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终身教育的培养体制

基于终身教育的培养体制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终身教育应有的地位。终身教育理论的问世,对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终身教育思想的倡导者认为,在影响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所有因素中,学校教育仅仅是一种有限的教育力量,学校不再是唯一被认可的教育场所。人们只要产生学习需求,就能随时在终身教育系统中获得相应的教育满足。

第四节 基于终身教育的培养体制

一、高职终身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终身教育”一词源于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推展委员会”上提出并获得通过的“终身教育”议案,是指人的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纵向上包括一个人自生命之初至生命之末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横向上包括从学校、家庭、职场、社会等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1970年他又在《终身教育导论》中提出:“教育不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即必须终身接受教育。政府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为每一个人一生中的任何时候提供其所需教育和学习的机会。”[1]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终身教育的涵义有了明确的表述,即:第一,必须对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之间的学习进行通盘规划,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必须按有连续性的教育计划进行;第二,必须避免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互不连贯,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不应产生矛盾,而应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并用“全人教育”观点把两者加以统合。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的吉尔皮,从更广泛的角度推进和发展了终身教育理论,使终身教育内涵有了新的发展[3]:第一,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第二,社会各行业、组织机构都具有教育功能、都负有教育责任。终身教育理论构筑了一体化教育体系,从纵向看它融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于一体;从横向看,它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于一体。1983年5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终身教育会议,把终身教育归结为“当代社会的一种绝对必要,是使全体人民在未来得到和谐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更新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战略投资”。1999年在韩国首都汉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把会议主题定为:终身学习培训——通往未来的桥梁。我国家《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终身教育应有的地位。终身教育理论的问世,对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终身教育思想不仅促使教育由“阶段学习”到“终身学习”、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重学历到重“职业资格”的飞跃等;而且把人们的观念、视野从传统、狭隘的学校“一次性的学历教育”中解放拓展出来,使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外延大大拓宽,从而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作为社区大学的我国高职教育的使命和定位

二、高职终身教育的特性。相对于传统高职教育,高职终身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1.连续性。传统教育的“前端模式”将教育限制在人生的某一特定阶段,只对人生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负责。在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条件下,这种一次职前教育终身受用的教育格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职业岗位结构的调整优化也日益加快,使得劳动者不可能在其一生中只从事一种职业。面对职业的变更,劳动者必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时提出了重新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要求。终身教育主张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要求教育从过去仅对人生早期的职前负责进步到对职后的整个人生负责,促使人们通过不间断地学习,从智力、体力、情感等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从容面对社会变迁带来的各种挑战。

2.开放性。传统教育将教育活动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到教学内容、教育评估自成一体,不能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随时调整、补充自己。不少已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抱怨在学校里学的知识能在工作中用到的不及十分之一,而教师却振振有词地回答:可惜我并不知道同学们今后能用到哪十分之一的知识,否则,我就教那十分之一好了。由此可见,封闭的学校教育缺乏与现实社会的沟通,难以顾及现实社会生产的需要,学生毕业后往往不能顺利进入生产劳动过程。终身教育的开放性本质内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社会化。教育社会化主要是指学校向社会开放,学校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根据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学科结构和具体教学内容,要打破儿童、青少年教育时限,面向已进入社会劳动系统的成人重新进入学校学习提供条件。二是社会教育化。终身教育思想的倡导者认为,在影响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所有因素中,学校教育仅仅是一种有限的教育力量,学校不再是唯一被认可的教育场所。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科技馆、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公共机构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教育及成人教育都可发挥巨大作用和有效影响。教育应扩展到家庭、友邻、职业岗位、工会、社团组织等与人们实际工作、生活有关的各种环境中去,满足人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变革的需要。

3.多样性。终身教育对受教育者没有年龄、资历、职业背景的任何要求,对学习时间和地点也无任何限制。人们只要产生学习需求,就能随时在终身教育系统中获得相应的教育满足。由于不同的人在各自不同的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的职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求学目的,因而需要不同层次的多种教育形式来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这些教育形式不仅有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之分,而且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之别,此外,还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出终身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个性化。由于人的生存总是个体性的,那么,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的学习或教育也应是个性化的,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终身教育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选择,强调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随时选择最适宜自己的教育形式,以便通过自主自发的学习在最高和最真实程度上完成全面发展的目标。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指出:“未来教育将是分散的、不集中的、个别化的。”

5.整体性。终身教育是人一生中所遇到的教育机会与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机会的统一,即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整合。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完善服务,现代社会中所有可资利用的教育力量应由相互独立、各不相干的关系发展成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亦即将各种教育机会和学习条件有机整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调控,使之统一在一个相互衔接的制度中,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

6.民主性。终身教育思想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利用一切教育资源,为社会的所有成员提供连续不断的教育服务,使普通民众也能平等获取教育机会。一切有求学需求的人们都可在自己需要的任何时候进入终身教育系统,以最适宜自己的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终身教育制度的最终建立将有助于教育民主化理想的实现”,“为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提供终身保障”。因此,如果“没有终身教育,也许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民主化”。

7.国际性。一方面它是国际合作的产物。终身教育得益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直接倡导和推动,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合作,成为一项各国政府认同的基本教育原则。另一方面,终身教育适应“地球村”理念,以及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经济一体化问题,培养关心全球安危,关注人类命运,具有“国际合作精神”的世界公民,在丰富并不断更新自己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宽容与批判兼备的精神和人格。

综上所述,终身教育思想不只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且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践和成就,它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个人而言,终身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对社会而言,它则是全体公民乃至全人类的教育。我们构建高职终身教育体系,就是要将一切教育机能整合起来,使之系统化,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机遇。现代科技的进步,为高职院校拓展功能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高职教育不仅是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人才基地,也是高层次技术型人才成长的必经之途,还是一般技能型人才继续发展的上升空间,高职教育处于现代职业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目前,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发挥终身教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增大。产业转型升级就是用高技术手段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是我国产业发展策略的要害,其关键在于除了要有一批研究和设计开发人才外,还须拥有一大批掌握多种技术原理和熟悉生产实际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严重短缺。以往我国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是由其他类型人员通过现场实践逐步转型而成。这种模式培养过程长,成才效率低而流失率高。而作为培养和培训技术型人才主要基地的我国高职教育,一方面强调初次就业许多专业转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局限于校内学历教育范围内,成才道路窄而弯又不通畅。二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规格增多。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后高技术生产与产业加快发展,其生命周期短、变化快,造成“中间人才”的岗位变化和流动十分频繁,要求多种规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和变化,不仅学历教育要多规格,技术培训更要多样化。第三是教育、培训标准提高。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后,人才规格、质量和课程标准面临国际化的挑战。技术应用性人才不仅要适应国外人才进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需要,而且要争取更多的跨国界服务份额,培养国际劳动力市场认可的、具有市场意识和能够不断创新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目前,我们的高职教育普遍缺乏能够得到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教育水平得不到认可,要求我们建立新的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国际化的高职教育质量认证和管理制度。英国于1986年起着手规范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确定了以知识水平、实际技能为核心的五级职业资格体系(NVQ),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各种文凭和证书课程标准,统一制定了各种课程的必修核心单元与选修单元或模块课程,以此规范多科技术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的教学规格。另外,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家也出台了全国职业技能标准,从而使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可以明确面向不同的技术水平。建立我国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既有助于规范劳动力市场,也使高职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有目标可循,有助于国际社会认同我国的教育水平、质量和层次。四是国际化成为重要趋势。目前,发达国家的主要策略是在我国开展其经济活动的同时,建立职业培训机构进入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并由此为其全面渗入学历教育打开市场缺口。从形式上看,这种技术培训性质的教育提供的仅仅是一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但所达到的目的却是部分地垄断该产业在我国的高级人才。从长远来看,它所带来的冲击并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所能衡量的。高职院校一要瞄准国际劳务市场,利用我国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注重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二要扩展国内的对外教育与培训市场;抓住入世后大量涌进海外劳动力的时机,设计各种高级技术课程与培训班吸引其参与技术训练;三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高职课程与质量,推动质量互认,吸引境外学生到我国的高职院校求学。

国际经验证明,高职教育是科技人才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美国2/3的未来员工和2/3的在职职工,欧盟1/2—2/3的科技人才,都要经过这一途径。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竞争力要提升,不少行业的人才标准要重新设定,职业继续培训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面对这一机遇,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地发展,推进职业继续教育的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发挥终身教育的功能。一是拓展专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法国通过设在大学的高级技术学院培养技术本科人才;美国本科大学承担了技术本科、研究生培养任务。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技术专科、技术本科以及硕士和博士的系统发展途径,形成了从技术工人、技术员到技术师及高级技术师的培养系列。二是与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衔接贯通。实行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和上衔下接的学制与模式,不仅给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教育和职业生涯不断提高提供了渠道,也有利于高职院校特色发展。三是促进不同类型应用人才流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折旧速度大大加快,技术、工程、学术三类人才需要在行业、职业岗位或专业之间相互流动和转换。为了保证人才流动和岗位转换的有效和正常进行,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各类应用型才人横向拓展和纵向发展的需要,建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并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终身教育体系。

四、高职终身教育体系建构。在新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职业岗位和职业知识技能,学习者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技能基础、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以及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胜任某种职业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体制改革与发展,应该遵循终身教育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在办学上处理好学历教育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在人才培养上处理好就业需要与职业发展、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关系。

1.准确把握教育定位。从性质上应把高职教育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应用研究生教育,属于同一教育类型的不同层次,与学科研究型普通高校属于两大教育类型。在层次上尽管我国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现状,现阶段高职教育定位于专科层次,但绝不能以此为据将高职教育永远定格在专科层次。一方面,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和人才市场短缺的问题已经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初露端倪;另一方面,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高职教育要真正成为与研究型高等教育相提并论的另一个高等教育类型体系,与普通教育实现有效的沟通与渗透,就必须完善自身层次结构,形成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相互衔接的、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只有完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才能使职业教育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载体,使人们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选择并接受职业教育。从目标定位上要明确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应用本科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和高层次技术型人才,更不同于中职教育培养的一般技能型人才,而应该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就业和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办学定位上,要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面向市场坚持开放办学,走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2.加快完善多样化教育体系。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要使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为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开拓并完善其社会化服务功能,创造有利于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环境。首先是加快完善培养对象的多元化,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城乡新增劳动力的上岗、在岗、转岗和下岗人员再就业提供教育与培训;开展成人继续教育,为劳动者的职业晋升、岗位变化、技能更新和提高等需要提供教育与培训;要特别重视为弱势群体服务,只有全体国民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才有可能实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理想。其次要加快完善培养层次的多样化。为应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和技术人才国际竞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着手技术本科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应对经济活动中最活跃、贡献率较高的产业发展需要,如软件业、信息服务和技术管理等。同时,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单一专科学制很难达到培养目标的专业,应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设立多个学历层次,向纵深发展。第三是加快完善培养形式的多样化。我国要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必须拥有大量具备全球意识、竞争观念、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外向型复合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后,在实践和继续学习中培养。高职院校必须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和举办夜校、周末学校等多种办学形式,突破时空局限,满足人们一生各个阶段对知识、技能和兴趣爱好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惠及大众,为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和灵活学习创造条件;还应把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技术开发推广紧密结合起来,使高职教育成为面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第四是加快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院校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并将企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时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具先进性、应用性和针对性,使人才培养更能适销对路;有了企业的共同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更加完备,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职业训练,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院校可以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生产实践和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院校兼职任教的双向渠道,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均衡和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联合进行职前教育、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可以整合院校和企业的技术、设备和资金等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校企科研合作。

五、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一要创建社区学院。创建社区学院,不仅有利于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缓解供求矛盾,还可以为开展终身教育提供最合适的场所,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职业与技术教育以及其他培训;以劳动力市场和人才预测的科学研究调查为依据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与地区经济组织及其他教育机构挂钩联合办学,协作进行一系列的咨询服务及研究项目,在合作利用教育资源方面互助互惠。二要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弹性学习制度的要点是: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学员分阶段完成学业、形成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因此,高职院校要重新界定“学生”概念,改变以往以“学龄学生”为主的状况,使非学历、非全日制学习的学员人数迅速增加,呈现终身化学习的特征。实现课程模块化和实行学分制是建立弹性学习制度的两个重要前提。按学分制规定选修可按需灵活组合的模块课程,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提前毕业,修满一定学分的学生可以申请就业、创业,一段时间后继续学习直至完成学业,既为学员建立了多种成长、成才渠道,也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三要改革考评制度,创新考评方法。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终身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行并重的“双证”制度,并相应改革考评制度,改变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单向考核,实行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多向综合考核,构建多元整合评价的核心技能评价体系。在考评方法上也要积极创新,变传统的形成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变内部评价为内外部结合评价,强调考评方法多元化,笔试、口试、论文、设计、答辩、现场操作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使考核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六、加快课程教学改革。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使其具备较强的就业、择业竞争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目标应从针对职业岗位就业扩展到职业生涯发展,突出“素质核心、能力为重”。“素质核心”即把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准职业人”作为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每一个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建构由大学生公共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公民素质、职业素质)、专业基础素质(技能、理论)、综合实践素质(就业实践素质和创业实践素质)构成的课程体系。“能力为重”即把形成职业素质核心能力、就业创业综合实践能力,奠定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标准。课程结构应突出“实践发展导向”,既要根据职业岗位角色和工作项目任务选择工作知识、技能和品性定位教学内容,又要根据职业发展需要选择专业发展知识、技能和品性,体现职业性与专业基础性融合;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既要体现职业岗位初次就业角色的实践过程,又要体现职业岗位目标角色的实践过程,体现就业与发展的统一;教学过程建构和课程内容序化,既要体现工作项目任务完成的实践活动过程,又要体现职业岗位迁移提升的实践过程,体现综合素质与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

要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高技术高技能专门人才,必须加快建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实践能力形成的教学模式改革,加快推广符合职业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广泛应用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职业体验和自主实践掌握知识、训练技能的学生主导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教学方法,积极倡导现场教学、仿真教学、操作训练、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当前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终身教育思想开启了全新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终身学习不仅仅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一个思想观念、知识体系、能力结构一成不变的教师,是绝对培养不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因此,每位教师都必须通过终身不断地学习,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满足职教生涯的需要。基于高职教育同时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应着重培养一定数量既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又具备本专业领域实践能力,“能讲会做”的“双师型”教师。为此,应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建立师资队伍建设派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渠道,构建一个专兼职教师职业资格培训认证体系,一个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特点的专兼职教师聘任考核激励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