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市级电视台提高电视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有效举措

地市级电视台提高电视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有效举措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地市级电视台提高电视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有效举措(一)深刻领会上级指导精神,突出地方重点地市台电视新闻坚持党性原则,服从党组织的领导,每个阶段必须无条件地按照上级指导精神进行新闻宣传。有些地市台电视新闻工作者认为“导向正确就是舆论引导”,这是一种错误的舆论引导观念。

三、地市级电视台提高电视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深刻领会上级指导精神,突出地方重点

地市台电视新闻坚持党性原则,服从党组织的领导,每个阶段必须无条件地按照上级指导精神进行新闻宣传。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要认真领会上级指导精神的实质,突出每个阶段新闻宣传工作的中心和重点,这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起点。同时还必须遵循新闻规律,注重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对于地方受众来说,电视新闻要有吸引力,必须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工作的重点,选择当地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人物,从新近发生的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入手,既突出宣传工作的重点,又体现地域特色,这样才能吸引当地受众,起到宣传作用,从而提高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力。如衡阳电视台《新闻事实》栏目在2009年5月12日做了一个关于汶川地震周年祭奠的报道“满城尽飘黄丝带,衡阳网友寄哀思”和一个关心四川灾区学生的报道“学校关怀备至衡阳是灾区学生第二个家”,前者选取衡阳网民在衡阳主干道树上悬挂黄丝带寄托哀思的题材,反映了衡阳市民对社会的关心、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后者选取在衡阳一所技术学院就读的十位川籍学生作为报道对象,反映了衡阳人民对地震灾区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也反映了地震灾区孩子追求知识、追求理想、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决心和愿望。这样的报道既符合上级宣传指导精神,又结合了当地实际,能吸引当地受众,能唤起心灵的共振,有力引导了舆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在与央视、省级卫视的激烈竞争中,地市台电视新闻有着绝对的弱势,没有中央台、省级卫视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受一定的区域限制,信息来源不广,受众范围狭窄;但也有其优势,由于其地缘性特点,与区域受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性,加上新闻内容的接近性、文化的亲近性,拥有大量的区域受众,在区域内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新闻报道上,只有抓住地方有影响、有特色的题材,配合地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出地方特色来,紧紧抓住地方受众,形成本地影响,提高其在本地的舆论引导能力,树立品牌形象,让这种品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辐射开去,成为地市级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在一些地方突发性事件报道上,由于央视、省级卫视距离远,地市台电视新闻可以发挥地域优势,以时效性取胜,但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不渲染、夸张、虚构,成为地方舆论引导的主力军,有力引导地方舆论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落实“三贴近”,彰显地域特色

地市台电视新闻坚持党性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三贴近”,彰显地域特色。地市台电视新闻落实“三贴近”,即要求电视新闻要以人为本,有效反映当地党和政府的实际工作情况,传达当地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同时又要有效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等实际,传播群众的心声,既要成为当地党和政府的“喉舌”,又要成为当地群众的“代言人”。地市台电视新闻只有落实“三贴近”,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地方基层群众的利益出现多元化需求,地方社会矛盾呈现多样化趋势,这就需要地方媒体从全局出发,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映党情民意,有效引导舆论,构建地方和谐舆论氛围。地市台电视新闻选材要把地方党和政府的工作与反映人民群众的社情民意结合起来,把基层人民群众的兴奋点、关注点与党的倡导、需要结合起来,既传播地方党和政府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又反映当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为共产党的根本利益和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往往是群众要求最为迫切、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也是当地党和政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促成社会和谐;同时只有贴近当地群众实际的电视新闻,对于当地受众来说,才有吸引力、亲和力,才能被收看,才能产生共鸣,才能谈得上有舆论引导能力。

地市台电视新闻要贴近当地群众的生活,弘扬地方主流文化,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地方群众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有些地市台电视新闻工作者认为“导向正确就是舆论引导”,这是一种错误的舆论引导观念。“导向正确”这是对新闻的最基本要求,“导向正确”并不一定能够产生舆论引导能力,那些远离群众生活的报道根本不能引起群众的收看兴趣,从何谈起有舆论引导能力?因此,只有那些结合当地实际,“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反映地方基层实际情况又彰显了地方文化特色的报道,才能被当地受众接受,才能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

(三)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地域影响力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地市台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是地方党和政府推动地方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地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有效举措。地市台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政治纪律,与地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保持一致,立足于与人为善,出于公心,站在公众的立场及时、准确、科学地监督,扶正祛邪、弘扬正气,但这种监督必须是建设性的,有利于工作的改进完善,有利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地市级电视台进行舆论监督有一定的优势,立足于基层,与基层群众距离很近,容易发现一些社会问题、疑难问题,而且基层受众对地市台的舆论监督节目相当关注,收视热情非常高,这对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和地市台的影响力相当有利。但是近年来地市级电视台由于人手不够,新闻播出量大等原因,新闻舆论监督出现了某些问题,在常规的监督类报道中,不少新闻节目缺乏建设性思路,为监督而监督,曝光流于形式,用预设立场取舍新闻题材,使得新闻传播难以达到理想化的效果,舆论引导力大大受损。地市台电视新闻在舆论监督方面要加强议程设置,在选题上紧跟形势,把握正确导向,围绕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群众感到困惑的疑点寻找选题,善于从整体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上把握全局,科学而又建设性地进行监督;在报道上要实事求是,坚持真实性原则。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要克服困难,深入调查,实事求是,坚持用事实说话,做到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向积极的方面引导,不恶意炒作;且要有始有终,既报道事件的发生、发展,也要报道相关对象工作的改进情况,还要报道工作改进后取得的绩效。这样的舆论监督才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才能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引导能力,提升地市级电视台的公信力,提高其地域影响力,真正为地方和谐发展服务。

(四)加强党性修养,打造地方优秀工作团队

提高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是新时期电视新闻工作的关键,也是衡量其新闻质量的标准。地市台电视新闻要提高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关键是需要有高素质的新闻人才,打造一支优秀新闻队伍。近几年来,由于地市级电视台建设发展的需要,新进了大量工作人员,由于各种原因,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质量不高,在坚持党性原则方面不够,以致其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不强。地市级电视台要提高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要提高其地方核心竞争力,必须努力打造地方优秀工作团队,电视新闻工作是一项集体性的工作,单靠某个人或一少部分人的力量,很难形成竞争优势。因此地市级电视台要加强对电视新闻工作人员的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进行党性教育,树立党的意识,用党的新闻理论来武装头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才能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工作者,才能明白自身工作的职责,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保证工作中政治上的坚定,才能突出地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所以地市台新闻工作者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理论,增强党性修养,把政治性和时代性结合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工作,在实践中努力增强新闻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提高地市台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可采用老带新、业务理论研讨、电视新闻作品季度评优或年度评优等方式,普遍提高地市台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地市台电视新闻工作者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只有从整体上普遍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才能打造优秀工作团队,才能在地方有一定的竞争力,才能为提高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赵化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电视新闻传媒舆论引导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1)

3.雷跃捷.把握舆论引导特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学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札记[J].新闻战线,2008,(10)

4.张占军.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现代企业,2007,(10)

5.张楠坪.论新闻舆论引导水平的提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6.张建.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闻媒体舆论引导[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

7.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唐磊.论新时期党的新闻队伍建设[J].记者摇篮,2003,(4)

9.马香云.对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的思考[J].记者摇篮,2003,(10)

10.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6

11.熊伟.高扬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旗帜[J].新闻前哨,2001,(3)

12.李晓红.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电视新闻报道[J].铜陵学院学报,2007,(1)

13.梁庆婷.大众传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伦理功能[J].传媒观察,2007,(11)

14.王庆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记者摇篮,2006,(11)

15.张良君.论提高地市台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J].新闻爱好者,2009年11月(下半月)

【注释】

[1]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

[2]赵化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电视新闻传媒舆论引导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1)

[3]雷跃捷.把握舆论引导特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学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札记[J].新闻战线,2008,(10)

[4]王庆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记者摇篮,2006,(11)

[5]张楠坪.论新闻舆论引导水平的提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6]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6

[7]王俊本.用好话语权提高引导力[J].新闻爱好者,2009年1月(上半月)

[8]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6

[9]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