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

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在女性主义学者哈丁看来,对科学发起批判并试图重建科学认识论图景的女性主义学派主要有三个,它们分别是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立场论旨在追求一种不同于传统科学的、具有破坏启蒙科学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情感二元论的“后续科学”。

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

在女性主义学者哈丁看来,对科学发起批判并试图重建科学认识论图景的女性主义学派主要有三个,它们分别是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通过对这三个学派科学认识论主要观点的梳理,可以透视整个女性主义的科学观。

(一)女性主义经验论

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理论应该建立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之上,在科学的理论选择中,经验起着决定性作用。女性主义经验论源起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他们赞同传统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基本立场,承认科学是对自然世界的镜式反应,是一种独立于人类认知主体而存在的知识客体,具有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但实际的情况却是,科学常常表现出男性中心主义的性别偏见,缺乏女性经验建立起来的科学必将是缺乏客观性的“坏科学”。正如哈丁所言:“在问题的提出和概念、假设的形成阶段,男性中心的偏见被带进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在研究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解释阶段也是这样,但通过严格坚持现今科学探索的方法论标准,这些性别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是可以纠正的。”[18]

如何纠正科学中的性别偏见,使之回到客观与价值中立的“好科学”的轨道上来?女性主义经验论给出如下回应:第一,赋予女性和男性在科学中平等的机会,如要求妇女被给予与其兄弟同样的教育、学位、教职、奖金等机会;第二,强调妇女运动之于科学的重要意义,消除妇女进入科学事业的结构性障碍;第三,扭转科学史研究忽视女性科学家的现状,着力恢复女性在科学史中的应有地位;第四,主张进行无性别歧视的科学研究。艾克勒(M. Eichler)对第四点还提出了七项指南:1.标题应该避免性别歧视;2.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3.消除性别歧视的概念;4.克服研究计划中的性别歧视;5.消除方法中的性别歧视;6.消除资料诠释中的性别歧视;7.消除政策评估中的性别歧视。[19]与此同时,女性主义学者朗基诺和纳尔逊等人还专门提出了情境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经验主义,以图彻底消除科学中的性别歧视,促生更加客观的好科学。

此外,一些女性主义学者如吉利根(Carol Gilligan)、鲁思(Hubbard Ruth)等还专门研究了女性经验的来源,并指出女性经验相对于男性经验而言更有利于建构客观与价值中立的科学,哈丁更是大胆地提出:“既然女性和男性的经验并未给知识提供平等的根基。根据女性主义理论,女性经验比男性经验为更全面、更少扭曲的知识提供了潜在的根基。”因此,“我们所有的人(男人、女人)都应当宁愿选择女性的经验。”[20]

总体说来,女性主义经验论的理论主张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其内部矛盾也是明显的,它一方面强调遵循严格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就可以消除研究者由于个体差异而导致的性别偏见,从而建立一种不依赖于主体的立场、社会特征以及价值取向而更具客观性的科学;另一方面又不加辩护地赋予了女性以认知主体的特殊性,认为扩大妇女参与可以为消除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平等障碍、为达到真正的客观性提供保障,这二者之间的矛盾饱受学界诟病。正因如此,一些学者认为,女性主义经验论过高地估计了女性对于科学客观性的作用。同时,女性主义经验论没有对科学认识论的基础进行直接的批判,而被后继学派批判为过于保守,这种保守为白人妇女进入科学机构争取到了更多机会,但对于第三世界以及有色人种而言,科学的性别结构则几乎没有改变。当然,也正因为其保守,他们的研究结论才得以进入主流知识体系而遭到更少的拒绝,从而更有利于女性运动的发展和女性研究的延续。

(二)女性主义立场论

女性主义立场论与激进女性主义相对应,其科学批判的重点是“常规科学”,并试图建立一种以女性立场和视角为基准的科学认识论,倡导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科学。女性主义立场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关于视角或立场的理论;二是关于某些视角或立场具有认识论优越性的理论。何为立场?立场是社会关系中的客观位置的体现。在哈特索克(Nancy Hartsock)看来,一种立场不同于一个观点或看法,因为要透过社会生活表面直达构成它的“实在”,需要从科学和政治斗争两个方面加以努力。[21]由此,女性主义立场论的任务就是:论证存在着一种属于女性的独特视角,并且证明这一视角具有某种优越性。

女性主义立场论源于黑格尔对主、奴之关系的思考,简言之,奴隶的生命依赖于对主人精确而可靠的了解,所以与主人相比,奴隶更容易形成头脑清醒的观察和评价。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和卢卡奇将这种见解发展为“无产阶级的立场”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阶级由于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其观察社会的角度也不同,不同社会地位构成了其理解社会的不同立场,受压迫阶级往往对社会的理解更少扭曲。因此,在资本主义体制下,无产阶级因其社会边缘地位而拥有对社会更独特、更准确的理解。

一些立场论者模拟这一说法,著名的有罗斯(Hilary Rose)和史密斯(Dorothy Smith),她们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以此为女性拥有独特视角提供佐证。就史密斯而言,女性经验的认识论价值源于其在社会关系中的边缘和中心的双重位置。其中心位置表现在其维持父权制体系重要工作的同时,又使这种重要性隐而不现;而其边缘位置表现为她们在父权制体系内没有权力。因此,女性经验出发就有可能揭露由其他角度看不到的社会现实。由此,史密斯不仅论证了女性立场的独特性,而且论证了其认识的优越性。哈特索克对女性主义立场的优点也做了这样的描述:“正如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立场能够看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下的东西,同样,从女性主义立场能够使我们理解父权制及其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不正当的倒置。”[22]

哈丁指出,女性主义立场论表明了权力与知识的紧密关系,所有的知识都属于强有力的组织或个人,不利的政治地位也可以转变为分析优势。女性主义立场论旨在追求一种不同于传统科学的、具有破坏启蒙科学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情感二元论的“后续科学”。菲(Fee)指出,这种以女性为中心的、关于女性、由女性自己为女性说话的“后续科学”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批判主流科学过分关注男性以及与男性相关的研究传统,提倡将女性作为研究的中心;第二,淡化或消除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界限;第三,运用知识解放女性,而不是统治或控制女性。为此必须建构基于女性主义价值观的女性主义研究方法。

与此同时,哈丁等还指出传统客观主义所宣称的科学客观性是一种弱的客观性。所有的人类信念(包括科学信念)都是社会情境化的,通过批判性的估价决定哪些社会情境倾向于产生最可靠的知识,并试图对历史上具体化的信念与客观性最大化的信念之间的关系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明,以便走出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两极对立,从而实现科学的强客观性。

总体而言,女性主义立场论强调女性视角的独特性与优越性,这对我们反思科学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但其本身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果不同的社会立场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观和认识模式,那么作为“边缘人”和受压迫群体的女性也会有自身的偏见、意识形态和权力欲望,她们又如何能比男性的立场更有优势和更少偏见呢?如果将女性经验和男性经验绝对地对立和隔离开来,往往会再一次陷入女性主义所批判的两分法圈套,最终导致以对一种性别的虔诚替代了对另一种性别的虔诚。更何况如果压迫/反压迫的关系或者性别从属的地位使女性成为了“优越的知者”,那么还有必要去改变女性的地位吗?此外,所有女性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与生存状态中,其立场也必然千差万别,因此,普遍意义上的女性主义的立场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正如哈丁所言:“立场认识论似乎需要一种错误的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声称存在一种独特的属于女性的认知风格或经验,这本身预设了女性拥有共同的本质特征而忽视了女性之间许多重要的差异。[23]

(三)后现代女性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相互契合的产物。后现代女性主义充分吸收了福柯、利奥塔和德里达等人的思想,倡导事物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差别性,否认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和同源性,不再迷恋传统认识论中追求的“宏大叙事”,坚持对传统的认识论基础进行完全的解构,以此追求“更客观的”科学。

哈丁在其《女性主义的科学问题》中明确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对西方科学的质疑经历了从“科学中的妇女问题”向“女性主义中的科学问题”的转变,例如:“在科学中,妇女的地位将会怎样?”——这就是科学之中的“妇女问题”。现在,女性主义者经常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把那些与西方的、资产阶级的和男性的计划明显地有着紧密联系的科学运用于解放的目的,那么这是否可能?”——这就是女性主义之中的“科学问题”。[24]显然,这是一种由改良立场向革命立场的转变。

如何正视女性主义之中的科学问题?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视野看去,对科学的解构与批判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第一:解构科学理论的中性语言。传统观点认为,人类的语言符号具有描写客观世界的功能并能与客观世界达成一致,不同理论之间进行评判时可以找到一种中性语言,这种语言仅仅作为描写事实的工具,作为人类一切科学的基础。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无不在语言之中,伽利略曾经指出,数字是写成宇宙这本巨著所使用的字母。然而,后现代主义反对中性语言的存在,认为一切语言都有其文化脉络,而科学语言往往是男性视角的体现。斯坦尼(Aronowitz Stanley)指出:“数学和逻辑都逃脱不了社会的‘污染’”。[25]因此,重要的是消除传统科学语言中的男性形象,还科学语言以本来面目。不仅如此,女性主义者依利格瑞、西索和克里斯多娃认为,女性受压迫源于语言。西索还试图通过直击男性/女性二分法改变女性的性别概念,并致力于解构二元论并改变这种二分法的语言。

第二,强调科学的多元性与非确定性。在正统科学哲学看来,科学乃自然之镜,科学一般被看作是客观的、一元的、确定的。美国哲学家罗蒂率先打破自然之镜,彻底消解了心中的表象是否与外在对象一致的问题,而将某一陈述的真假交给社会环境来决定。但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由此产生的科学必将是情境性的、多元的、非确定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并不像立场论所认为的那样,认为女性主义知识可以产生更好、更真实的实在图景,而是代之以历史的、多变的、情境的、多元的模式。别佛莱(Skeggs Beverley)借用福柯的思想指出,不是个体拥有经验,而是主体由经验构成。[26]任何研究者都受制于其知识、文化和经验的限制,自此,经验从知识的基础转变为把经验作为对认知主体的生产,任何方法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情境的。

第三,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受福柯思想的影响,后现代女性主义批判科学的客观性,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并且指出:权力通过言语行为或话语活动而赋予某种知识以合法性和有效性,反过来,知识又为权力提供“科学的”证明。后现代女性主义批判实证主义传统科学研究范式,指出实证科学不过是男权统治下的一种优势话语,其科学性与男性的权威有着密切的联系,揭示其标榜的客观性、价值中立原则实则有意无意忽视了女性的心智和能力。女性主义者从权力和统治的角度来看待男性和女性,坚持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男人和女人都以不同和不平等的方式打上了性别的印记。

总体说来,后现代女性主义挑战了任何可以定义的客观事实概念,强调多元化的女性经验。同时,她们不认为女性主义的各种论述就是确定的、科学的和优越的,就像她们怀疑在客观性、理性以及科学上的各种虔诚信仰一样,她们赞同各种知识论述都应该是在更广泛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和受到检验,因而强调要把如种族、阶级、性别、文化甚至于性取向上形成的不同经验都纳入知识考察的范畴之内。但由于后现代女性主义强调不同立场和不同基础的知识共存的合法性,也往往陷入相对主义的立场,因为它完全解构了各种知识选择的标准。同时,由于其忽视知识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后果,容易导致一种政治上的无效,很难为一场社会运动提供一种积极的、不可替代的、有说服力的社会价值及信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