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济南产业发展与布局战略构想

济南产业发展与布局战略构想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说明了济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较慢,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因发展阶段不同而异,但是纵观发展历程,济南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面临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济南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济南区域划分为五个“差异化”的城市战略分区。

济南产业发展与布局战略构想

王 峰 徐 武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城市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经验教训

对于国内大多数城市而言,城市产业调整往往是单个旧城“退二进三”并伴随大规模旧城改造的过程,基本上都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城市郊区化的产生。在此过程中,过度的旧城改造更新导致更多的社会文化经济等问题的产生。首先,城市物质空间、人文空间的重新建构造成原有社会结构的败落、失衡及人们对原有文化的丢失而缺乏的归属感;其次,对城市旧有经济结构的破坏,大规模的城市改建使得城市旧有老字号、小商业从此一蹶不振;再次,旧城改造与文化保护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初期,企业搬迁没有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空间,因而随着单个用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导致企业的再次甚至多次搬迁现象,即浪费了资源又与周边城市产业缺乏必要的关联。

二、济南市产业发展历史回顾

(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普遍规律性

济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普遍规律性,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演进过程。受人口、资源和历史差异的影响,各阶段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呈现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济南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济南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1978年的4.4∶14.1∶6.5演化到2007年调整为5.89∶45.53∶48.58。济南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型转化为“三二一”型,历时22年,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只用了12年就完成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到三、二、一阶段的演变。说明了济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较慢,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二)第一产业逐步萎缩,第三产业地位巩固

济南市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17.6%降至2007年的5.89%,呈现出逐步萎缩的趋势。济南市第三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6.5%上升到2007年的48.58%,平均增长速度为15.28%,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因发展阶段不同而异,但是纵观发展历程,济南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

(三)工业内部结构仍需不断调整优化,现代化工业体系势在必行

经过五十年建设,济南工业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骨干、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济南产业中传统产业工业产值占济南工业总产值中80%以上,支撑作用较强,也是济南存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济南的传统产业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低。随着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行业出现萎缩,甚至陷入困境。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济南市的工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开发新产品,培育增长点,使传统产业焕发青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植新的产业群,要把电子信息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家电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生物工程产业作为需要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培植,增加技术含量,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三、济南市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济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使其在产业发展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自身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构成了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面临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济南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济南的区位条件、中心地位、经济实力、驻地经济以及文化底蕴为济南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济南市现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工业内部问题突出,造成济南市工业整体偏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第三产业发展依然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不完善,产业集聚不明显的问题也构成了济南市产业发展的障碍。随着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明显、跨国集团迅猛发展、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等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为济南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四、济南产业发展构想

济南的战略转型要求成区域、多元化发展:成区域的发展要求济南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联合周边地理位置相近,产业相关的城市统一协调产业配置,以期形成产业集群;而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差异化”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未来,济南应以东西部两个新区开发为核心,结合产业“多元化”发展战略,明确其它地理位置相近、产业相关地区的战略分工,并通过土地、技术、劳动力和环境等核心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化”供给,进一步强化和发挥各区的发展优势,逐步提升全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根据“差异化”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城市内、外部空间应各有功能定位,分工互补。济南区域划分为五个“差异化”的城市战略分区。

(一)主城

未来主城的规划重点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石化、机械制造等产业链,突出发展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六大产业集群。

(二)东部地区(章丘、邹平)

章丘作为济南城市“东拓”的重要承接地,济南市东部济青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济南汽车等企业向外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邹平在产业发展上,以纺织、建材、食品、啤酒饮料、有色金属、机械等产业优势为基础,积极发展生物工程及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培育服务业的良性发展,打造济南东部重要产业发展轴。

(三)西部地区(平阴齐河)

平阴发展为济南工业生产配套服务的加工制造业,并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及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绿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旅游业及商贸物流等功能,形成现代化山水生态城市组团。

齐河主要结合济南化工工业园的建设发展,联合济南北部新城和济阳,多元化发展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培育多个企业龙头,发展成为化工产业基地。

(四)北部地区(济阳、商河)

济阳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优势,引导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工业,培育服务业、制造业和居住功能的快速发展。形成以发展工业为主导,重点推进公共服务职能和新型制造、物流园区建设,同时培育生态景观带,将其建设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区组团。

商河现有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地热和油气资源较为丰富。适合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轻工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应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度假休闲会议商务等功能,形成现代化新型城市。

(五)南部地区

济南南部山区主要以保护为主,充分利用当地旅游和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商贸、旅游和相关配套服务业、林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等,严格控制各镇工业发展,禁止发展有污染的工业,避免破坏南部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曹大贵.特大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及其调整研究——以无锡市为例,2002.

[2]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曹大贵,杨山,李旭东.大城市空间布局演化对无锡产业布局调整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2.

[4]范林榜,祁晓玲.论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煤炭经济研究,2003.

[5]李孟刚,蒋志敏.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