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勒·诺特式造园在欧洲的影响

勒·诺特式造园在欧洲的影响

时间:2022-10-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凡尔赛宫苑确立了勒·诺特及勒·诺特式园林在法国的地位,他承接了无数个庭院的设计和改造工作,他的作品遍布整个法国。这些花园的建造为德国留下了大量的传统园林。1715年,法国人西那尔任宫廷造园技师长,对整个宫苑进行了重建。施莱斯海姆宫苑采用规则式布局,宫苑中仿照勒·诺特式园林设置大型的花坛

第四节 勒·诺特式造园在欧洲的影响

凡尔赛宫苑确立了勒·诺特及勒·诺特式园林在法国的地位,他承接了无数个庭院的设计和改造工作,他的作品遍布整个法国。与此同时,这种影响迅速扩展到整个欧洲,一方面是因为路易十四树立的法国宫廷文化成为欧洲上流社会追捧和模仿的对象,另一方面设计自身的宏伟气势也令人震撼——尽管尺度巨大,但景观变化丰富;尽管一览无遗,但空间开合有度;尽管整齐划一,但与自然融合。正因为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整个欧洲成为经典和时尚。

一、勒·诺特式园林对意大利园林的影响

(一)勒·诺特式园林在意大利的影响

从16世纪后半叶以来,大约整整一个世纪,法国的造园既受到了意大利造园的影响,又经历了不断的发展过程,直到17世纪后半叶,勒·诺特出现,标志着单纯模仿意大利造园形式时代的结束和勒·诺特式园林的开始,而反过来这种新的园林形式也逐步被意大利人所接受,并逐渐风靡起来。

(二)意大利的勒·诺特式园林精品

意大利的勒·诺特式园林最多用于地势平坦的北部伦巴第地区,在众多的作品中,米兰的卡斯特拉佐别墅和威尼斯的比萨里宫都是佳例,可惜都已荒废和毁灭,仅在版画中留下概貌。

在南方近拿波里卡塞塔小城市的卡塞塔宫苑,是由建筑家范维特里(1700—1773年)于1752年负责施工的。据说,最初的计划是要将其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庭园占地120公顷,设计以凡尔赛宫苑为蓝本,气势恢弘的规则式布局,表现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见图19-53)。

img286

图19-53 卡塞塔宫苑

整个宫苑中最经典的就是中轴线上的水景设计,巨大的瀑布从山冈上50英尺高处跌落到水池中(见图19-54),池中装饰有月亮和狩猎女神黛安娜和冥河或地狱神阿克德安等众神的雕像(见图19-55)。层层跌水逐段向下,每段都有华丽的塑像装饰,奔流的水花更使白色的塑像显得栩栩如生,水流最后终止于大花坛附近有海神尼普顿像的大池。

img287

图19-54 卡塞塔宫苑中的大瀑布

img288

图19-55 卡塞塔宫苑中的大瀑布两侧众神的雕塑

二、勒·诺特式园林对德国园林的影响

(一)勒·诺特式园林在德国的影响

德国位于欧洲地理位置的中心,能够很容易地吸收各个邻国的文化成果。因此德国的园林传统来自于意大利、法国、荷兰及英国等国家。历史上的德国在欧洲只是一个落后的国度,曾长期被分裂为众多的在政治上相对独立的城邦,这些城邦都有自己的宫廷。在自己的土地上,按自己的喜好,模仿欧洲最出色的园林作品建造自己的花园,成为各公爵、帝侯们极力粉饰宫廷的主要手段。这些花园的建造为德国留下了大量的传统园林。

像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德国成规模的造园活动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中世纪德国城市的发展,为这期间园林的营建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16世纪末17世纪初,德国的学者们成群结队地奔赴意大利,他们回国时带回了文艺复兴发源地的园林设计思想,并且建造了一些意大利式的园林。17世纪德国的君主们又被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开创的法国巴洛克式园林所吸引,竞相效仿。

(二)德国的勒·诺特式园林精品

1.海伦哈赛恩宫苑(Gardens of the Herrenhausen Palace)

海伦哈赛恩宫位于距汉诺威1.5英里处,建于1665年至1666年间神圣罗马帝国利奥波德一世时期。据说该宫苑是由勒·诺特设计,由法国人查邦里爱及其子承建的。从1680年起,公爵夫人索菲邀请马丁·夏尔伯尼埃对花园进行了扩建,希望他以法国式园林为样本,建造一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庭院,使其成为汉诺威宫廷的夏宫。

img289

图19-56 海伦哈赛恩宫苑平面图

花园以主体建筑海伦哈赛恩宫为中心确立轴线,在轴线上布置一系列圆形的水池,在其两侧对称设置法国风格的大花坛(见图19-56)。1686年花园中建造了一座温室,1689年,又建造了一座露天剧场,舞台纵深达50米,装饰有千金榆树篱和镀金铅铸雕塑,露天剧场建成后,成为整个花园最吸引人的地方。1692年,此庭园再度扩展,采用了大矩形花坛,表现古代英雄的巨大砂岩雕塑及美丽的石花瓶,设置在花坛各个重要地段(见图19-57)。花坛的三面是宽阔的河渠,一面连接城堡。渠边排列着3层心叶椴树行道树,在拐角处点缀着古罗马风格的园亭(见图19-58)。1699年,花园的南部完全重建,场地被划分成四块方形地段,再由对角线和对称线划分成三角形植坛,中间种植果树,外围栽植整形山毛榉,该处被称为新花园。夏尔伯尼埃还在东西两侧紧邻水壕沟的地方各设置了一个半圆形广场,两个广场遥相呼应。夏尔伯尼埃又在整个花园的南面设计了一个更大的圆形广场,称之为满月。海伦哈赛恩宫苑的大规模水工程,是当时最有名的,特别是重建的新花园中那处大型喷泉,喷水高度可达80米,堪称欧洲之最了。现留下一部分飞瀑,占据了宫殿东侧翼屋的墙面,由一排小池组成,它们各自连续不断地向下方溢水。

img290

图19-57 海伦哈赛恩宫苑的大型花坛

img291

图19-58 古罗马风格的景亭

2.宁芙堡宫苑(Garden of the Nymphenburg Palace)

宁芙堡宫(见图19-59)位于距慕尼黑3英里处。1663年建造,几年后建成小规模庭园。1701年由荷兰造园家进行改造,设计并建造了宫殿两侧及庭园周围的河渠,总长达数千米。在勒·诺特式园林的影响下,设计师在宫苑中设置了十字大运河——以宫殿为中心确立一条主轴,沿主轴设置大运河,两侧对称式布置花坛、树丛等,在大运河的端部设置与其垂直的运河,构成次轴线。

1715年,法国人西那尔(勒·诺特的学生)任宫廷造园技师长,对整个宫苑进行了重建。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制定了新颖的水工设计和喷泉计划,喷泉能喷出25米高的水柱。全部工程于1722年完成,宫廷还为此举办了盛大宴会,宁芙堡宫苑从此名声大振。

除了水景的设置,宫苑中还有很多处经典的设计。如在宫殿左侧的丛林中,建有著名的阿马利安堡圆亭,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十分典雅。另外就是被认为是宫苑中最美的那条可通往慕尼黑的广阔林荫道了,且岸边种有心叶椴树的河渠,其自慕尼黑市直通直径为600码的半圆形的前庭院,前庭院的周围有宫廷职员的各种白色建筑群。

img292

图19-59 宁芙堡宫苑的透视效果图(油画,1760)

19世纪初期,宫苑按照英式风格进行了改造,但设计师保留了原有的巴洛克式园林要素,如大型模纹花坛等。设计师利用横轴(南北向运河)将整个公园一分为二,东侧仍然保留规则式布局,而运河的西面为自然式布局(见图19-60)。

img293

图19-60 沿主轴线布置的大运河

3.施莱斯海姆宫苑(Garden of the Schleisheim Palace)

施莱斯海姆宫位于慕尼黑西北30千米处,宫殿作为巴依爱尔恩的离宫,由当时的爱玛留爱尔侯爵于1701年命令意大利建筑家苏卡利动工建造庭园,后因当年就燃起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701—1714年),侯爵不得不流亡巴黎。在巴黎他见到了宏伟的法式园林,并被深深地吸引。归国后,侯爵决定模仿法国园林建造施莱斯海姆宫苑,并邀请当时著名的法国宫廷造园家西那尔于1715年动工。

施莱斯海姆宫苑采用规则式布局,宫苑中仿照勒·诺特式园林设置大型的花坛(见图19-61)。另外,由西那尔设计并建造的水景工程(见图19-62),尤其是运河及喷泉的设计在庭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出色地表现了勒·诺特式园林的特征。

img294

图19-61 施莱斯海姆宫苑中规则式花坛

img295

图19-62 施莱斯海姆宫苑水景

四、勒·诺特式园林对英国园林的影响

(一)勒·诺特式园林在英国的影响

勒·诺特式园林风靡欧洲之时,英国尽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远远小于欧洲其他国家。勒·诺特在完成凡尔赛宫苑之后受邀访问了英国。尽管勒·诺特旅居英国的时间不长,但他却改造了许多庭院,如圣詹姆斯园、格林威治园、勃仑罕姆园、查茨瓦斯园、布什丘陵园、素斯凯多园、达哈姆园和布雷多比园等。

此外,英国还曾积极派出造园家去法国研究勒·诺特式园林。其中较突出的有爱赛克斯伯爵派遣的约翰·罗斯,他前往凡尔赛向勒·诺特学习造园技艺,回国后被查理二世任命为宫廷造园家,他曾参与汉普顿宫苑的建造,成为在英国指导建造法国式庭园的专家,对扩大勒·诺特式园林在英国的影响起到一定作用。在罗斯的影响下,英国又建造了很多勒·诺特式庭园,但规模都很小。直到18世纪初期,在造园家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的指导下,英国才建造了一些勒·诺特式风格的园林。

同时,勒·诺特式园林还通过著作逐步被英国人了解熟识,比如纳肯达里的著作就有过两种译本,先是1658年由伊夫林以《全能的造园师》(Complete Gardener)为题的译本;随后,于1699年,又有约翰·罗斯的弟子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的译本。1703年,詹姆斯翻译勒·诺特弟子勒伯朗的著作《园艺理论与实际》(La Theorie et La Pratique du Jardinage),以同名英文《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ardening》为书名出版。通过该书,使花费很大的勒·诺特式造园法,成为能应用于建筑和管理都很简易的普通庭园。

(二)英国的勒·诺特式园林精品

汉普顿宫苑(Garden of the Hampton Court Palace)位于近郊的西伦敦,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素有英国的凡尔赛宫之称,是英国都铎式王宫的典范。1514年渥西主教(Cardinal Wolsey)购得此区,1515年开始建筑物的建造,王宫完全依照都铎式风格兴建,内部有1280间房间,是当时全国最华丽的建筑。渥西主教去世之后,此宫遂为亨利八世所有。亨利八世进住此宫并开始扩建,英王爱德华一世即出生于此。

1649年的清教徒革命使得英国大量宫殿被毁,但汉普顿宫由于作为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的宫殿而免遭破坏。查理二世复辟后,对汉普顿宫苑进行了扩建,在园中开挖了一条长达一千二百多米的大运河,建造了三条放射状的林荫道(见图19-63)。但是直到威廉三世时期,汉普顿宫苑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威廉三世和其妻玛丽曾聘请英荷两国的建筑师对宫殿进行修葺,并于1690年聘请著名造园家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对公园进行扩建,整个宫苑按照勒·诺特式园林风格设计,宫苑主轴正对着林荫道和大运河,宫殿前的半圆形围合空间设置刺绣花坛,占地近4公顷,装饰有13座喷泉和雕塑,边缘是由椴树组成的林荫道。威廉三世后来又将宫殿北面的果园改成了意大利式园林(见图19-64)。至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将此宫开放给大众参观。

img296

图19-63 汉普顿宫苑鸟瞰图

img297

图19-64 汉普顿宫苑中的小花园

汉普顿宫苑作为一座大型皇家园林气势宏伟、景观精美,但是其景观的丰富程度远不及凡尔赛宫苑。

五、勒·诺特式园林对荷兰园林的影响

(一)勒·诺特式园林在荷兰的影响

同英国类似,勒·诺特式园林在荷兰的影响也并不是很明显,而且影响也较晚,甚至在凡尔赛宫苑全盛时代的25年后荷兰出版的庭园书上,还未谈及勒·诺特所采用的这种新式样。小规模地模仿法国式庭园,是从威廉三世的宫苑时开始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荷兰人口稠密,土地有限,并且大部分地区有强风,且地下水位很高,妨碍了树木的生长,无法模仿宏伟开阔的具有大片树丛的勒·诺特式园林。另一方面,在阿姆斯特丹富商中固然有能力经营大宅邸的人很多,但他们的民主精神不让他们这样做。

19世纪之前,荷兰宅邸四周都围有深渠,兼作鱼池。庭园一般仿罗马初期而有法国情趣,呈对称的规则形。在哈勒姆以北的Kennemerlant地区,阿姆斯特丹的巨贾们在此造有别墅,大部分庭园都被设计成勒·诺特式,庭院中装饰有丛林、林荫道、河渠以及柑橘园等,但规模都不是很大。

尽管荷兰人对花草情有独钟,常以色彩鲜艳的花卉装点庭园,但他们却不喜欢具有法国风格、灵活而华丽的刺绣花坛,而是喜欢单纯的方形花坛。并常用黄杨修剪成图案,其间饰以花卉,同时利用彩色的砂土装饰花坛。荷兰园林的树木修剪受到意大利和法国园林的影响,直到18世纪仍然非常流行,通常是将欧洲黄杨和迷迭香的低绿篱,修剪成各种奇异形状作为花坛围边,为了醒目,把花坛角落的树木修成方尖碑形(见图19-65)。

img298

图19-65 荷兰园林中花卉和尖塔状植栽

荷兰人很喜爱林荫道,一般在通往宅邸的大道两侧栽植心叶椴作为行道树,在近哈勒姆的马尔格多有很多古行道树路的残迹,有时也会像沃达孚雷依多一样密植形成长长的绿色隧道。在林荫道的终点设置嵌着装饰性铁格子墙体——漏墙,透过铁格可借景于园外的田园、教会尖塔和其他景物。凉亭或塔楼是荷兰庭园中具有特征的建筑,其形式也特别多样。一般用砖或石建造,并贴有木墙围板,有的还装有暖炉,这些小建筑是荷兰园林独特的符号。

1732年雷多美卡出版了荷兰住宅的美丽版画集。其中住宅都围以河渠,架设凝集了各种构思的小桥,以大的门柱为分界。前庭院一般通向质朴而严肃的砖建筑物;如果无前庭院的,则有心叶椴的行道树路。这里有很多装有各种屋顶的古雅塔楼。为了能清楚地眺望周围的风景,绿篱都修剪得很低。如果从色彩华丽的快艇的甲板上,遥望排列在运河岸边的这个别墅地带的全景,肯定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在众多的造园家中,辛怀(Simon Schynvoet)、马罗(Daniel Marot)和罗曼(Jacques Roman)3人,忠实地继承了勒·诺特的传统。辛怀设计了索克伦庭园,还建造了海牙周围的主要庭园以及阿姆斯特尔和怀希多两河沿岸多数的别墅。马罗是勒·诺特的弟子,年轻时自凡尔赛到海牙后,不久被任命为威廉三世的宫廷造园家,曾随威廉三世到过英国。他除在海牙工作外,还为威廉三世建造费斯特狄伦宫苑,并为阿尔柏马尔伯爵在兹特封附近建造伏尔斯特庄园。罗曼也同样被威廉三世任用,其最重要的庭园有赫特鲁庭园。

(二)荷兰的勒·诺特式园林精品

1.安梯恩公爵城堡花园

法兰达斯地区最有趣味的庭园之一,是安梯恩公爵的城堡庭园。它距布鲁塞尔18英里,被毁于法国大革命。佛伊的版画是伏尔泰和夏多雷侯爵于1739年在此处旅居时画的,描绘的是庭园最盛期的情景。在佛伊的设计图上,可见到很宽的行道树路,从城堡一直通向堡墙,堡墙处有7个可眺望射击场的多面堡。有被称为帕纳萨斯(Parnassus希腊中部山峰名,传说为阿波罗神和缪斯神的灵地)的3层假山,各层由围着绿篱的坡道相连接。城附近有鱼池,有被称为纳摩特的用绿篱围边的方形岛,中央有巨大的喷泉。还有绿荫路——在高绿篱内侧围有长300码的行道树路,其终点有园亭和喷泉。此步行道较高,游览者可从这里观看游戏。迷园、柑橘园和装置着巧妙机器的岛,也是这庭园有魅力的地方。

2.赫特鲁宫苑(Garden of the Het Loo Palace)

赫特鲁宫始建于1684年,是威廉三世的一座行宫,宫殿与花园由荷兰建筑师罗曼负责建造。1690年增加了花园的第二部分,即上层花园,并增加了一些设施,如温室、茶室等,但后期由于疏于管理而几近荒芜。1970年,工作人员根据过去赫特鲁宫苑的版画及游记等,对宫苑进行了重建,以期恢复其原始的风貌。1984年夏季,重建工作完成,整个宫苑对外开放。

赫特鲁宫在18世纪末以前,保持着规则式,中轴线由前庭开始,穿过宫殿和花园,一直延伸到上层花园尽头的柱廊之外,再经过几千米长的榆树林荫道,最终终止于树林中的尖方碑。中轴线两侧采用严格的对称布局,甚至细部处理都彼此呼应。尤其是花园中八块方形花坛,精美的图案格外引人注目(见图19-66)。

原来的宫殿是由附有侧屋的中央大建筑物组成的,两侧围有方形花坛,一侧名为国王花园,是威廉三世时期建造的,花园中对称布置一对刺绣花坛(见图19-67),花坛以红、蓝花卉构成,象征皇家气势。另外,园中还有用低矮的欧洲黄杨绿篱围成的草坪滚球场,其附近有迷园。威廉三世在此居住时,有一座著名的柑橘园,曾给汉普顿园提供很多植物。有关此宫园的记述说:“绿篱主要是荷兰榆,行道树是由柞、榆和心叶椴树组成。修剪的乔灌木大多呈金字塔形。树木之间各种场所的墙上都有壁画。另一侧是女王庭园,在网格状的小路中设置绿荫拱廊(见图19-68),构成私密空间,小路的中央有镀金的铅制喷泉绿色小屋。女王庭园的花坛,围有高约4英尺的荷兰榆绿篱,栽植的都是女性化的花卉,如百合和耧斗菜等,象征圣母玛丽亚。园亭的座凳、支柱和果园步道的格子工艺,均涂以绿色。沿砂石步道和中央喷泉的周围,有栽种在可搬动的木箱内的柑橘和柠檬树,其周围还放置着花盆。”

img299

图19-66 赫特鲁宫苑严谨的中轴对称布局以及精美的刺绣花坛

img300

图19-67 赫特鲁宫苑中精美典雅的刺绣花坛

img301

图19-68 女王庭园中的绿荫拱廊

宫苑中央及次要园路的交叉点上设置大量的喷泉、水池和雕塑,其中最为精美的是维纳斯泉池及丘比特泉池,喷泉中高大水柱与周围平坦开阔的园地形成强烈的对比。园路两侧布置小水渠,将水引到花园的各处水景。

(三)荷兰其他著名的勒·诺特式园林

近海牙处,有几个拥有大规模庭园的宫殿,即利斯维克、翁斯雷尔达克、索尔克孚利爱特和林中之家等,规模都很大,然而除宫殿外,已全部被毁。

利斯维克(Ryswick)属于纳索家族,其庭园是围有河渠的长方形地区。宫殿因是1697年签订和平条约的场所而出名。庭园的建造是整形式,其样式使人联想到近似汉诺威的海伦哈赛恩,宫殿已被法国人破坏,今只残留庭园部分。

翁斯雷尔达克坐落在海牙与孚克之间,是荷兰最美的宅邸之一,也是威廉三世最满意的一座宫殿。威廉三世是在古庄园宅邸的基础上将此修建得特别华丽。宫殿背后规则地种植有广阔的丛林,对面有动物园,饲养着很多外国鸟兽。在前述的《荷兰造园家》一书中,有17世纪的版画,表现了当时的庭园。

索尔克孚利爱特城堡(Sorgvliet)坐落在通往解乌林克的路上,是海牙附近的另一座重要别墅,为波多兰特公爵所有,是18世纪初多次著名庆典的舞台。整个庭院呈半圆形,中央和两端都有园亭园,园中设置巨大的柑橘园,并设假山,称为帕纳萨斯山假山,园中还筑有洞窟、飞瀑、半圆形天棚、鱼池、迷园、养鹤场以及一组喷泉等,这组喷泉在荷兰是罕见的。这一切早已被毁,今尚残留着一层低矮建筑物的一部分。1780年时,按当时英国传入的造园观点加以改造。

林中之家原是奥林奇公爵为亨利的遗孀阿米莉亚兴建的。1645年时,公爵夫人想在北侧通向海牙入口处的美丽森林中建造别墅,在建房时,夫人一心想把它作为奥林奇家族的纪念物。宫殿造在围有河渠的大方形地区,今日残留的古庭园的唯一部分是河渠,因为此处已完全改观,几乎找不到原始式样的任何痕迹,但有很多版画可展示16至17世纪时宫殿的状况。1715年建筑家比爱尔·波斯特和1758年的贝斯科特各自出版的设计图中,都传下了当时在构思上的区别。

六、勒·诺特式园林对奥地利园林的影响

(一)勒·诺特式园林在奥地利的影响

传统的奥地利园林与西欧中世纪庭院近似,规模不大,但很实用。勒·诺特式园林流行之际,奥地利的统治者们也纷纷按照法式园林模式进行宫苑的重建。但因奥地利多山,所以勒·诺特式园林多集中在维也纳这样的大城市或其周边,并且大多是由本国的设计师仿照法国园林建造而成的,也有由意大利和法国设计建造的。

由于地形的限制,奥地利无法像法国那样创造大面积且开阔平坦的园林景观,因此在奥地利园林中设计师尽量开辟平缓开阔的平台,在高处建观景台,通过借景的方法,增强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另外,奥地利园林也很讲究植物的修剪,尤其是树篱运用,树篱常常被修剪成壁龛形式,结合雕塑布置,深绿色枝叶作为背景,与白色大理石雕塑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时利用树篱设计绿荫剧场,进行露天演出。

(二)奥地利的勒·诺特式园林精品

1.丽泉宫宫苑(Garden of the Schonbrunn Palace)

丽泉宫宫苑是奥地利最具有勒·诺特式风格的庭园之一,它原是一座小猎庄,因有一处美丽的泉水而得名。自14世纪以来,属于克洛斯特新堡的寺院管辖。1569年被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接管,翌年改建为府邸。1605年鲁道夫二世时期曾遭到破坏,1608年移交给马赛厄斯大公,在此建造狩猎城。随后,城堡由费迪南德二世移交给第二妃艾雷奥罗雷,后又移交给第三妃玛丽·艾雷奥罗雷。1683年宫苑遭土耳其军攻击而荒废。此后,利奥波德一世考虑将它重新修建,作为皇太子(后称弗兰茨一世)的夏季离宫,并委托宫廷造园家埃尔拉克设计。他起初制订的方案,其规模之大,能与凡尔赛宫相匹敌,但因财力不足,改按规模小的第二方案进行。1750年,由弗兰茨一世的皇后玛利亚·特丽莎委托意大利建筑家帕卡锡进行宫苑的修建。

img302

图19-69 丽泉宫宫苑平面图

宫苑的面积为130公顷,采用规则式布局,一系列水景、花坛对称布局,整个宫苑气势宏伟(见图19-69)。主轴线自城堡的正面笔直向前,终止于尼普顿泉池(见图19-70)。从那里经曲折园路登上格罗利艾底——1775年由宫廷建筑家霍恩伯格建于丘陵上的,自这里可眺望宫殿的全景和维也纳城镇。在主轴线的两侧对称布置大型华丽的刺绣花坛。从尼普顿喷水池向东走,有罗马风格的废墟和方尖碑(见图19-71)。宫殿西南的丛林内有动物园,它和翌年建造的植物园一起,能表明当时宫廷中积极搜集动植物的热情(见图19-72)。以主庭园与用高位修剪的树木为界的丛林,在其东西各有广阔的面积。在修剪树木的漏空处,设置有32座由巴依亚、哈凯那瓦和波休等制作的塑像。大理石的白色和由椴树及欧洲七叶树等组成的绿树林形成色彩上的对比,令人赏心悦目,林中自然女神池泉及其塑像也给人以美的印象。

img303

图19-70 尼普顿泉池

img304

图19-71 尼普顿喷水池东的废墟和方尖碑

img305

图19-72 宫苑西南的植物园

总之,尽管丽泉宫宫苑没有凡尔赛宫苑宏大的气势、开阔的视野,但是其景观设计仍然体现了勒·诺特式园林的风格和特点,并且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非常到位。

2.望景楼花园(Belvedere Garden)

望景楼宫苑宫殿由著名的奥地利名将萨沃亚家族的尤金公爵于1714年至1723年间着手建造,宫殿由希尔德布朗特设计,是一座美丽的巴洛克式建筑物。宫殿依傍着缓坡而建,包括两座大的宫殿(望景楼),中央以一座吉拉尔设计的法式花园互通(见图19-73)。

庄园用地狭长,花园与两端的建筑物等宽,按照勒·诺特式园林特点,以建筑物中轴为轴线,采取对称式布局。由于合理地利用地形,在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观效果有所不同,如从上层的望景楼看去,花园构图严谨均衡;从下层的望景楼向下看,景观按高度逐渐变化,并非一览无遗;从亲王的起居室望去,视线正好落在花园的中部,因此花园中层的景观成为整个构图的中心。

如图19-74所示,整个花园依地势建造,形成三个层次,每层各有复杂的古典意涵——花园最上层是林帕斯山,中层象征帕那斯山,下层部分象征四大元素,各层次之间通过瀑布和坡道相连。近建筑物的上层花园中布置一对精美的刺绣花坛,并装饰以雕塑和喷泉(见图19-75),利用五层叠水构成的大瀑布向中层花园过渡。中层花园以下沉式的草坪植坛为主,并装饰有两座椭圆形水池及表现大力神霍尔库尔和阿波罗生活场景的几组雕塑,通过坡道过渡到最下层花园。最底层花园由四块千金榆丛林围合的草坪植坛构成,远处的两块植坛中有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的喷泉,在底层花园还设置有大型的瀑布,与此相配合,在向上层台地过渡处设置挡土墙,并在挡土墙内设置岩洞和大量海神的雕像(见图19-76),沿挡土墙有欧洲栗的行道树路直通上部庭园。另外,在下层庭院中还有一座独立的小花园,设有温室和笼舍,用以搜集稀有的动植物。

img306

图19-73 望景楼庭院总体鸟瞰效果图

img307

图19-74 望景楼花园

img308

图19-75 上层花园的刺绣花坛及雕塑喷泉

img309

图19-76 挡土墙内设置的岩洞和海神雕像

(三)其他勒·诺特式园林精品

维也纳市墙内,有黎希丁休达因宫和休瓦尔珍堡宫的庭园。后者是1720年在西那尔指导下,按法国风格建造的。他的工作已经在宁芙堡宫受到赏识。这块土地稍有倾斜,特别有助于配置喷泉,西那尔便充分加以利用。所有的园路都建成车道,庭园台阶两旁有通车的马赛克做的斜道。

在萨尔茨堡,也有勒·诺特式庭园,如米那贝尔城苑。米那贝尔城苑位于萨尔察赫河右岸山上,霍艾连姆家族的大主教西蒂希,在17世纪初计划扩建祖传的米那贝尔城,并请造园家蒂赛尔设计建造文艺复兴式的城苑。庭园中设置了很多美丽的雕塑与喷泉,是城镇上屈指可数的美丽庭园。后于18世纪,又开始改建花坛及各处古行道树路,明显具有法国式园林特征。

大主教西蒂希除扩建过米那贝尔城苑外,还在市南7千米的郊外,建有夏季离宫赫尔本宫苑,将原狩猎地改建成文艺复兴式风格,后来,又由蒂赛尔改成法国式庭园,其中布满了珍稀物品。

七、勒·诺特式园林对俄国园林的影响

(一)勒·诺特式园林在俄国的影响

俄罗斯园林始于12世纪上半叶,主要以别墅花园为主。在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罗斯园林多位于风景优美的地方,园中以果树、芳香植物以及药用植物为主,即注重园林的实用性,采用规则式布局,形式较为简单。

彼得大帝时期,由于统治者极为崇尚西欧园林,尤其是对法国园林极为推崇,因此勒·诺特式园林在俄罗斯广为流传。1714年彼得大帝曾在阿德米勒尔提岛上、涅瓦河畔建造夏宫,并模仿凡尔赛宫苑设计大庭园。至此,俄罗斯园林较之从前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原来以实用为主,转变为以娱乐、休闲为主,由原来小规模、简单的布局形式,转变为大规模、繁杂的构图形式。彼得大帝时期的俄罗斯园林同其他国家的勒·诺特式园林一样,以主体建筑——宫殿为中心,形成控制全园的核心,以宫殿轴线为主轴,进行对称式布局,轴线贯穿整个宫苑,园林景观气势宏伟、规模宏大、构图统一。

俄罗斯的勒·诺特式园林在模仿法国园林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比如,在宫苑的选址上以及水体的处理方面,更多地借鉴意大利式园林,宫苑选址水源充沛之地,并依山而建,形成一系列台地和叠水,结合精美的雕塑,整个园林景观既有辽阔、开敞的空间效果,又具有丰富的景观层次。另外,在植物的选用上,俄罗斯人利用樾橘和桧柏代替黄杨,以乡土树种栎、复叶槭、榆、白桦等形成林荫道,以云杉、落叶松等常绿植物构成丛林,使得俄罗斯园林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俄罗斯风情。

(二)俄国的勒·诺特式园林精品

1.彼得宫(Garden of the Peterhof Palace)

1715年,彼得大帝在彼得堡西面30千米处,濒临芬兰湾建造彼得宫。他之所以修造此宫,不仅是因为该地环境特别优美,更主要的是因为俄国在对瑞典的北方战争(1700—1721年)中获胜,在波罗的海寻到了出口处;为纪念此事,建造此宫苑。其后,彼得宫规模不断扩大,达到占地约300英亩的庞大规模。宫苑采用中轴对称布局,由面积15公顷的上花园和面积102.5公顷的下花园组成,位于上下花园之间的宫殿建于高12米的自然平台上,在上部平台的北端,其边界可达到芬兰湾的维斯达,这使得彼得宫具有恢弘的气势。

彼得大帝高薪聘请法国造园师进行宫苑的设计,其中勒·诺特的高足勒伯朗尤其受到彼得大帝的器重。整个宫苑以法国凡尔赛宫苑为蓝本,具有明显的勒·诺特式园林印记,因此被称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宫苑中的上花园以宫殿对称轴为主轴,对称布局,在中轴线上安排了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水景,如位于中央位置的尼普顿泉池,精美的雕塑屹立于平静的水面之中,变幻多端的水柱与雕像、水镜面构成对比。另外还有夏泉、春泉、方形水镜面等水体,水体的两侧仿照凡尔赛宫苑设计林荫道和丛林。

主轴线从上花园经过宫殿,贯穿至花园。下花园以雕塑、叠水、喷泉等构成的组合景观为主景(见图19-77)。大型的叠水瀑布自上层台地落入水池,旁有洞窟和彩色大理石的7组台阶,其上有一组镀金的雕像(见图19-78)。各种形式的喷泉喷出高低错落的水柱,彼此纵横交错,令人眼花缭乱。水体顺着台阶、台地层层跌落,汇集到最下面的大水池中。池中岩石上有参孙搏狮像(旧约传说中的力大无比的勇士),巨大的参孙用双手撕开狮子的大口,从狮子口中喷出20米高的水柱,借以纪念俄罗斯打通被封闭的出海口。在扇形水池外围装饰着以希腊神话为主题的众神雕塑以及象征涅瓦河、伏尔加河的河神雕像。最后水体沿着中轴线上平静的河渠汇入大海,因此宫殿的北面是最佳的观景之所,站在宫殿前的台阶上沿中轴线向远处眺望,视线可以一直延伸到海面,其辽阔的视野较之凡尔赛宫苑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由水渠回望,在喷泉水柱、绿树丛林的掩映下,宫殿显得格外宏伟辉煌。

img310

图19-77 彼得宫下花园的组合景观

与勒·诺特式园林相同,宫苑的中轴线上设置水渠,河渠两侧为绿毯般的草坪,草坪中装饰有一排圆形小水池,池中涌出一缕缕清泉,宫殿前大型喷泉水景形成对比。草坪旁边是道路,道路的外围设置大片的丛林。彼得宫的丛林中也有许多小林园,但这里的道路以宫殿、马尔尼馆、蒙普列吉尔馆三者为基点,各向外放射出三条道路,在道路的交叉点处设计景点,构成视觉焦点。如林中蘑菇喷泉和橡树喷泉,人们一坐到蘑菇形喷泉下的凳上时,蘑菇伞盖边会突然喷水,将毫无戒备者淋湿;当人们无意地靠近橡树时,其金属的橡树叶会突然喷水。丛林中还布设了很多雕像,如亚当、夏娃的雕像,青年阿波罗、酒神以及森林之神的雕像,构成一处处各具特色小园景,与中轴线上宏伟的气势形成了对比,也使整个宫苑在规则式的布局下,并不显得单调、呆板,而是富于情趣、充满幻想。

img311

图19-78 大型的叠水瀑布及镀金的雕像

彼得宫充分体现了勒·诺特式园林的特点,但又不是教条式的照搬,在选址方面俄罗斯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宫殿的位置在上下花园之间,处于园林景观的包围之中,从景观效果上看也要更胜一筹;而且由于水源充沛,彼得宫的水景至今仍能够不停地运转,这也是俄罗斯人引以为豪的地方。此外,宫苑中的植物数量和种类也比较丰富,当时从内地移植了4万株榆、槭和欧洲七叶树等,又从西欧引进西洋山毛榉、心叶椴和果树等,这些树木在俄国都可以安全越冬,这保证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

2.沙皇村(又名普希金城,Tsar’s Village)

沙皇村(普希金城)位于圣彼得堡以南24千米处,从1710年开始,这个地方属于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后,成为沙皇最大的离宫之一。1728年开始,命名为“沙皇村”。1756年,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叶卡捷琳娜宫在这里建成。之后又修建了亚历山德罗夫宫、音乐厅、琥珀厅,皆美奂绝伦。1937年,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沙皇村改名为普希金城。

沙皇村受勒·诺特式园林的影响,宫殿前有放射状的林荫道,以宫殿主体确立中轴线,在轴线上布置大运河,两侧对称式布置形式多样的小林园,其中装饰着水池、喷泉、雕塑,以及露天剧场等活动场地。

img312

图19-79 草坪植坛和刺绣花坛中的白色大理石雕像

沙皇村中最具特色的是叶卡捷琳娜宫苑。叶卡捷琳娜宫建于1744年至1756年间,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宫苑在宫殿的南面,占地约100公顷,采用轴对称布局,在轴线上布置精美的喷泉、水镜面。在宫殿的前面,与勒诺特式园林风格相同,设置了大面积的草坪植坛和华丽的刺绣花坛,在其间装点着美丽的雕塑(见图19-79)。

小 结

勒·诺特式园林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仅在法国,还在整个欧洲形成了一种典型性和时尚性的风格。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其设计自身也独具特色,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首先,勒·诺特式园林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撼,勒·诺特利用伸展的直线将人造园林与自然空间衔接了起来,使其与自然空间相融合。这种与自然新的关系产生的效果超过了从前的古堡和庄园花园,也超过了以往意大利等其他地方的花园,它并不是在向自然挑战,只是人工的一种展现。

其次,尽管勒·诺特式园林尺度巨大,但并不显得单调,在每一处园景中都会找到一些精巧、安静的私密空间,这些空间在与典雅、华丽、盛大、戏剧性的巴洛克风格形成对比的同时,也使得整个景观丰富,富于人情味。

此外,勒·诺特式园林形式的另一重要特质是它很适宜进入城市空间,它不仅可以填充位于城市中心的宫殿中宽阔的内庭,还可以被应用于几乎任何一处空地和空间中,而不会产生不协调的问题,因为城市中的道路和空间形状与它原来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不仅如此,这种花园形式完全可以被直接用来建造城市,这是真正的花园城市。由于构造原则的一致性,城市的路网完全可以在园路的形式基础上建立,只是建筑会多一些,占据了原来花木的位置。后来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是这样诞生的。不管后来的新概念是如何定义的、新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在这些经典的园林中找到源头,而在勒·诺特的设计中可以找到城市园林的源头。总之,新东西大多是从过去的经典中脱胎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