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

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没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再好的教育技术设备、资料也形同虚设。重视人文教育,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下文拟就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作一探索。孔子的施教观是“有教无类”。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应该指出,孔子的学与用,主要是指人文方面的内容,这正是近现代教育的盲点。

教育现代化,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没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再好的教育技术设备、资料也形同虚设。

教育思想现代化这个概念内涵深刻,人文主义精神是极其重要的内容。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即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核心是如何做人的问题。然而,20世纪以来,科技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而人文教育却退避三舍。人们注意的焦点过分集中于技术教育、业务能力的培训方面,而道德伦理等人文教育的内容则受到冷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教育的职能和方向。国家需要的是权力和武器而不是个人的教养。惜乎,这种现象的后果是严重的。人类道德的沦丧、精神的颓废现象日益严重。重视人文教育,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人文教育再不加强,人类也许会“人将不人”!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遗产,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为今天的人文教育所用。下文拟就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作一探索。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文思想大致有以下七个方面: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同志、朋友关系。教师要爱护学生,学生要尊敬老师。这是现代教育论关于师生关系的主要观点。但是,我国长期以来推崇的是师道尊严,把教学与学生的关系,视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有人把“师道尊严”的现象归罪于孔子,其实是不公正的。考之实际,孔子是主张师生关系平等的。

孔子不喜欢学生对自己盲信盲从,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安贫乐道,闻一知十,孔子多次赞扬他。但是,孔子也公开批评他。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句话大意是:“颜回,不属于对我有所帮助的那种人啊。他对我的话没有不乐于听从的,连一点异议都没有。”时至今日,许多教师喜欢学生唯唯诺诺、是非不分。教师如此,还谈什么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还谈什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孔子相比,有些人是应该脸红的。

孔子有一个著名的论点,那就是“当仁不让于师”。他不仅这样说,还鼓励学生这样做,因而他的学生大多能“抗言相谏”。一次,孔子应卫灵公之邀进宫与南子谈话,弟子们认为,孔子不应该和这个风流女子相见。孔子面对责备自己的弟子,一时很难解释清楚,但他却没有大发雷霆,只是对天发誓,表示心迹:“我见南子时如有半点不规矩,让上天抛弃我,让上天抛弃我。”

孔子爱生如子,不唯在学习上诲之不倦,在生活上也关怀备至。孔子的学生冉伯牛患了麻风病,别人避之唯恐不及,孔子却多次去探望他。他执着伯牛的手,伤感流泪叹息。子路好勇,孔子一直担心他不得善终。后来子路与人作战,被敌手剁成肉酱。孔子听到消息悲伤不已,大病一场,不久便病逝了。

孔子的施教观是“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思想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他认为,教育不应分贵贱、贤愚、亲疏,要让受教育者享受同等机会。他还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不是管谁,只要按规定交纳了学费,孔子都精心给予教育。他招收的学生不分年龄大小:曾参、曾晳是父子俩;不分贵贱:颜回贫贱,住陋巷,箪食瓢饮。他教的学生中有闻一知十者,也有愚驽者;有世家子弟,也有村野匹夫,甚至鲁莽之徒。据曹尧德《孔子传》载:子路是“卞之野人”,鲁莽武夫,向孔子师徒挑衅,被孔子以德感化,才拜在孔子门下的。当时孔子决定收子路为徒,其他学生还表示反对。但是,孔子力排众议,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他“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的儿子孔鲤,也受教于孔子门下。平时,同学们总认为他肯定受到特殊的教诲。可是,一打听孔鲤,才知道孔子对他与其他学生同等相待。

然而,时至今日,“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我们某些地区或学校还没有得到落实。个别老师视优生为掌上明珠,视差生为寇仇,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无所不用其极。再说,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教材偏深偏难,许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成了部分尖子生的陪读。我们今天要搞素质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实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孔子崇尚实干,反对花言巧语、纸上谈兵的现象。他说:“巧言乱德”,又说“巧言令色而鲜仁也”。他把“敏于事而慎于言”作为君子的标准之一,实实在在干事,是一个“君子”的必备素质。为了“矫枉”,他采用了“过正”的方法。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推崇上天无言,却有着实实在在地调停阴阳,运行四时,化生万物的“实干”精神,他希望人们也能如上天一样,埋头苦干,兴国利民。

他对“实干”方面的推崇,还表现在自我评价方面。他说:“文,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深也。”这句话的大意是:“论书本知识,我大概不比别人差多少;但是,作为亲自实践的君子,那么,我就没有什么成就了。”

中国的知识分子素有“埋头苦干”的传统,不能说与孔子的倡导没有关系。今天,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既有才能,又有埋头苦干精神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学习知识不是目的,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效地运用于实践,这才是目的。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孔子的“学以致用”的观点当是其理论支点之一。

孔子在谈到“学以致用”问题时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在孔子眼中,诗歌不仅可以给人以艺术的熏陶,而且“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学生们的知识积累即使并不菲薄,只要没有转化成为能力,仅是纸上谈兵头头是道,实践起来就会处处碰壁。孔子当年在教育实践中已注重了“学用结合”,确实是有远见卓识的。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与孔子的学以致用的观念不无渊源关系。

应该指出,孔子的学与用,主要是指人文方面的内容,这正是近现代教育的盲点。其实,人文学科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力的综合。人文学科应该是智慧的宝库,有待我们用思想的钥匙去开启。

班级授课制作为目前世界流行的教学模式,自有其优势所在;但是,受教育者的个性因素却往往被忽视。作为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因材施教思想,才能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憾。

孔子是“因材施教”原则的最早提倡者与躬行者:

一次,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人座谈。子路问孔子:“听到了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可以立即就干吗?”孔子回答说:“家中有父兄在,怎能不征求他们的意见而马上就干呢?”

冉有也问孔子说:“听到了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可以立即就干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立即就干。”

公西华一直侍候在旁,便问孔子:“两个人问的问题完全一样,先生答复的内容为什么迥然不同?”

孔子回答说:“冉有性格懦弱,平日遇事容易畏葸不前,我就激励他;而子路性格鲁莽好胜,勇于作为,我就教导他遇事慎重。”

看,孔子是何等重视因材施教!

孔子的门徒在孔子的教诲下,在个性、才能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德行”方面修养深厚,宰我、子贡在语言方面造诣良深,冉有、季路在政事方面研究深透,子游、子夏在文学方面术有专攻。

“实事求是”,是目前政治思想教育的中心内容,也是孔子当年教育学生的一贯思想。孔子反对不懂装懂的行径。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反对弄虚作假的做法,哪怕这种做法是善意的。

当时有个叫尾生高(一作微生高)的人,以诚实正直而闻名天下。一次,有人向他借醋,而他家没有醋,可是,他不以实情相告,却从邻居家借来醋给了借醋的人。这本是好意,但是孔子认为尾生高已在弄虚作假,算不上诚实正直之士。

孔子认为,没有假装有,空虚假装充实,贫穷装成豪华,这种人称不上“善人”,因为这种人是难以保持操守的。孔子病重,子路派同学前往充当家臣,准备后事。后来孔子病情好转了,不仅不领子路的情,还批评他说:“这样做是在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一次,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君主,孔子认为对君主宁愿冒犯他,也不要欺骗他。孔子对学生要求极严。子路推荐高柴去当费县县长,孔子认为高柴学业未完,能力不济,去当县长是坑害人而坚决制止。

“重视终极追求,执着地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人格,是人文主义的重要内涵。”我们说,彻底地做到实事求是,正是孔子提倡和追求的人格。

开放式教学是对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封闭式教学把学生束缚于课堂,束缚于书本,师生关系呈注射器与容器关系。开放式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学生被当成“人”来看待,有利于他们潜能的调动与发挥。孔子的教学就是有开放式的特点。

他有时组织专题讨论会。例如:一次曾晳、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他便要学生们各言其志。学生们各言其志后,他又稍作评点,以示褒贬。

孔子有时让学生海阔天空地提问,自己酌情回答;或让学生发表对某个问题的看法,适当点拨。

他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自己的评价则力求简要、精当。例如一次学生问他:“一个人别人都说他好,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算不得好人。真正的好人应该好人说他好,坏人说他坏。”孔子的回答精当、准确,使学生听了如沐春风。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六国,以天下为大课堂,以社会为教科书,对增长学生见识,提高学生能力,作用是巨大的。我们说,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渗透了人文精神。气魄之大,是古今无人能比的。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思想也丰富多彩。以上所说不能自称全面。诸如其“启发式”方法,“重视德育”的思想,“知人”思想,入世的精神,都是我们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所必须继承和发扬的,这篇文章中不拟多说。目前,世界上许多政界要人、工商巨子都推崇《论语》,并从中汲取治理国家、经营企业的良策;我们也有必要学习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挽救人文精神失落的局面,使教育思想真正实现现代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