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社会电视新闻舆论引导的原则

和谐社会电视新闻舆论引导的原则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其灵魂和生命。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是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又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第一传媒的电视新闻,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方向和目的。

一、和谐社会电视新闻舆论引导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提高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其灵魂和生命。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说:“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情,经过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实践总结,不断成熟完善,形成了一套严密、科学的体系,是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反映,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了依据,也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供了保证。在政治上,新闻宣传必须与党保持一致,无条件地服从党的领导、坚持党的立场、执行党的路线、宣传党的主张,这是党性原则的核心。在思想上,新闻宣传要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首位,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胡锦涛强调:“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敢于坚持和宣传真理,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在组织上,新闻宣传要无条件地服从党组织的领导,坚定政治立场,遵守组织原则,接受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列宁说“党的报刊无条件服从党”,不允许有非组织的行为出现。新闻可以在一定范围、用一定形式讨论、建设性地批评党在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邓小平说“对党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当然有权利进行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批评,应该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在路线上,新闻宣传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党的中心工作。江泽民曾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舆论宣传,不偏离人民的意志,不偏离党中央的精神,不偏离党的工作中心和奋斗目标。”胡锦涛指出新闻媒体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电视新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是搞好宣传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讲政治,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2008年,在面对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如南方冰灾、3·14拉萨事件、奥运会火炬传递在少数国家遭遇藏独分子阻挠、“5·12”汶川大地震等,我国电视新闻都进行了及时报道,坚持信息公开、正确引导,以正面宣传为主,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能力,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好评。实践证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提高电视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首要条件。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是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又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第一传媒的电视新闻,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方向和目的。胡锦涛总书记曾就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时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从中可以看出,坚持以人文本是新闻报道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

坚持以人为本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一切工作都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的电视新闻,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镜头对准广大群众,反映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传播群众的意愿,才能不断有效地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才能不断有效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电视新闻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以受众为中心,站在受众的角度选择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尤其是会议新闻、时政新闻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这些报道更具有新闻价值,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才能更具舆论影响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各项重大政策相继出台,人们在思想认识上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因地域、阶层、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别,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如对民主的诉求和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政策和社会保障的期盼越来越高,进而表现出更加强烈的自主意识、自主精神和创业取向,人民群众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呈现出群众心理诉求的复杂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社会舆论的多元化等特点。面对这些变化,电视新闻要正确而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必须尊重不同的思想认识,尊重不同的利益诉求,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从而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证明,新闻舆论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得越好,新闻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越强。总之,以人为本是电视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亲近人、吸引人、感染人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电视新闻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特性,电视新闻真实反映群众的生活,正确表达公众舆论,是实施有效舆论引导的前提。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做到信息不模糊、不打折,及时传播,要尽量运用现场同期声真实客观地展现新闻原貌。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有全局意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体察民情民意,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心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要说什么,关注什么,以群众情绪为第一信号,找出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力求运用电视符号实事求是地反映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传播的信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的喉舌,电视新闻要注意维持政治和公众需求之间的平衡,切实推动公众舆论向真理、良知的方向运行,维护社会的稳定。电视新闻无论是对政策的宣传,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揭露,无论是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还是重大活动的信息传播,受众能否认同新闻媒介报道的内容、立场和观点,能否接受电视新闻传播者对他们的引导,首先在于媒介的立场、观点和引导所依附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如果电视新闻的报道不真实全面,言论缺乏公平的立场和准确的判断,这样的电视新闻既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也不能指导社会舆论,更谈不上具有舆论影响力。因此电视新闻要在第一时间用声形兼备的客观画面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能够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营造新闻舆论,切实维护公众的权益,以最合理、最真实的观点去解释事件对于公众的意义,有重要价值的大事、要事,要深入调查研究社会思想的动态,能够从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入手,选择那些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事物,把握好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地加以报道,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中引起共鸣,达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目的。

(四)坚持创新原则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电视新闻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求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以取得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的改革创新就是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工作,把党的要求和新闻传播规律结合起来,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在改革创新中增强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2008年我国电视新闻对抗击冰雪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报道实践也证明了,电视新闻能够遵循新闻规律,从满足群众的知情需要和配合政府开展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真实、全面、客观、多角度地报道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且在传播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坚持不断创新,通过鲜活、生动、直观、感人的多样化报道,展现了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灾救灾、共渡难关的英雄壮举和崇高精神,有效地引导了社会舆论。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说:“汶川大地震以来,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决贯彻中央决策,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及时、准确、权威、生动、丰富地宣传抗震救灾斗争,唱响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主旋律,掌握了社会舆论的主导权,积极影响了国际舆论,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具有权威性的电视新闻在舆论引导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单从中央电视台来看,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打破常规,停播了常规栏目和广告,并机直播抗震救灾,及时、充分、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多渠道的报道,正面引导,突出以人为本,做到见人见“情”,稳定了人心,凝聚了人心,鼓舞了人心,切实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其中就蕴含着很多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