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做人的境界

做人的境界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联想的柳传志说过一句话: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优秀企业能具有的格局,往往取决于领导者做人的境界。1999年9月16日——新中国50华诞前夕,对于康博集团波司登前身来说,是个意义非凡、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康博村先后当选江苏省文明村、全国十佳小康村、国家级生态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联想的柳传志说过一句话: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这几乎是优秀企业的标准画像——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眼光长远,算大账而不是锱铢必较,将企业置于环境、社会,乃至未来的大局下考量,一来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来也为员工提供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机会,致力于“把饼做大”,而非急于分饼,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达成基业长青。

能做到这一点、并能让员工信服这一点的企业家,均是洞察人性的高手。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优秀企业能具有的格局,往往取决于领导者做人的境界。

1999年9月16日——新中国50华诞前夕,对于康博集团波司登前身来说,是个意义非凡、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

这一天,康博集团的发祥地——常熟市白茆镇山泾村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对于祖祖辈辈居住在山泾村的400多户农民来说,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古朴的山泾村更名为“康博村”。

这是一个从这里走出来的现代化大企业的名字,以她的名字命名一个古老的村庄,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这么多年来,人们对行政区划的变更早已习以为常,地名的更迭也屡见不鲜。但是,以一个企业,而且是乡镇企业的名称去取代一个古老的绵延千年的行政村的原名,这不仅在江苏省从未有过,就是在全国亦属罕见。随着山泾村的更名,一个全新的占地23.4公顷、建有427套别墅的农村社区“康博苑”,也在“康博村”揭牌之时奠基开工。

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切,并在万众瞩目的《新闻联播》中再现了这一幕。

2011年,一个崭新的现代化乡村如约建成。

➢1999年9月16日,康博苑正式培土奠基

在江苏省规划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康博村按照“适度超前,功能明确,环境整洁,生态优美,富有特色”的原则,对全村土地、道路、住宅、绿化、休闲、市场、社区各个功能区进行了科学布局、通盘规划,建设了现代化庭院式别墅的小康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及配套设施,包括在村中心的一个商业服务区、一座污水处理厂、一座800立方米的秸秆气化站、一个12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以及三座生活电站。2010年初,康博苑三期工程竣工,最终建成了427幢别墅,全村1646位村民全部住进了“小洋楼”。十余年间,用于康博村修建、拆迁补贴和配套工程建设的投入累计达1.2亿元,目前,村里100%的家庭用上了液化气,90%以上的家庭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超过半数的农户拥有小轿车。

用康博村民自己的话说:“我们的生活比城里人还舒坦。”

“50年代住草房,70年代住瓦房,80年代住楼房,90年代住洋房。”这是村民在新编的白茆山歌中的一段唱词。

这在以往,村民们连做梦都不敢想。

村民高林泉激动地说:“能够过上这样的日子,首先要感谢党的富民政策,还应当感谢波司登公司的带头人高德康致富不忘乡亲们的高尚之举。”

高德康说:“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波司登公司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机遇。如今,企业壮大了,是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高德康在奠基仪式发言,感慨万千

➢康博村民自己说:“我们的生活比城里人还舒坦。”

在高德康代表的带领下,康博村人走上了“循环经济为核心、融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村建设为一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康博村先后当选江苏省文明村、全国十佳小康村、国家级生态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康博村的历史变迁,对打破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中国改革开放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

不能不看到,乡镇企业崛起的30多年,形成了村村冒烟、遍地开花的局面,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同时也挤占了大量的宝贵农田,导致了苏南和相当多的农业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8亩的严峻局面,而散落居住的小农田园模式,更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建设康博苑,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双赢”手法,正如高德康在新村奠基仪式上说的那样:“通过新村建设,一方面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小城镇发展战略,通过复垦老宅基地增加农田,发展规模经营的现代化农村产业;另一方面是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之路,改变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切实提高生活质量。”

可以说,这是常熟市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针和高德康“民牌”情结的一次完美的融合。

高德康的梦实现了!乡亲们的梦实现了!

高德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结?为什么能够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为什么能够饮水思源?那还真的要追溯到其个人成长的源头。

高德康是坐拥过亿身家的富豪,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若是让你去猜想,亿万大亨的父母亲的居所是个啥样子?许多人可能会直观地想到别墅,或是深宅大院、高墙红门。然而,到了康博村,你会出乎意外地看到,高德康的父母就和他的大哥高金康住在一起,而那宅院在村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高德康感谢这样的家风。他说,自己从小生长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他忘不了父母亲对他的教诲,也忘不了是大哥高金康从小承担起家里繁重的农业劳作,才使他从容走到了今天。今天的高德康的确是太忙了,尽管公司与康博村相距不远,平时他却与父母亲难得见上一面。高德康深感内疚的是不能常在父母身边照料他们,好在父母一贯勤于劳作,身体还十分硬朗,加上有大哥、大嫂照料,高德康也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波司登的发展和向世界名牌的冲刺中。

而两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在村里历来德高望重,尽管养育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儿子,他们却从不向高德康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反而经常念叨:只要儿子多为大家办好事,他们就心满意足。每个月,高德康的双亲都会与村里其他老人一样,按时从银行领取康博集团为他们发放的补贴,每当乡邻碰到他们时,总忘不了夸上高德康几句:“谢谢你们培养了一个好儿子,我们托你儿子的福了!”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康博苑中心广场

按理说,高德康完全有能力为父母新造一所更好的房子,但作为康博村的党委书记,他心里还装着全村的百姓;而且他知道,让全村的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他的父母亲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整个工程竣工后,他的父母亲同村民们一道乔迁了新居,这才是二老最需要的实实在在的快乐晚年。高德康不仅很孝顺,他还把孝顺升华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是境界,也是家教

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年轻时高德康的一大心愿。

70年代末,高德康就写下了第一封入党申请书,那一刻他的内心激动无比,对党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与赤诚。然而这封酝酿已久的入党申请书并没有得到村党组织的批准,支部的理由很简单,你是做缝纫组的,条件不够。

高德康并没有气馁,不断追求进步,锲而不舍地申请入党,总共申请了13次。申请却一次次被退了回来,但是坚定的信念一直鼓舞着他,他要用行动证明给所有人看,他是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事业的。

1992年的7月1日,高德康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么多年来,波司登从党支部到党委,从4名党员,到现在的近四百名党员,为党的事业输入了新鲜血液。

在事业上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高德康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一直对教育、体育、交通、文化、福利、扶贫帮困等公益事业给予慷慨无私的资助,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高德康认为这一切符合父母亲对他的一贯教导和要求。

1987年,企业刚起步的时候,高德康就向村里所有的老人送上了冬季取暖用的“汤婆子”,东西虽小,情义无价。

康博集团成立后,高德康又以企业名义给村里的敬老院捐款,每月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每年向村里困难户发送补助物资。再后来,高德康又投资办了多家福利企业,让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

1997年5月26日,康博集团在常熟市白茆中学设立助学奖学金。与此同时,波司登又为当地小学捐款250万元建造校舍,给小学办起了一流的电脑学习室、游泳池,并为师生们提供免费食宿。

1997年,高德康捐资80万元支持全国“八运会”乒乓球赛事,10月6日,这项捐赠的签字仪式在上海新建的能容纳8万人的体育馆隆重举行。该比赛被冠以第八届全国运动会“波司登”杯乒乓球赛之名,冠军奖杯上还镌刻了“波司登”的品牌名称,并由波司登总裁高德康向优胜者颁奖。

1997年11月29日下午,康博集团向盐阜老区献爱心捐赠仪式在盐城市政府会议厅举行,刚刚在河北石家庄老区举行过捐赠仪式,风尘仆仆赶来的高德康代表康博集团向盐阜老区捐赠了价值15万元的“波司登”羽绒服,这批羽绒服主要用于资助驻盐大中专校的特困生和盐城市贫困地区部分贫困户。盐城师专学生孙岚代表受助生向高德康献上了“天寒羽衣暖,难忘康博情”的锦旗。

1998年新年伊始,常熟市120多位优秀教育工作者收到了一份由波司登公司订阅赠送的特殊新年礼物——《文汇报》。礼物虽轻,却表达了波司登人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份崇敬之情。

1998年1月11日上午,康博集团向南京大学、南京师大等11所院校的特困生捐赠羽绒服。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的顾浩等省级领导及康博集团董事长高德康深入到宿舍,探望并勉励大学生。下午,他们一行又冒着严寒,驱车赶到句容老区走访慰问贫困户和五保老人,送去波司登羽绒服。此次活动所赠寒衣总价值约35万元。该活动是康博集团向石家庄、淮阴、盐城等地“情系老区,温暖千家”百万元捐赠大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2000年11月,康博集团向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八省(区)贫困地区的游牧民、学生及养路工捐赠波司登羽绒服6万件,总价值1800万元。

2002年12月12日,康博集团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50万元设立“波司登”奖学金,并向人大贫困学子捐赠价值10万元的羽绒服。

2003年12月7日,波司登“情暖寒窗学子”行动向东北大学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捐赠价值40万元的羽绒服。

2004年以来,波司登连续多年慷慨支持“春蕾计划”,给寒窗学子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在全国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2004年12月26日,在关注贫困家庭、爱心暖“春蕾女童”活动中,向山东省妇联和山东省儿童基金会捐赠1000件总价值26万元的波司登羽绒服。

2005年12月,康博集团向盐城市慈善会捐赠价值10万元的羽绒服。

2005年11月,波司登向吉林省教育系统捐款200万元,为全省38所大专院校贫困学子送去如春的温暖与关怀。

2006年,波司登百万奖励基金送进东华大学,加速培育中国顶级服装设计人才。

2008年12月,波司登投资150万在湖北罗田县建设的波司登希望医院正式投入适用,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就医环境,提升了医疗水平。

2011年10月19日,波司登公益助学温暖“光爱学校”。

2012年1月,波司登向常熟市福利院、敬老院等捐赠1200件羽绒服,价值68万元。

➢2004年以来,波司登连续多年慷慨支持“春蕾计划”

2012年7月20日,向羽绒工业协会捐赠200件波司登羽绒服,价值约20万元。

2012年8月8日,向“中国光彩事业宁夏行及延边行”项目捐赠200万元。

2012年12月,向德康博爱基金会捐赠羽绒服9676件。

2013年11月至12月期间,波司登在德康博爱基金会寒衣捐赠计划中捐赠7739万元的冬衣。

2014年11月,向苏州市慈善基金会“口袋校园”项目捐赠现金200万元。

2014年12月,向康博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贫困家庭捐赠现金73.5万元。

2014年1月,向山东省德州市红十字会“定向捐赠医疗包”捐赠现金84万元。

2014年11月,向中共徐州市委驻新沂扶贫工作队村级医疗设备现金30万元。

2014年12月,向淮安市淮阴慈善总会村级医疗设备捐赠现金36万元。

2014年度,向哈尔滨市香坊区教育局、青县教育局、日照市教育局、共青团镇马县团委捐赠图书款现金60万元。

不仅是日常公益事业,波司登还经常“危难时刻显身手”。

➢波司登在公益事业上一贯冲在前面

1998年1月12日,张家口张北县发生地震,其时天正下着大雪,灾民一下陷入雪上加霜的困境。刚刚向南京市11所高校特困生、句容老区五保户捐赠羽绒服回到公司的高德康,听说消息后,立即电示驻石家庄办事处向震区人民捐赠防寒羽绒服,并委托该地区代理安排车辆急送灾区,使受灾百姓在最需要温暖的时候穿上了波司登羽绒服。

1998年夏的特大洪水还令很多人记忆犹新,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抢险救灾场面鼓舞了很多人,波司登也毅然出手,全国众多媒体当时广泛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波司登得知灾区急需御寒物 毅然捐赠108万元羽绒服》。

非典无情,人间有爱,国家有难,企业反哺社会,尽责的时候到了……”在国家遭受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时,高德康的一句话,吐露了所有波司登人的心声。2003年5月14日,一张代表着波司登人心意的108万元的捐款支票交到了常熟市慈善总会,支持国家正全力开展的非典防治工作。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特大冰灾,波司登满载价值1.1亿元的羽绒服千里驰援灾区。

“5·12”汶川地震后,波司登人心系灾区,以各种方式援助灾区百姓,波司登多次组织向灾区捐款捐物。

2009年1月13日,波司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价值1800万元的十万件冬衣捐赠给四川省民政厅发往地震灾区。

2009年6月5日,波司登与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签订协议,慷慨捐助1000万元援建新北川中学行政教学楼、图书馆及纪念广场。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给台湾同胞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波司登向灾区捐款100万元。

2010年4月16日,波司登通过常熟市慈善总会,率先向玉树灾区捐赠价值1000万元救灾急需物资。

2013年4月20日,波司登紧急向雅安地震捐赠22521件价值1200万元的羽绒服。

波司登还一贯热心支持科学考察事业,除了希望助我们科学事业一臂之力外,科学家们所需到达和研究的极端环境,也是检验羽绒服科技水平的最好的标尺。在创造了力创“三极”的传奇之后,波司登依然没有停下支持科考事业的步伐。

2000年,中国科学院决定于当年5月至7月组织水文、气候、生物、环境、林业等领域的十多位专家对“三江源”以及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地区、雅鲁藏布江流域进行一次多学科的综合科考。届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贝尔根大学等多家外国科研机构也将参加此次科学考察。

虽然时值温暖如春的5月,科考队员所涉足之处却均为常年高寒之地,再加上科学考察的特殊需求,对防寒服的要求高而且烦琐,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服装。随着考察日期的渐渐临近,科学家们的防寒服装却迟迟没有解决。

杜邦中国公司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联系上了同样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中国防寒服领域的领头雁康博集团,本着全力支持中国科考事业的宗旨,强强联手,为科考队定制了一批合乎要求的羽绒服。

5月15日,30件标志着世界顶尖水平的羽绒服被送到了科考队。这些防寒服均先由波司登选定面料,再由杜邦公司进行世界最先进水平的防水、防油、防污染的高科技涂层处理,然后再由波司登进行设计、制作。为使科考队员们能在极端环境中保持足够的热能与体力,康博集团特别选用优质的纯羽绒做填充料,并特别调配了精兵强将,集中设计、缝纫好手加班加点,终于在科考队员进藏前夕,把饱含着波司登深情厚谊的特制羽绒服送到了他们手上。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家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统帅之于军队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企业家的素质和品位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整体素质。

高德康是波司登的领头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波司登的风气。富有而又节俭的高德康,对社会弱势群体总怀着一份从不推却的责任感,也许是与生俱来,也许是家教使然,他有着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于帮贫扶弱,他向来出手大方。这种风气影响到波司登,就表现为波司登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关注,对弱势群体的无私关爱。在波司登,从老总到员工,都有一颗仁爱之心。

1997年11月13日,波司登公司内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公司正在举行一个特别的仪式,热情欢送女职工孙燕作为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参加为期一年的“山西静乐扶贫接力活动”。

在送行会上,高德康亲手将一朵大红花戴在了孙燕的胸前。回想起这件事的始末,孙燕忍不住流下热泪。

那还是在当年的4月,孙燕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篇22名青年志愿者在山西扶贫的记述,她被志愿者和孩子们之间真挚的感情深深打动了,特别是读到贫困儿童在志愿者的努力下又复学时,孙燕禁不住热泪盈眶。第二天,她就写信给《中国青年报》,表达了她渴望参加这一活动的心愿。该项目联络人乔老师被这位姑娘真诚的心感动了,把信转给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很快,孙燕就收到了团中央的确认回函。

➢1997年11月,波司登孙燕赴山西静乐扶贫支教

孙燕把她将要去山西的事告诉了父亲,结果不出所料,患关节炎多年的父亲第一个反对:“你到那边去奉献,谁来给我奉献?你太傻、太书呆子气。”当小学教师的母亲也说:“我也是教师,我也知道失学儿童多么需要知识,但只是怕你到去了生活太苦,我不放心”,说着就流下了泪。说实在的,孙燕心里也很挣扎,长这么大她还很少离家出远门,父母上了年纪,身体也不是太好,但她转念又想到报纸上孩子们的遭遇,还是忍住泪水坚定地告诉父母:“我一定要去,我什么苦都能吃。”

高德康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支持孙燕的行动,立即派人去劝说孙燕的父母,并特别拨出一笔款项让孙燕带去,给那里的孩子们买学习用具。高德康勉励她说:“放心好好地在山西工作,你父母我会安排人多加照顾的,去了那里,要为孩子们带去波司登人的关爱。”高德康还发起了“号召全厂团员青年向孙燕学习”的活动。

当记者采访高德康时,他动情地说:“孙燕的行动体现了我们波司登人‘四海一家’的精神。尽管孙燕同志在厂里是业务骨干,还担负着300多名工人的培训工作,但公司还是鼓励她去山西,为那里的教育事业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也带去我们波司登人的爱心,为失学儿童撒播一片希望。”

波司登人在富了之后,首先不忘的就是回报社会,大做公益事业,将爱心与温暖送给贫困的人们。高德康说:“我们应该以爱心奉献社会,以爱心凝聚职工共同致富,这才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胸襟。”

波司登人如此高频率的扶贫帮困,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确是大善举。但是,波司登人的善举,已不是传统意义上行善,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不管高低贵贱,都有取之不尽的财富,那就是爱心,有时只要你伸一伸手,别人的难关也就过去了。而当你付出你的爱心时,你会感觉到这个世界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加美丽。”高德康如今依然保持着吃苦勤俭、纯朴真诚的本色,有着博大的胸怀。“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国家的、人民的。”

除去单纯的扶危济困、以身作则,高德康的公益观还有着更大的格局,他更看重“可持续”的公益事业,看重能“自行造血”的帮扶项目。在以工业致富之后,他始终未忘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致力于带动农民兄弟一起致富。

在高德康看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民兄弟的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大事。企业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创立名牌,发展经济,致富一方。“波司登起源于农村,根基在农村,致富思源,造福乡亲,我们责无旁贷。”

2007年9月11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宣布“波司登”荣获了中国服装唯一的“世界名牌”。

2011年4月,波司登获评中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工业大奖”,成为我国消费品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有评论称波司登是中国乡村走出的世界冠军,一头连着全球服装市场,打破了“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悖论;一头接着农民的鸭舍,带动着全国数十万人共同致富奔小康。

这样的评论恰如其分,波司登堪称中国最具创富能力的服装企业,在山东德州、江苏高邮、泗洪、徐州等地建有6大生产基地,拥有员工超过两万人。而对地方发展的促进,仅以常熟一地为例,波司登的发展使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康博村民走进厂门成了“上班族”,全村1200多个劳动力,有98%进入波司登工作;每年8000多万米布料、2000吨羽绒的巨量需求,更带动了常熟及其周围十多个省市从面料、辅料、羽绒、包装、染织到终端销售的上下游产业链的蓬勃发展,给全国30多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了城乡充分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德康常说:“企业家和老板是不一样的:企业家对国家、对社会有一种责任,而不是挣了钱去挥霍。”作为羽绒服行业的龙头老大,波司登始终有一种担当——要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带领全行业健康发展。任何一个健康繁荣的行业,必须有一批优势企业作为脊梁,独木难成林,“一家独大”会造成竞争力低下,也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

“行业协会授予了波司登‘领军品牌’的称号,‘领军’的含义是什么?就是不能只考虑自己的企业,更要考虑同行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周边中小企业的带动,是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意义和公益事业一样重大,而效果更长久。”高德康这样阐述自己的初衷。他同时指出了同行“小弟”的软肋:再走低档次的同质化竞争是没有出路的,寒流一来,首先感冒的就是没有规模、小而全、产品没有差异化的企业。企业必须各自发挥出自己的强项,避开同质产品,开发创新产品,才能应对更大的挑战。

对此,波司登最直接有效的做法是:不要一枝独秀,而要百花齐放;不要“上下通吃”,而是共同分享。波司登自己集中精力做品牌、设计、研发、渠道,把上游业务留给其他企业,共同分享“大蛋糕”。波司登发展30多年来,不仅带动了常熟地区的服装集群地的发展,而且更带动了包装、染织、面料、辅料、羽毛以及终端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以波司登为龙头的庞大产业群体,增强了抗击风险的能力。

2008年,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多企业噤若寒蝉,纷纷缩减规模,裁撤员工,以求自保。高德康却拍着胸脯说:“我们全部员工两万多人,没有一个下岗的!”高德康能出此言,凭的并非血气之勇,而是真正的有担当、有底气。当时,波司登已经在“密谋”国际化路线,并悄悄为此做了各方面准备,所以波司登不仅没有裁员,还加大了岗位设置,把其他企业因金融危机而下岗的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技术工人,尽可能多地吸纳到企业中。高德康说:“在危机面前,纺织服装企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承担起责任。”

“面对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也是弱势群体,发展速度较快的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帮助,就是社会责任最好的体现。”中国服装协会会长蒋衡杰,对波司登的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心有多大,事业的舞台就有多大,得人心者得天下。波司登能够成为常熟地区的支柱性企业,成为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成为走出国门的第一批中国品牌,绝非偶然。高德康的“名牌就是民牌”之说,在这里,有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2011年初,高德康个人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由国家民政部直属管理的“德康博爱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扶贫济困之传统美德,以人为本,开展扶贫济困、抚孤助残、赈灾救援等慈善捐助工作。同时,在2011年“中国―亚欧博览会暨光彩事业新疆行”活动中,基金会向西部光彩帮扶基金捐款300万元支持援疆建设;关爱老区群众,向九寨沟革命老区捐赠1000万元……

仅2011年一年,高德康个人累计捐款捐物达6744万元。他获得“中华慈善奖”,实至名归。他在获奖之后这么说:“公益慈善事业是人间最温暖、最幸福的事业,做善事要只争朝夕、常有作为。我和全体波司登人,都会与社会的弱势群体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成为中国企业界回报社会、践行责任的领跑者,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2011年7月15日,第六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高德康被授予公益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2012年,波司登再次获得该奖项。“中华慈善奖”由国家民政部于2005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褒扬在赈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以及支持文化艺术、环境保护等公益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机构及项目,是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最高荣誉。

➢高德康获得中国公益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