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也认为,大学文理分家、科类单一是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割的根本原因。例如,在《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中,对兰州理工大学在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目前很少看到有招聘单位对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明确要求。社会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忽视,误导了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和学习态度。“一份好工作”这一指挥棒使理工类大学生们只注重专业和技能,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于1948在清华大学做过一次讲演,题为《半个人的时代》。他谈到当时中国科技与人文分离的结果,便出现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空洞的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人,谈文、理分家导致人的片面化问题。[3]他认为只懂理工科不懂文科只能成为“半个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也认为,大学文理分家、科类单一是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割的根本原因。[4]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相当一部分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人文精神迷茫、缺失,学生们在潜意识里普遍缺乏对人文价值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导致在精神塑造和行为实践上产生了不少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层面

(一)日益增强的功利心理

1.教育者的观念趋向功利化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么20世纪90年代则变成了“学好英语计算机,迎接挑战和机遇”。这种变化从某种程度而言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在学生们的价值观念中仍然是“工具理性”大于“价值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孙健敏教授曾强调指出:“‘文理分驶’,‘重理轻文’以及轻视祖国传统文化等造成了当今理工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不强,值得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5]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高校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一方面是报考的学生锐减,学生在考大学时,在自然科学方面,宁可学工而不愿学理,在文科方面,宁可学金融、管理而不愿学文史类的专业;另一方面则是在校学生不安心,由于许多学校争先恐后地办起了各种热门专业,如房地产管理、文秘等,学校与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应用性强的课程上,教育的内容及求学者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一种功利的或是职业的考虑,而对加强素质普遍缺乏兴趣,大学里几乎到处都能看到或体会到这种急功近利的情绪。于是,现在许多大学主要是把教育的性质定位在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上面,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流露出浓厚的急功近利的意识。有的甚至打着和市场经济接轨的旗号,让教育内容完全由市场支配,在大学教育中片面强调所谓“适应社会需求”,将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许多大学将学校的教育目标定位在怎样让学生就业,怎样创造财富上。在现实社会大环境的功利化与实用化的导向下,大学强调所谓专业对口,造成了学科与课程设置更为单一、片面、直接,以致完全背弃了大学精神,将大学本来应该具备的“人的教育”变成了“工具的培养”;将本应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教育变成了单一知识的传授;将本应是生动活泼的育人教育变成了呆板的技能培训。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指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大学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教育危机。这个危机主要表现在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实利主义化了。现在大学里人文教育已经微乎其微,地位非常可怜;人文学科本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整体的人文教育缺失,人文教育本身也被消解了。”[6]

由于缺乏具有人文内涵的教育,导致理工类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知识结构片面偏狭,对本专业外更为重要的社会、伦理、环境、生态、文化教育等问题也缺乏应有的知识和重视,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甚至对待自己的专业也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过分地讲求经济效益,使得人文学科虽然机构还在,但是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中,其精神内涵都几乎丧失殆尽。

2.大学生的选择与价值定位的功利性取向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也呈现出功利主义倾向。例如,在《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中,对兰州理工大学在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从表1显示,当代大学生在专业课外最想学习的是计算机知识、外语、实用知识,在理工类学生中位居前三名。

表1 除专业课外,您目前最想学习的知识是什么(选3项,并排序)

说明在当代理工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工具理性”大于“价值理性”,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仍有“重实用技术、轻人文知识”的倾向。大学生们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对外语、计算机等应用型知识的学习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他们认为这些对以后的找工作、出国、晋升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砝码。

这一现状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破坏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影响了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二)用人单位的误导

用人单位在用人标准认识上存在偏差,不少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标准,看的是其专业是否对口,是否名牌学校毕业,计算机等级是多少,英语是否过了四、六级,专业成绩的高低,而不太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水平。人才市场的各种信息,媒体的求职报道,招聘广告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大学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努力方向。目前很少看到有招聘单位对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明确要求。

社会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忽视,误导了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和学习态度。就业的压力迫使学生避虚就实,甚至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考各种证书,为将来毕业求职增加筹码。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变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最普遍的想法。“一份好工作”这一指挥棒使理工类大学生们只注重专业和技能,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至于人文素质课,大多数理工类大学生认为是因为必修要拿学分才被动应付,根本没有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一些学生只能是有“知识”、无“文化”了。

另外,在一些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误导下,一些高校迎合学生或家长的不合理要求,日益偏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正确轨道,不自觉地将大学教育降为一种职业培训,培养的仅仅是作为某种“工具”的人。应当说,技能是素质的一个方面,但却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事实上,素质中包括许多比所谓“特长”或者技能的层次更深刻的多、重要的多的东西。如素质中的核心部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人的言行的指导作用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又如,素质中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部分,对人在复杂环境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具有比单纯某种技能更大的作用。

(三)纷纭复杂的社会影响

全球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各种利益相互摩擦、斗争,使当前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被社会的各种负面影响所包围,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文化令大学生顿感茫然,个人主义、惟利是图、贪图享乐、见利忘义、爱情至上等等严重妨碍了青年大学生的身心成长,给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有时使得他们因一时一事陷入人生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二、学校层面

(一)应试教育,唯“考”独尊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加剧了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外界对学生本身“高分高能”的评价及对金钱利益的追逐,以“就业工资、薪水”衡量学生的价值水准,影响了当代许多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风气的理解和价值观念的庸俗化。在这种情形下,人文精神教育被忽略甚至省略了。大学校园本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可是通过对大学生“床头书”种类的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阅读的书除了专业课本外,就只是外语、电脑、经济类以及如何面试、如何社交等方面的书籍,至于提高自身素质的人文类书籍则鲜有人问津。大学生读书为求职的心态非常“务实”,把读书和求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的指引下,他们考虑的是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如何为将来谋得高薪水的职位打下基础,因而急于掌握各种工具知识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经济管理知识和人际交往知识。

(二)大学生对人文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1.课业负担较重

理工科的理论基础厚重,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这是学科的特点。由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较高,对专业基础理论的要求必然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相适应。因此,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存在着过紧的现象,客观上存在着专业教育优先于人格教育的倾向,学生学习的活动局限在专业的领域,这也是影响其人文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因为人文知识及人文精神不能马上彰显实用价值,所以大学生缺乏对人文素质于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深切的体悟,学校的倡导和老师的教诲,在他们看来都是夸夸其谈,因此,缺乏掌握人文知识并使之内化为人文素质的内在驱动力。

3.学生主体主动参与程度低

在学校组织的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系列活动中,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选修某些课程是因为要凑选修课的学分,参与一些活动,有时是在院系硬性任务安排下不得不参加,有时实在闲得无聊只是想凑热闹,至于学生自发、自觉地组织这方面的活动则更少。而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知识内化为精神的教育,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有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参与积极性低,主体能动作用发挥得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三)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不足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分注重功利主义,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一方面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改善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文化行为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另一方面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做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不多,学生课余时间文化生活单调。

另外学校图书馆图书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对人文书籍和资料的需求。近年来学校往往专注于一些硬性的发展指标,而对大学的文化使命,对大学文化的发展态势等思考得不多也不深,在实际工作中也就缺乏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措施,这显然不利于营造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

(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对于教师的人文素质,大学生寄予很高的企盼,而目前教师的人文素养离要求相差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对人文素质的教育认识不足、投入不足,没有制度的保证和机制的制约。在政策和经费支持上,在理工类高校中,人文科目几乎都被边缘化了,被认为不实用或根本没用。学校在学科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明显忽视人文专业,而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师的待遇明显低于同一学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约了部分文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教师对待传授知识敷衍了事,不能专心教书育人,过分热衷于第二职业,对学生放任自流,无法用“言传身教”、“人格魅力”等人文素质影响学生、感召学生,从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产生一些不利因素。

(五)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理工类高校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适应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表现为课程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大部分理工类专业人文教育内容的课时数一般不超过总课时数的10%,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比例。另外,人文课程的功能被扭曲,使其仅成为应付考试的蓝本,而无法解决“怎样做人”这一涉及到高等教育本体功能的问题。

(六)经费投入不足

理工类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经费投入差距日渐加大,经费的不足导致了种种弊端。如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图书和教材缺乏,影响了科研的开展。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由于待遇低,受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限制,人文师资队伍不稳定。同时,理工类高校教师的总体人文素质偏低,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高校均重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而人文教育方面鲜有专门投入,即使图书馆建设,也首先考虑学校学科特点。各校对外语教学、专业课教学均有多媒体工具应用的要求,对人文课程则一般没有具体要求。

(七)教育评价不完善

高校对大学生学习的评价有诸多种类和诸多方面,其中,占绝大比重的是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评价。如关系学生毕业的评议是毕业论文,关系学生能否深造的标准是专业课考试的成绩等。评价的倾向直接影响到教学动机的倾向和实际教育效果。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高校对大学生素质的评估主要采用量化的手段,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潜在的,还无法完全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

三、家庭层面:望子成龙,期望过于功利

一个人人文素质的成长是在整个社会中进行的,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不通过学校教育,也会有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

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时代,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抱有一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过高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因而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孩子上大学之后,家长迫切希望其能出人头地,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又薪酬丰厚的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回教育成本。对一个独生子女家庭而言,成功就100%的成功,失败就100%的失败。因此,部分父母并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人文素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是“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只要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能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自己的成功,至于其他,概不关心。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溺爱型、放任型、过分保护型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必将对人格的养成有消极作用。有的父母视自己的子女为掌上明珠,一家人围着团团转,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就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由于溺爱,这些独生子女处处以自我为核心,想问题、做事情,一切都从“自我”出发,从不考虑别人,当他们在现实中受挫或受到斥责时,很容易引发愤慨和暴力攻击行为。

四、教育体制层面

(一)过早文理分科的高考导向偏颇

我国应试教育制度重视功利性的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学生在中小学的目标就是考大学,导致学生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忽视了素质的培养。理工类学生几乎在高中阶段就与历史、政治、地理等人文科目“绝缘”了。高考指挥棒导致在一些重点高中,高中二年级就文理分科,理科学生一心只学数理化。而这些学校的历史政治等科目的教师会在高中会考时,用“突击”的方法,引导理科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这样一来,他们快速掌握的人文知识马上就被遗忘掉,需要慢慢沉淀的人文素质根本无从谈起。

(二)连续多年扩招

我国自1999年以来连续多年扩招,除少数名牌大学外,以前存在的精英教育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学生多,情况复杂,学生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精英教育的荣誉感也不复存在,这就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进一步暴露并加深。

(三)现行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学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关注工具价值,关注技术教育的实用性,忽略甚至放弃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技术取代了一切,实用心理、职业技能本身几乎成了最高的价值追求,其结果只能是产出白字连篇、有技术无人文的大学生。

【注释】

[1]汪慧.当代大学生素质现状和素质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2(2).

[2]敖桂华.人文素质的提高呼唤语文教育[N].光明日报,2005-12-07.

[3]朱永新陶新华倪祥保主编.大学生与现代社会[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

[4]周远清.挑战重理轻文,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5]谈松华等.转型期中的人才转型[J].时事报告,2005(6).

[6]王建周(等)著.书之旅一个出版社20年的故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