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教育思想解读

孔子教育思想解读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教育思想解读在这一节中,主要是通过教育实例,对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对比,了解中西方教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有的放矢地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我们都知道,孔子一生三千多弟子,而至今被人们所熟知的有建树的弟子多达七十多人。

孔子教育思想解读

【教学目标】在这一节中,主要是通过教育实例,对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对比,了解中西方教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有的放矢地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我们都知道,孔子一生三千多弟子,而至今被人们所熟知的有建树的弟子多达七十多人。孔子是如何将年龄差异极大、智力各异的弟子培养成才的呢?我们现在的家庭大多是一个或两个孩子,可为什么家长还要为孩子的学习每天烦恼不已呢?

一、孔子的第一个教育精髓:“乐学”

“乐学”,是其中之一,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习知识为乐趣的人。”

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兴趣出发的。 我们如何来解释“乐学”?“乐学”就是孩子从兴趣出发,快乐地学习。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在两、三岁稍大一点的时候,都喜欢拆东西,特别是男孩子,为什么呢?这正是孩子的好奇心浓厚的时候。有的家长从不干预,而有的家长则不讲究方法,认为孩子不懂事,反而会吓唬孩子,呵斥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对身边的许多事物失去了好奇心,被父母约束着,父母会觉得孩子很乖,可时间长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也会随之消失。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的时候出了这样一道题:

“比尔·盖茨的办公桌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 其他的四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大陆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子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考试过后他就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这位大陆的学生在这道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给他一半以上的分。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可却得到1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据说有一位聪明的学生登上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网页上发现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兴趣本身就是破译的密码。

这个故事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而“乐学”和兴趣是靠我们培养的,可我们的很多家长却恰恰相反,认为学习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从小就灌输孩子苦学的观念,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有著名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等等。这样的思想一旦给了孩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学习对孩子来说还有兴趣可言吗?一提看书、学习,孩子就打怵。还有的家长经常对孩子讲,好好学习,给爸爸妈妈争气,这样的语言不仅使孩子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反而,他还认为学习是给家长学习,是自己的任务。

大家都知道许多的高中学生,高考过后举行篝火晚会,把书都扔到火里烧了,可想而知孩子对学习的痛恨程度。对知识、学习都到了这种仇恨的地步,怎么会学好呢?孩子哪还有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呢?学习一旦成了苦差事,还是给别人完成的任务,那么,学习就变得异常艰难,家长也变得异常辛苦。不仅学习如此,工作也是如此。

我曾经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兴趣作为自己的职业。有的人喜欢走仕途,为每天吃吃喝喝地应酬乐此不疲。有的人喜欢冒险,选择做一名赛车手。包括挣钱都一样,如果你把挣钱当成乐趣,那你每天挣到钱就很开心,而且,也会使用钱。如果把挣钱当成养家糊口必须做的,那你每天就会觉得很累。 所以,选择了你感兴趣的工作,你就会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学习也一样,对学习有兴趣,你就越学越开心。觉得这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到了这种境界的话,家长想不让他学习都难啊。

有的孩子报考大学专业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由家长来决定。所以,很多的孩子用了4年的时间,读了一个他并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为找工作发愁。

这是一项针对1 500名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的研究,追踪他们从1960年到1980年的事业发展。这些毕业生在一开始就被分成两组,第一组的人说想先赚钱,然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组的人则先追求他们真正的兴趣,认为以后财源自然会滚滚而来。其中,想先赚钱的第一组占83%,1245人。甘愿冒风险的第二组占17%,255人。20年后,两组共有101名百万富翁,1人属于第一组,100人属于第二组。

兴趣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可能是你始料不及的。一开始影响你选择的往往是薪水高低等因素,但你慢慢会发现,如果长期干自己所不喜欢的工作,就会备感厌倦。你就会变成一个简单的赚钱机器。

所以,无论工作、学习都需要有兴趣,从中找到乐趣。 学习和工作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将带给我们人生的价值、荣誉和快乐。学习的目的不是考高分,工作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实际上,它更是你实现理想的途径,是生活获得快乐幸福的秘诀。

关于兴趣,我们不妨来看看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述。

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生物学家戴维·巴尔德摩说:“如果你要预测一个人是否成功,是否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那么我认为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能否乐在其中。”

戴维·巴尔的摩(英语:David Baltimore,1938年3月7日-),美国生物学家,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曾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担任校长。如今他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会长。

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美国药理学家吉尔曼这样说:“回想我的经历,我最想告诉孩子的是,你要做什么事情必须首先喜欢它,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感到快乐,这样的事情才值得去做。”

阿尔弗雷德·古德曼·吉尔曼(Alfred Goodman Gilman)1941年生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在凯斯西部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尼伦伯格研究室和弗吉尼亚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他自1981年起任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的西南南丁格尔中心教授。1994年,因发现G蛋白质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很多人干了一辈子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因此一事无成。看看这些成功的人,如戴尔、比尔盖茨、爱迪生,太多的人了,包括运动员邓亚萍等都是如此。喜欢才可以做好。

通过上面的案例说明,孔子2500年前“乐学”的观点,是与西方教育思想一致,是被认同的。

二、孔子的第二个教育精髓:“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 :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和道理;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和道理。说的是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孔子教育学生成功的秘诀所在,孔子的一生有3000多个学生,记录流传的大概有70多个学生,其中有10个是孔子最欣赏的优秀弟子。而我们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也就是两个老师,一个学生,相比孔子的教育应该是容易多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因材施教的几个典型案例。

(一)孔子是如何进行“因材施教”的

据《论语·颜渊》记载,有一次,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话意思是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这就是“仁”了。颜渊又进一步问道:“老师,怎么才能做到克己复礼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的东西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品德好,聪明好学,领会能力强,所以孔子回答时就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强调讲“仁”就要依礼而行,这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要紧密结合。

弟子仲弓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意思是说,外出时,要像去见贵宾一样地庄重,役使百姓时,要像承办盛大的祭祀典礼一样地严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的国家里当官,没有人怨恨你;在卿大夫家里做事,也不会有人怨恨你。

孔子曾说过仲弓有雄才大略,性格又仁慈贤德,因此孔子就从侍奉君主和管理人民的角度来分析“仁”。指出对待君主和人民要严肃认真,要宽以待人。

孔子另一名弟子司马牛去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却回答说:“仁德的人,说话往往是缓慢而谨慎的。”因为司马牛“言多而噪”,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就强调说话要谨慎。司马牛这才明白,老师强调的是要言行一致,而不是只空谈“仁”。

还有一件事也很有趣,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的两个弟子,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两个人在政治方面都颇有成就。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这意思是听到了好的事情就马上实行吗?孔子回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么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呢!”意思是要考虑家庭情况,看父兄是否同意。然而,当冉有去问这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就很肯定地回答说:“听说了就要实行!”

孔子截然相反的回答使得另一个弟子公西华大惑不解,于是就去问孔子。孔子说:“求(冉有)也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这是说,冉有比较懦弱,所以我就鼓励他,推他走快一点;而子路个性好胜,所以我就有意抑制他,让他缓和一些。

孔子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在回答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的。孔子一生3000学生,都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而我们大部分家庭就一个孩子,如果我们要用心地去了解孩子,教育孩子,难吗?

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知”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了解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呢?为什么孔子要对他3000多个弟子使用这样的教育方法呢?实际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学生,但是每一个学生又都有他们自身的价值。就像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是一样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喜欢玉器,现在又有很多人收藏各种石雕。为什么可以价值连城?因为每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雕刻家构思的时候是要根据石头本来的颜色、形状等决定雕成一个什么样子的作品,就是“因材施艺”。正因为与众不同,利用石头原本的特性和形状,雕刻出的作品才是独一无二的,有它自己的价值。每个人也一样,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性格。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孩子的天赋、性格、爱好等都是有差别的,发现孩子特性和天赋,因势利导,才是因材施教的可贵之处。

(二)西方因材施教的成功教育案例

无独有偶,在19世纪初,德国有个叫卡尔·威特的人,他是一名乡村牧 师。他主张孩子必须从幼儿时开始教育,即使是普通智商的孩子,只要因材施教,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他的观点遭到很多人的嘲笑和鄙夷。幸运的是,和他一起长大的一个好友格拉彼茨的牧师认同和支持他的教育理念,并积极奔走为他组织演讲。

在一次教育讨论的聚会上,一个叫希拉德的牧师认为孩子的天赋决定一切,他断言:“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家无论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开导和启发都是徒劳的”。这种观点显然和卡尔·威特的观念截然相反。卡尔·威特立即反驳道:“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还是平庸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注定了的,成才的关键在于孩子从生下来到5. 6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们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是有限的,天赋不能决定一切。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他的言论遭到所有在场人的反对。面对众人的围攻,一个人没有办法说服他们。卡尔·威特最后说,我们可以用事实来说话,如果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只要他禀赋一般,不是白痴,我就一定可以把他培养成一个非凡人。

不久,他的妻子就生下一个孩子,但孩子没等到卡尔·威特着手教育就夭折了,之后又生了第二个孩子,取名卡尔·威特。但让人难过的是小威特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了,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傻。

父亲老威特悲伤地说:“上天怎么给我这么一个傻儿子呢?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邻居们都好心地劝他,可心里却认为小威特就是个白痴。他的妻子也劝他放弃自己教育孩子的计划,因为不会有结果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威特正确教育下,小威特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业进步神速。在他五六岁的时候,他在各方面的能力已超出同龄孩子一大截,7岁半时就已远近驰名。小威特的事情逐渐传遍了全国,各路精英带着怀疑的态度从四面八方赶来考他,结果都夸赞他的聪明。当然老威特很注意方法,当别人考他的时候都会安排地非常自然,既不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能让孩子有骄傲的情绪。不久,威特的名字就轰动了整个德国,把小威特说成是才智和能力都非同一般的孩子,令人惊叹。

在德国,自古以来尊重学者就是一种社会风气,这也是德国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的原因之一。小威特的惊人学识传开以后,莱比锡大学一位教授打算让他到大学学习,在经过了考核以后,校方同意在第二年入学。那一年小威特才9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一个孩子的成长取决于良好的教育。我们的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不够聪明、没有天赋,可我们又有多少家长责备过自己教育不当呢?即使是普通智商的孩子,只要因材施教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从小威特的成长过程我们得到了证明。

由于我们现在的学校学生比较多,如果在学校实行因材施教有很大的难度,但家庭中的因材施教是完全可以的。孔子一生有3000个学生,而我们家长一生只有一个学生。如果我们每个家长都舍得花费时间和经历了解孩子,多学习一些教育方法。相信每位家长都可以成为一位受孩子尊重、信任的好老师,好家长。

(三)当代教育的成功案例

而在我们的现实的家庭教育中,也有“因材施教”的成功案例。

有一个非常好学的孩子,她每天认真完成作业,认真预习明天要学的知识,可是,考试的时候,她的同桌就轻易地考了第一,而她才考了全班第25名。

为此她不解地问妈妈:我真的比别人笨吗?为什么我和他们一样听老师的话,却总是落在他们的后面呢?

妈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有一次考试,孩子考了第二十名,而她的同桌依然是第一名。于是孩子又问了与上次一样的问题。妈妈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尽管她心里明白,人的智力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好使。可是她没有这样和孩子说,因为她知道这不是孩子想要的答案。

另外,妈妈也不想说那些应付孩子的话,比如:因为你贪玩,还不够勤奋;你和别人相比还不够努力……因为她知道,像女儿这样天资一般,一直都在努力却又成绩并不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已经够辛苦的了。

这位母亲决心要为女儿寻找一个完美的答案。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女儿依然努力学习,虽然她还是没有赶上她的同桌,但是却一直在进步,她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鼓励女儿的进步,妈妈决定带女儿去看海。于是,在那里,这位母亲找到了她长久寻找的完美答案。

母女二人坐在沙滩上,海边都是争食的鸟,每当海浪打来,小鸟都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几下翅膀就可以升入天空;可那些海鸥却让人觉得有些笨拙,从沙滩上飞向天空要用很长的时间,不过,真正飞跃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海鸥。

同样的道理,能够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并不一定是天资聪明的孩子,而是一直坚持不懈的孩子,即使没有很好的天赋,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如今这位母亲再也不用为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发愁了,因为她的孩子已经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了北京大学的校门。

这位母亲很让我们佩服,这个故事也很温馨、感人。人的天资本来就有差别,这位母亲了解孩子,采用了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法,关心和鼓励孩子,最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获得自信,取得成绩。这位母亲除了用正确的因材施教的方法之外,还有一颗宽容、包容的心。

时常听到有些老师怪学生不听话,恨铁不成钢;也常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对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其实,当老师的和做父母的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

《参考消息》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她不到一周就被学生轰下讲台。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有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后来,她又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外出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她裁剪衣服的时候,手脚太慢了,品质也过不了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别人已经干了许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就这样,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沮丧回来时,母亲总安慰她,从没抱怨。

30岁时,女儿凭着一点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开办了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成为了一个拥有几千万元资产的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前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母亲告诉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女儿流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不绝的信念,就是一粒坚韧的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着生长出的奇迹。

事实上,只要老师相信学生,父母相信孩子,因材施教,孩子就一定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也许他不一定能考上很好的大学,但他一定能有他自己满意的前途。

当然,当学生找到合适的生长土壤后,他的成长也不会一帆风顺,他还会面临很多的挑战,还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创伤。

三、孔子的第三个教育理念精髓就是:“恕”——“宽容”

学生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行终身乎?”子曰:“其恕乎?”

学生问老师:“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远受益吗?”老师就用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如果有这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吧。”什么叫“恕”呢?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那么用到教育孩子方面,如何来理解“宽容”呢?“宽容”就是“放下”。如果孩子这次考试没考好,就像孩子犯了天大的错误,发生任何事情,家长都会拿成绩不好来说事,不能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一切,不能用理解的态度去鼓励孩子。宽恕就是爱。是爱别人,也是爱自己。但是我们很多人可以宽恕自己,但不能宽恕孩子的一点小错误。在这里要强调,宽容并不是没有原则,没有标准。没有原则和标准的“宽容”就是纵容,是犯罪。

一家四口吃完饭以后,女儿和妈妈到厨房去刷碗,收拾厨房,儿子和爸爸在看电视。 突然,听到厨房有碗掉在地下摔碎的声音,然后厨房就没有声音,过了一会儿,儿子说一定是妈妈摔的,爸爸问为什么?因为妈妈没骂人。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孩子的错误家长不会原谅,而自己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只会宽恕自己,不会宽容他人。宽容是要学习的,特别是对孩子的宽恕,实际就是对孩子的接纳。当家长宽容孩子的时候,往往是最有魅力的时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宽容好像成了稀有的东西。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就不能原谅孩子呢?实际不是因为刚刚发生的事情而生气,而是在我们的家长心里有一个潜意识,就是我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学习好,成绩没有考好。所以一直耿耿于怀,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发火,骂孩子,数落孩子一顿。我们不是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己所不欲,还有强加于人”。

宽容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如果在生活中,家长要有宽容的态度,尤其对待孩子。你的宽容能让孩子效仿。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在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时说过:“是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态度挽救了我。”

(一)宽容的故事——印度

甘地出生在一个小藩王国的宰相之家,从小就爱撒娇,性格也不开朗。他对父母十分顺从,对周围的事物也特别敏感,自尊心很强,一旦被人奚落,马上就会哭鼻子。在学校一挨老师批评,就难过得受不了。少年时期,由于好奇,他染上了烟瘾,后来发展到偷兄长和家里的钱买烟抽,而且越陷越深。渐渐地,他觉察到自己偷别人的钱,背着父母抽烟的行为太可耻了。一想起来,就觉得无脸见人,内心十分痛苦,甚至还想过自杀。

当他终于忍受不了痛苦的折磨时,便把自己的整个堕落过程写在了笔记本上,并鼓足勇气交给了父亲。甘地以为,父亲会狠狠地批评他,甚至惩罚他。但是,事实却出乎他意料。父亲看后,心情十分沉重。他不但没有责备甘地,反而自己留下了伤心的眼泪。甘地是个上进的孩子,他看到父亲痛心的样子,觉得自己太对不起父亲了,从此,他痛下决心,彻底改正了错误,走上了正道。

(二)宽容的故事——禅学

宽容是被禅学所崇敬的一种品质。许多禅师都擅长用宽容来感化弟子,让他们得到禅的真传。古时候,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禅师。有一天晚上,老禅师在院子里散步,发现墙角那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出家人越墙出去溜达了。

对于这种情况,老禅师没有产生惩罚弟子的想法,而是走到墙角把椅子移开,自己就地蹲在那里。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进来了,他顺墙而下的时候正好踩着老和尚的背跳进了院子。当学生落地后,看到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吓得惊慌失措。谁知,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平静地对他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裳。”

事后,老禅师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而且所有的弟子都不知道这件事。从那时起,却再也没有弟子越墙到外头闲逛。正是老禅师的宽容,给了弟子改正的机会,并从中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帮助其他人也改正了不良行为。他的弟子们更是学会了宽容他人。

可能有的家长认为我也想宽容,也想去这么做。可看孩子做的事情太让我生气了,让我找不到宽容的理由。我们看下面一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

(三)宽容的故事——教育家陶行知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回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陶行知的教育方法让我们明白了,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换个角度想问题。可见,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经常问自己:“要是我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我现在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他的心里会感觉好受一些呢?”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发生的问题,这样家长站在孩子的位置和利益考虑问题,也教会孩子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从而产生宽容的品格。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旦具备了这种美德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精神困扰,始终怀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生活;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能够做到宽容的人就是智力发达的人,他将看到广阔多彩的前景,能够感到所有的人都在冲他微笑。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培养一颗宽容的心,用爱去帮助他人,用理解去对待身边的一切。

我们常说,从孩子的表现中就能看到家庭的教育。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四)在美国也有这样一位宽容的校长

美国史密斯女子文科私立学校(Smith Colleage),成立于1871年,是美国目前最大的女子文科私立学校,位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有个女学生,有一次因赴男朋友约会而迟归宿舍,只得爬窗户进去.可是窗户太重,她的力气抬不起来.忽然窗内有人来帮她忙,还轻声对她说:不要让旁人看到,爬进一看,正是笑容满面的威尔逊校长。

以后,这样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

宽恕就是给别人一次机会,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无论在教育中,在商场上也是一样,会宽容别人的人总是受到尊重和喜爱。

(五)宽容的故事——李嘉诚

华人首富李嘉诚接到来自美国商人的订货单,可就在他完成订货后,美国商人却突然变卦不要了,他也只好解除订单。按照合同,违约方必须做出巨额赔偿。可是,当美国商人试探地问李嘉诚需要赔付多少赔偿金时,李嘉诚却说:“生意场上的事,变幻莫测,换了我发生这种事情也自然。虽然你不要了,但我这批产品还未受到损失,所以就不必赔偿了。中国有句话,生意不成情意在嘛!”美国商人千恩万谢而去。时间久了,李嘉诚也慢慢淡忘了这件事。 两年后,美国来了另一个商人,专找李嘉诚,要买他的塑料花,一下子让他赚了一大笔。 事成之后,李嘉诚问道:“先生为什么专门要我的产品?”对方回答:“我有一个生意上的朋友经常谈到你,说你这个人不错,待人仁厚,不斤斤计较,可以打交道,所以我就找上门来喽。” 李嘉诚这才恍然大悟,会意地笑了。由于他的一次宽容,给自己换来了一次挣钱的机会。

(六)富翁和三个儿子的故事

一个富翁有3个儿子,他感到年事已高,决定把全部财产留给3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给谁呢?他犯了难。最后,这个富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告诉3个儿子,每个人都要花一年的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后看谁做到了最高尚的事,谁就可以继承全部遗产。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3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让他们一一讲述自己的经历。

老大得意地说:“我游历世界时,遇到一个陌生的人。他对我非常信任,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不幸的是那个人意外去世了,于是我千方百计找到他的家人,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奉还。” 老二也自信地说:“我旅游到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看到一个贫穷的乞丐落到了河里,于是我立即跳下去,把他从河里救了出来,还送了他一笔钱。”老三犹豫了一下说:“我没有遇到哥哥们遇到的那样的事情,不过,我在旅行的路上遇到一个人,他总是想得到我的钱,并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被他害死。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发现他正好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只要我抬一抬脚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他踢下悬崖。可是后来我觉得不能这样做。刚要走,可又一想睡在这里会很危险,担心他一翻身就掉下悬崖,于是我把他叫醒了,然后继续赶路,这算不上什么有意义的经历吧。”

富翁听完了孩子们的经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然而,对一个一再加害自己的人,有机会报复却放弃,还帮助对方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全部的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这是一个既幽默又教育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许多圣人智慧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宽容就是一种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千年提炼而流传下来的,所以,学习经典,就是用一种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古人在长期摸索中积累的智慧和方法。我们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看得高,看得远。圣人的思想,引领我们去思索人生,去感悟生命的价值及生活的意义。

世界上越是真理,越是朴素、简单、大众化的。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传统的文化教育不是让我们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强调了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学乐”。通过实践告诉后人,该如何实行“因材施教”。最后,告诉我们终生受益的为人之道:“宽容”。

然而,这些教育智慧为什么没有传承呢?实际这是由历史原因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与废弃都是有其社会、历史背景的。所幸的是现在我们又开始重视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除了在一些大学开始设立相关专业外,还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

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就说中国传统教育或中国教育一无是处。而我们没有传承和继承的传统,在西方却一直被认可和延续。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通过实例比较,会发现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西方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不仅仅是智慧的结晶,也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教育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