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人合一”的世界图景

“天人合一”的世界图景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岳霖先生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点”。相关的研究也一般是将中国传统建筑与景观的整合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关联在一起的。然而在此要指出的是,“天人合一”并不直接是一种自然观。“天人合一”的本质是在哲学意义上对人与宇宙的关系的一种认识。此后儒家持“天人合一”论者更众。饶有意味的是,对“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解不仅仅能够意味着“人”合于“天”,同样能够意味着“天”合于“人”。

2.1.1 “天人合一”的世界图景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世界图景和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意向的最主要的观点,一般认为是所谓的“天人合一”。金岳霖先生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点”。季羡林先生认为,“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基调,同时也是东方文化(日本、朝鲜、印度)所共有的。钱穆先生1990年发表文章,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归宿处”。(1)相关的研究也一般是将中国传统建筑与景观的整合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关联在一起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各种思潮的积淀,“天人合一”这一命题自身所蕴含的内涵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冯禹在《天与人》一书上统计,中国历史上3 000多年来,天人关系论中“天”与“人”的主要含义就多达15种。(2)然而在此要指出的是,“天人合一”并不直接是一种自然观。李申从《四库全书》中共查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①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②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③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④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⑤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而像今天不少人所认为的把“天”理解为自然界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3)至于当前颇为热门的所谓“天人合一”的生态内涵,多半是近人的引申、借用和附会。正如邓庆尧、邹德侬文中所指出的,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的现实也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世外桃源”般美好。(4)

“天人合一”的本质是在哲学意义上对人与宇宙的关系的一种认识。张岱年先生指出:“天人合一”在哲学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5)所谓“天人相通”,意指人心与宇宙的本质相通,人的道德准则与天道一致。这种认识大概始于孟子(6)宋代张载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宋、明新儒学中的心学一派的开山大师陆九渊说:“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与他同一派的王阳明说:“良知即是天理”。此后儒家持“天人合一”论者更众。而在道家方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自然界”,而指的是万物的本性,是一种不受外物所影响的规律。饶有意味的是,英语中“nature”一词恰恰具有同样的双重内涵。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指出:“在现代欧洲语言中,‘自然’一词总的说来是更经常地在集合的意义上用于自然事物的总和或聚集”,“还有另一意义,我们认为是它的原义,严格地说是它的准确意义,即当它指的不是一个集合而是一种原则时,它是principium、arche、或者说本源(source)。”(7)他认为“自然”在早期希腊人心目中唯一的含义,也是作为贯穿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不是“自然事物的总和”,而是“某种东西在一件事物之内或非常密切地属于它,从而它成为这种东西行为的根源”,这也是英语nature一词的原始含义。在不同文化的语言中出现内涵上如此相通的词汇,这不是偶然的,而应该是反映了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的一种共有历程。《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认识和儒家相对偏重于道德伦理的认识略有差异,但后世一般也将它综合进对“天人合一”的解释中。“天人相类”,则是认为“人”与“天”在形式构成上具有一一对应的类似。《吕氏春秋·有始览》言:“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淮南子·精神训》说人“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四支、五脏、九窍、三百六十节”。最为系统的阐述这一认识的是西汉的董仲舒,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这种认识进而发展为“天人交感”,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人生、命运、社会的变动建立起对应关系。《礼记·中庸》中有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瑞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说法。

因而可见,绝大部分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其所谓的“合”并非“融合”之“合”,而是“符合”之合,意味着古人认为天地和人伦具有同样的、相互对应的组织秩序,遵循同样的规律。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天人相类”这样今天看来显得可笑和牵强附会的认识,同时也直接导向了政治层面上的“天王合一”。董仲舒从其“天人相类”的观点中演绎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统治的根基。

饶有意味的是,对“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解不仅仅能够意味着“人”合于“天”,同样能够意味着“天”合于“人”。郑忻教授指出:宋代以后陆王心学中所表述的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包含着佛教和后来禅宗“佛即本心”、“法界一相”的思想。既然自然与人是可以同一的,那么建筑在自然中采取怎样的态度也都是可以接受的。(8)

img19

图2-1 理想风水模式图解与院落组成的中国古代建筑群

因而“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一种人与世界同构的认识。

这种关于世界图景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存在状态的理解,对于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和建筑营造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风水之术试图在大地景观形态和建筑形态之间建立起某种同构的关系。例如在相地的过程中强调的周边围合、四象、八卦方位与吉凶的联系等,在具体的合院形制的建筑单体营造中也同样遵循此类原则(图2-1)。有研究指出:在中国传统山水城市中,城市山水空间与城市形体空间在环境模式与环境特质上具有一致性,即层层相套的结构和明确的围合边界。这是两者在空间环境上相互结合的前提。(9)而这种做法的本质,是建立一种秩序模板,将其套用于建筑形态营造和栖居地景观形态的选择。这种秩序模板并非来自于自然,倒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伦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