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族分离模式的转型

民族分离模式的转型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分离模式的转型二、民族分离模式的转型不同的民族特别是彼此有历史恩怨的民族聚在一起比较难,相互分离时也不容易。克罗地亚政府认为他们搞民族分裂主义,派特种部队进行镇压,塞族方面也组建武装进行抵抗,前来进行干预的南联邦人民军与克罗地亚军队交火。南联盟成立后,决定把在前南斯拉夫人民中服役的80%塞族军人留在波黑境内,成为波黑塞族的武装力量。

民族分离模式的转型

二、民族分离模式的转型

不同的民族特别是彼此有历史恩怨的民族聚在一起比较难,相互分离时也不容易。由南联邦分离成五个国家虽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也进而形成了左、中左、中右、右等各派政党相互分野的政党格局,但是,它们的转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民族矛盾、冲突以及大国势力干预等多种因素的困扰。在这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里,不仅民主化进程相当缓慢,而且还发生了国家间、民族间的冲突以及与西方大国间的战争,国家本身也进一步分裂。

最早的武装冲突发生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39]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后,与南联邦中央政府之间在领土范围、边境控制、海关、机场的管理以及对兵营的处置等方面发生激烈争吵。此时的南联邦由于一些共和国要求独立已成“空壳”,实际支撑者只有塞尔维亚。因此,这些争吵实际上反映的是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斯洛文尼亚议会独立决定生效后第三天,南联邦中央政府就借口“维护边界安全和领土完整”派人民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封锁和控制了斯洛文尼亚与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的边界,斯洛文尼亚政府针锋相对地号召地方军民反抗人民军的“侵略”。这场武装冲突持续了十天,最终在欧共体特使的斡旋下当事各方达成了布里俄尼协议。根据这个协议,交战双方立即停火,南联邦人民军回到营地,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国延迟三个月执行其独立决定。这场冲突不仅造成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还导致双方49人死亡,307人受伤。

克罗地亚的情况要比斯洛文尼复杂,因为在它境内12%的居民(60万)是塞族人,聚居区占克罗地亚领土的三分之一。在克罗地亚社会剧烈变革时期,这些塞族人建立的政党与克罗地亚政府相对抗,要求从克罗地亚分离出去并与塞尔维亚合并,1991年3月初还成立了“塞尔维亚克拉伊纳自治区”。克罗地亚政府认为他们搞民族分裂主义,派特种部队进行镇压,塞族方面也组建武装进行抵抗,前来进行干预的南联邦人民军与克罗地亚军队交火。克罗地亚议会独立决定生效后,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于12月宣布成立脱离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Republic of Serb Krajina),声称要与波黑塞族合作,与塞尔维亚共和国统一。这样一来,克罗地亚就陷入以境内塞族武装、南联邦人民军为一方,克罗地亚军队为另一方的混战状态,打打停停,造成一万多人死亡,三万多人受伤,七十多万人沦为难民,物资损失多达700多亿美元。1992年1月,在欧共体和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冲突各方签署停火协议。根据协议,克罗地亚的塞族聚居区由联合国派维和部队保护。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完结。克当局希望借助维和部队重新夺回塞族聚居区,而塞族方面则想利用维和部队形成塞族聚居区脱离克当局控制的既成事实。因此双方在该地区的相互摩擦、冲突并未停息。其中,克罗地亚军队在1995年5月和8月先后两次对克拉伊纳进行攻击,占领了大部分地区,根据同年11月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波黑三国总统签署的《代顿协议》(The Dayton Agreement)的精神,塞族同意将其控制的地区归克罗地亚政府管辖。此后,克罗地亚的塞族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冲突才逐渐平息下来。

更为激烈的民族冲突发生在波黑,它不仅揭开了不同民族间血腥杀戮的序幕,而且也开了“冷战”结束之后国际社会对巴尔干介入甚至武装干预的先河。

波黑位于前南斯拉夫中部,是仅次于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第三大共和国,人口约440万人,其中43.7%是穆斯林,31.4%是塞尔维亚人,17.3%是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之后,波黑的三大民族围绕着共和国的前途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塞尔维亚人主张波黑留在南联邦之内,而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则要求独立。不过,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前者提出将波黑分成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穆斯林三个地区,组成一个联邦,后者则打算在波黑独立后成为一个以穆斯林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国家。1991年10月15日,波黑共和国议会在塞尔维亚民主党72名议员反对和退场的情况下,通过了《关于波黑主权问题的备忘录》,宣布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在1992年2月29日和3月1日进行了全民公决之后,在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两族的支持下,波黑脱离南联邦,而坚持要留在南联邦内的塞尔维亚人于1992年4月单独建立了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

南联盟成立后,决定把在前南斯拉夫人民中服役的80%塞族军人留在波黑境内,成为波黑塞族的武装力量。这样,为了争夺领土,三个民族之间的战争便不断升级,武装冲突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中,南联盟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共和国都积极地介入战争。塞尔维亚共和国为实现“所有的塞尔维亚都生活在一个国家里”,便不遗余力地支持波黑塞族武装,将八万原南斯拉夫人民军部队改为塞族地方武装。克罗地亚共和国为了建立大克罗地亚,也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波黑克族,并派了五万多人直接参战。

1992年3月1日发生在波黑首府萨拉热窝枪击塞族人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不久战争全面爆发。1992年,以塞族为一方,穆族和克族为另一方共约25万人的武装在波黑全境摆开战场。战斗中,各派武装使用了火炮火箭、坦克甚至飞机等各种武器装备。有原南斯拉夫人民军作强大后盾的塞族武装在军事实力方面占上风,控制着波黑的60%以上的领土。克族也不示弱,已经独立的克罗地亚共和国的武装人员也前往波黑,支援那里的克族,一些西方国家也暗中帮助,因此大约控制着30%的领土。穆斯林人口虽然占优势,但在实力上显得单薄,只控制着10%左右的领土。所以,它决心在战场上拼争,力图用血与火夺得更多的生存空间。1994年3月,波黑战场形势骤变,由穆、克、塞族三方混战变为穆、塞族两军对垒,克族则在涉及自身利益时给穆族以配合。穆、克两族兵力总数超过塞族两倍,并得到美国和伊斯兰国家提供的大量武器。塞族则因国际制裁特别是在其坚强后盾南联盟于1994年断绝与其一切政治经济关系后,军事优势大为削弱。穆族从同年4月开始先后在波黑东部、北部和西北部向塞族发动进攻,在数日内占领塞族250平方千米的土地。为扭转军事上的不利形势,塞族于11月初开始对穆族实施全面反攻,于11月中旬夺回全部失地。战争进入僵持阶段。

长达三年半的波黑内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8万人丧生,20多万人受伤,200多万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整个波黑80%以上的经济设施和一半以上的住房毁于战火,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 500多亿美元;昔日美丽的萨拉热窝市也变得弹痕累累、瓦砾遍地。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1995年11月21日,米洛舍维奇、图季曼和伊泽特贝戈维奇[40](Alija Izetbegovic,1925—200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空军基地经过两周的艰苦谈判,最终签署了结束战争、全面实现和平的协议,也称《代顿协议》。根据这个协议,波黑由穆克联邦(占领土的51%)和塞族共和国(占领土的49%)两个政治实体构成,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政府、议会、军队和警察部队联邦一级由三大主体民族各派一名代表组成三人轮流坐庄的主席团,下设部长会议(政府)和议会。为监督协议的执行,国际社会还向波黑派驻了拥有广泛权力的高级代表和以北约为首的驻波黑多国稳定部队。

波黑、克罗地亚和马其顿三国的政治转轨就是在民族矛盾、冲突和战争中进行的。鉴于三年多的内战中民族间相互残杀造成的惨重后果,代顿协议后,波黑各民族和政党都强调要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民族平等。在波黑的中央国家机构中贯彻三个民族平等的原则。议会两院中,三个民族的代表人数相等。议长和副议长的职务实行三族轮换制。当法律在议会中以多数票通过时,要求三族议员至少各有1/3投赞成票。波黑主席团由3名委员组成,每个民族各占1名。从第二届起,主席团主席的职务由三族的委员轮流担任。部长会议的组成,穆克联邦最多占2/3,塞族共和国至少占1/3。宪法法院的九名法官中,六名从波黑地区选出,其中四名来自穆克联邦,两名来自塞族共和国。其他中央机关中领导人的分配比例大致也是如此。克罗地亚则形成了温和的民族主义政党长期执政的局面。民主共同体在经济领域主张通过休克疗法恢复经济,在政治领域则主张把基督教文明和伦理道德的普遍价值观念运用到政治生活。从克罗地亚独立至今,该党只是在2001年1月的议会选举中败给左翼的社会民主党,但在2003年的议会选举中再次获胜。马其顿政坛呈现的是左翼政党社会民主联盟与温和民族主义政党阿族民主党竞争的局面。各主要政党都倡导民族平等和团结,政党结盟主要是根据意识形态的相近与否,而不是根据它们代表的民族是否相同。例如,温和民族主义政党阿族民主党和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在2006年组成了执政联盟。

不过,民族分离模式转轨的最典型国家是南联盟,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

第一,由塞尔维亚共盟演变而来的塞尔维亚社会党长期执政。塞尔维亚共盟改名为社会党后,在党纲中明确规定将西方的社会民主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政治上接受西方式的多党议会民主制度,经济上主张建立市场经济、混合所有制和福利国家。然而,在其执政的过程中,社会党采取的是相对保守的政策。在社会发展方面,社会党进行了比较严格的媒体管制,反对党也长期受到社会党的打压,一直不能发展成与社会党相抗衡的力量。在民族政策上,社会党更是表现出了比较激进的民族主义立场,不但与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发生了战争,更成为波黑战争中塞族力量的主要支持者。在外交政策上,社会党也选择了一条亲俄罗斯而疏远西方的策略。因此,在西方人的眼中,塞尔维亚社会党和米洛舍维奇都是原共产党的继承者。[41]

由于南联盟在科索沃战争中战败,执政十余年的塞尔维亚社会党在选举中失败,民主反对党联盟上台;米洛舍维奇总统落选,反对派候选人科什图尼察(Zorica Kostunica,1944— )当选南新一届总统。2000年9月,南联盟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在总统选举中,南联盟选举委员会在28日公布的选举正式结果显示,米洛舍维奇得票率为38.62%,科什图尼察得票率为48.96%,两人均未超过半数,因此,将于10月8日举行第二轮选举。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塞尔维亚民主反对党联盟认为选举过程存在舞弊行为,拒绝接受二轮选举,要求重新计算选票,宣布科什图尼察已当选。10月5日,民主反对党联盟支持者占领了南联盟议会和国家电视台,科什图尼察宣布开始履行总统职责。10月6日,宪法法院更正总统选举结果,宣布科什图尼察获胜当选总统。米洛舍维奇发表电视讲话,承认科什图尼察在选举中获胜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在南联盟的议会选举中,塞社会党和南左翼党获得公民院138席中的44席,共和国院40席中的7席。塞尔维亚民主反对党联盟在公民院中获得58席,在共和国院中获得10席。12月23日,塞尔维亚举行议会选举,塞尔维亚民主反对党联盟再次战胜社会党,单独组阁。

反对派上台后,同样对社会党采取了打压的政策。2001年4月1日,仍是社会党主席的米洛舍维奇被塞尔维亚警方以“滥用职权和合伙犯罪”等罪名逮捕入狱,在6月28日被引渡到海牙国际法庭。在民主反对党联盟的打压下,社会党在塞尔维亚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在2007年1月的议会选举中,社会党只获得了250个议席中的16个席位,而民主党获64席,民族主义政党塞尔维亚激进党以81个议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第二,科索沃危机进一步演变成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科索沃最终单方面宣布独立。

在南联邦解体的过程中,科索沃阿族也加快了独立的步伐,1991年通过全民公决成立了“科索沃共和国”,选举鲁戈瓦(Ibrahim Rugova)为“总统”,建立起新的议会,从而形成了与塞尔维亚相并行的政权。塞尔维亚对此坚决反对。但是,此时塞尔维亚正同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发生着武装冲突,随后又卷入波黑内战中,无暇顾及科索沃的事。所以,鲁戈瓦照当他的“总统”,科索沃也照样是“共和国”。在以后的几年中,只要不出格,米洛舍维奇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就置之不理。可是,科索沃境内的阿族人却并不满足于此。经过几年的酝酿、积累,科索沃的“战争病毒”终于发作。

为了实现自己的独立梦想,阿族四处奔波,试图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更有激进主义者准备诉诸武力。1997年,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就不断发生阿族分离分子袭击塞族警察事件,塞族警方也加大了对阿族分离分子打击的力度。1998年1月,一名阿族人被警方打死,不到24小时,塞尔维亚的一位政界人士被刺身亡。在这种背景下,南联盟于2月底向科索沃派遣特种武装警察部队,接连与阿族中主张分离的激进分子—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冲突,至少有80多名阿族人和近10名塞族警察死亡。以后,两者又不断发生激战和武装冲突,造成更多的军事和非军事人员伤亡,大约20万阿族人背井离乡,流亡国外。与此同时,阿族在普里什蒂纳等地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塞尔维亚“制造恐怖”和搞“民族清洗”。

国际社会对科索沃的局势深感不安。美国不仅收回2月许诺同意给予南联盟有限的经济优惠条件,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Korbel Albright,1937— )还声称不能容忍南斯拉夫再次发生血腥屠杀,总统特使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1941— )和欧盟各国也开始来往于贝尔格莱德和科索沃之间,寻求政治解决危机的途径。与此同时,北约也开始制定对科索沃进行干预的应急计划。在国际社会艰难的调解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特别是在北约准备对南联盟塞尔维亚进行空中打击进入倒计时的紧急关头,米洛舍维奇与霍尔布鲁克于10月13日签署了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塞族部队必须撤出科索沃。作为交换条件,塞尔维亚保持对基本自治的科索沃名义上的主权并控制着边境地带。与此同时,成立独立的核查小组检查塞族撤军的情况并确保科索沃难民返回家园。[42]15日,欧安组织在维也纳开会,一致决定向南联盟科索沃地区派遣2 000名国际观察员,以监督南联盟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执行情况。同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Kofi A.Annan,1938— )也决定向南联盟派出一个联合国代表团,实地了解科索沃的局势。随后,国际观察员也陆续抵达科索沃首府,鲁戈瓦也表示接受国际社会的调解。事态大有缓解,但是,战争的阴云尚未完全散去。

进入到1999年,科索沃冲突又凸显出来,仅1月份头11天就发生了八十多起阿族武装袭击南联盟军警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拉察克事件”就成了新一轮危机的导火索。拉察克是科索沃南部的一个小山村。1月15日,塞尔维亚武装警察在这里与科索沃解放军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结果造成了一些人员伤亡。拉察克事件发生后,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沃克尔(William Walker)于次日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发表声明称:根据他亲自核实,塞尔维亚武装警察部队15日在拉察克村屠杀了45名无辜的阿族平民,其中还有妇女和儿童。他要求海牙国际法庭在24小时之内迅速地派出人员到拉察克村进行调查。[43]北约秘书长索拉纳(Javier Solana,1942— )在一份声明中谴责说南联盟武装警察屠杀阿族的行为是“对国际法的肆意践踏”,北约“绝不会容忍科索沃恢复全面冲突和镇压政策”,它前一年10月发布的对南联盟军事目标实施空中打击的命令仍然有效。[44]沃克尔的说法在南联盟境内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7日凌晨,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卢蒂诺维奇发表紧急声明,政府副总理博伊奇同日也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们说:事实的真相是,塞尔维亚武装警察15日前往拉察克村搜捕几天前杀害塞族警察的凶手时,遇到阿族恐怖分子的袭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自卫还击,打死的都是恐怖分子,而并不是什么屠杀无辜的平民,沃克尔散布的都是谎言,欧安组织应当撤换他。最后,南联盟政府将沃克尔驱逐出境。

拉察克事件和沃克尔被逐之后,在科索沃问题上冲突的主角变成了南联盟与北约。1999年1月下旬,北约宣布派军舰前往亚得里亚海,由俄、英、法、德、意、美六国组成的前南问题六国联络小组要求南联盟和科索沃解放军开始和平谈判。在这样的压力下,南联盟与科索沃阿族代表2—3月间先后在法国的朗布依埃和巴黎举行了两轮和平谈判。由于阿族与南联盟、南联盟与北约之间的分歧几乎都是不可调和的,这两次谈判无果而终。主持和谈的英法两国外长发表声明称,南联盟需对此承担责任。南联盟不仅不接受协议,反而加紧了对科索沃解放军的进攻。3月22—23日,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前往贝尔格莱德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进行了最后的会谈,但无功而返。在北约19个成员国的授权下,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于23日深夜下达了对联盟军事目标进行空袭的命令,24日晚8时,北约开始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的空袭行动,直到6月10日才结束。

在70天的狂轰滥炸中,北约摧毁了南联盟境内的11条铁路和34座公路桥,通往科索沃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全部陷于瘫痪。另外,北约还“有选择地”打击了电力工业和石油加工设施。据北约的统计数字,炸毁或严重毁坏了41%的军用油库和57%的军地两用油库,39%的广播电视转播站陷入瘫痪或严重毁损。[45]更为严重的是,这场战争造成南联盟五千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46]

在科索沃战争中,相互角逐的不只是阿族与南联盟,还有南联盟与西方国家以及东西方大国。

南联盟开始时坚持自行解决科索沃危机,决不允许国际干预。后经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Viktor Chernomyrdin,1938— )的劝说,南联盟同意重新开始制定科索沃未来自治的框架,尽可能地减少南联盟军队和警察部队在科索沃的存在,国际社会帮助恢复南斯拉夫的经济,在联合国的监督和俄罗斯的参与下实行国际介入。俄罗斯提出,停止所有军事行动,北约从南联盟周边国家撤走进攻性的部队,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多余的军队和警察部队,保证所有难民安全返回家园,为人道主义组织发挥职能而创造条件,在完成尊重南联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条件下恢复南联盟与科索沃阿族的政治谈判。北约的态度开始时十分强硬,南联盟必须停止在科索沃的战斗并撤回军队和警察部队,允许受多国部队保护的科索沃难民安全返回。不过,德国和欧盟领导人后来提出的和平方案有所缓和。前者提出:由欧安组织的部队而不是北约的部队进驻科索沃南联盟部队,这支部队中可以有俄罗斯人。后者主张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具体办法是建立一个国际临时性机构负责此事,建立一支主要由科索沃阿族人组成的警察部队,在科索沃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派驻国际军队保护科索沃人民的安全。

到了5月,各方的和平方案开始接近。7日,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八国集团外交部长达成了一项科索沃和平计划的框架协议。但在具体实施方面,俄罗斯与其他七国的矛盾很大。在向科索沃派驻国际维和部队问题上,美英等国坚持这支部队必须以北约为核心,俄罗斯则说参与轰炸南联盟的北约盟国不能执行维和任务;在北约轰炸南联盟问题上,西方国家说只有在南联盟完全满足了北约的要求,即从科索沃撤出全部军队,轰炸才能停止。俄罗斯则认为继续空袭有害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科索沃危机。最终,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南联盟还是接受了八国集团所提出的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共同原则,同意联合国安理会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解决危机的决议。

1999年6月北约轰炸南联盟结束后,根据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科索沃在联合国托管下实行“高度自治”,2002年和2004年举行了两次总统选举。但是,塞族和阿族之间的矛盾仍没有解决,前者坚持拥有对科索沃的主权,后者则谋求科索沃的完全独立。塞尔维亚与黑山在2006年5月和平分家之后,科索沃独立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起来。2007年3月,联合国科索沃问题特使阿赫蒂萨里向安理会递交了一份关于科索沃未来地位方案的报告,建议科索沃在国际社会监督下实现独立。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07年11月起,科索沃阿族领导人透过各种渠道表示要宣布独立,但具体的独立日一改再改,出现过许多种版本,独立的日子也一推再推。经过一个时期的准备,科索沃终于在2008年2月17日宣布单方面独立。塞尔维亚表示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俄罗斯宣布不会赞同科索沃单方面独立,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则高调支持。虽然还有令人担忧的地方,但是,科索沃的独立已经不可逆转。

第三,南联盟解体,塞尔维亚和黑山友好分家。

前文提及过,在南斯拉夫民族中,黑山人与塞尔维亚人在血缘联系上最为密切,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一致。南联邦解体后,黑山通过全民公投,决定与塞尔维亚一起建立南联盟。然而,由于科索沃民族问题和内部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塞尔维亚一直备受西方国家的攻击和打压,如20世纪末的经济制裁和北约轰炸,黑山也跟着吃尽了苦头。近十几年来的经历表明,与塞尔维亚绑在一起并没有给黑山带来好处。因此,越来越多的黑山人对国家的外交政策、与塞尔维亚的关系和黑山在南联盟内的地位与状况表示强烈不满。另外,在南联盟中,黑山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实际上很难与塞尔维亚平起平坐。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黑山与塞尔维亚之间的裂痕变得越来越大。1997年,黑山执政的社会主义者民主党提出要脱离南联盟,独立成国。1998年5月,南联盟改组政府没有征得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的同意,黑山当局便以此为由拒绝承认南联盟新的中央政府。2000年9月,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抵制了南联盟议会选举,拒不参加联盟机构的工作。2002年,黑山共和国在欧美的压力下虽然没能就独立举行问题举行全民公决,但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除外交尚由未来联盟政府协调外,其他事务均可自主处理,黑山的警察和军队取代南联盟军队控制自己的国境线,同时还保留了三年后就独立问题进行公决的权力。2003年,南联盟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把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原来的联盟共和国变了组成松散的国家共同体,它除了共同总统、统一的军队、外交等国家权力之外,塞尔维亚和黑山各有各的法律、海关、货币乃至边防部队。另外,《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还规定:两个成员国三年后有权通过全民公决,决定是否成为独立国家。这一点后来成为黑山全民公决的法理依据。

2006年5月21日,黑山共和国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结果半数以上的选民同意与塞尔维亚分离。此举不仅标志着一个新的独立主权国家——黑山的诞生,还标志着两个长期在一起的南斯拉夫民族的彻底分手,自此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黑山的独立对黑山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刺激了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阿族人独立情绪的再度高涨,这也是科索沃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动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