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
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人的基本需求可以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不可能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作为独一无二的主体,他必须最终在自我实现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否则将注定无法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而这个找寻的过程只能由当事者自身来完成。

法国哲学帕斯卡尔曾说:“人是思想的芦苇。”人的高贵性在于其具有思想,在现实中人不仅有物质的需求,同时还有精神与情感的需求。在理工类大学中,过分偏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充其量只能为人的智力的发展和物质欲望的满足提供乐土,纯粹的功利理性和实用主义思想也只能培养出现实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却远远无法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而对于人的自身问题的思考恰恰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正是基于“神于天、圣于地”的信念,基于“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气度,基于“我善养我浩然之气”的胸怀,才造就了《满江红》的壮怀激烈,造就了《登岳阳楼记》的“大我”境界,也造就了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文明与辉煌。当一个人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家、民族的使命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内心的丰盈中寻得了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他的需要才是真正被满足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这种价值在历史中如此,现时期亦然。

人文教育正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立人”为宗旨,关注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生成生活智慧,具有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什么是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马斯洛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中指出:“人的创造性与健康自我实现、丰满的人性也许是同一概念。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特性是能随遇而安,能以变化为乐,能即席创造,能满怀自信、力量和勇气地对付他毫无思想准备时面临的情境。”科学研究需要开阔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恰好能够弥补自然科学与工程教育所缺乏的形象思维的锻炼。美国科学家斯佩里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左脑主要进行逻辑思维,从事科学活动;右脑主要进行形象思维,从事文学艺术活动。右脑的记忆量是左脑的百万倍,原创性主要基于右脑,而以往疏于开发右脑,疏于文学艺术、人文教育。左脑、右脑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开发,才能取得人的和谐发展。[6]这种锻炼不仅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激发创造性,还能帮助学生站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看待工程与技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型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海说:“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大学传授知识,但它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至少,这是大学对社会应履行的职责。一所大学若做不到这一点,它就没有理由存在下去。”[7]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总趋势是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哈弗大学校长普西曾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英国典型的理工类大学,如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一直把“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作为其办学思想。[8]

美国于1983年发表了《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1989年又发表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年计划》,都把创新性作为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在1995年颁发的美国国家教育标准中更明确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在工作上有合作精神”融入于国民的本性之中。

德国反复强调“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因此“从年轻人开始,从中小学生和高校开始”,“鼓励创新精神、冒险精神”,“要改革教学计划、课堂教育形式、教科书和校外教育活动,以鼓励青少年的幻想、创造性、独立性”(德国总统赫尔佐克)。科尔总理也多次呼吁,德国要创造一种自主自立、敢于冒险的“风险文化”。[9]

日本放弃“技术立国”,实施“科技创新立国”,在1982年就提出“创造力开发是迈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的、开拓性的创新型人才”,并在1996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中,明确提出把创新性作为在“今后急剧变化的社会里的‘生存能力’的重要内容”,改变“培养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缺乏主见和创造能力的、没有个性的模式化人才教育”。

韩国利用法律手段改革“应试教育”,并在1995年发表的《为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的新教育体制》报告中,针对教育的种种弊端,把“教育革命”作为“国家生存战略”,认为“国民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是决定的因素”,“教育要脱胎换骨”,“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

新加坡则推行国民教育,提倡公民的国家意识、文化素养、创造力和创意思考能力。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指出:“新加坡未来的发展将由知识和创新来推动”,“学校在给学生知识、技能时,要培养他们的创意思考能力,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取得成功”。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强大的根本需要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于是,提高国民的创新素质,发展国民创新力,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讲话要求“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10]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要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11]2010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我国上上下下都在提倡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归根结底要通过教育来实现。21世纪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创新教育,现代大学的重要属性之一是创新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创新人才的主要特点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的养成则有赖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理工类大学生来说,只有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自然科学注重抽象思维的培养,人文科学侧重形象思维的塑造,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史益人智,诗益人慧。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交汇融合,推动想象和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理工类大学生由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限制,会偏重数理逻辑和计算,缺乏形象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更谈不上专业的洞察力和创造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反思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直觉想象。这对于理工类大学生弥补思维训练的不足,锻炼其思维的多样性、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是逻辑和想象的融合,对科学发展来说,运用逻辑推理和严密的核查证据是必须的,但是,这样对推进科学发展往往还不够,科学概念不会仅仅从数据中,从一定量的分析中自动形成,提出假设,发明理论来想象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而后再解决假设和理论如何接受现实的检验的问题,就如同写诗、谱曲和设计摩天大厦一样具有创造性。”[12]正如赵鑫珊在《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一书中所说,“音乐、绘画、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很多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往往来自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上的创新。科学和人文的碰撞,往往可以创造奇迹,科学进程中出现重大的成果和发现都需要直觉想象的帮助,单凭逻辑推进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往往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甚至在两个领域中都取得登峰造极的成就,古今中外皆有。中国古代,张衡作为世界级的天文学家也是汉赋的首席作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是宋代科学的坐标也是脍炙人口的人文经典;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能够提出二进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易经》的启发。控制论的创立者维纳,12岁进塔夫茨学院数学系就读,在大学期间,他不仅涉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而且还为哲学、心理学所吸引,15岁大学毕业后,又去康奈尔大学研读哲学。维纳在大学所接受的良好的人文科学教育,为他后来在众多领域之间、在多种交界面上进行大量的开发和移植奠定了基础。他在谈及自己的思维方式时深有感触地说道:“我已经习惯于在一定程度上从哲学观点来考察科学史和发明史。”[13]世界级的建筑师贝津铭非常喜欢读《老子》,他说《老子》对他建筑的影响可能远胜于其他事物。被誉为“科学家中的文学家,文学家中的科学家”的科幻小说大师凡尔纳说:“科学给了我深厚而求实的基础,文学给了我丰富而浪漫的想象。”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在读《庄子》时,找到了文学与科学互通的地下根系,从而揭示了基本粒子的组成结构。

爱因斯坦这位相对论的奠基人,爱好文学、艺术,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萧伯纳及其作品,他认为“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来组成”。当他在研究中遇到难题时,或拉小提琴或弹奏钢琴,用音乐的声音来帮助自己敲开未来世界的大门。同时爱因斯坦从小喜欢哲学,13岁就读了康德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他在大学选修了《科学思想理论——康德哲学》。1902年,他结识了两位爱好哲学的青年,每天晚上学习和讨论哲学问题,成立的俱乐部被戏称为“奥林比亚科学院”,三年来读了不少哲学著作,这一活动对他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有决定性的影响,使他能把当时物理学理论所出现的困难提升到哲学和认识论的高度来考查,从而有可能比同时代的物理学家站得更高,看得更深,以至于到了1905年他就在几个方面同时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理工类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不少在人文艺术上有很高的修养,并且明显地感到这种修养对于其取得重大的成就有着重要的作用。2005年,钱学森曾经对前来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交叉渗透中产生。”

可以看出,一个科学家能获得重大的科研成果,不仅因为其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而且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大量事实证明:艺术修养高、形象思维发达的人通常能在专业活动中创造性更强。这是因为对科学家个体而言,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学、音乐、绘画等人文科学素养虽然不会给科学家的学习与研究以较多的直接帮助,但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也表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诸多方面,并且和这些方面相辅相成。[14]因为科学创造总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所处的文化背景越宽,思维领域越广,越可能在某一专门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上进入它的前沿,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而人文学科如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为科学创造提供了较为宽广的文化背景。新奇的想象、巧妙的构思、闪光的灵感一向惠顾知识渊博、眼界开阔、情趣丰富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对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人文精神的最大特征就是尊重人性,理解人性,尽量使人性的合理需要得到正当的满足,而不是约束人性。正因如此,古希腊人才把人文教育称之为“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这正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极好的人性环境。与此同时,要使任何伟大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所产生的伟大科学成果具有人性、人道的价值,而不是反人性、反人道的价值,则更需要这些具有伟大创造力的人们富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

三、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是指在特定教育环境中的青年学生个体,在思想与文化、人格与品性、专业与专长、技能与潜能方面,随时间而发生的正向变化,在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活动,而且也包括与学生个性发展相关的活动。主要指青年学生身心发育的和谐与完美,精神成长的自由与快乐,情感体验的深刻与超越,人格要素的积聚与增长,人生经验的学习与积累,知识才能的融合与统一,生命价值的孕育与显现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的完善与创造。[15]

爱因斯坦曾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的自身和谐,是指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表现都能同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并在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进步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人生的价值。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一)思想层面

思想层面,指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即能够与时俱进。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都处于迅速发展和深刻变革之中,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知识的积累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增长,各类学科在高度分化深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许多重大社会问题、经济课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甚至涉及到环境、心理、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文化领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交流、渗透、碰撞和融合等特点。当代大学生必然需要具备适应社会方方面面的能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际上就是这些适应社会方方面面的能力的综合体,大学生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

(二)心理层面

心理层面,指人的心理处于健康积极的状态。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会和引导理工类大学生打开心扉,学会述说和倾听,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有助于养成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品质层面

品质层面,核心是能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品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健全的人格是追求真善美、讲求人生理想与道德情感的人格。通过品质教育,建立独立、理性、自由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以改变现代大学生各种不健全的人格心理现状。

(四)能力层面

能力层面,指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自由和个性化的发展,其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识,而这一切无不与人的人文素质直接相关。

由此看来,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也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大学的目标不但是造就知识成人,技能成人,更是造就精神成人和心灵成人,促进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具备充沛的精神力量和实践能力。

四、优化知识结构的需要

知识结构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个人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理工类大学生,要有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应是“金字塔型”的。在这一结构中,塔尖代表主攻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层次,塔腰代表相邻学科领域的知识层次,塔基则代表宽博厚实的科技文化与人文方面的知识层次。这样的结构形象地说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对理工类大学生而言,只有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必备的人文素质知识,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具备敏锐的经济意识,把握自己的价值取向。当然,掌握一定的人文素质知识,也能大大提高理工类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知识结构是理工类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性因素。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优化知识结构,使其在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更多学科的知识,也就是说,具备丰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成为全能型人才。而对于理工类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是优化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

第一,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化知识消化吸收的能力,促使他们以更高地文化品味观察与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他们学好科学知识,增强专业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和探索。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理工类大学生广泛接收创新知识和新鲜事物,并能正确判断接收的新知识和新事物,以做出合理而科学的接受和舍弃。这就是人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学科单一、专业性强是当前理工类大学教育的特点,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不断丰富和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他们对各种学科知识的补充和储备。开拓视野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的过程,这些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能力的指引下,学生会更主动、更深刻地探讨科学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实践和创新。

第三,越来越多的理工类大学生进入人文素质岗位,如果不懂得人文素质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那么很难想象他们会在人文素质岗位干得出色。

所以说,理工类大学开设基本的人文素质课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