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

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地构建素质教育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我国的素质教育则必然体现为社会主义方向性和集体主义导向性原则。素质教育目标也是一种培养目标,它更着眼于受教育者内化的品质和水平。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目标是按照教育目的制定的素质化的培养目标。全面性原则是指素质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全面开发,针对应试教育的症结,以发挥素质教育目标的规范作用和导向功能

第二节 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

素质具有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每逢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或素质结构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但过去调整目标,过多强调当前社会和国家需要,忽视社会和人的自身发展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对公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设计素质指标,就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

科学地构建素质教育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年来,人们对这一工作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大量研究。一些理论工作者,从现代科学的素质范畴出发,对人的身心素质结构及其功能进行系统分析,为构建素质教育目标提供了内涵比较具体、外延又相对稳定的理论假说;众多实验学校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认真总结和吸收“五育”目标模式积累的丰富经验,参照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素质要求,为构建素质教育目标提出了可观察、可操作的经验模型。无论是从理论假说入手,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来构建目标,还是从经验模型着眼,采用因素筛选的方法来构建目标,我们都必须首先明确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当是我们在目标构建过程中正确处理带有普遍性的一些矛盾关系的准则,它既是对素质教育规律性的认识,也是人们长期以来教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这些原则做比较全面的表述和总结,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内容: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素质教育目标必须充分体现我国宪法关于义务教育的方针,受我国教育目的的领导和支配,并与学校培养目标提出的人才质量规格在方向和功能上完全一致。

人的身心素质作为一种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潜能是一个矢量,这种潜能素质的社会化,总是具体地为一定国度、民族的价值标准和社会文化规范所限定的。我国的素质教育则必然体现为社会主义方向性和集体主义导向性原则。因此,按照我国宪法关于义务教育的方针,我们必须把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素质、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道德素质、以创造精神为核心的审美素质及其综合表现的劳动素质作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素质规格的基点和导向指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的素质问题愈来愈成为社会的注意中心。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新一代公民素质的发展与教育,相继提出各种不同的“现代人”的素质要求,例如,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等等。这些提法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今社会对人的素质发展的共性的要求,又因其特定的出发点和特定的内涵而体现出特定国家、特定社会的具体要求。对此,全盘排斥或全盘吸收都是不可取的,应当从我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现实状况出发,给予批判吸收,使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符合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的正确方向。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坚持素质教育目标构建中的方向性原则,就是要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必须面向世界,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目标体系应具有时代性,就必须面向未来,预见整个世界的前景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要使学生的素质适应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目标体系要具有超前性,就必须面向改革开放、加速四化建设的需要,使素质发展目标体系符合国情和省情,具有现实性、可行性。为此,在协同构建素质发展目标体系时,必须考虑以下的情况:

(1)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科技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对人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影响。它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加强系统思维、创造性思维、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要注意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独立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

(2)信息革命,特别是交通和传播媒介的发达,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世界的整体性发展,使各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整个世界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必须了解世界,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世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点是:新的高科技领域增多;多功能的劳动组织不断涌现;行业结构的转换频率加快。我们的教育要培养“通才”,即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人才。

(4)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加大对人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封建主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冲击,要求教育要特别重视思想品德素质、批判思维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二、目的性原则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培养目标则是在教育目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的任务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征而制定的培养人才的具体规格和质量标准。素质教育目标也是一种培养目标,它更着眼于受教育者内化的品质和水平。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目标是按照教育目的制定的素质化的培养目标。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申了这一论述,他说:“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这之后,对我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表述虽有所发展,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如“三个面向”、“两个结合”、“四有人才”、“五育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一系列基本观点,集中反映了我们国家对年轻一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目标必须紧紧围绕上述教育目的来构建,把培养目标中全部重要的因素进行整体的、全面的、有序的整合,从而把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文化素质、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创造精神为核心的审美素质及其综合表现的身体素质和劳动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基本框架和导向指标。紧紧掌握了这一条,素质教育就不会偏离方向。

三、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素质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全面开发,针对应试教育的症结,以发挥素质教育目标的规范作用和导向功能。

人的素质结构是一个由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及其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所以,素质教育目标要全面包容这些目标中的各个要素。

由于现代教育科学关于人的素质结构是一个由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及其若干要素有序组合的整体。所以,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既要重视文化素质的价值导向目标,又要重视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身心潜能的全面开发。在小学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应重视对小学生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评价,这是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策略。

四、整体性原则

人的素质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任何一方面素质的欠缺,都会削弱整体的结构功能,影响素质的整体水平。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各方面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某一方面的素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常发展,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补偿,以致成为终生的遗憾,因此,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内容要全面。而所谓全面,不是不分巨细地面面俱到,也不是以一个模式要求所有学生,而是要突出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保证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

此外,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为个体终身受教育奠定基础。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把多方面的潜能转化为能力。

五、基础性原则

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其发展速度之快往往超过人们适应所需的时间。面对这样的社会,教育根本没有可能教给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但必须帮助他们具备必要的基本素质,保证他们今后能顺利学会新的理论和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它的性质是国民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不是升学教育,更不是英才教育;同时,中小学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生计教育,而是普通教育,不能用狭隘的功利价值和实用价值来评定中小学教育目标。这里的基础性,不仅指“读、写、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包括全面的科学、道德、审美、劳动等文化素质基础,更不能忽视儿童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基础。同时,基础性的水准,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面向全体儿童,致力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着眼于最基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一种良好素质都是要经过若干层次的发展而形成的,较高层次的素质总是较低层次素质的扩展、深化和延伸。小学素质教育不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或专业素养,而重在提高基本素养,这既是由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又是由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中小学阶段是为少年儿童的全面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基本素质的状况,决定着他们日后其他方面的素质(例如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发展的高度。因此,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要求上不应求其高,但应求其实,要在最本质、最基本的方面提出实实在在的要求,重在为高层次的素质建立丰厚坚实的生长点。

中小学时期,人生可塑性最大,生理生长最快,心理发展逐步趋向成熟,是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期。因此,使受教育者在品德与智力、精神与体质、大脑与肌肉等方面得到主动的发展,全面提高他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技能、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启蒙阶段,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基石。在中小学打好素质基础,就可以在人的一生中建立一个稳定的生长点。可见基础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着力点,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不能违背这样一个基本原则。

六、发展性原则

发展的精义是开发儿童的身心潜能素质。人的素质总是与一定社会的生产水平、科学技术以及精神文明程度密切相关的。历史巨轮已运转到20世纪90年代,即将跨入一个全新的世纪。现在的小学生到2000年后将相继长大成人,他们是21世纪的主人。科学家们预测:21世纪的社会将是科技精英辈出、鼓励合作交流、提倡服务精神的社会。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迎接他们的将是一个丰富多彩、发展迅猛、变化多样、具有魅力的世界。因此,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将今天的教育与未来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思考,充分考虑时代特征,树立发展性的教育观,研究儿童的需要结构,着力培养和发展儿童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基本素质,帮助孩子们做好迎接新世纪的准备。

在制定小学培养目标中,要树立发展性的教育观,注重时儿童需要结构的研究,培养儿童强烈的求知欲、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引导儿童构建开放、有序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儿童自我意识、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重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更新。

七、超前性原则

教育事业是未来事业,它总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劳动者、管理者和保卫者。

设计素质指标,就必须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预测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八、科学性原则

培养目标是社会需要、教育规律和对象实际结合的产物,也是各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找到三者的结合点、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形成的素质结构才是科学的。

从发生学意义上说,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人的身心素质从潜在走向现实的开发过程,也是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因而,我们在构建素质教育目标时,应当把注意力放在教育对儿童身心素质结构进行开发、塑造和完善的实践方式上。应当指出,这种实践方式的根本特征是以开发和塑造儿童素质结构为目的的内向实践,它与开发和改造环境自然为目的的外向实践相比,是一种更高级的实践方式。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这既是一个科学性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问题。

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违反客观规律,教育就要失败。主观地确立素质目标体系,对儿童素质发展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素质的协同发展。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和素质发展的规律性。

(1)儿童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目标体系的确立应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又注意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

(2)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教育,效果最佳。

(3)不同学生的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要处理好素质目标体系的统一性和素质发展的个性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每个学生身上,素质发展应具有特色,要把素质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发展统一起来。

(4)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目标体系要体现身心的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知、情、意、行协同发展。

九、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全国各地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以保证全国各地的素质教育沿着基本一致的方向前进,促进全国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教育基础都很不平衡,要使各地素质教育在同一时限内达到同一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允许各地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按照统一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精神,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素质目标体系,使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十、可操作性性原则

一是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量。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把握。除了整个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的目标,还应制订各个年级、各科教学的实施目标,形成层次分明、整合一致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其中,有关项目还应有一定的质量指标,便于检查测量,以发挥反馈机制的诊断、调节和强化的功能。

二是要体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教育事业规模大,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在物质条件、师资质量、管理水平、社区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差距。因此,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要有一定的宽松度,除了对最基本的要求做出统一规定外,应允许和提倡各地区、各学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提出各具特色的目标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