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日韩三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日韩三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动漫产业领跑日本文化产业。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动漫产业已经远远超过杂志和电视的影响力。日本动漫产业链及衍生品市场发达。日本动漫产业的一大特征在于主要以漫画为起点的巨大商业链。文化产业已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韩国文化产业瞄准国际市场,因本土市场规模有限,把进军国际市场作为主战场和战略目标。同时韩国积极开展文化产品的跨国生产合作。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事实证明,文化产业已

1.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动漫已成为日本第二大产业。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出口国,最大的动漫制作国之一,其动漫产业占全球的2/3,也就是说,世界上播放的动画片中超过66%是日本创作的,是动漫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日本每年电影票房之中,动画电影(动画剧场版)占了几乎一半以上的份额。从20世纪末起,日本动漫产业创造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在6%~16%,平均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10%,到2010年已经超过钢铁成为日本的第二大产业(第一大产业为汽车)。日本动漫产业年营业额达230万亿日元。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

(2)动漫产业领跑日本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动漫产业已经远远超过杂志和电视的影响力。日本一年的出版物大约60亿册,其中漫画期刊和单行本就占到21亿,超过30%;而如果单计算销售数量,则占到总数的50%以上。各种动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根据相关调查统计,2008年以来日本动画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在2000亿日元以上。2014年销售额为2428亿日元,比2013年增长了4.21%。在制作市场方面,2014年儿童家庭动漫制作市场保持稳定,为6.13万分钟。深夜电视动漫制作市场为5.05万分钟,相比2013年的4.28万分钟有所提升。

(3)日本已成为第一大动漫出口国。从日本动漫产业收入结构来看,日本动漫产业收入主要来自于音像制品和电视播放,累计占比63%,商业化授权收入占比为8%。日本动画业依托于漫画业成长、壮大,形成日本的动漫产业。目前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动漫作品出口国,占据国际市场的6成,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80%以上。全日本拥有430多家动漫制作会社和不计其数的自由动漫制作人,电影院年上映动漫大片80余部,电视台年播出动漫4000多部集。

(4)日本动漫产业链及衍生品市场发达。日本动漫产业的一大特征在于主要以漫画为起点的巨大商业链。漫画家在著名漫画周刊上连载的漫画成为人气作品后,就会逐步进入电视动画化、DVD化(OVA)、电影化(剧场版)等多种媒体形式,并进一步开发庞大的衍生产品,如玩偶、游戏等。近年来也有从小说、游戏反向推进到漫画、动画的成功作品问世。总体上说,日本动漫产业是动画、漫画、游戏不分家,基本齐头并进。

2.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文化产业已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确定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关注“文化”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提出“韩国文化世界化”的口号。制订了《文化产业与发展计划》,并在管理体制、资金投入、产业布局、人才培养、法规建设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2013年,朴槿惠总统提出了“创造经济”增长的思路,欲将韩国文化和韩国信息技术融合,全力打造韩国文化产业,作为韩国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至2011年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规模以每年22.5%的速度飞速增长;2012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总额为46.12亿美元,同比增长7.2%;2013年,韩国文化产业海外出口总额达到48亿美元。

(2)着力提高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韩国文化产业销售规模中最大的产业板块为出版产业,将传统的新闻出版、图书出版与新兴的数字出版相结合,共同占据韩国文化产业的重头,韩国正在力图把出版业做成国际产业。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布的《2013年文化产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2年,韩国出版产业的出口总额为2.45亿美元。

在出版产业中,韩国从出版内容、出版手段、出版推广上全方位提高竞争力。首先,从出版内容上强调民族特色,创意为王,实施“一源多用”,一个素材,多种模式,不同载体,跨界出版传播,不仅将本土文化资源制作成为出版物进行传播,而且灵活运用新媒体,为旅游、影视、广告、动漫、网络游戏等产业提供脚本资源,使其全面商品化。

(3)以民族文化底蕴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文化产业肩负双重功能:一方面要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肩负着传播本国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责任。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使其既包含有形产品又包含无形产品,有形产品具体表现为图书、影视、游戏、动漫等,而蕴含在有形产品中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等无形产品,对消费者的影响则是深刻而持久的。文化产品一旦形成无形产品,其影响的深刻与持久常常是隐性的,文化产品由此形成的社会效应也常常是不可估量的。

(4)文化产业广泛实施“走出去”战略。韩国文化产业瞄准国际市场,因本土市场规模有限,把进军国际市场作为主战场和战略目标。韩国文化产业广泛实施“走出去”战略,韩国文化产业振兴研究院在亚洲各国设立办事处,在美洲、欧洲选点、布局,加强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发文化产品,开展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市场的宣传、组织和挖掘。同时韩国积极开展文化产品的跨国生产合作。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电视台与中国一些省、市、自治区卫视合作,从韩国引入《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中韩联合拍摄《奔跑吧,兄弟》。多层次、多渠道研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不断开发、挖掘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使韩国文化产业赢得重要国际市场份额,为文化产品的传播树立了韩国鲜明的国家文化形象,彰显了文化软实力。

(5)培养专业人才支撑文化产业。重视教育是儒家文化的一大特点。韩国政府的教育投资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教育投资一般占政府整个预算的1/5以上。韩国政府开设文化产业专业教育机构,设立了20多个文化产业大学、游戏学院和游戏学校。除了国家政府每年对发展文化产业进行支持性投资以外,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在忠清道创办了相当于大学本科的传统文化学校,开设文化遗产、文物管理、科学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等6个系。这对培养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从国内来看,近5年来,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明显,大众的文化购买力超速发展,文化产品的消费增长超过物质产品消费增长的16个百分点。事实证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改善文化民生、提升幸福指数,客观上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201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880美元,文化消费呈现井喷式增长的态势。电影票房连续10多年保持年均30%增速。2015年电影票房达到440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48.7%。2015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871.2亿美元;文化服务出口总额为16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2%。

(2)我国文化产业稳步前进。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展较为平稳。与2006—2010年相比,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有较大程度的上升,原因在于统计口径的改变。根据新的口径,国家统计局将2011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原来的13479亿元修订为15516亿元。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8071亿元,同比增长16.47%。2016年,全国省(区、市)文化产业均值达到73.71亿元,比2015年的73.65亿元略有上升,且从2010年起年平均增速为1.08%。

(3)我国部分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有了超常的发展,文化企业在创业板的表现突出,成为资本市场“新宠”,截至2014年12月31日,13家文化企业的涨幅都接近了180%,远高于创业板75%的平均涨幅,与此同时,由于创业板文化类企业上市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上市后有动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寻求企业外延式的扩张,进行产业整合,提高企业整体水平,从而改变过去的竞争局面,截至2014年底,13家公司筹划的重大资产配置比例高达138.46%,资本额达1600多亿元,市场每6天就有一起并购案,同时加上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参与,在政策、资本和市场三方合力下,文化产业正发生着质和量的飞跃,即从一味模仿国外,开始转向利用本民族文化向自主创新发展。

4.东北亚文化产业合作现状

(1)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带动文化产业合作发展。①哈尔滨东北亚文化艺术活动周。哈尔滨市政府主办“哈尔滨中国·俄罗斯文化艺术活动周”,以推动东北亚文化艺术交流为主旨,促进哈尔滨与俄罗斯的政治、经贸等各方面的合作与发展,推进哈尔滨成为对俄文化合作中心城市,努力打造新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②东北亚文化艺术周。东北亚文化艺术周在长春市举办,艺术周集中展示了东北亚各国的文化精粹,来自中国、韩国、俄罗斯的艺术团体带来了62场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文艺演出。③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首次设文化产业馆,韩国知名企业希杰集团要在中国设立院线、合拍电影,韩国、日本、吉尔吉斯斯坦等共同参加吉林省文化产业项目对接会……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东北亚各国合作的新热点

(2)合作空间变大,合作模式也在更新。东北亚区域涉及6个国家,有着17亿人口和占世界经济总量1/5的巨大市场。近年来,东北亚六国的合作不断深化,在继资源、技术等东北亚各国的主要合作领域之后,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下一个合作的热点。全球经济不景气,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具有反经济周期的特点,经济越不好,越有可能逆势而上。

(3)东北亚各国加强文化产业合作的优势明显。中国东北地区与日韩在多领域文化产业进行合作,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并有大批专业人员,互补性强。特别是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吉林省珲春市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成为中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的重要平台。一些投资触角敏感的区域外国家已经感觉到了这一新机遇。法国滨海夏朗德省在东博会上设立了一个醒目的展台。滨海夏朗德省省委会国际发展部负责人希尔文·波蒂埃-勒鲁说,欧洲过去只熟悉上海,现在发现东北其实也有很多机遇。“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中国这几年出了很多支持东北的新政策,肯定能给我们带来契机。”希尔文·波蒂埃-勒鲁希望除经济领域之外,能和吉林在文化教育上展开更多的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