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终身素质教育的基石

构建终身素质教育的基石

时间:2022-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学素质教育:构建终身素质教育的基石全面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的素质,既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又是终身教育的需要。中小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关键时期。现代终身教育的首倡者当推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从此,终身教育在国际范围尤其是发达国家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当代教育思潮。

中小学素质教育:构建终身素质教育的基石(104)

全面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的素质,既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又是终身教育的需要。中小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只有与终身教育联系起来,才能扩展视野,着眼长远,增强力度,取得实效。

一、终身教育的提出

终身教育思想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孔子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05)在此,孔子说出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经过不断学习修养而达到的境界,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被誉为东方“发现和论述终生教育必要性的先驱者”(106)。如果说孔子在终身教育的起点上尚未言明的话,那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则将终身教育的起点确定在生命的最初阶段——胎儿期。他认为:教育应当从摇篮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直至进入坟墓方告结束。(107)英国思想家欧文也主张:“人人从出生到成年,都应当通过当时的最好方式受到教育和培养。”(108)法国教育家孔多塞认为:“教育应该不限年龄,任何年龄学习都是有益的而且是可能的。”(109)美国教育家赫钦斯也认为:“一切人都有能力学习。只要一个人活着,学习就不停止,除非因为他不运用学习的能力以致学习能力衰退……没有继续不断的学习和再学习,真理不能长时间保留在人类事务中”;还强调指出:“如果说他们只在童年时期学习,那就是说他们只在童年时期是人。”(110)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我们所要求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有了小先生和传递先生,大众的教育寿命可以延到各人身体寿命一样长,终身是一个继续不断的现代人。”(111)这里的“整个寿命的教育”与“终身教育”是同义语。

现代终身教育的首倡者当推法国成人教育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以“终身教育”(life long education)为题作了报告。1970年作为“国际教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集中探讨了终身教育问题。同年,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导论》一书问世。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委员会将“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112)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并与人的生存与发展联系了起来。从此,终身教育在国际范围尤其是发达国家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当代教育思潮。1990年9月30日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作出庄严承诺:我们将努力制定各种方案,“使儿童做好准备以参与生产性就业和终身学习的机会”(113)。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将终身教育置于社会的中心位置,看做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

所谓终身教育,用朗格朗的话说:“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这段时间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点与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114)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将终身教育界定为:“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115)简言之,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连续的多方面的有机联系的教育。

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的一生。这得到了多学科研究的支持。比较动物学家浦尔特曼指出:“人是‘生理的早产儿’,在他出生之后,留下了大量的发展余地。”(116)心理学研究指出:“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地学习,才能完善他自己。”(117)“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118)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和思考得出了与富有洞察力的教育者同样的结论:“教育必须被看做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和人的发展每个阶段的持续过程。”(119)

学习没有固定的年龄。“在人生旅途的各个阶段通向各种体力和智力的现有知识形式的大门,都广为敞开着。”(120)但在传统时代,人的一生被分成两个时期:一个是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时期,即作为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另一个是由此而延续到生命结束的实践活动时期。人们往往期望将所有学习课题都集中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来进行,总是期望在早年获得足够的知识,从而顺利地走向社会生活,并安全地走到生命的尽头。如今,人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都有各自学习与发展的课题,一个全新的教育出现在摇篮与坟墓之间。这就促使人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在任何一个生命的时期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过时了,并且会或多或少地丧失其价值。“教育,如果像过去一样,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这是不可能的了。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方向发展。”(121)人们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接受的教育,甚至在青年期接受过高等教育,也很难使其确保过一种称心如意的生活。当今任何一个希望跟上时代发展的人,都有终身不断学习的需要,而不是将教育集中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来完成。“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消失。在内部需要的压力下,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外界的要求,教育现在正处在实现其真正意义的进程中,其目标不是为了获取知识的宝库,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展,作为多种成功经验的结果,而达到日益充分的自我实现。”(122)

现代终身教育的兴起是与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量和知识量的增多、人类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闲暇的增多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是与“学习型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作为与战后革新时代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迅速变化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有利于人的持续发展和自我实现,能促使教育成为实现社会平等和民主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学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

(一)素质的提高伴随人的终生

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123)。这也意味着,人的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且是无止境的。素质教育不是基础教育的专利,应伴随人的整个生命旅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124)基础教育所能达到的素质培养的目标毕竟是有限的。对人的教育的目的,不可能随着基础教育阶段的结束而彻底完成。“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无论多么重要和必须,却仅仅是一种准备,一种真正的教育过程的不甚完备的预示活动。这种教育,只有在我们的同辈人,即成年人中实施时,才呈现其完整和全部余地。”(125)期望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完备的素质,是不切实际的。由于教育进行中的复杂性,更由于进行中的任何行动的结果只能在遥远的将来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要想完全保证教育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人也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真正的成熟不是在人生道路的开始,而是在经历了许多不同阶段后的终点。”(126)就知识的获得而言,学生不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劳永逸地获得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127)。至于多方面素质的提高与完善,更需要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努力。

人人期望有意义的人生。在一生中,不仅能给自己带来生活的满足,能为自己沿着诗一般的小路不断前进的机会,而且需要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机会,去创造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和整个人类都更加美好的世界。为此,就必须终身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当个体从一个年龄阶段向另一个年龄阶段过渡时,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的不断进步,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往往伴随着危机,甚至会呈现出剧烈的波动。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看到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若要避免或减轻危机和波动,使自身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正如人们认识到衡量国家的实力不能只看某个单项指标而应当看综合国力一样,人的实力也不是由单一品质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由各种品质因素构成的素质结构。这样的素质结构需要终身不断地完善。

(二)中小学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石

诚然,教育必须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不能认为哪一个年龄阶段不适合于教育。但在人的一生中,确实存在着几个比其他阶段更适合于学习的阶段,而且,在这样的阶段,需要全面而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上付出特别努力。基础教育是学生基本素质提高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在儿童少年时期进行的教育和训练的大好时机,其后往往难以弥补。这正是人们普遍重视基础教育的原因之所在。事实证明,某些能力容易受到年龄的限制,如记忆力超过一定的年龄界限,会失去敏锐性和伸缩性;某些知识(如数学和外语等)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易于学习和掌握,而在中年以后,则会遇到许多不易克服的困难;某些技能(如体育运动技能和舞蹈技能等)更应在生命的早期通过训练而获得。

正因如此,强调终身教育,并不会降低学校教育的作用,相反,会更加突出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作用,增加基础教育的责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确认:“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128);“普遍提供一种适合于所有人的教育,它既能使人们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使人们获得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129);而且,“成功的基础教育能够激起继续学习的欲望”(130)。这种欲望促使人们在正规的教育系统中继续学习,并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学习。正如终身教育家朗格朗所言:“只有当人们在童年时就接受了一个良好的、合理的教育(这种教育建立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并且为社会学、心理学、身体和大脑卫生的发现所证明),终身教育才能名副其实”(131);“如果他从童年时就受到适当的训练,那么他就会永不停顿地去学习、去研究,并且照这样去教育自己。他决不会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允许他停止去追求知识或完善的终点。他将总是不知疲倦地检验他的与事实和变化中的情况不相符的知识,同时在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公正的、极少浪费人类资源的世界中发挥自己的作用”(132)。可见,中小学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全过程中的一个颇为重要的起决定性的序幕。良好的合理的中小学教育,会为个体提供智力、体力、品德、审美等方面的食粮,这些素质构成个体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习惯和态度这样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其基础也主要是在生命的早年打下的。生命早期形成的整体素质,会使人终生受益,是个体持续发展并成就未来的基石。中小学只有全面而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为学生继续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打下基础,使未来的成人为正视和承担生活的义务和责任做好准备。若个体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而在某一方面的片面的发展,就难以实现协调而持续的发展。

三、终身教育理论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基础教育责任将大大增加,基础教育的若干重大问题都应重新加以审视。终身教育要求基础教育必须真正关注人的终身发展的长远利益,把重点放在人的发展上,要求以连续性、整体性的眼光对待和规划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素质教育,使这个时期的教育真正成为终身教育的基础。

(一)进行基本的整体素质教育,打下继续学习的坚实基础

基础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应通过具体活动,开展学习指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养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应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智能;应磨炼和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应使学生保持和增强足以承受得住未来学习和生活变化及需要的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知识与技能的贫乏,情感的淡漠,情操的低下,艺术的无知,心理上的扭曲,体质的弱化,个性的泯灭,都会给终身学习带来麻烦,也难以使人舒适而体面地安度终生。这意味着,中小学教育必须在多方面素质的提高上寻找适度的平衡。应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为目标,取代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诚然,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获得是重要的,但更应重视武装其智力和精神。“为了向他提供必要的适应性和多面性,重要的不是让他吸取现成的知识,而是为了研究和发现将他从智力和精神上装备起来。”(133)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为主,避免过早的专门训练,为学生过早地提供太专门的训练,就难以使其面对和适应持续多样的变化,必然会给他们的发展造成损害。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与教育的整体性和完备性以及教育各个阶段的顺序和协调性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教育必须强调教育过程的协调性,注重个体发展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教育的手段和课程的设置,都应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应将教育看作一个密切相关的统一结构,这个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应依靠另一部分,而且只有与其他部分联系起来时,才有意义。如果其中的一部分消失,结构的其他部分将失去平衡。

(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获得终身受益的“钥匙”

人的一生中每个阶段都应学习,而且都会遇到如何学习的问题。面对浩若烟海的知识,面对纷至沓来的无数信息,若不会学习,就难胜任未来的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影响效果,甚至会一无所获。既然每个人都有终身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的需要,那么,“每个人如不学会学习,这种需要是无法得到满足的”(134)。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有效的学习方法,犹如一把多功能的钥匙,易于打开知识宝库和科学的大门。古人云:“授人以鱼,可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会使其终生受益。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对知识的理解、同化、分析的能力,对自己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的能力,轻松地把握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知与行、专与博之间关系的能力。学会学习对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并将受益无穷。但这在基础教育中往往受到不应有的忽视。这不能不说是基础教育中的莫大憾事!我们完全有理由断言:如果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方法仍然保持传统状态,那么,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挫折。

(三)培养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留下成功与幸福的体验,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

依据终身教育理论,即使基础教育完成后,当自己感到需要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而且学习将贯穿终生。否则,就难以过上完满的生活,甚至会落伍,或被时代所淘汰。基于此,自基础教育阶段起,“教育内容应培养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与乐趣以及不久以后接受终身教育的愿望与能力”(135)。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培养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与乐趣,将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当今相当多的中小学生,由于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局限,加上过重的课业负担,较为普遍地存在厌学情绪。这必然使学生因此而失去终生学习的动力,不可避免地出现过早辍学的现象。

种种迹象表明,成人与其过去的生活有着种种联系,保留着青少年时代的种种影响。如果在他们的早年曾受到过某种使其厌倦学习和进步的训练,或者没有为其充分准备好教育过程得以延续所要求的那种耐心和努力的话,那么,成人教育对他来说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况:成年人无论自身的知识水平及发展程度如何,都懂得并理解对自己的子女进行培养和教育的重要性,并极力为他人尤其是其子女争取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尽管他们作为个人和社会的成员同样需要继续教育以获取新的知识,但他们对自身的继续教育往往表现得冷漠,甚至抱有敌意。这究竟是为什么?除了成人教育所提供的条件未能符合其愿望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以往的教育体验并不是一个幸福的体验”(136)。他们在易受外界影响的孩提时代和青少年时代,受到过一系列挫折,有过受创的经历,或失去过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这都会使他们因没有从所提供或强加给自己的教育模式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和期待的东西而对继续接受教育失去兴趣,这难免使其“从教育的高速公路或岔路上掉头而去”。这种情况促使我们反思基础教育:是否能为学习者留下成功与幸福的体验?

然而,在现行的基础教育中,考试和不适当的评价标准严重束缚着学生。教师往往按苛刻的具有决定性的某种确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或是优秀,或是勉强合格,或被归于“差生”之列;或被选择,或被淘汰;或是成功,或是失败。在这里,天赋和机遇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记忆力强者优于反应迟钝的;唯师是从者优于创新者。因学业失败而被淘汰的同时,造成了对学生的不容忽视的伤害,使不少学生毫无成就感和幸福感可言。那么多的学生以“失败者”或“被淘汰者”的心态进入社会后,其继续学习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成功与幸福的体验,这应成为教育的基本信条。我们不能容忍我们的教育给学生造成任何失败。正如人们不会接受这样的事实:一个工程师应该建造桥梁而又允许所建造的几座桥中的一座一旦车辆通过其上就将倒塌。当务之急,应限制学业失败现象的发生,防止大量的青少年有被排斥和无前途的感觉。我们认同这样的观点:“愈使一个儿童过上完满与和谐的童年生活(以及使一个青少年度过真正的青春),就愈能更好地为他将来的成人生活作准备。否则,他将总是以悔恨和怀旧心理追忆其毁掉的童年。”(137)

(四)培养学生自主自律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其继续学习的条件

“每个人都要通过其整个一生以其自身所获得的知识而生存”。这就需要人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坚强的毅力,以得到持续发展。终身学习是一项高度自觉的活动,就闲暇的学习活动而言,更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的自主参与,需要具备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依赖他人心理,畏难发愁情绪,都是终身学习的大敌。基础教育中,应有意识地克服诸如此类的消极品质。但不可否认,基础教育中恰恰忽视这一问题。不少教师往往抱着学生走,代学生思考,替学生选目标、订计划、作主张、下结论,致使不少学生依赖性强,服从心理重,自主自律性差,意志薄弱。如此培养出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就很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继续学习的目标,也很难为实现学习目标而不懈努力。终身教育学家保罗·朗格让曾将学校比作一所失去自由、服从权威、任人裁定而充满孤独、失信、约束和封闭的监狱。“给一个孩子传授知识以及他在其中度过了大部分青春时光的这个地方,本身不就是这样一个监狱吗?在这里,他被剥夺了自由,大量的作业强加在他的身上,他必须服从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教师的决定,而教师的责任是不间断地对他实行裁定。”(138)若真正为学生终身教育着想,必须打破这样的“监狱”!

(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导向作用

在学习型社会,任何人不可能是绝对权威。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教育者。师生之间教学相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能者为师。尤其是在当代信息化社会,教师已不可能是所有知识的占有者,也不可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通过多种信息渠道随时获取新的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而且有些新的知识和信息往往是教师所未获得的。古人所谓“学无常师”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为全面的体现,而“师者恒为师”的片面观念必须彻底改变。“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但这丝毫不会贬低或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几乎全部学生,尤其是尚未掌握思考和学习方法的学生而言,教师仍是无法取代的”;而且教师应“在那些指引终生的基本价值方面,则始终要有极大的坚定性”(139)

四、发挥学校和家庭及社会教育优势,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

根据终身教育的理论,整个社会将变成“学习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在学习化社会,不再把以学校制度为中心的教育部门与其外的非教育部门截然分开,学校不再是社会中的一座“孤岛”,而是社会整个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础环节,应努力完成作为“基础”的固有任务。但学校教育在完成其任务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应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善于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以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收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学校教育资源也应适当地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所有效利用。学生不在校的时间,正是人们的空闲时间。当地居民完全可以利用学校的场地从事闲暇教育,满足人们充实余暇内容、继续学习并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必须改变过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互相隔绝的状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

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学校遵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按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会更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产生影响;学校代表国家承担着培养和提高一代代新人的素质的重任,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权威性;学校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训练有素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而进行素质教育,因而会使素质教育具有实效性。当然,学校教育要真正有效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无条件的,也不是每所学校都无一例外地能实现每个学生素质提高的最优化。

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社会教育组织机构繁多,其教育内容具有广泛性、适用性、及时性与补偿性,其方式方法具有灵活多样性,若善于利用,引导得力,必然会对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当然,由于社会教育的对象并非局限于青少年,其内容往往针对性不强,加上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等因素制约,故应注意其对学生素质的消极影响。学校应积极利用社会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影响,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

家庭对子女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具有早期优势,是子女成长的摇篮,可为学生素质教育奠定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益于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使儿童的智力得到尽可能早的开发,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形成最初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还可对来自社会种种影响起到“过滤”作用,进行合理抵制与吸收。当然,家庭教育也有其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家长的素质上。家长品德素质状况对子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知识素养、教育观念与方法直接影响对子女进行素质教育的成效。家庭气氛如何,父母包括其他年长者对子女的要求是否一致,与学校教育是否协调一致,也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必要的补充。学校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小学与家庭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其教育活动更易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与协助。应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善于发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优势,共同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收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