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容词赞美诗

形容词赞美诗

时间:2022-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手法拙劣的剽窃者遭受鄙夷,小心而隐蔽的模仿者已完成秘密的致敬。它们都是在缓慢中积累足够的形容词。是形容词,带给我写作中的安全感。反复标记的形容词让我心花怒放,有如贪婪的老财主守着他的密码锁: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尽管,许多的经验与教训,我依然不悔对形容词的热爱,依然向死而生。

2013年的整个3月,我都在恍惚之中,因为从此自己将开始职业写作。告别从事了20多年的编辑岗位,我擦去办公桌上的指纹,收拾得像犯罪分子离开现场。由于本性上的健忘、混沌和偏执,这份职业易于让我紧张和内疚,直至压力难以承受。那些受我责难、令我愧对的作家们,我不曾有益你们的人生,好在今后,我不再是个祸害。

我天生懒散,以前总拿编辑工作当借口,陆陆续续,写得很少。因为我把时间都浪费了,所以我就没有时间了。勤奋对我来说或许并不适合。我曾说,对于天赋不足的写作者来说,平常最好不要时时构思,就像一个神经衰弱者,若非睡眠时间就不要躺到床上一样。可现在,只剩阅读和写作了——活到中年,除此之外,我没有过其他的坚持。并非自证纯粹,而是说,我的寡情寡趣,唯有通过单一的途径才能有所调整。我的读与写,包含着某种自救的成分。

比之写作,我更愿意成为阅读者。我觉得,阅读者的体重有一部分由书籍的脂肪组成——那些美妙的字词,那些高蛋白的小昆虫,或许早在童年就帮助他们理解了什么是飞翔。像置身花丛的蜜蜂,尾刺不经意地划过蜜槽从而沾染芬芳,这就是阅读者得到的奖赏。我读书缺乏体系,盲区甚多,尤其中国文化传统这块。对我个人来说,何谓传统?究竟什么才是我文化意义的经书?我的兴趣和能力集中在翻译文学领域,那就是我的源头——吃国产奶酪长大的孩子,消化道始终被异域食物填充而获得了适应性的营养。是否这意味着,在一种先天性的背叛里,我终将无法忠诚?阅读使我从庞大的写作者阵容里找到与自己相似的血缘,有的名字未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量,但我知道若是自己整形,看着勒口上的作者照片……那或许就是我想要的一张脸。

嗜好密集而浓烈的风格,我爱那种个人口音很重的文字;阅读影响下我的创作,同样是繁复、绵密、任性到一意孤行。每当读到心仪之作,我情不自禁学习那个作家的语感。当手法拙劣的剽窃者遭受鄙夷,小心而隐蔽的模仿者已完成秘密的致敬。我明白自己由此偏离公众趣味,丧失读者,甚至责任编辑看我的出版校样时都产生过类似高原反应的头晕和窒息,但我并不为此羞耻。寂寞就寂寞吧,我喜欢人烟稀少处的清静;如果有幸,我可以更靠近某些只存活于边缘地带的真理。

其实我的态度并非傲慢。我承认从未摆脱困境,总是一再陷入怀疑和自我厌弃,写作培养了我对自己的蔑视。偶尔的夸奖也难以使我振作,反而是批评,能使我获得奇怪的安全感,如敲背之妙。

我最受诟病的特征是华丽。是汹涌的词。是缭绕的句式,以及路线复杂却腹腔空旷的意义迷宫。“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破拆下来,不成片段。”这是审美和境界上的局限。我难以克制地迷恋浮巧小智,强迫症似的寻求对偶效果——从成语的四字工整,到哪怕是残剩比喻里所暗示的神谕。我知道留白必要,知道手起刀落的快意,知道刃若锋利,必去除由装饰带来的障碍……道理我全明白,可情不自禁:比之寒光,我更易醉心于刀鞘上的雕花。

工笔。巴洛克。浓墨重彩。它们都是在缓慢中积累足够的形容词。是形容词,带给我写作中的安全感。比如,当我们使用“月亮”,它是公共的名词,并无个性;当前缀形容词,无论“魅惑的月亮”还是“清凉的月亮”,都包含了写作者的态度,使事物渐具私属的性质。反复标记的形容词让我心花怒放,有如贪婪的老财主守着他的密码锁: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其实,形容词既是我的密码,也是我破解世界的长柄钥匙:金属上的独特缺刻在锁孔里旋转,随后从秘境里透出光线……

许多大师和前辈的成功在于:简洁而有效地使用动词,尽量减少对形容词和副词的依赖;许多学生腔的作品,都习惯堆砌过量的形容和泛滥的抒情……尽管,许多的经验与教训,我依然不悔对形容词的热爱,依然向死而生。我深知,与创作规律存在出入,我将由此遭遇自由或付出代价。

喜欢繁复修辞,但我讨厌甜美主题,讨厌花丛中的嘤嗡。我像只彩虹色的热带苍蝇,带着过分的艳丽,带着蛛网般的细腿上携带的一点点不祥的观念,手脚轻捷,无声抵达,无声远离……我愿做个低调而有效的作恶者。

认真地写下去。我羡慕而从不嫉妒那些优秀的女作家,不是美德驱使──嫉妒是拥有同样的才能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机会,相对于我的小才能和称不上努力的劳动,命运对我,已是厚待。多少写作者幻想自己创作出伟大得有如天堂建筑的作品,可面对的,却是被推倒一片的残局生活。相比之下,我已心怀感恩。

我当然知道,执拗有时适得其反,积重难返的风格容易散发暧昧而倾向于败坏的气息。我觉得满意的文字不多,尤其翻看数年前的旧作,感觉朱颜改,把自己气得青面獠牙。但这意味着创作上的进步吗?一个多年未遇的朋友读罢我的新作,给予简短有力的评价。他鼻孔里喷着冷气,说:“还是那样,写得顺的像山东快书,写得不顺的像绕口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