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孟子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孟子的“性善论”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成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础。

第二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县)人,生于公元前372年,逝于公元前289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孟子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其父早逝,其母倪氏一心教子成人。有“孟母三迁”及“断机劝学”故事,成为家庭的佳话,广泛流传。孟轲受业于孔子。一生学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33]。其经历也与孔子颇为相似,他一生聚徒讲学,是当时著名的游士,游说各国,到过宋、魏、齐、梁诸国,也曾显赫一时。虽倍受礼遇,终因其政治主张与时势不合,而始终未受重用,因此先后离去。最后再到齐国,被齐宣王聘为客卿,“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齐宣王不肯实行孟子建议,孟子遂告老还家。孟子晚年归邹,专心著述、讲学,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孟子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孔子曾提出“性近习远”,对人性善恶没有表态。孟子性善论的根据是,“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34]。简言之,人生都有“不忍人之心”和仁义礼智“四端”。这是先验的、超功利的、天赋的良知和良能,是人之所以为人,人同禽兽的分别。“四端”扩充开来即是“四德”。这需要有信心,要经过主观的努力。“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35]“人皆可以为尧舜”[36],自谓不能、自暴自弃是无道理的,是有害的。恶劣环境中也有“善言”、“善行”,能否为善关键还在于有无积极向善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精神。孟子还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7]的观点,认为人的心性来自天赋,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扩充自身善端,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的“性善论”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成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的内在的本质所决定了人需要社会伦理和政治,学习的可能性大小决定于人自身,而非其他。因此,孟子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并以之贯彻于其教育和政治实践。其二,“性善论还揭示了人之“故”。人性之“故”就是“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38]。所以,既然仁义为人之所有,就必须依据人之所以然来做事,因此孟子的“性善论”指出,教育与学习是人所必需的,同时要自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作用

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善性”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孟子说:“设痒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39]孟子在这里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又说明了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孟子并不认为人的完善道德品质是先天的,而人的本性仅具有善的萌芽,即性“善端”,这有待于以后教育的“完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教育,人的“善端”就得不到发展,甚至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因此说,孟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以教育入手的,而教育又是扩充完善的过程。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对“劳力者”的教育则是为了使之成为统治者的顺民。同时他也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40],“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41]

“人伦”就是“人道”,是人类的本质表现和生活特点。其具体内容是以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为核心的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2],后世称之为“五伦”。“五伦”使学生懂得并遵守维护社会尊卑、贵贱、男女、长幼、朋友关系的封建道德规范,培养自觉服从封建统治秩序的“君”、“圣贤”。

“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为人们所普通接受。在“五伦”中孟子尤重父子——孝,长幼——悌这两种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伦理道德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事父母;义,从兄长;智,明白以上二者的道理并坚持下去;礼,孝悌在记节上的表现;信,老老实实地做事,讲信用。他认为“百亩之田,勿夺民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43],这是他政治的理想。他希望把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实现,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的基础之上。教育通过使人明了并实现这一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把孟子提出的“明人伦”当作教育目的。“明人伦”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三代的共同教育经验。这对于统一办学思想,统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形成中国人重视道德的价值观念,中国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是有重大作用的。

三、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教育内容

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44]。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教育就是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45]。孟子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人伦教育和道德教育。孟子还主张坚持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使“五伦”、“仁义”深入人心。之后,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以培养“明人伦”的士君子为目标的教育就逐步演变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孟子认为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潜力,这一要求贯穿在他的整个教学思想中。孟子强调“思”,重视人的主观能主性。他同样认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感知,只不过他特别强调学习中个体认识的自觉罢了。

1.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知识的获得,并非从外而来,而是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德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所以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原。”[46]他认为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指导,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这些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读书是必要的,但要做到理解,不要轻信,不能盲从,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正如他所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47]在谈到读《书》的体会时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48]要求读书不能拘泥于文字和词句,而应能过思考领会其深层涵义。

2.启发思维

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法达到他预期的结果。学习主要靠学生专心有恒,深造自得。教师了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容易领悟教师所讲的道理。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

孟子要求学生有存疑精神。有疑才有思,疑,正是启发思维的起点。他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弃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49]意思是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通过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是教师引导的结果。

3.专心有恒

孟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反对三心二意。他以下围棋为例,他说,下围棋只是小技术,如果不专心志致,是学不会的。弃秋是围棋高手,假如让他教授两个人棋艺,一个人很专心,听弈秋指导;另一个虽听着,心里却在想只要有天鹅飞来,就要引弓箭去射它,后者的学习成绩一定不如前者。这说明学习上的差异,在于学习中是否专心,而不完全是决定于人的天赋的高低。

学习上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还要持之以恒。他说:“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50]又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51]这说明有作为者必有恒心,取得最后成功才罢手;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是没有恒心的表现。学习也要有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4.循序渐进

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不断地努力,而不能急于求成。他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累)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52]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他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譬喻人在受教育过程中,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5.因材施教

孟子认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53]对待学生,有你及时雨那样浇溉万物的,有成全别人的品德的,有培养别人的才能的,有解答别人疑问的,还有以流风余韵传下来,供后人学习的。这五种便是孟子提出的教育方法。他还说过:“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在多种教育方式中,还有一种是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事实上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