播体系中,中国的国际传播力量没有能够同自己的综合国力相称,这使得中国在增进世界了解中国,加强交流方面不处于强势,至今仍未形成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相称的传播局面。

4.处于边缘和半边缘地位的其他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传播秩序中处于边缘和半边缘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目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卫星电视频道,印度、泰国、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一些阿拉伯国家都已拥有了自己的卫星。阿根廷、阿尔巴尼亚、土耳其、埃及、摩洛哥、南非、尼日利亚以及大部分东南亚国家也都通过卫星向周边地区传送节目。

由于国际广播在对外传播中效率比较高,可以以较小的投入达到一定的对外传播效果,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开通国际广播,如老挝国际台、苏里南国际广播电台在国外租机或租播出时间,古巴哈瓦那广播电台采取互转节目的方式对外播出。非洲许多国家的电台也都开办国际广播,乌克兰和埃及的国际广播电台还基本实现了环球广播。

尽管第三世界国家在对外传播上从无到有,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传播力量仍然十分薄弱,在世界信息与新闻传播中处于劣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发达国家的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提供了每天全世界广播电台播发新闻的80%[7]。发展中国家报纸上的新闻,来自发达国家的信息达到60%,有关或由发展中国家传播的新闻与信息同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相比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差距悬殊。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对外传播的能力弱,在获取国际性信息以及向外传播信息上只能依靠发达国家的国际媒体,由此对这些媒体产生了信息依附。例如同处中非,喀麦隆的报纸要想知道中非共和国大选的消息,需要通过法新社或者路透社这些欧洲通讯社来获取信息。有关加纳国内的新闻首先要传到伦敦,然后才通过路透社的电传机发到邻近的尼日利亚的报社。马来西亚是通过伦敦和纽约的通讯社来了解邻国越南的情况的[8]。这种依附体系是旧秩序的直接结果,信息从中心向边缘扩散。一些边缘国家的信息,哪怕是要想传播到邻国,都需要先上传到中心,再经过中心进行传播。这样就要任凭中心进行选取剪裁,往往失去了信息传播时的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