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时间:2022-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港口集装箱的总吞吐量增幅继续领先全球,在世界港口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港口企业只有被嵌入到港口服务供应链中,为货主提供更大的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将供应链管理理论运用于港口的实践应用中,加强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已成为港口企业在新形势下获取囯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节将对服务供应链、港口服务供应链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绪 论

随着“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海洋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此前,浙江省也提出了“港航强省”战略以及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都为浙江省的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海洋交通运输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是海洋交通运输方式的集散枢纽中心,也是全球物流链的重要环节,围绕港口系统发展形成港口服务供应链,是世界海运业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节 研究背景

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是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随着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港口已经成为各种运输方式交汇的高效集散中心和功能强大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国际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港口实现的[1]。20世纪50年代以来,港口功能不断拓展,港口地位日益突出,现代港口已由传统的以装卸运输为主发展成为集装卸、转运、仓储、拆装箱、加工和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中心,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港口地位日益突出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16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9.2%,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6421亿美元。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刺激并带动了沿海和内河水运需求的增长,使得我国港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06年的35.4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97.4亿吨,增长总量近175.1%,年均增长18.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由2006年的12.8亿吨上升到2012年的30.1亿吨,年均增长15.3%;集装箱吞吐量由2006年的85.3百万TEU(标准箱)上升到2012年的176.5百万TEU,年均增长12.9%。如图1-1所示。[2]

图1-1 我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发展情况

2011年,世界前十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中,中国港口占据6席,如表1-1所示。其中,上海港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集装箱年吞吐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实现3173.9万TEU,比2010年上涨9.18%。中国港口集装箱的总吞吐量增幅继续领先全球,在世界港口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表1-1 2011年世界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3]

续 表

港口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港口作为综合服务集成商,在港口服务供应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港口的地位也将日益突出。

二、港口功能不断拓展

港口功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第二阶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港口是运输工业和商业服务的中心;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第四阶段是从21世纪初至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1999)提出了“第四代港口”概念,其主要功能开始转变为一个国际性增长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节点,成为全球资源配置枢纽[4]。现代港口发展演变如表1-2所示。

港口功能从运输枢纽、货物装卸与存储拓展为全球资源配置枢纽,其决定因素由劳动力和资本转变为技术、信息、服务、人才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决定[5]。港口功能的发展演变,使传统的港口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随着港口物流服务需求的扩大,港口企业在服务能力、运行效率、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不足,制约了港口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港口企业必须对港口管理模式进行变革,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提升港口竞争力,实现港口管理现代化

表1-2 现代港口发展演变

三、港口竞争日益激烈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额持续下降,直接影响了港口业的发展。全球经济危机造成了港口腹地货量趋减,外贸出口持续走低。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航运市场形势也日益恶化:集装箱、散杂货吞吐量均下降,国际班轮航线收缩调整,箱量不足而导致运价暴跌。因此,国际干散货市场形成了巨大恐慌,国际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Baltic Dry Index,BDI)从2008年5月的11793点跌至到2008年12月的663点,跌幅达94%[6]。2009年以来,BDI一直徘徊在1000点左右,港航企业亏损严重。我国港口在经历了连续5年吞吐量增幅快速发展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出现负增长,挂靠港口的航线也大幅减少,港口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和严酷的竞争。

我国许多港口企业为了求得有限的生存和发展,采取降价措施,如某些港口企业降低港口作业费(拖轮费、装卸费、场站处理费等),并以50%的巨大幅度降低引航费。面对竞争,享有共用经济腹地的港口企业同样将采取降价行为,这样就破坏了行业间价格机制的平衡。港口企业纷纷只顾眼前利益,为了吸引更多航线挂靠,相互争夺原本就十分有限的船公司的货源,这将最终演变为港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未来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单个港口企业与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港口企业所在的港口服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港口企业只有被嵌入到港口服务供应链中,为货主提供更大的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将供应链管理理论运用于港口的实践应用中,加强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已成为港口企业在新形势下获取囯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运作、协调与优化进行研究,不但可以丰富服务供应链管理理论,而且,把供应链管理运用于港口的管理实践,一方面可以改变港口管理模式,降低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总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港口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能为港口服务供应链管理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决策依据。

第二节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港口服务供应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课题,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该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在相关文献中已经有了阐述,但尚未进行系统研究。本节将对服务供应链、港口服务供应链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综述。

一、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综述

当前,服务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经济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为服务供应链的兴起提供了机遇。随着产品服务化的兴起,服务外包的不断发展,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由于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存储性、不可触摸性、多变性以及客户参与性等特点(Winter Nie,et al.,1999),使得传统产品供应链不能完全适用于服务业,迫切需要新的服务供应链理论来指导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一)服务供应链的概念模型

目前,服务供应链的模型主要有五种,分别由Ellram和Tate(2004),Dirk和Steve(2004),Baltacioglu等(2007),Demirkan和Cheng(2008),单汨源等(2011)提出。

Ellram(2004)通过比较Hewlett-Packard供应链模型和SCOR模型,提出了服务供应链模型,该模型如图1-2所示。该模型从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服务传递管理、现金流动管理方面进行建模。

图1-2 服务供应链模型

Dirk和Steve(2004)基于产品服务化角度提出了服务供应链模型,如图1-3所示。该模型主要描述了通过服务供应链的计划、分配资源、配送、回收、分解、修理与恢复这些管理活动完成产品服务的过程。

图1-3 基于产品服务化的服务供应链模型

Baltacioglu等(2007)在SCOR模型和Ellram(2004)的服务供应链模型基础上,提出了IUE-SSCM模型,如图1-4所示。该模型中增加了订单流程管理、服务表现管理和管理要素等。

图1-4 IUE-SSCM模型

Demirkan和Cheng(2008)构造了一个ASP(应用服务提供商)和一个AIP(应用设施提供商)组成的服务供应链模型,分析了服务供应链协调策略的绩效问题,如图1-5所示。

图1-5 服务供应链的应用模型

单汨源等(2011)在Ellram模型、IUE-SSC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服务供应链拓展模型,如图1-6所示。该模型加入了服务质量链管理、顾客双元性和内部服务供应三方面要素。模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描述了服务供应链中各主体之间集成与服务传递的过程;(2)服务供应链拓展模型的管理要素。

从服务供应链的五种概念模型来看,前三种模型是在传统产品供应链的基础上结合服务特性进行改进所构建的,第四种模型主要体现了服务供应链的应用性,第五种模型考虑了内部服务供应、顾客双元性和服务质量链管理3方面要素,对服务供应链的研究更为全面。

图1-6 服务供应链拓展模型

(二)服务供应链的协调对象

1.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

目前,对服务供应链的协调研究主要集中于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协调。

Edward等(2000)认为,服务是不能库存的,只能通过能力协调来管理。Ellram(2004)认为能力管理是服务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刘伟华(2007)、熊爱平(2008)认为服务供应链协调的本质就是能力互补与合作。高志军和刘伟(2009)提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一条物流能力增值链,通过物流能力的集成来实现整个物流服务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共赢。马翠华(2009)提出了基于能力合作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机制。

杨磊等(2006)运用三种不同的契约设计考虑供应链中的生产能力投资风险的分配问题,研究表明只有期权契约能够协调供应链并实现生产能力投资风险的分担。

Spinler等(2006)将期权契约应用到不可储存货物或数据服务的生产能力决策中,分析了同时存在契约市场与现货市场条件下买卖双方的最优策略问题。

崔爱平(2008)以物流服务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对其演化、构成、本质、能力获取、能力协调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研究重点是,以供应链契约为协调机制,通过物流能力优化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的目标。

崔爱平和刘伟(2009)在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提出一种基于期权契约的协调机制来研究集成商与分包商物流能力的订购与投资决策问题,并对协调机制效果及供应链期望的额外利润的分配进行了数值检验和结论分析。

何美玲和张锦等(2010)以回购契约模型为基础,研究了考虑可靠性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能力协调问题,分析竞争联盟协调策略和Stackelberg主从协调策略下的物流能力订购量、回购价格和期望利润。

康博(2010)建立了基于期权契约的数量协调模型,求解了物流服务集成商的最优物流能力订购量、期权购买量,以及物流服务商的最优物流能力投资额。

从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研究看,对服务供应链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物流服务供应链,而对服务能力协调与优化的研究是服务供应链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服务能力的订购量、投资决策的协调才促进服务供应链的协调。

2.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Sasser等(1978)首次提出服务质量的概念,并将有形的物质产品质量与无形的服务质量加以区分。格罗鲁斯(Gronroos,1982)进一步提出服务质量是客户评估过程的结果,是客户感知的服务水平与客户预期的服务水平相比较的结果,服务质量的公式表示为:

SQ=PS-ES

其中,SQ是服务质量;PS为客户预期的服务水平;ES是客户享受的服务水平。

在Gronroos(1982)的基础上,Lehtinen(1997)将服务质量分成交互质量、设计质量和企业质量三个方面,Gummesson(1994)将服务质量划分为设计质量、生产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四大要素,Edvardsson(1989)则提出服务质量包括技术质量、生产质量、功能质量、整合质量和产出质量。

PZB(1985)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客户在被服务过程中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归结为五类因素,分别为有形性、响应性、可靠性、信任性和移情性,并在五类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Joseph等(1998)提出了激励与监督是相平行的概念,并讨论了监督和激励问题。他把代理人的努力分为两个维度,一维是显性努力维,委托人可以观察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并可以控制代理人努力程度的大小;另一维是隐性努力维,即委托人难以观察的努力,只有通过激励机制才能激励代理人的努力。

张翠华等(2003)以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非对称信息下的供应链质量收益的基本模型。黄小原等(2003)分析了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的激励策略,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应用最优控制原理进行求解,并进行了质量控制的仿真。

Balachandran等(2005)研究了制造供应链中质量保证的内涵,对两级供应链进行了研究,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存在道德风险时,保证/惩罚契约是获得预期的质量目标时所具备的条件。

单宝玲(2007)认为物流服务质量的显著特点是时间性、可得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企业想要持续获得客户的满意,必须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质量系统和令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运作体系。

刘伟华等(2007)研究了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质量监督与协调问题,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质量监控与协调过程,提出了两级能力合作的质量协调基本博弈模型。

赵泉午等(2008)对非对称信息下基于物流服务质量的供应链协调运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货损货差的惩罚合同机制来协调TPL,降低货损货差的努力水平,并研究了关于TPL成本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的供应链协调机制。

Lee和Lrene(2009)探讨了服务行业中价格的变动对能力分配的影响,利用博弈论建立能力预售模型,该能力预售模型对整体利润的提高有极大的好处。

翟羽佳、李帮义和李菁(2010)基于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供应链质量协调模型,通过对供应链质量协调的一般模型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的研究,分析制造商在以其为主导的供应链中发挥的监控作用,以保证供应商提供高质量水平的产品。

白世贞、张琳(2010)考虑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和集成商的供应链结构,在对称信息下质量监督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对称信息下Bayes-Nash均衡模型并给出了均衡解。

范鹏(2011)对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进行监控研究,定量讨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质量监控、质量评价、质量协调等问题。

高志军、刘伟、朱卫平(2012)构建了客户企业奖惩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安全和质量委托代理模型。研究证明,客户企业可以通过设置高的奖惩目标和提高奖惩系数来提高供应链成员自身的努力水平,以促进供应链的协调。

朱卫平、刘伟和高志军(2012)基于演化博弈的方法,构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协调模型。研究表明,服务供应链中的额外收益、协调成本、投诉概率、违约成本、损失分摊系数和声誉损失等是影响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质量协调的因素,通过对影响参数的调整,可以有效促进LSSC的质量协调。

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质量研究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监督与协调、服务质量的评价、质量协调模型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现有研究主要局限于物流服务供应链方面,对其他领域的服务质量协调研究还不多。

(三)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方法

当前,对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方法主要有契约协调、激励机制等。

1.服务供应链的契约协调

服务供应链的契约协调方法主要有数量折扣与回扣契约、期权契约、数量柔性契约、回购契约、补偿契约等。

田宇(2005)从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分包商如何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出发,构建了一个三阶段物流服务数量折扣与回购分包合同模型,包括回购模型、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模型及数量折扣与回购模型。

Spinler等(2006)、杨磊等(2006)、崔爱平和刘伟(2009)、周康博(2010)运用期权契约对服务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研究表明,通过期权契约能够实现生产能力投资风险的分担,解决服务集成商与分包商物流能力的订购与投资决策问题。

何美玲、张锦、武晓晖(2010)以回购契约模型为基础,研究了考虑可靠性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协调问题,分析竞争联盟协调策略和Stackelberg主从协调策略下的物流能力订购量、回购价格和期望利润。

俞海宏、刘南(2011)研究了数量柔性契约下服务供应链的最优激励机制问题,运用连续工作表现的道德风险模型,构建了服务供应链激励模型,得出最优的激励转移支付,并详细分析了数量柔性契约下供应商需要努力的必要性条件、不同激励程度的机制设计及不同谈判力要求下的激励机制控制等。

李新明、廖貅武、陈刚(2011)从服务供应链的角度研究了网络服务提供商(NSP)和应用服务提供商(ASP)之间的协调问题,提出将ASP服务能力建设不足或过大的风险以风险共担、收入共享契约的方法进行协调。研究结果表明,该协调方法能够改进NSP和ASP的收益,使服务供应链达到最优绩效。

桂云苗、龚本刚、张廷龙(2012)对供应能力不确定条件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补偿契约机制,该机制可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系统协调,且契约参数值与成本、价格、供应能力不确性有关,与需求大小无关。

2.服务供应链的激励机制

樊琦(2008)在研究物流服务供应链收益分享中的激励问题时,基于供应链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分包商之间的主从结构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收益最佳配置的变权激励模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变权激励策略,并对模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讨论。

刘伟华、季建华、顾巧论(2008)考虑在单周期内由一个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和一个物流服务集成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结构中,分别构建了不确定环境下有/无能力匹配约束时的物流服务集成商成本模型和提供商的利润模型,并建立了主从决策下的能力协调模型。

桂云苗(2009)先研究了由单一物流服务集成商和单一物流服务提供商组成的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系统,建立了市场需求受价格敏感的随机变量条件下集中协调、Stackelberg主从协调、竞争联盟协调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协调方法的最优解的实现条件。

林家宝、鲁耀斌、张龙(2009)认为合理的利润分配有利于服务供应链的协调发展,并以移动服务为对象,研究了服务提供商和移动运营商的协调机制,构建了供应链优化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移动服务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及协调。

刘伟华(2010)建立了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运用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引入公平熵函数描述利润分配公平原则,建立了在随机需求环境下最优收益共享系数的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型。

Li等(2011)分析了免费试用策略在服务供应链中的激励问题,研究表明免费试用策略能够降低供应链由于需求不确定而产生的风险,并提出了成本分担策略,通过成本分担能够使分散决策获得集中决策的绩效。

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方法已有较多文献涉及,其中协调方法主要以契约协调、激励机制、信息共享协调等为主。契约协调中,期权契约、数量折扣与回扣契约、数量柔性契约、回购契约、补偿契约等研究较多,但有关服务供应链的激励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涉及针对服务供应链的利润分配方法还不多。

二、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综述

(一)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概念模型

国内外的学者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也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Robinson(2002)、王玖河(2007)、李建丽等(2009)、姜泰元(2012)提出的港口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

Robinson(2002)对以港口为主导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指出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的增长,陆运与海运企业寻求规模经济,将会对船公司、船运代理、装卸商、货运代理、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功能性整合,如图1-7所示。

图1-7 以港口为主导的供应链系统

王玖河(2007)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畅顺流动的角度,构建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网链结构,其流程如图1-8所示。

图1-8 港口服务供应链流程图

李建丽、真虹、徐凯(2009)从港口物流价值链的角度,将港口物流价值链嵌入到供应链中,该价值链为供应链上的各节点提供更高价值。港口服务供应链与港口物流价值链如图1-9所示。

图1-9 港口服务供应链与港口物流价值链关系图

姜泰元(2012)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其相互关系为:资金流与物流方向相反,客户支付航运公司运输费,航运公司支付港口企业停泊、装卸等服务费用,港口企业支付港口功能商服务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信息流在任意两节点间存在关系,如图1-10所示。

图1-10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示意图

(二)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

国内外现有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建模、绩效评价、价值链等方面,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

1.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建模

Dong,Soung,Nak(2002)等提出基于动态行为的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建模方法,并对港口服务供应链进行了评估,该研究运用多代理系统量化港口服务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和物料流,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Lee,Park,Lee(2003)等将传统供应链的研究方法应用到港口业的供应链中,利用量化的方法建立供应链的网络模型,并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绩效进行了评估。

Robinson(2002)提出随着港口参与的供应链和物流链业务的快速发展,港口企业现有的功能还不完善,必须将港口看成是价值链的一部分,港口企业应该通过自身竞争优势的创造和价值增值的传递来提高港口对供应链的贡献。Robinson的港口价值链模型虽然仅仅限于物流渠道,但是它描述了一个特定港口组织中各种的流和联系,他把这些不完整的系统(船公司、船代、海关、码头工人、货代、内陆运输等)排列到一个功能上完全整合的系统,这个系统被“大承运人”控制。

Bichou和Gray(2004)认为,港口是复杂和动态的实体,相互之间区别较大,其活动通常由不同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来执行,这使得港口系统具有不同的运作、组织和战略上的方法,该研究还重点介绍了港口功能的拓展及港口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战略。

张年、谢辉(2008)从运营散货的船公司的角度,探讨港口服务供应链中船公司与货主的关系,将航运业务纳入到供应链中进行分析,通过供应链上各节点成员间的信息共享、相互沟通、承担风险降低货运过程中的重大事故率,提高货物运抵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完整性,降低货损货差,提高货主、船公司的满意度,充分利用船舶的运力等,最终降低整条链的成本,使节点成员获得“双赢”。

李建丽等(2009)分析了港口服务供应链所在的价值链体系,提出港口在港口服务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分析了港口平台的聚集效应。因此,为了打造港口在港口服务供应链上的核心或优势地位,需要打造港口平台效应。

杨阳等(2012)运用分形理论,将港口服务供应链分解为若干个分形港口服务供应链元,并建立分形港口服务供应链元间相似性测度模型,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网络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

2.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模型

孙凤山(2004)通过分选供应链上重要节点,证明了港口企业完全能够通过结成战略伙伴完成物流作业流程的重组。物流作业流程重组在此过程中消除不增加价值的过程和时间,实现合作伙伴的互利性、交货到位的准时性、响应市场的敏捷性和服务客户的满意性,促使整个供应链协调一致,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

Peggy(2006)运用社会网络理论解释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程度。他认为,港口服务供应链本质上是社会网络,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网络协调性和内聚性水平。研究表明,协调性和内聚性程度高的港口服务供应链,其运作绩效也高。

王玖河(2007)运用供应链的思想对港口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他从系统角度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港口服务供应链进行设计与构建,从而建立了一个多目标、多因素的利益分配机制模型,并对供应链伙伴合作关系建立过程中的问题及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

Van等(2008)研究了全球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信息协调问题,通过建立特定的IT能力体系,实现集装箱信息协作共享方式,并重点分析了港口间沟通系统的作用。

陆永明(2009)认为协调性是港口服务供应链运行的核心指标,提出了港口服务供应链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协调评价模型,并运用协调度来描述港口服务供应链协调性。

赵娜等(2009)提出了基于Agent的港口服务供应链协调系统,将代理技术与港口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结合,构建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系统,并给出系统实现的基础平台,旨在应用该种方法提高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系统协调能力。

路遥、汪传旭(2011)通过将“运费期权”的概念运用到航运服务市场,建立了收益优化决策模型,并通过建立对港航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使整体收益达到最优化。

高洁、真虹、沙梅(2012)为港口服务供应链设计了一种信息集成模式和协作机制,为港口服务供应链选择了集成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该模式包含战略层、控制层和操作层,并指出了其运作的协作机制。

从以上文献研究可以看出,服务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分支,对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也是近十年来才开始的,目前对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服务供应链的界定、概念模型、协调、绩效评价等方面,并主要以物流服务供应链、旅游服务供应链、港口服务供应链等行业为背景。

现有服务供应链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服务能力的协调是服务供应链协调的重要内容,同时服务质量的监督与协调、信息共享、激励机制也是服务供应链协调研究的主要内容。

但在已有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中,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甚少。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定义、概念模型、流程等方面,而在港口服务供应链定量的研究方面,Van等(2008)、赵娜等(2009)、陆永明(2009)等学者提出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模型,但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研究将具有以下趋势:

(1)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要素及协调框架的研究。研究包括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要素有哪些,影响港口服务供应链协调的核心要素有哪些。同时,结合这些核心要素,如何构建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模型也是今后研究的趋势。

(2)对服务供应链协调的重要内容———服务能力的研究。港口服务供应链具有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特性,同时也具有它的独特性。对此的研究涉及如何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进行协调,协调港口企业物流服务能力的订购量与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投资额的问题。

(3)对服务质量在港口服务供应链中的协调问题的研究。服务质量影响到最终客户满意度,贯穿整个服务供应链。如何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与协调,如何保证物流服务商提供稳定的物流服务质量,需要进行机制设计。

(4)对供应链协调的主要内容———利润分配的研究。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利润分配问题,目前研究不多。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要考虑到服务能力、服务质量、风险承担等因素,是港口服务供应链激励机制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内容

本书的研究分为九章,内容框架如图1-11所示。

图1-11 本书的研究框架

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分析当前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对服务供应链、港口服务供应链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服务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协调对象、协调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其次,然后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概念进行界定,综述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失调动因及协调模型;最后,对港口服务供应链协调的文献进行述评,指出港口服务供应链研究的趋势。

第二章,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理论基础。本章分析了服务供应链的兴起,论述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内涵、结构模型、形成动因、发展形式等基础理论,并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首先,根据文献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基本要素进行梳理,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协调要素的因子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港口服务供应链协调的三个协调因子和六个要素;其次,构建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框架,设计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模型,该模型由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构成,并分别对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进行了阐述。

第四章,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协调。首先,考虑包含一个港口企业和一个物流服务商的两级服务供应链结构,提出了基于期权契约协调策略的物流服务能力订购与投资的协调机制;其次,考虑了包含港口企业、物流服务商、物流分包商组成的三级服务供应链结构,分别采用主从协调、集中协调、协作联盟等协调方式进行协调,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五章,基于服务质量的港口服务供应链协调。首先,阐述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质量协调内涵,协调内容主要包括节点层面的质量协调和整体层面的质量协调;其次,构建了港口服务供应链质量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模拟供应链中节点企业质量协调策略上的博弈过程,并探讨质量协调的稳定性问题;再次,探讨了港口服务供应链整体层面的质量协调与监督,运用博弈理论对港口企业质量监督和物流服务商的欺骗概率进行了推演,并将模型扩展到引入竞争机制和客户惩罚下的服务质量监督与协调模型;最后,根据前面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协调的措施,并从物流服务商的选择与评价、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信息共享、签订质量契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第六章,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利润合理分配研究。本章对利润分配的模式、影响因素、利润分配的博弈及分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阐述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利润分配原则和模式;其次,分析了港口服务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ANP与改进的Shapley值法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利润进行分配。

第七章,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本章对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绩效评价进行概述,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使用FDA集成评价法、可拓模糊层次的评价法对港口服务供应链进行了综合评价。

第八章,港口服务供应链的集成与优化。本章对供应链集成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港口服务供应链的集成阶段,建立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任务分配、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进行了优化求解。

第九章,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案例分析。本章以宁波—舟山港某企业所在的港口服务供应链进行案例分析。

【注释】

[1]王玖河:《港口企业供应链结构优化与分析》,燕山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资料来源: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1)》。

[4]UNCTAD:Technical note:the fourth generation port,UNCTAD Ports News letter,1999,pp.9—12.

[5]刘桂云、真虹、赵丹:《港口功能的演变机制研究》,《浙江学刊》2008年第6期,第183—186页。

[6]张婕姝、真虹、李建丽等:《基于供应链思想的第四代港口概念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中国港湾建设》2009年第10期,第70—7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