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转型模式分类

转型模式分类

时间:2022-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转型模式分类一、“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模式曾经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及中东欧国家,为了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转型,多采用“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波兰政府在剧变之后公布的经济改革纲领中明确表示,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经过考验的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

第二节 转型模式分类

一、“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模式

曾经实行计划经济苏联及中东欧国家,为了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转型,多采用“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

“休克疗法”或者“大爆炸”(big bang approach)改革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提出来的。“休克疗法”原指在治理恶性通货膨胀时采取一系列严厉的经济措施。杰弗里·萨克斯信奉货币主义理论,在对待通货膨胀特别是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上总是主张采用“快刀斩乱麻”的治理办法。1985年,他在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时制定了一套激进的反通货膨胀的经济纲领,使通货膨胀由1985年的23000%降至1987年的15%,创造了当时的“玻利维亚奇迹”。此举使萨克斯在国际上名声大噪,以至于设计的遏制恶性通货膨胀的一揽子激进措施被命名为“休克疗法”。

1989年,萨克斯被聘请为波兰政府的经济顾问。当时波兰的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商品物资短缺、物价飞涨、外债负担沉重,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萨克斯提出实行迅速果断的措施,迅速稳定宏观经济,同时向市场经济过渡。波兰政府基本上采纳了萨克斯的建议。1991年,保加利亚也采取了激进的转型方式;而俄罗斯在1992年最终选择了“休克疗法”。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和压力下,[10]中东欧其他国家也先后进行了激进的、全方位的转型。应该说,苏联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从一开始就是目标明确的,即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波兰政府在剧变之后公布的经济改革纲领中明确表示,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经过考验的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捷克总理、经济改革之父克劳斯曾经说过“我们需要一种没有任何形容词的市场经济”。

“休克疗法”在用于解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问题后,其内容不再局限于治理通货膨胀,而包含了许多新的内容。按照萨克斯的解释,[11]“休克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采取严格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和信贷规模;削减财政补贴,减少财政赤字,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制止通货膨胀;第二,放开价格,取消价格补贴,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第三,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取消对对外贸易的限制,建立自由贸易体制;第四,取消经济控制,尽快打破行业垄断,放弃对私有部门的各种限制;第五,实行私有化,改造国有企业,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稳定宏观经济(stabilization)、价格自由化(price liberalization)和产权私有化(privatization)。三者之中,稳定宏观经济条件是必要条件,产权私有化是基础,而价格自由化是核心。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追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

对于经济转型而言,“休克疗法”意味着一种激进的经济转型方式。这种激进的方式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转型速度快;二是转型涉及面广。

为了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苏联和中东欧国家将私有化作为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手段,[12]在20世纪90年代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其规模和速度史无前例,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史上最大规模的财产再分配之一。从参与私有化的主体来看,可以将私有化分为“自上而下的私有化”和“自下而上的私有化”两种形式。“自上而下的私有化”的主体是国家,控制着国有资产,然后将其出售或分配给私人。苏联私有化就是带有政府指令性的色彩。[13]“自下而上的私有化”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决定将资产出售给谁以及以何种方式出售,又称为自发私有化。中东欧国家私有化初期,自发私有化发展很快,匈牙利、波兰尤为引人注目。但这种私有化方式实际上得益者只是本企业管理部门与工人,国家的利益却被忽视了,更多地追求有利于自己的资产分配,因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后来波兰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为自发私有化设置障碍,从而禁止了自发私有化。从苏联和中东欧私有化的实践来看,“自上而下的私有化”占了上风,从总体来看,国有企业私有化取得了重大进展(见表2.3)。

表2.3 1998年中期私人部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单位:%)

资料来源:EBRD,Transition Report,October 1998.

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的同时,苏联和中东欧国家对于经济自由化改革也是不遗余力。实行经济自由化并开放市场,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取消行政限制,放弃国家对于经济权力的垄断。所谓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开放,一是实行经营自由化,保证公民从事任何形式经济活动的权利;二是实行价格自由化,价格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三是实行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所有的经济主体都有权从事进出口业务活动。市场经济是一种由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的“自组织经济”,价格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可以说,灵活有效的价格体系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因此,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价格体制的改革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因此苏联和中东欧国家在转型之初,便大刀阔斧地对价格体制进行改革(见表2.4)。

表2.4 苏东国家价格体制改革进程

贸易自由化是指取消国家对于外贸的垄断,开放国际贸易,取消进出口的数量限制,确立合理的关税水平。贸易体制的变化也涉及汇率制度的变化和本国货币的可兑换性。苏联和中东欧国家贸易自由化的主要措施有:取消外贸的国家垄断,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当事人可以自由从事对外贸易;取消进出口的数量限制,降低关税,确立合理的关税水平;使本国货币具有可兑换性。[14]

二、“平滑”的渐进转型模式

不同于苏联、中东欧国家的激进转型模式,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经历了一个平滑的、渐进的过程,其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传统经济学理论,包括西方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都不认为社会主义能搞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坚持搞公有制,就不能搞市场经济。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后,未来社会将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因此,这种转型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系统理论可以借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伟大探索与创新

中国的转型始于农村,先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进行了生产方式的改革,出现了包干到户等各种新的生产经验组织形式。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关海庭认为:“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是社会各种利益集团围绕着制度、体制的一种公共选择行为,必然影响到社会中千千万万人的切身利益,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改革能否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改革方案被社会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程度。因此,在改革之初选择社会阻力较小,多数人都能受益,又能带动全社会变革的改革方案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是极其重要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当代中国改革起点的合理选择。愈是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发展,这种合理性就表现得愈加明显。”[15]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市场化改革的重点转移至城市,中国政府又开始了以搞活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渐进、试验、分阶段进行的特点。[16]1984—1987年,国有企业实行利改税,企业必须将55%的利润作为税收,税后利润的划分是通过政府与企业间讨价还价的过程完成的。1987年开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并进行股份制的试点。1992年开始,国企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1994年开始进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试点。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了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确立了国有经济体系虽然在所有制上归国家所有,但其运行、考核却完全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的制度形式。这种与市场相容的“新型国有经济体系”可以使资源配置在国家战略意志与市场竞争之间寻找到有效的契合点,从而有效地避免大规模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中国价格体制改革、外贸体制的改革也充分体现了渐进的特征。价格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1984年,价格改革的特征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1985—1988年,价格改革的特征是调放结合,以放为主;1989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征是抑制通胀,调控结合。经过十多年的价格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社会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中,市场定价已占70%以上,国家定价已不足30%。[17]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经历了六个阶段:1979—1987年,对外贸管理的控制大幅度减少;1988—1990年,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由外贸总公司、工贸总公司及地方政府分别向中央政府承包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承包基数内中央定额补贴三项指标,承包指标一定三年不变;1991—1992年,大幅度削减了进口商品关税;1994年,实现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的并轨;1996年,又大幅度下调进口关税。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逐步减少配额、进口许可证的类别,使其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尽快将关税确立在合理水平;2001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

与此同时,中国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体制外开始,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成分(除全民所有制企业之外的各种类型的经济成分),[18]通过允许并鼓励非国有经济成分与国有企业竞争并超过国有企业,而不是直接使国有企业私有化,来增进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作用。其中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更是引人注目。与国有企业相比,乡镇企业的经营具有以下特点:乡镇企业由地方所有并监督管理,能更好地克服委托人与代理人(即所有者与经理)的问题;乡镇企业自由雇佣、解雇工人,将工人工资与工作表现相联系,能够提供工人的劳动效率;乡镇企业可以将税后利润的大部分用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没有向职工提供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终身就业和退休金等社会服务的义务;乡镇企业实行硬预算约束,其资本主要依赖企业的收益和农民家庭的投资;[19]乡镇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进入和退出。乡镇企业提供了9000万人的就业,产量和出口额占了中国工业产量和出口额的1/4。乡镇企业在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20%,大大高于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率。

通过30年的努力,中国所尝试的“平滑”的渐进转型模式的理论基础不断充实,实践路线也越来越清晰。从总体上来讲,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国内市场化,也就是市场机制取代国家计划,市场逐步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国内市场化过程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投资领域的市场化。表现为投资主体的转变,即弱化政府在投资中的中心作用,国家预算内投资减少,相应的,非国家投资大幅度增加。(2)流通领域的市场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计划调拨和调节的产品逐步通过市场来实现流转,表现为通过市场这一资源配置主体来实现商品的流转和交换的比重逐渐增加。(3)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通过增量改革[20]促进存量改革,减少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鼓励和调动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集体经济等非国有经济,以期实现各经济主体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各经济主体在市场中平等竞争。通过30年的改革,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确实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壮大,非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二是对外开放,即通过外贸体制一系列改革,使外贸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实体,扩大了外贸企业的主体,并实行了出口替代的外向型外贸发展模式。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与国际经济往来更加频繁,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