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子名况,号卿。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候,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想能反映现实。荀子认为,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荀子认为“心”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获得知识,求知并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第四节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名况,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山西安泽一带)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官”的“祭酒”(学官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墓位于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东南一公里处,黄土堆积而成,东西长10米,南北宽8米,东西两端高7米,中间高3米,上面遍布刺槐,墓前有石碑两块: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立,碑额篆书为“补建荀子墓碑”,碑文及署名已不清;另一块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立的,上刻“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候,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他的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孔子的“礼学”,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

荀子博学深思,思想非常丰富,涉及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且都有很大的建树。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想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一、虚一而静与善假于物

(一)虚一而静

荀子认为,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首先,心能接受与储存来自外界的知识,这是藏;但又不能让已有的知识成为成见,妨碍新知识的接受,这就是虚。其次,心能辨别差异,时兼知多种事物,这是两或多;但心一旦专注此物,就不能被其他事物所干扰,这就是一。再次,心始终是活动的,这是能动;真正的“静”是“动而有静”。“心”无时无刻不在活动,这些活动有些是对思维有利的,有些则是有害的。认为要排除幻觉、胡思乱想等的消极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进行有条不紊、深入细致的思考,不至于被已有知识所蔽,从而获得真理。认识过程中加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荀子认为“心”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获得知识,求知并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只有承认无知才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不能因为自己有点知识就沾沾自喜,更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识发酵形成偏见、成见,排斥新知识。要随时准备接受新知识,最好是用自己学过的方法、知识、经验帮助自己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不能浮躁。“虚”、“一”、“静”也不是孤立的。“‘藏而有虚、两而有一’、‘动而有静’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前两者要求不以已有认识阻碍接受新东西,不以对一事物的认识妨碍对另一事物的认识。而只有做到‘动而有静’、‘专一于道’才能进行循序渐进、深入细致的思考,不至于被已知知识、其他事物所蔽,从而获得真理。

(二)善假于物

善假于物,一是指人通过学习,利用、制造外物,凭借它们增长自身征服自然的能力;一是指人能够借助学习,我所不能。荀子认为个人能力有限,要善于借助知识,来丰富人自身。基于人性本恶的前提,荀子十分看重学之“功”。为使就学之功有所依凭,首倡“善假于物”练外功。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向有一技之长者学习。在荀子看来,整天苦思忧虑不如“须臾”所学,善学者必须“善假于物”。借助外物之长,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轻而易举可收登高博见、呼风彰闻之效果。借他人之“舆马”,来补己“非利足”之短而达“致千里”之目标;借外界之“舟揖”,可弥己“非能水”而收“绝江河”之功效。即使资质、禀赋平常之人,如能博取众长,聚万善于一身,能不除“恶”务尽成高尚君子乃至后天圣人吗?

二、善伪为师道

(一)善伪

荀子提出“善伪”,即通过人的改造活动,导人向善。面对恶性,荀子主张以人性的调节功能和社会的整治功能,对人的恶性加以约束,对人的欲求加以调节规范。认为人为设定并传授、熏陶、灌输定制而成的善,成为人类协调行动、组织政治生活的规则,就能克服恶性,臻于善境,以人的作为达到社会的治理。在荀子看来,人性虽恶,但人的本性也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地分化出了圣人、君子、小人。而这些正是由于制定了礼仪法度,与是否受其感化而形成的。人的欲求由于是天成的,带有“不可去”“不可尽去”的特征。但是,天成之恶性是可以节制的。再次,人可以通过理智的思考,使其欲求限于合理的范围内,对恶生加以有效的节制。荀子十分强调圣人的作用,虽然他们也具有天成的不异的恶性,但圣人能觉醒矫正人性恶的必要性。并且圣人可以创造社会弱控手段的礼仪和强制的法度来有效的矫正恶性,导人向善。同时,荀子也强调人性之恶没有例外,没有差别,圣君和暴君,君子和小人“其性一也”。如果去掉圣人化性善论,自我约束改造的能力,那么天下就无所谓善恶强暴了,顷刻间就会陷入混乱败亡之中。由此证明人性皆恶,人性同恶,但众人又都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去恶、节恶,以达到善境。而这一切的人心、政治秩序都只能依赖礼仪法度的约束规范。

(二)师道

荀子提出尊师重道。师道尊严以及“相观而善”的观摩的思想,受到历代学者推崇。

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君亲师是礼之本”,“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教师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因此他告诫统治者应当特别记住,“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是否重视教师,是关系到国家政治命运的一件大事。教师应当受到统治者的崇敬与信用

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认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又说,“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教师是礼义的化身,必须绝对服从,统治者决不能容许有人背叛、怀疑、非议教师,否则就要以刑法问罪。荀子进一步修正了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民主精神,把“尊严而惮”作为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使教师成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者。

作为教师的条件,荀子有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首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这是说,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尊严的威信;二要明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粗,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而不是记问之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