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育的精神是否存在?

体育的精神是否存在?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精神与肉体是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宋明理学把这种观念推至极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所有关于长寿原因的调查,很少有提及体育锻炼因素的,更多的倒是强调养生。体育是冒险的准备,冒险是发现和创造的前提。这种认识和做法不仅不是体育,而且与体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是对体育精神的践踏。

走进体育

走进体育

袁振国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头脑里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数字和一个场景。这幅画面准确地说是一座雕塑,但因为我总是从画面上看到的,所以在头脑中显现的是画面,这就是米隆的“掷铁饼者”。这座古希腊时期的雕塑,距今已有2500年,可那股蓄势待发、力抵千钧的雄风依然让你动魄,那种无可阻拦的爆发力使你的肌肉也会随之紧张起来。早在2500年前力和美就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在令人叹服。想到的一个数字则是:据统计,美国中学的一种历史教科书中,78%的“英雄人物”是开拓南极、登上月球、发现新大陆、深入百慕大的冒险家,而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等只占22%。联想到的一个场景是:最近有机会游览了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那是一座海拔5600多米终年积雪的山峰,蓝得欲滴的天,绿得欲动的草,白得透明的山,处于尚未人化的原始状态,满山的乱石和丛林。乱石丛中,修了一条2公里的索道,可以把人送到近4000米的半山腰。为了乘索道,得等候两三个小时,再健壮的中国小伙子,也都焦急而又无可奈何地等待着。可当我乘在了索道的览车上后,却看到了另一幅令人激动的画面:一群群外国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穿着备好的行装,气喘吁吁,在乱石丛中攀登。这种场景在峡谷、在荒漠、在峻岭你都有机会看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一刹那间,同时想到这三件事。也许这看似相互没有联系的三件事,其实都贯穿着一种相通的东西,即体育的精神吧。

体育是一种强力的冶炼,是一种冒险精神的培养,是一种运动习惯的锻炼古希腊的斯巴达有一种近乎于野蛮的传统,当婴儿降生后即将其浸到冷水里,如果他的抵抗力足以让他活下来,就活下来;如果他活不下来,就不必让他活下来。在西方的文化观念里,肉体与精神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强健的肉体,就难以有坚强的精神,坚强的肉体是坚强的精神的载体。为了让坚强的精神能够寄予强健的肉体,就有了马拉松,就有了“掷铁饼者”。“掷铁饼者”绝不仅仅是一座雕像,绝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任何真正的艺术品,都是一种文化的产物,都蕴涵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某种理想,“掷铁饼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西方体育精神的凝固,可以说是一种图腾,体现了人对无穷伟力的向往。这种精神孕育了一些在我们看来近乎残酷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斗牛,比如拳击。西方人在我们认为不可理喻的行为中,感受到虽败犹荣的境界。他的失败甚至他的死亡使同样是人类的另一个人的超人力量得到了展现,可以毫不勉强地说,没有失败者,也就没有胜利者。从古罗马的决斗到今天的拳击,虽然更规则、更文明了,但崇尚强力的精神却是不变的。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精神与肉体是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宋明理学把这种观念推至极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中国人也讲“浩然之气”,讲“大丈夫精神”,但这种精神主要是靠修身养性、靠诚心正义获得的。这当然也有道理,但它不具有体育精神。

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以后,我们在引进科学的同时也引进了体育的概念,但是,中国人是用修身养性、用智育的观念来消融体育的。

“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活动”,这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给体育下的定义。假如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概念替换游戏,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智育概念的翻版:“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的知识、技能,增强学力,培养自觉学习习惯的活动”(顺便说一下,这种关于智育的观点也是很肤浅的,我在本刊的前几期文章中已经有所阐述)。体育不是智育的延伸,更不是智育的翻版,体育有体育的本质和特点,体育不能按照智育的模式来进行,同样也不能以智育的方式来衡量和检查。非常遗憾的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学校体育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所左右了。

体育不等同于达标训练 国家关于中学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的标准,是对中小学生的一种期望。学校为了促进学生达到这一标准,给予各种有益的帮助、指导和要求,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把体育局限于有关体锻标准的知识、技能和目标的达成,体育围绕达标而展开,就把体育引入了运动能力和水平达标的应试教育。不达标,就没有体育吗?达标了就可以不要体育吗?如果是这样的话,相当一部分学生,几乎不要体育就能达标,而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放弃所有与达标无关的活动,全身心地投入为达标的努力,也无法达标。把达标与体育等同起来,等于取消体育。

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 对体育最普遍的一种肤浅的理解是,体育就是运动运动。体育当然离不开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体育。但这并不是说,有了运动就一定有体育。斯文的运动不是体育,比如下棋、打牌就不是体育,下雨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做做操当然也就不是体育了;机械的运动不是体育,比如上班工作也有运动,但那不是体育,稍息、立正、齐步走,当然也就不是体育了;游戏也不等于体育,以游戏的心态对待体育,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反之却不然,游戏并不等同于体育。

体育不能仅以安全为前提,也并不能延年益寿 强力既是一种体力,也是一种精神,就像汉语中说的血气。现在的学校体育往往画地为牢,以安全为前提。太温文尔雅了,太循规蹈矩了,太整齐划一了。擦破一点皮,流了一滴血,就不得了了;打破了一块玻璃,踢飞了一个球,就犯大错误了。长此以往,一个民族还有没有血性!体育可以健身,但体育并不能延年益寿。所有关于长寿原因的调查,很少有提及体育锻炼因素的,更多的倒是强调养生。体育是冒险的准备,冒险是发现和创造的前提。修身养性,是修不出哥伦布的新大陆,也养不出南极探险家的。

体育不是整饬纪律和惩罚的手段 我无数次地看到和听到过,有些学校把体育课作为整饬课堂纪律、训练遵守规则的手段,体育教师成了变相的训导员。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常常用1/3甚至1/2的时间进行遵规守纪的操练,甚至用强迫性运动作为对不守纪律学生的惩罚手段。这种认识和做法不仅不是体育,而且与体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是对体育精神的践踏。所以难怪相当多的同学对体育课没有兴趣,还有不少同学讨厌甚至痛恨体育课。令人展现力量、令人精神松弛、令人热血沸腾的体育课,竟然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实在令人痛心。

体育是人类原始动力的文明表现

原始动力有点近似于动物性,但动物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太负面、太触目、太刺激了,动物性被看作与人性是分离的,是根本对立的。人与动物不可以在同一层面思考,否则就太亵渎人的尊严了。可是,人离动物真的那么远吗?

从西方文化的观念来看问题,就是另一番景象。从希腊文明起,对人的理解就是,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兽性是人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回避不了的一部分。所谓兽性就是自发性、攻击性、情绪性,所谓天使性就是预定的、理性的和克制的特性。在这一点上,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倒是相通的,许多动物,大到狮子、老虎,小到小猫、老鼠,甚至甲壳虫,都是人所崇拜的图腾。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典型地表现了人对动物的亲善和借助其力量的希望。到了近现代,这种人兽相通的意识,滋生出两个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学说,一个是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一个是弗罗伊德和他的精神心理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人是动物进化而来的,动物性是人性的基础,离开动物性考虑人性是无法想象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人和动物的共同法则。弗罗伊德的精神心理学说试图证明,人的行为绝大部分并不是人的理性支配的结果,而是原始动力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驱使的。这不是好不好或者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事实如此。说这么多,我们只是想要说明一点,人性当中具有动物性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无需为此感到羞愧。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保持动物原始动力的冲动,而又纳入文明的轨道。

原始动力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是自发性,是自由自在的放纵 规范的、合理的、有组织的活动,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遵守这种特征。但人的原始动力的自发性,实际上在潜意识深处经常决定和改变着我们的行为,经常促使我们不断打破自己建立的规范,不断引导人类走向尚处无知的领域。这种自发性需要一个释放的途径,体育活动就是一个最恰当的途径,它使得原始动力的自发性得到释放又不至于产生破坏性。任何激动人心的体育活动,都具有相当程度上原始的奔放、自由、无拘无束的特征。短跑、体操、远足、赛马、自行车赛、摩托车赛、汽车赛等,都是其自由的舞台。人类的这种不受命定的野性,也许正是突破陈规、不断创新的精神来源之一。

中国人信奉的人生哲学更具有决定论的倾向,相信的是“人算不如天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儒家文化虽然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一方面,但总的说来,更多是宿命论的,这就比较容易接受规矩而不是突破陈规。这种文化的传统使得我们在接受体育这一概念的过程中,突现了体育中规则的一面,而忽视了自发冲动的一面。

原始动力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攻击性 为什么西方人对于足球赛、冰球赛、曲棍球赛那么疯狂,那么投入,而且是不大打出手不足以平民愿?拳王阿里为什么如此受到世人的长期追捧?拳手泰森劣迹斑斑,为什么又屡次过关重返拳坛?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仅体现了超乎常人的攻击性力量,而且满足了人类普遍的原始动力中攻击性的释放需要。这种攻击性就是打击,就是搏斗,这种攻击性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竞争,表现在军事战斗中就是征服,表现在政治生活中就是霸权。这不是郝胥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如果一个民族长期缺乏必要的攻击力,能够相信这个民族会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吗?20世纪风云变幻的世界历史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更是有了深切的感悟。攻击要有攻击的对象,攻击力的培养要有培养的途径。体育,提供了相互攻击的对象,提供了最佳的培养途径。

攻击并不是孤军奋战,攻击的力量越强大,就越需要有协作。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攻击,就没有真正的协作。现代动物社会学的研究生动地告诉我们,越是有战斗力的动物群体,越具有协调性和良好的分工。

中国人向来讲“和为贵”,不欣赏攻击。但事实上攻击的本性并不会就因此而消失,结果这种攻击性就很有可能转变为隐蔽的攻击,背后的冷箭就是其最恶劣的表现。攻击性没有获得正面存在的合理性,攻击中的协作性也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国人在个体间非强力攻击性的比赛项目中,比如体操、游泳、乒乓球等,可以屡屡得胜,而到需要强攻击性又需要强协作性比如足球这种项目时,我们的缺陷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原始动力的第三个基本特点是情绪性的、非理性的超越 当骏马在草原上驰骋的时候,当雄狮在大漠中咆哮的时候,它们是要干什么呢?当登山探险队拿生命做赌注,征服了一座山峰又去征服另一座山峰;当长江第一漂的壮士将自己扔进惊涛骇浪之中;当蹦极运动员头朝地脚朝天纵身跳下万丈悬崖的时候;当刘易斯打破9秒9的百米世界记录,又向9秒8进军的时候,他们是要干什么?你不觉得他们的行为是那么相像吗?他们没有终极点,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更快、更远、更高。运动本身就是目的。现在许多被称为科学探险的活动,当初可是毫无科学可言的。然而,正是这种盲目的、非理性的冲动,使人们知道,大洋是可以跨越的,南极是可以企及的,高山也是可以征服的。这种非理性的、非功利的运动,把力和美结合起来了。正是这种力和美结合的传统,使得我们可以在缆车上看到成群的外国人气喘吁吁地在乱石丛林中攀登。

体育是有力量的运动,温文尔雅的活动代替不了体育。

体育是不规则的运动,规则只是为了使人的力量得到更自由、更奔放的表现才设置的。

体育是为争第一、为超越的运动,谦让也好,友谊也罢,那是表演,不是体育。

体育是一种习惯,不是仪式,体育在体育课中,更在生活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