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新技术代表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一般高新技术产业都设在较发达地区。高新区的企业总数有5万多家,上市公司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一、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是指那些以大量投入研究与开发资金、以技术进步为标志、以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其特征是发展的基础必须是创新的技术、区域领先的技术。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七高七新”的特点,“七高”是指高投入、高产出、高智力、高难度、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七新”是指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新。高新技术主要涉及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开发技术六大领域。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如自然资源条件的优劣,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社会需求的增长,以及社会政治制度、体制和社会安定程度,等等。但在当代社会,现代科技革命的丰硕成果,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现代科技革命而诞生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改善实体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社会的前进开辟出了崭新的领域,从而可以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带来新兴的产业,为经济的增长提供巨大的空间。高新技术代表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其布局特点如下。

第一,靠近市场。在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靠近市场、靠近用户,才能及时发现需要,开发新产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第二,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这样可就近聘到高级科技人才,最快获得最新的科技成果,可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共享先进设备和实验设施,这样能保证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保证技术人才的提供。

第三,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激烈,只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才能正确领导企业,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设备先进,只有高素质、受过训练的劳动力才能胜任。

第四,有优良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水、电、气、通讯设施方便,靠近国际机场或海港,靠近高速公路,离中心城市的距离不能太远,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第五,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能保证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和服务部门综合配套能力强。因此,一般高新技术产业都设在较发达地区。

第六,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即优惠的地方政策,完善的法律、财务、专利、工商及进出口服务。

第七,相对聚集性。高新技术有聚集效应,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一起,可以在共享和竞争中相互利用和促进,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多布局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研究的基础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以来,国家通过组织实施“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重点工业试验项目计划及给予企业的科技投入、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科技进步。

(一)“863”计划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

“863”计划是根据我国4位知名科学家1986年3月向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我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书面建议和小平同志的批示而启动和实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该计划是在中央财政支持下的我国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之一,旨在选择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力争在我国有优势的领域中有所突破。小平同志为“863”计划的启动和实施题写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

“863”计划实施以来,共选择了包括生物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7个高技术领域的若干重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1996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863”计划10周年成果汇报展览会资料充分显示,由于“863”计划的实施,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技术研究开发的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高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总体布局,建立起了一批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品开发的基地,培养了新一代高技术科技队伍,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统计资料表明,截至1995年底,已获鉴定的成果达1398项,其中659项获国家和部委级奖励,550项具有国际水平;有10%的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商品,有的正进入试验阶段,即将形成产业,有38%的成果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得到了应用。例如我国在农作物的培育、生物工程疫苗和药物、血友病的生物治疗、智能理论、具有中文信息处理能力的智力接口、新一代光纤通信的基础器件量子阱器件、对自然星体大气湍流适应校正、CIMS总体集成技术、深水下机器人、光电子材料等研究领域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智能应用系统、水稻大豆生物工程固氮、自适应光学望远镜、CIMS工程、智能机器人等成果已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得到应用。基因工程干扰素和疫苗、DFB激光器、斯特林制冷机等成果正在逐步商品化。

(二)火炬计划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

火炬计划的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火炬计划分为国家计划和地方计划两级,国家级火炬计划由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启动和实施,地方级火炬计划是在国家级火炬计划的带动下而启动和实施的。该计划的主要手段是综合应用国家和地方的财税、金融等调控政策,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选择和扶持一批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成果,使之迅速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并形成一批以生产经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有规模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步伐提供必要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机会以及人才培训等服务。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成立到现在,国家高新区已经走过近20个年头。国家级高新区的总数量逐渐增加,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整体布局更加完整。

2009年,高新区实现的总产值占全国GDP的比例达到了9.8%,出口量达到16%。高新区的企业总数有5万多家,上市公司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1/3,授权发明专利占全国总量将近50%。

(三)新能源与新材料工业

新能源是指有别于传统能源而最近若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的能源,或者过去虽然用过但现在又有了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太阳能等。核能是靠核用燃料在反应堆中燃烧发热而产生的能量。用核能发电燃料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但建设成本高,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目前全世界建有400多座核电站,大部分分布在经济发达国家,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我国核电站最先选建于经济发达、耗电特大而又能源奇缺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最早建设的是浙江海盐的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宝安的大亚湾核电站。

我国新材料研制的起步虽较晚,但是本着“瞄准前沿,积极跟踪,重点突破”的原则,研试和生产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当今世界新材料如精细陶瓷、复合材料、光导纤维、激光材料、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非晶态材料、超微粒等生产领域,我国有的早已实现产业体,有的正在加紧研试。我国新材料研究的院所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福州等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区以及其他重要工业城市。

(四)信息产业

电子工业和电子信息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中枢和先导。过去将电子工业看做传统的机械工业的认识已不合时宜。我国电子工业与其他高技术工业相比,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高。一般按用途把电子产品分为三类,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代表的投资类产品,以彩电、录像机、VCD为代表的消费类产品和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基础类产品。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软件产业收入1.3万亿元,增长31.3%。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9%,比上年加快11.6个百分点,高出工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63395亿元,同比增长25.5%。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645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利润2825亿元,同比增长57.7%。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达10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占全国外贸总额34.1%;其中出口5912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占全国出口37.5%;进口4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0%,占全国进口30.2%。

img40

图7-1 2010年电子信息产品月度出口额情况

电子计算机是电子技术的标志,反映着我国电子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实力的强弱。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基本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完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三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过渡,并且很快研制出了大型电子计算机,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大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我国已拥有计算机制造企业1000余家,具备微、小、中型机的开发与批量生产能力,全行业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员已超过15万人。第一批国产第六代高能奔腾微机于1995年底在联想、长城、方正3家集团同时诞生,实现了与全球第一批高能奔腾微机的同步开发,标志着我国PC机开发技术水平走向世界发展的最前沿。

我国电子信息工业比其他高技术工业分布广,已形成一线多点的基本格局,即以桂、粤、琼、闽、浙、沪、苏、鲁、津、京、冀、辽等沿海省(市)组成的电子信息工业带和以川、陕、贵等地组成的多个电子信息工业基地。

深圳和北京是我国计算机生产的中心。深圳市计算机产品中桌面计算机、硬盘驱动器、软磁盘、硬盘磁头产量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总数的40%、95%、40%和90%。目前,深圳市拥有计算机及相关企业1500多家,其中有不少知名企业,如国内最大的微机生产企业长城计算机深圳公司,世界第三大计算机硬盘磁头生产企业深圳科技开发公司等。北京则拥有国内最强的科研开发力量,发展计算机产业条件优越。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企业联想、长城、北大方正等总部均设在北京。目前,我国软件产业绝大部分是小型企业,骨干企业有紫光、四通利方、用友、王码、联想、方正、蓝通、中软、先锋、瑞星等。软件企业在国内已形成较广泛的分布,以北京、上海、深圳、沈阳及沿海发达城市中数量较多。其中上海和珠海已被国家确定作为我国软件产业的两大基地,将建成我国最重要的两个软件园区。

(五)生物工程、空间技术与海洋开发

我国十分重视生物工程技术的研制,通过攻关,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已现雏形。单是“七五”期间就完成了7个品种的临床和大面积试验,特别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此外,培育转基因动物及植物基因工程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单克隆抗体诊断盒已进入市场,植物细胞工程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和发展了具有世界水平的航天事业,已成为世界空间技术强国之一。自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即“东方红”卫星之后,研制与发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我国已成功地发射了多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其中还有国外卫星;发射入轨的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航天工业还发展了高科技民用产品,积极推进航天技术向民用转移,努力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海洋开发高科技领域包括海洋调查监测和海洋开发两个方面。当前我国在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建立、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海底矿产资源勘探与采掘、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洋空间等方面的开发利用都相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2006年中国共建海洋观测站、监测站8800个,获得非常丰富的海洋数据,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随着世界进入海洋经济时代,一个新兴的海洋工业体系即将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目前,上海、青岛、广州等地已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海洋产业基地。

我国高技术产业虽然在20多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要存在科技投入不足、技术落后、市场占有率低、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效率低等问题。

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形成一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市场为导向,主要兴办机制灵活、技术成熟、潜力较大、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项目,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我国目前有90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其中东部地区47个、中部地区25个、西部地区18个。国家科委还在苏锡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兴建了两个“火炬地带”,经省(区、市)批准兴建的和地方自筹兴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是数量大、分布广(参见表7-1)。

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缺乏统一规划,太多、太滥,许多开发区有名无实;第二,产业结构趋同,经济技术起点不同的开发区生产相同的产品,各开发区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合作;第三,开发区内部缺乏聚集效应,开发区内部的企业彼此之间联系松散,没有形成上下游之间的有机结合,没有达到技术、资源共享的程度。

未来的对策:对于我国大量的开发区,应采取非均衡和重点开发的战略,在开发区宏观战略布局上分为三个层次考虑,第一层次是对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如北京

表7-1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一览表(2011年)

img41

中关村、上海漕河径、天津南开和武汉东湖等,给予重点扶持和投资;第二个层次是在全国各大经济区中各选取若干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重点扶持,由各省政府和大型经济集团进行开发;第三个层次是由地方政府和公司来开发具有全省意义的各省的开放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渐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如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进一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区域,如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形成点、线、面全方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格局。

续表

img42

2005年8月25日,温家宝在第四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了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定位,指明了高新区今后发展的道路,总的目标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实现这样的定位,温家宝谈了四点要求,第一是要始终坚持培育和发展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二要始终坚持体制创新,坚持发展有利于高新区发展的软环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第三要始终坚持合理和节约资源,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第四要始终坚持稳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切实解决高新区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且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侧重不同。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教育、科技人才集中,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上具有了相当的实力,传统结构正面临着根本性的转变。选择高新技术产业,是其结构转变、增强效益的客观需求。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一些中等城市正在进行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在一些开发区地域集中程度较高的地区,已经呈现出高新技术密集带的轮廓。它们是辽中南高新技术产业带,即由沈阳、大连、鞍山等相贯而成。这里与重工业结构相匹配,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光、机、电一体化等。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4个国家级开发区。它们之间相距均不过百余千米,且京津、京石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此外,这里还是全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沪宁杭高新技术产业带,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常州、无锡、苏州6个国家级开发区,这一产业带处于我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科技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邻港澳,有利于吸引外资、外技,扩大外贸,另外此地侨胞、侨资资源极为丰富。

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会城市及经济发达的主要城市,也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如重庆、成都、西安、武汉等地,教育比较发达,科研力量也比较雄厚,选择本地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寻找与沿海地区高新产业发展的分工领域。由于我国中西部产业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就更需要有一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成为促进产业进步的动力,同时为改造传统产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与东部沿海产业带相呼应,中西部地区也将形成几个规模稍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块。陕南块:由西安、宝鸡两大开发区聚合而成,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天府块:由重庆、成都、绵阳、西昌等发展而成。届时,成都以空间电子技术和广播电视产品为主,建成综合基地;重庆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电视产品为主,建成技术型基地;绵阳以雷达技术和通讯、电视机为主建成军民结合型小基地。河南块:由郑州、洛阳两个开发区聚合而成,这里交通便捷,在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湖北块:由襄樊、武汉、十堰等发展组合而成,这里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及较好的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潜力。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别较大,为防止高新技术产业地区结构严重失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对西部产生联动效应。二是要从各方面对西部开发区的建设给予更多的支持。如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可重点开拓新材料、真空技术、低温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同位素辐射、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建成黄河上游地区的科技辐射区和大西北高技术产业的生长点。三是针对不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实施相应的开发战略,边缘地区利用其优越的环境因素形成几个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点。如拉萨可发展太阳能、新材料、航空、航天产业等,西宁可发展生物工程等。

(三)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1.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2.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以掌握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引领支撑作用,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

3.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新产品应用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

五、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2009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形势下,振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强化自主创新,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会议确定了今后三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二是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此,一要落实内需带动,拓展电子信息产品应用和产业发展空间。二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大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三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相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四要促进发展服务外包,支持企业“走出去”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五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大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力度;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调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录和标准;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