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欧洲在现代史上的影响

欧洲在现代史上的影响

时间:2024-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欧洲当然只是人类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领域之中的一个。然而即使是对欧洲体制的挑战或否定,通常也需要对欧洲的发展及其在世界上的作用做出历史的分析。至于欧洲与亚洲在地理上的隔离,就更加模糊不清了。

欧洲和历史无论我们怎样界定欧洲在全球的地位,它都毫无疑问地塑造了现代世界历史相当多的层面——部分地是由于它的海洋扩张,部分地是由于它从世界上其他地方所借取的东西,并且部分地是由于它决定性地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影响了日益增长着的全球文明的形成。欧洲当然只是人类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领域之中的一个。它的经济政治体制、宗教传统和社会制度并不是通向现代化的唯一历史道路;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民确实也曾屡屡挑战过或拒绝过欧洲的“现代化”模式,他们已经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现代社会。然而即使是对欧洲体制的挑战或否定,通常也需要对欧洲的发展及其在世界上的作用做出历史的分析。例如,现代的全球经济大多是从 16 世纪以来欧洲帝国列强所控制和膨胀起来的国际贸易之中所产生出来的。欧洲的政治思想、科学哲学、文化风尚和人民也广泛散布于全世界,对现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提供了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的典范。各种思想和人物同时也不断地从世界各地涌入欧洲,从而欧洲社会便始终是跨文化交流与冲突的一个生死攸关的中心。

从广泛的不同视角并且强调全然不同的历史题材来讲述一部“现代世界史”乃是可能的。然而本书自始就承认欧洲发展并促进了许多明显的“现代”思想和体制,它们现在就以各种形式在当今的全世界演化着。因此,对现代性的历史理解就包括着对欧洲的一番综合分析——虽说一部精确的现代世界史也必须坚持,欧洲仅只代表形成为全球现代史各种不同的复杂文化之中的一个。

欧洲例证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常年的交互作用,对它的历史演化的研究应该从对它的地理的某种注意开始。这里附带的地形图就表明了欧洲主要的地理特点及它周围的地理空间。这幅地形图在历史时期中实际上始终未变,尽管欧洲社会有着经常的政治和文化的冲突。欧洲并不大,即便加上欧洲俄罗斯那部分,它也仅只占有世界上略大于 6% 的土地面积,和美国本土加上阿拉斯加的面积差不多。它只比澳大利亚稍大一点。它在地理上乃是由地中海而与非洲相隔离的,虽说地中海在历史上曾既是一个屏障又是一个通道。几千年以前当撒哈拉干涸了的时候,才出现了真正的屏障。这就提示了何以北非经常与南欧相联系,或在文化上与中东相联系,正像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联系一样。至于欧洲与亚洲在地理上的隔离,就更加模糊不清了。传统上的边界一直是俄罗斯的乌拉尔山,但它是一串矮小而宽阔的链条,而且伸展得并不足以构成一道恰当的边界。俄国人自己并不承认欧洲俄罗斯和亚洲俄罗斯之间有任何正式的区分。

地中海欧洲确实乃是由亚洲伸张出来几个半岛之一,就像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那样。但这里也有不同。其中一条就是地中海在全世界的水域之中是独一无二的。它是被仅只有 8 英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封锁着的,比起其他的海洋来要更加受到庇护和免于外洋极其狂暴的海洋风浪。尽管有 2,000 多英里长,它却被若干岛屿和半岛分割为若干小海而各有其自己的特点,诸如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等等;并且它也提供了去黑海的通道。由于有可能进行长距离的旅行而并不远离陆地,所以地中海上的航行从很早的时期就发达起来,而最早的文明之一就出现在克里特岛上。人们也有可能在博斯普鲁斯跨越欧洲和亚洲,以及在直布罗陀跨越欧洲和非洲。人口由于迁徙而混杂起来,而历史上各个不同的帝国——迦太基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西班牙帝国、威尼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曾卓有成效地利用地中海来统治其各个组成部分。在 19 世纪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地中海就成为大英帝国鼎盛时期“帝国生命线”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山脉在欧洲南部地中海以北并且伸展其全长的有一个山脉系列,它是由庞大的非洲板块压向小小的欧亚半岛在地质岁月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山脉。比利牛斯山从北面封锁了西班牙,正像阿尔卑斯山之于意大利,而巴尔干山是难以穿越的。从地中海向北方,人们所能在水平面上穿行的唯一地方便是通过罗纳河河谷,所以法国就是唯一既属于地中海,又属于北欧的国家。山的北部是一片广阔的平原,从法国西部一直伸展到俄罗斯,并且经过乌拉尔山以南直到亚洲。如果一个人要划一条直线,从阿姆斯特丹向东经过里海以北的所谓的里海门,一直远至中国西部,那么他决不会在这 3,500 英里的旅行中高出海拔 2,000 英尺以上。这片平原在不同的时代曾把欧洲向蒙古和其他侵略者敞开过,使得俄罗斯人东移并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使得波兰成了一片多灾多难的战场。

河流欧洲的河流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大部分都是通航的,并且它们也都通海。它们通过河谷就提供了可供当地高度发展的地区。欧洲最重要的古老城市都在河上——伦敦在泰晤士河上,巴黎在塞纳河上,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多瑙河上,华沙在维斯杜拉河上。在北欧往往可能把货物从一条河运到另一条河,而到 18 世纪更有了运河把它们联结起来。水运的重要性再一次由波罗的海的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和圣彼得堡,以及阿姆斯特丹和里斯本的位置所显示出来,在欧洲人开始横渡大西洋之后,这些城市都迅速地成长起来。

气候有些重要的地理条件,例如气候,是地形图所无法表达的。气候有赖于纬度、洋流和带来降雨或防止降雨的各种风。欧洲所处的位置之北和美国北部与加拿大南部是一样的,但是欧洲有些部分靠近海,气候不像北美相应的那些北部地区那么严酷。地中海各国比起欧洲北部或美国北部来则日照更多而严冬更少。无论什么地方,冬季都冷得足以防止传染性病源和疫疠,并防止某些在较温暖的地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暖和的夏季及其生长的季节就形成了农业每年的轮回,而且降雨也适度而不过分。欧洲是唯一没有真正沙漠的大陆。它的大部分都是土壤肥沃的地区。总之,自从冰期结束以来,或者说自从人类学会了过冬以来,欧洲始终是地球上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

地理决定论如果我们说气候和环境对于人们能做些什么不仅是设置限制,而且也是提供机会,那么地理决定论就立不住脚了。地理并不是宿命。所发生的一切都有赖于在任何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在任何特定的文化中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运用。自然资源的构成是随着技术状态与经济交易的种种可能性而在变化的。甚至于距离上的不方便也可以由新的运输技术的发展而改变。长期以来把人们隔绝开来的海洋变成了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以及随后其他人的通衢大道。中国和阿拉伯的水手们也使用海洋进行跨亚洲和东非的贸易。然而就绝大部分的人类历史而言,无论是人或信息或命令,其传递都不可能快于每天 30 英里。地方主义风行,而大规模的商业或者政府的组织则是难以建立和维持的。因此,正如世界上大多数的其他地区一样,欧洲长期是由很小的地区单位所组成的,是许多袖珍的领域,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形态,这些小单位大部分都是为外人所不知道或者对外人不了解的,只是照顾到自己。一个“外人”可能是来自千里之外,或者也只是十里之外。

农业农业也像商业和工业,是有赖于人们的创新和决策的。农业的情况显然有赖于自然条件,但它也历史地有赖于锄头的发明、适宜的种子、防止土壤枯竭的轮耕以及利用牲畜(它们的粪便可以用来做肥料)。农业由于有稳定性而获益,它也受到人口变化的影响。如果人口增多了,就必须开垦更远的或较为贫瘠的土地。而且不修筑道路和没有城乡之间的分工,农业就不可能得到改进,使得农业工人生产更多的余粮以供应那些不从事农业的人。对农业来说,正如其他生产性产业一样,基本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除非从事农耕的男人们和女人们能够得到保护免受侵犯,否则耕作不可能进行,食物也不可能储存过冬。

本书中的地图不可能详尽地表明全部有助于形成人类历史进程的水道、山岳和地理障碍,但是它们确实表明了地理在政治和经济权力的演化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地缘政治”之中的作用。人们总是通过与自然世界的一种复杂的关系来发展他们的体制和文化,而地图则提示我们,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地理空间中进行的。读者们也可以运用它们的想像和地图比例把空间转化为时间,同时还要记得直至发现了铁路为止,人和信息走得都比今天慢得多。速率每天 30 英里,从伦敦到威尼斯就得要三个星期。而信件往返至少是六个星期。与欧洲以外的地方,交通就要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在以超音速的速度旅行并以毫微秒(即十亿分之一秒)去测定电子交通,地理空间的障碍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然而人类始终深深有赖于他们的自然环境,人类的历史始终牢牢地植根于地球这颗行星的地理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