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及阐释

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及阐释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独立学习和小组讨论后,学生渐次明白“土地”等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对饱经苦难的祖国的热爱。基于文本解读,确定如下教学重点:从“鸟”“土地”“眼泪”等意象入手,理解诗歌的意蕴,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感。学生通过独立、合作学习,明白了诗歌中“土地”“鸟”“风”“河流”等意象的内涵后,未必读得出诗歌中的悲愤、抗争、颂扬、憧憬、热爱的情感。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

我爱这土地

静教院附校 陈 美

【内容分析】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鸟儿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单元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但体裁不一,有小说、散文、诗歌。本课教学,除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外,还须让学生明白诗歌的特点:感情饱满、想象丰富、语言凝练、有节奏感。

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从“鸟”“土地”“眼泪”等意象入手,理解诗歌的意蕴,在一次次朗读中,体会诗人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

“诗言志”,所以读诗歌,要理解作者的情感。

先学之前,学生对现代诗的特点有所了解,但由于时代的阻隔,学生对诗人的“爱”有隔膜,可能难以产生心灵的共鸣。这就要结合时代背景的介绍,以及具体的诗句、词语的品味咀嚼(独立学习与讨论合作),在朗读沉潜中,加强其体验。

学生通过独立、合作学习,明白了诗歌中“土地”“鸟”“风”“河流”等意象的内涵后,未必读得出诗歌中的悲愤、抗争、颂扬、憧憬、热爱的情感。所以指导有感情地朗诵,在语速、音调、重音的把握中,进一步加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就成了诗歌教学的难点。而进行“鸟”“泪”等意象的贯通、比较,拓展延伸,也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深沉真挚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了解艾青,能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掌握诗歌中“土地”“鸟”“泪”等意象的内涵,基本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从意象入手,理解诗歌的意蕴,体会诗人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用朗读的形式来传递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爱。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诗缘情”“诗言志”“情志合一”的诗歌方能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标题中哪一个字流露了作者的情志?(爱)

就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我”是谁,为什么爱土地,怎样爱土地,爱得怎样……

二、读一读

带着以上问题,朗读课文。

三、议一议

1.为什么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日本铁蹄践踏蹂躏,灾难深重的祖国。

结合写作时间、书下注释1,了解写作背景。

2.怎样爱——关于“我”“鸟”“爱”。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独立学习)预设:

“假如我是一只鸟”:“假如”来得突兀、新奇,令人驻足观望,凝神深思。

“也应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虽微不足道,也要奋力抗争,唱出不屈的声音。

“然后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无私奉献。

生死不渝的爱:生前为之歌唱,为之奋斗;

死后为之奉献,为之献身。

②“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改为“嘹亮”好吗?为什么?

脚手架——古典诗词中的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诗人把自己比作“鸟”,他没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是颇具匠心的。诗人将自己与鸟融为一体,试想,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里怎能听到或听出“珠圆玉润”的叫声?

嘶哑的喉咙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著的爱。

3.歌唱什么——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①象征意义: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日本铁蹄践踏蹂躏,灾难深重的祖国。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抗战救亡的悲愤。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不屈不挠的反抗。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自由解放曙光

②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几句能否颠倒顺序?

人民苦难——人民反抗——胜利前景

悲愤——称颂——憧憬

教师帮助——资料链接

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

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

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笔名“艾青”中的“艾”表反蒋。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4.爱得怎样——关于眼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怎么理解?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教师帮助——

在我们的记忆中,爱国诗篇历代层出不穷。唐代王昌龄誓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宋代陆游以老病之躯仍然“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辛弃疾一生立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更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欲“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清代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女革命家秋瑾巾帼不让须眉,写出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样豪气冲天的诗句;而徐锡麟的一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道出了古往今来所有男儿的爱国心声!是的,他们是诗坛的巨人,他们更是战场上的勇士,用笔、用枪、用血、用心捍卫着脚下这片土地和心中那个梦想!

但是,艾青的诗中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小鸟和满眶的热泪。鸟——诗人;泪——真挚炽烈。

“脚手架”——眼泪的意象。

痛心的泪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期盼的泪水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

凄婉的泪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悲愤的泪水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

兴奋的泪水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

喜悦的泪水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

俗话说,一个真正的男人,一生只流两次泪:一是在母亲的病榻前,一是在祖国沦丧时。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我们人生的两大课程:那就是对双亲的挚爱,对祖国的忠诚。

四、品一品

这首诗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能否把标题换成:我是一只小小鸟(小鸟的歌唱)?

五、演一演:男女生用起应的方式朗诵

六、试一试:仿写一首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

板书

【课后反思】

问题组合,营造激活的课堂。

学生就“我爱这土地”,提出了为什么爱、怎样爱、爱得怎样等问题,教学过程依此顺利推进。在独立学习和小组讨论后,学生渐次明白“土地”等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对饱经苦难的祖国的热爱。

而“嘶哑”能否改用“嘹亮”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比较和涵泳中,体会诗人的良苦用心。“品一品”标题的好处,是引导学生抓住诗眼理解作品,也加深对作品情感基调的把握。

叶圣陶说:“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又能穷本溯源地追问,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在倾听中接纳,这样的课堂,是激活的课堂。

激活的课堂,是一种体验的课堂。就是“自我携带着全部生存气息和印记进入文本话语世界,对它进行清洗,然后在它里面居住下来,并且最终转化成它里面的一棵树、一个纹饰、一种记号和一片尘土”。这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因此,教与学,都成了一种美好的享受。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说明

【关于内容分析】

首先,要有文体意识。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也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实用性文体。《我爱这土地》是一首现代诗。本课教学,除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外,还须让学生明白诗歌的特点。

其次,文本解读要有深度和广度。广度是指知识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鸟”在诗歌中的意象常常是生机勃勃、清新愉悦,但在这首诗里,幻化为诗人,生,竭力歌唱;死,腐化为泥。深度是指对文意、文脉的把握。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一望而知”的东西,还要引领学生探究“一望无知”乃至“再望无知”的内涵。

第三,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基于文本解读,确定如下教学重点:从“鸟”“土地”“眼泪”等意象入手,理解诗歌的意蕴,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感。

【关于学情分析】

既要分析学生学前的已知、不知、欲知、难知,又要分析学生在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后的情况。这里既有知识技能,又包含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先学之前,学生对现代诗的特点有所了解,但由于时代的阻隔,学生对诗人的“爱”有隔膜,可能难以产生心灵的共鸣。这就要结合时代背景的介绍,以及具体的诗句、词语的品味咀嚼,在朗读沉潜中,加强其体验。

学生通过独立、合作学习,明白了诗歌中“土地”“鸟”“风”“河流”等意象的内涵后,未必读得出诗歌中的悲愤、抗争、颂扬、憧憬、热爱的情感。所以指导有感情地朗诵,在语速、音调、重音的把握中,进一步加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就成了诗歌教学的难点。

【关于教学目标】

目标表达要规范。教学目标切忌抽象、笼统、模糊,应可观察、可测量。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往往用体验性的动词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如遵守、拒绝、认同、反对、尊重、珍惜、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领悟、形成、养成、热爱、树立。三维目标可以分列,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写。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目标。教师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还要深入钻研文本的个性:知人论世,把握文本的感情色彩(爱憎褒贬、昂扬低沉、流畅含蓄等),抓住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笔,反复咀嚼,洞悉特色,凸显个性。

确定三维目标要关注学情。于漪老师说:“要牢固树立目中有学生的观点;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和研究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要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保护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理解他们,研究他们的发展变化,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了解他们在知识技能、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一般情况和个别情况,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目标要有适度的弹性。课堂情况千变万化,教学目标僵化不变,无疑是画地为牢。后“茶馆式”教学,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学生随时随地提出各类问题,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在制定三维目标时要注意保持适度的弹性,使课堂的“生成”基于“预设”又超越“预设”。

【关于教学过程】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线索,设计流程。

想一想,围绕诗眼“爱”,提出一组问题。

读一读,是第一次先学。以谁爱、为什么爱、爱什么、怎样爱、爱得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议一议,是多次先学,均为先独立学习,再在组内分享交流。

第一环节,为什么爱——这被暴风雨吹所打击着的土地(被蹂躏的祖国)。

第二环节,怎样爱——生前为之歌唱,为之奋斗;死后为之奉献,为之献身。

第三环节,爱得怎样——爱得深沉(常含泪水)。

品一品,是比较、鉴赏。

标题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品味两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对文脉的把握,由鸟而人,直抒胸臆。

演一演,是有感情地朗诵。

试一试,仿写一首。体会个人的悲欢怎么跟民族的苦难与幸福融合在一起。

问题,让引导与评价融为一体。

设计问题,让“先学”有导。设计问题,让“暴露”有法。设计问题,让“合作”有效。设计问题,让“评价”有据。

【关于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就这堂课的教与学方面的得与失,谈自己的体会。

说说“教”,哪些问题的设计是恰到好处的,哪些问题的设计是需要改进的。也可记录课堂流程中精彩的生成。

说说“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实现了哪些最近发展区的跨越

教学反思,写法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

邹忌讽齐王纳谏

静教院附校 俞青青

【内容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沪教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议论纵横”中的课文。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既具故事性,又具论辩性的文言文。写的是战国中期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而纳谏除弊,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并善于进谏的贤士形象。也表现了齐威王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并勇于践行的性格特点。同时又以齐王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强大魄力,从侧面烘托了邹忌的政治才能。

文章有“比美”“进谏”“纳谏”“朝齐”四个自然段。“比美”中的“三问”“三答”语言细微差别背后是人物复杂的心理,也是邹忌得出结论的必要铺设;“三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受蒙蔽的原因——位高权重者容易听到假话;“进谏”中的“三比”比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纳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谏如流、勇于改革的魄力;“朝齐”中的“四国皆朝于齐”亮出了“战胜于朝廷”的辉煌。文章“三叠”式的运用,彰显了结构整齐对称的间架之美。采用类比方式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邹忌是以自身经历来和齐王进行类比的。邹忌讽谏齐王时,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就不能不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而使齐国大治了。

【学情分析】

先学之前: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大幅增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文言文的归类学习法。学生在本课学习之前,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并在云笔记里做了知识卡片的整理,比如在“文化文学常识”栏目里,把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和编年体史书《左传》整理在一起。还按照文言文学习的常规要求整理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可见,学生在字、词、句的疏通理解上不存在障碍,所以本节课对“言”的学习训练不作为重点。

全文围绕“讽”字展开,所以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如讽什么、如何讽、讽的结果和效果如何等,形成“问题链”。其中“如何讽”是最关键的问题,邹忌“讽”的方式就是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式。关于类比推理,虽然有所涉及,但还是停留在概念的层面,学生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充分调用数字化平台,绘制简洁明了的“类比解析图”,从而把握类比推理的过程,领略到“讽”的巧妙。

学习之后:邹忌“讽”的巧妙还在于他恰如其分的语气把握上,学生在学习之后也不一定能发现。那么教师就通过“句子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明确劝谏时语言分寸的拿捏。综上所述,这堂课是把学习邹忌“讽”的方法(类比推理),品读“讽”的语言特点(委婉含蓄、中肯有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讽的效果”是比较容易把握的,通过活动设计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达成。

【教学目标】

1.理解“讽”的含义,学习“讽”的方法(类比推理),品读“讽”的语言特点(委婉含蓄、中肯有力)。

2.体会“讽”的效果并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政治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讽”的方法(类比推理),品读“讽”的语言特点(委婉含蓄、中肯有力),体会“讽”的效果并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政治见解。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板书: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数字教材应用课,如何让信息技术为后“茶馆式”教学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注入新活力,是我在数字教材实践过程中苦苦思索的问题。张校长的一句话为我打开了思路: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延伸到学生之中。在“讲台之上”的应用必须是不可替代的,而在“讲台之下”的应用应该是起到促进课堂教学的作用。

先说讲台之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文学常识和词句翻译等基础知识,都是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我只在“知识卡片”归类上给予一些引导。学生把这学期的文言文归纳整理成“知识卡片”分享给我,而我从中选择优秀作业分享给其他学生供他们修正,纸质作业的分享就没有那么便捷了。学生课后的分角色朗读录音分享给我,我分享至全班进行投票评选,这也是一般课堂难以达成的。

再说讲台之上:第一环节我调用了数字教材配套练习题引入“讽”字,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个字的古今异义并提出“问题链”。然后我就以“问题群”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理解“讽”“谏”“刺”等不同劝说方式的区别。第二环节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不同颜色圈画“家事”和“国事”的相似点,虽然纸质教材也可以做到,但无法看到其他组的圈画。那么利用“屏幕墙”就能实现跨组交流,及时补充其他组没有找到的点,领会了“讽”的方法。第三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也是小组合作,读完三、四段后用“批注功能”仿写一句话(类似对对子),并要求说明理由。在交流时我再次利用“屏幕墙”有意识地挑选三个不同层次的答案供学生交流点评,帮助学生学会全面思考问题,体会了“讽”的效果。第四环节我随时调用了第一课时完成的表格,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出“讽”的背景,资源调用非常便捷。整整一节数字化课堂所有学生都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绝不是在教师的死拉硬拽下学习文言文,而是一种风行水上,水到渠成的过程。

当然,目前数字化平台还不能很顺利地达到跨小组交流的目的,所以我借用了电子教室的“屏幕墙”功能,操作方面还不是最得心应手。另外学生在数字化平台中做的作业和笔记还无法很好地的归类保存。张校长说:“学生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消费者’,还是教学资源的‘创造者’。”那么希望未来的一台Pad中能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所有智慧,轻轻一点,随时调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资源的“创造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说明

【关于内容分析】

一、合理恰当地处理好文言文的“言”与“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里面包含了古人的生活、情感、精神、智慧、哲学等。而教材中的文言文多是经典之作,只学“言”而不去领悟文言文涉及的文化内涵,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离开“文”,实际上也很难学懂“言”。所以要做到“言”“文”并重,两者巧妙融合。比如对于“讽”“刺”“谏”“谤讥”这些“言”的理解就放入一定的语境,学生通过比较就能体会出这些劝谏方式在对象、内容、场合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二、准确深入地解读出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文言作品中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语词,一句句充满灵性的句子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情感倾向等,都需要我们去解读,去品味。如,本文围绕“讽”字展开,学生通过简洁明了的“类比解析图”能把握类比推理的过程,领略到“讽”的巧妙。但邹忌“讽”的巧妙还体现在他恰如其分的语气把握上,学生不一定能发现,那么教师就通过“句子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体会,领会劝谏时语言分寸的拿捏。所以只有在重点处细细品味,细细琢磨,才能品出语言的味道。

三、恰当精准地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关于学情分析】

既要分析学生学前已知、不知、欲知、难知的情况,又要分析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后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并能准确预估课堂生成情况。

学前情况:

1.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大幅增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所以本课的文言知识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的。

2.学生能很快梳理出文章内容“比美—讽谏—纳谏—朝齐”。但对于“讽”的方法和魅力并没有深入的体会,是浮于表面的。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链”。

学中情况:

1.学生对类比推理,虽然有所涉及,但还是停留在概念的层面。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充分调用数字化平台,绘制简洁明了的“类比解析图”,真正把握类比推理的过程,领略“讽”的巧妙。

2.学生对“讽”的语气特点不一定能捕捉到,教师就通过“句子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明确劝谏的方法很重要,劝谏的语言分寸也很重要。

3.对于“讽”的效果学生都能说得出一点,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无法说得全面。所以设计“仿句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和跨组交流进行弥补。

【关于教学目标】

1.目标制定要符合学情。

依据学生知识水平,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充足的认知收获和感悟。

2.目标语言要表述规范。

教学目标要以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也就是从“学”的角度去表述,使之具有可观察性和可评价性,如“掌握”“理解”“领会”“感悟”等。在表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时可采用体验性的动词,如认同、尊重、珍惜、摒弃、抵制等。三维目标可以分列,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写。

【关于教学过程】

1.由学生对“讽”字质疑,构成“问题链”。

2.以学生独立和合作学习展开教学,教师搭建“脚手架”给予帮助。

①以“问题群”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理解“讽”“谏”“刺”等不同劝说方式的区别。

②学生打开云笔记活动1,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握类比推理。

③学生独立学习:比较句子细微差别,品味“讽”的语言特点。

④学生打开云笔记活动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仿句活动”体会“讽”的效果。

⑤学生评价朗读,并把握邹忌的形象,探究出“讽”的背景。

3.以数字化平台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运用信息技术应为我们的课堂“插上翅膀”,起到“助飞”的作用,而不能成为“缰绳”羁绊我们的“脚步”。通过实践看到信息技术是可以和谐地融入我们后“茶馆式”的教学方式中去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独立学习(学生先学)和合作学习(小组、跨组学习)。同时对于“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也起到较大的作用,可以很快地进行“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分享点评”等。

【关于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是立足于“数字化课堂”来谈的,主要回顾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学内容的达成度。

当然教学反思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说:

①可以记成功之举,供以后教学时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②可以记“败笔”之处,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

③也可记教学机智,如,一些偶发事件产生的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能激发以后教学设计的灵感。

④还可记学生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也能拓宽教师的思路。教学反思就是以记促思,以思促教。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

鲍叔牙真心待友

静教院附校 佘晓洁

【内容分析】

《鲍叔牙真心待友》记叙了鲍叔牙真心对待朋友管仲的故事,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诚友谊。

课文脉络清晰,内容通俗易懂,学生阅读并不困难。第1节开门见山,交代了管仲和鲍叔牙所处的时代及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下面故事的展开做了必要铺垫。第2~11节是课文的主体,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管仲家境贫困时,鲍叔牙出钱帮他做买卖;打仗时,鲍叔牙为保护管仲而受伤;做官后,鲍叔牙为成全管仲而辞官。其中第9节比较关键,这节通过有人询问、鲍叔牙作答的方式,道出了鲍叔牙帮助朋友的心声,既是对前面两件事情的一个总结,又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一个伏笔。

这三个小故事发生在他们生活的三个阶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生活贫困还是事业辉煌,鲍叔牙始终真心对待好朋友管仲,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管仲也把鲍叔牙看成生死之交,发出了“生我的是父母,而真心待我的是鲍叔牙”的感叹。

本课没有生动的情节,但三个小故事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以对话的方式展开,人物塑造形象传神。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字、词,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但基本以自学为主。在阅读理解方面,读懂课文内容并不难,但要将自己的理解用概括、流畅的语言表达清楚,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大多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预习后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小故事,但是要简要概括出全文内容仍有困难。

创造性地复述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它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积累,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系统、连贯的说话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个小故事,由于文章篇幅的原因,相关历史知识未写清,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提示,补充相关历史知识,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既可以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又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桓”“仲”“鲍”的字音,在语境中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2.尝试运用补充情节的方法,对文中的第三个小故事进行创造性复述。

3.品读鲍叔牙真心待友的语句,了解人物品质,感受鲍叔牙与管仲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过程】

一、反馈预习,了解课文内容

1.个别读课题。

课题中的“友”指的是谁?(板书 管仲; 随机正音)

2.齐读课题,理解真心。

3.课文写了鲍叔牙真心待友的哪几件事呢?简要概括。

(学生个别交流,然后由学生纠偏纠错。)

(预设:①三个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概括时必须讲清时间。②学生啰嗦,可提示:什么时候,谁干什么?)

(板书要点 经商助友 以身护友 辞官为友)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关注学生表达的通顺连贯;第一节两句话,概括时要抓重点。)

(一篇文章中,如果叙述了两个以上的事例,可以先概括每一件事,再用合并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重点语句,体会“真心”

过渡:同学们,鲍叔牙年轻时(经商助友),打仗时(以身护友),在齐国做官后(辞官为友),人们都说他对朋友可真是做到家了。

1.鲍叔牙究竟是怎样对朋友做到家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鲍叔牙真心待友的句子,并加以理解。

2.交流。

第一件事:

(1)交流圈画的句子。

①鲍叔牙掰着手指算了算,说:“钱由我出,你就想想怎样做生意吧。”

②每次赚了钱,鲍叔牙总是把大部分给管仲,自己只留一小半。

③鲍叔牙诚恳地说:“我们是朋友,你家有困难,我理应帮助。你就收下吧!”

(抓住动作“掰着手指”“拿出”体会鲍叔牙帮助朋友倾囊而出。)

(“理应”体会鲍叔牙视朋友为亲人。)

(2)引读。

鲍叔牙提议与管仲一起做生意,管仲觉得为难,可鲍叔牙却说……分钱时,鲍叔牙总是……管仲过意不去,鲍叔牙却说……

第二件事:

(1)交流圈画的句子。

①每次打仗,鲍叔牙都紧紧跟在管仲身边。冲锋时,他跑到管仲的前头;后退时,他又走在管仲的后边。遇到危险,鲍叔牙都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管仲。

②鲍叔牙笑了笑,说:“没关系!没关系!”

(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形影不离”。)

(抓住“每次”“总是”感受鲍叔牙保护管仲已成为习惯。)

(鲍叔牙将危险留给自己,把朋友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

(2)用感情朗读句子。

第三件事:

(1)鲍叔牙自身很贤能,但是他却举荐管仲当丞相,当管仲的官职超过了他时,一些大臣议论纷纷,替鲍叔牙抱不平。大臣们为什么要为鲍叔牙打抱不平呢?

(如学生无人能解答,老师简单介绍历史资料。)

(2)默读课文,想象说话:

这时,一些大臣议论纷纷,(       )

鲍叔牙听了,说(  )

他又想:(  )

于是就毅然决定向齐桓公辞官回乡。

(预设:①议论纷纷,至少两种观点,且意思不重复。)

(②鲍叔牙说的话要呼应大臣们的议论。)

(③鲍叔牙听了会怎么说?引导学生关注第9节内容。)

(④关注表达的通顺流畅,前后意思的连贯。)

(3)齐读第三个小故事。

小结: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放弃自己毕生的追求去成全朋友,这可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对于古人来说,“治国平天下”可是大丈夫的最高追求呀!因此,后人给予鲍叔牙以“大德、大贤、大智之人”的美赞,用“管鲍之交”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板书 管鲍之交)

三、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1.展开想象,补充情节,复述第三件事。

2.同桌训练,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议。

(复述是讲而非读或背。)

(所想象补充的情节要围绕中心,要凸显人物特点。)

四、作业

1.任选一题完成。

(1)将创造性的复述的第三个小故事写下来。

(2)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第一个小故事。

2.荣誉作业。

课文是根据《史记·管晏列传》的故事改编的,阅读原文。

【课后反思】

我们一直强调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而非老师的讲堂。老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学习,而不是以自己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但是,这并不代表老师在课堂上就不能讲。

本文是依据历史故事改编的。因篇幅原因,只截取了部分内容,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未全部交代清楚,特别是第三事例,为何鲍叔牙要坚决辞官,大臣们为何见管仲的官职超过了鲍叔牙要议论纷纷,其原因在于齐国发生了内乱后,跟随公子纠的管仲为了纠能顺利当上国王,曾暗算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封鲍叔牙为丞相,同时,准备严办管仲。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竭力举荐管仲,最终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了丞相。而这些资料,文章中没有任何介绍,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时,老师就必须讲。讲的形式有很多,最简单的是老师介绍,也可以出示一段文字,学生自己阅读,还可以是视频等。但是,要掌握好度,第一次教学时,以文字的形式出示了史书上所记载的这一段历史的资料,因人物关系复杂,费了不少时间。而学生在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时,过多地关注了补充的资料,忽略了文本,喧宾夺主了。因此,课堂学习中,对于一些学生无法通过文本的学习获得的知识,老师可以讲,但要注意方法,要适度。本节课中,在学生预习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故事背景。课堂上,抓住课文中关键语句质疑,即当管仲的官职超过了他时,一些大臣议论纷纷,替鲍叔牙抱不平。大臣们为什么要为鲍叔牙打抱不平呢?让自学过的学生来讲,老师做图理清人物关系,对学生的介绍加以补充,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鲍叔牙的高风亮节,为创造性复述事例打下了基础。

《鲍叔牙真心待友》教学设计说明

【关于内容分析】

关于教材,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思考:文章写了什么?这是对文本内容的了解;是怎样写的?这是对文本写作手法、行文思路、语言风格等多方面的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这是对文本中心的领悟。然后,要站在老师的角度,依据单元目标去思索,这篇文章究竟要指导学生学习什么。《鲍叔牙真心待友》通过三个小故事表现鲍叔牙与管仲间真挚的友谊,三个小故事从明面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但从文章中心看是层层递进的,文章正是选择了三个时间段发生的三件事,层层递进地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中心的。

【关于学情分析】

这是篇以事记人的文章,内容通俗易懂,脉络清晰,中心明确。本学期第一单元和五年级第一学期已学习过这种类型的文章,学生基本掌握了这类文章的表现手法,即通过对人物在事件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难度不大。

三个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大多数学生能读出,但三件事层层递进的内在关系,学生很难理解。由于古人和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学生们普遍认为“以身护友”要重于“辞官为友”,因为在他们看来,生命是最应该珍视的。

文章内容取自于历史故事,学生对故事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这会影响到对文章中心的领悟。

【关于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必须依据单元目标、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本篇课文位于第十册的第六单元,这个单元最主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继续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在改变复述的顺序、人称或补充情节等基础上,还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复述”。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创造性地复述的基本要求,也掌握了基本的复述方法。因此,第六单元的复述,训练重点需放在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情节,进行创造性地复述。而本课所叙述的三个小故事,在表达中心上层层递进,尤其是第三个故事最能表达出鲍叔牙对管仲的一片赤诚之心。但是,课文只写了当管仲职位高出鲍叔牙时,大臣们议论纷纷,鲍叔牙为成全管仲毅然辞官这一情节,并未写清其中的原因,要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鲍叔牙的高风亮节,必须补充相关历史资料。因此,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运用补充情节的方法,即补充鲍叔牙和大臣对话的情节,对文中的第三个小故事进行创造性地复述”。这样,既落实了单元目标,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关于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制定后,我对教学进行了设计,着力体现以下三点:

1.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小学从三年级起就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五年级一般将预习安排在课前,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读通课文;二是整体感知,如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相关背景等;三是质疑问难,学生自学能学会的,课堂上将不再组织学习,而学生自学学不会的,自学过程中有疑惑的,将在课堂上重点学习。

本篇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这一块,我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小故事而不是概括全文内容。因为,这篇文章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对这类文章进行全文概括对学生来说有困难。

有预习就必须有反馈。通过反馈,可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相异构想”,可确定这节课的教学起点放在何处。反馈不必面面俱到,要紧紧围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本篇课文通俗易懂,容易读错的读音只有三个,那就是“鲍、仲、桓”。课上,请学生个别读一下课题,以检测读音是否正确。概括三个故事,通过反馈,可发现学生在概括上存在的问题,如啰嗦、抓不住要点等。再指导学生尝试概括全文,并总结方法。这一环节,也为下文的复述打下了基础。预习反馈这一块,教师要多关注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暴露。对于暴露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来纠偏纠错,让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

2.抓住重点,体会“真心”。

复述课文的前提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而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则要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研读渐次达成。在教学过程中就围绕“鲍叔牙是如何真心对待管仲的?”这一主要问题展开。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感受鲍叔牙对待管仲的真心。找到句子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关键是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鲍叔牙的这份真心。在教学中,对于要着重体会的词语,教师一定要做到心知肚明,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内容去理解。如在学习第一件事时,学生找到了句子“鲍叔牙诚恳地说:‘我们是朋友,你家有困难,我理应帮助。你就收下吧!’”学生的理解就是鲍叔牙对朋友够义气,给了钱,当朋友过意不去时,还安慰他。老师可以抓住关键词“理应”,启发学生:“理应”是什么意思?你觉得鲍叔牙“理应”将大部分钱给管仲么?鲍叔牙说“理应”如此,说明了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到鲍叔牙把朋友看得比金钱更重要,把朋友视作亲人。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只想着自己怎么回答,而忽视了倾听他人的发言,常常你说这句,我说那句。此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一个句子,讨论交流结束再进入到下一句。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使理解由浅入深,由偏到全。

以一个大问题贯穿全文的学习,在反馈讨论时,根据三个事例要有所侧重。在学第一件事时着重抓关键词感悟鲍叔牙把朋友看得比金钱更重要。在学第二件事时,以读促悟,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鲍叔牙把朋友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在学第三件事时,通过资料介绍,想象说话,感悟鲍叔牙把朋友看得比名利更重要。

总之,抓住重点段落、词句的品读,学生对于鲍叔牙真心待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为了朋友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3.利用文本,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本篇课文的创造性复述落实在补充情节上。因前一教学流程已安排有想象说话练习,这一想象说话就是补充了鲍叔牙和大臣对话的情节,因此,前一环节为复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先让学生在小组里练习,再大组交流,这样,使全班每个学生都获得了练习的机会。

4.作业布置,拓展迁移。

作业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它是对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反馈和提升。作业设计还需依据学生的不同要求,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布置了这样两大块作业:

1.任选一题完成。

(1)将创造性地复述的第三个小故事写下来。

(2)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第一个小故事。

2.荣誉作业。

课文是根据《史记·管晏列传》的故事改编的,阅读原文。

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选做第一项,变课堂的讲为书面的写,是课堂教学的反馈和巩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选做第二小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体现在能力的提升上。荣誉作业针对一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重在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于课后反思】

教师的业务成长是在不断地实践、学习、总结、反思以及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总结和反思反过来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如何写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可以写成功之举,可以记“败笔”之处,可以记教学机智,还可以记再教设计。

本篇教学反思就是记录了依据试教后所发现的问题,重新设计教学的过程。

试教时,发现以文字的形式出示了史书上记载的一段历史资料,因人物关系复杂,费了不少时间。而学生在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时,过多地关注了补充的资料,忽略了文本,复述时有喧宾夺主之感。根据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在学生预习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故事背景。课堂上,让自学过的学生来讲,老师做图帮助大家理清人物关系,对学生的介绍加以补充,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鲍叔牙的高风亮节,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打下了基础。这样一个再教设计的反思,也引发教师去思考:如何提高课堂上老师的“讲”的实效,从而进一步探索教学规律,提升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学期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静教院附校 王 婧

【内容分析】

文章开头语言简明,“热爱”“偏爱”这两个词语使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目了然。通过一个个小镜头的描述,使读者了解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对学习的热情和知识的渴求,阐明了作者偏爱图书馆小镜头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文明社会风尚的赞美和热爱。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仅是反映良好社会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也是作者所热爱的生活小镜头中的一个典型范例。文章的2~5自然段,按进馆、选书、读书的顺序,描述了一组组镜头。清晨开馆时,人头攒动,步履匆匆,人们争先恐后地进馆;选书时,各自急切地搜索目标,小心翼翼地拿书;读书时,更是神情专注,沉醉其中。这每一组镜头,每一幕场景,都体现了人们争分夺秒的学习状态,反映出人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求。最后,作者以发问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由此获得的启示:“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同时也留给了读者思索的空间。

从课题来看,图书馆里的小镜头应该有许许多多,随处可写,但作者根据表达意图的需要,选择了三个地方的小镜头:大门口、书架前、阅览区,分别描述了人们进馆时、选书时和读书时的镜头。在描写这三处镜头时,又选取了各具代表性的内容。大门口的镜头凸显的是进馆的人多,因此采用的是远景捕捉的方式,从发型和鞋子入手,以局部代替整体来体现人多;书架前的镜头也采用局部代替整体的描写方式,所不同的是,作者选取了眼睛和手作为描写的对象,旨在表现人们选书的迫切和对书的爱护;阅览区是最能反映人们学习状态的场所,围绕“沉醉”,作者分别选取了男、女、老、少这四个代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读者进行细致刻画,充分体现了人们学习的投入程度。文章所写虽同是图书馆的小镜头,但由于观察的角度、选取的材料,以及描写的方式不同,读来层次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人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也由于选材组材的得当而一览无遗。

本文结构典型,构思精巧。开头直抒胸臆——“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结尾以问作答——“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中间2~5自然段,由“面”及“点”,层层推进,描写了一组组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小镜头。文章第2、3自然段采用局部借代整体的写法,侧重于“面”的描述——进馆之人多,选书之心切,拿书之轻微。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由“骚动”到“平静”,人们“沉醉”在书的海洋里。第5自然段则通过细节致力于“点”的刻画——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个梳披肩发的姑娘,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几个还没识字的孩子,很具代表性。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会边读边思,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学习了第一篇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尝试边读边思,提出问题。

【学情分析】

第一个学情分析:《图书馆里小镜头》一文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难以引人入胜,然而却是一篇很好的学习写作的例文。由于学生对“镜头式的描写”缺少体验,因此难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而且在以往的范文中,学生对于一个人物的详细刻画的写作方法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截取众多人物局部描写以见整体,窥豹一斑而见全貌的写作方法则显得比较生疏。基于此,本课的难点是体会“小镜头”的写作特点。在阅读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

第二个学情分析:教学中关注学生在第一个学情分析中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将镜头聚焦在人物的哪几个方面,再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找出这些局部描写勾勒出了哪些不同的人,从而让学生加以概括,发现原来在不同的发型、鞋子、眼睛、手的描写背后,是要极为精准地刻画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从而绘制一幅完整的“社会”的群体形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并理解词义,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选择典型描写对象进行静中有动的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3.继续学习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师揭示课题,生个别交流预习过程中的疑问。

2.罗列后大组交流,解答问题。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交流,解开了对课文内容的疑惑。相信大家通过交流,对于这些问题,都有了明确的答案。那么作者是如何写这些小镜头的呢?(下面出示ppt:读读2、3、5小节,思考这三节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说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边读边思,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前一课,学生已经初步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课前,学生预习了第27课,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了提问,第一个环节,通过大组交流,让有能力解读课文的学生进行部分问题的解答,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充分暴露了学生真正不理解的内容。)

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写法

1.出示自学提示。

2.生进行小组交流。

3.大组交流。

相同点:都进行了人物的肖像描写。

镜头一:抓住了人物肖像的外貌描写。(板书:肖像)

感受到人多,有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工作的人。

镜头二:抓住了肖像描写的外貌描写。

感受到人多,有不同年龄的人。

镜头三:抓住了人物肖像的神态、动作描写。感受到男女老少都爱读书。

生讨论:图书馆人那么多,为什么写这四个人?

交流:(写的是男女老少,典型人物)

(板书:选择典型人物)

(说明:作者通过肖像描写,也就是对人物的局部外貌描写,不仅写出了来图书馆看书的人多,而且让我们感受到来看书的人面也很广;他们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但是对阅读的热爱是共同的。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能进行充分的阅读和讨论,这个环节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只有这样,在大组交流的时候才会有可能暴露“相异构想”。)

不同点:

镜头二:从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感受到人们十分小心拿书,对书很爱护。(板书:动作)

镜头三:动作: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时不时地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

神态:皱紧眉头想着什么?(板书:神态)(神态也是肖像描写的一种)

感受到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小伙子的专心致志。

其他人的动作神态描写也写出了他们的专心致志。

小结:作者选择了四个典型人物,通过对他们肖像、动作的描写,即静中有动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写得真好!

齐读。

4.生交流第三个小镜头结尾处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说明:第5小节中对人物的刻画是通过近景进行特写,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得出神入化。这一小节教学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四个人物的共同点,积累表示人物专心的词语;根据人物不同点,学习“吃力、费力”等用词的准确性。)

5.写段练习:尝试着用这种写作方法,把某一个人专心阅读的情景写具体。

6.生交流,师点评。

(说明:在读写迁移这一环节,根据第5小节的写法,指导学生抓住典型人物的典型特点进行动作神态的描写。)

三、总结

1.出示刚才没有解决的问题,生再进行交流。

2.师总结。

板书: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教学设计说明

【关于内容分析】

(一)对文本的理解

这篇课文由于内容上比较浅显,因此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人们喜爱读书”这一主题早早地在初读文章的时候,学生就能归纳出来。

(二)对写作方法的领悟

这篇课文作为写作范文,要让学生理解的是作者如何对典型人物进行动作、神态描写,这份精当、巧妙才是令学生领略作者语言驾驭能力的高超、无与伦比之处。

【关于学情分析】

以我对学生的了解,我认为文本的内容相对简单,他们只是对2、3、4自然段的写法不理解。所以,我在第一个学情分析中把学习作者选择典型描写对象进行静中有动的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列为本课的难点。

在备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文章解读能力强的学生去帮助那些能力弱的学生,既节约了时间,又可以有的放矢,充分暴露学生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教学,集中时间和力量去突破这些难点。

【关于教学目标】

基于学情和教材分析,我制定的目标共有三点: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并理解词义,能有感情地正确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选择典型描写对象进行静中有动的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3.继续学习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方法。

五年级的学生,即使浅显的课文,还是会有个别学生对有些字词不理解。在课堂上,我会随文进行讲解,所以,字词的目标也是必须设立的。

这课的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点。选择典型描写对象进行静中有动的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的目标,毋庸置疑,一定要制定。

由于每个单元都有单元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落实单元目标。

以上三个目标从内容而言,有字词教学的目标,有写作方法教学的目标,有阅读方法教学的目标。而从教学的维度而言,三维目标都是包含其中的。

【关于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共有三个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先学,这是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中的教学重点“继续学习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方法”进行设计的,在交流后,引导学生暴露这个目标上的“相异构想”,暴露真正不理解的问题。第二个环节则是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这个环节是落实“学习作者选择典型描写对象进行静中有动的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教学难点,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学习。我的工作是引导他们暴露“相异构想”,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个环节解释如下:

1.揭示课题,预习反馈环节。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边读边思,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于本课课文的内容浅显,因此学生在课前预习后,一上课就安排了质疑问难的环节,通过大组交流,让有能力解读课文的学生进行部分问题的解答,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2.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写法环节。

课文第2、3小节抓住典型的局部描写,勾勒出了整体的形象。短句的运用极具感染力,于是我抓住句子的比较,重点学习“留披肩发的……”一句,在比较中,指导学生发现每一个分句都是以省略主语的短语出现,这就加快了句子的节奏;句中的“留、梳、剃”等动词运用富于变化;在比较中还要让学生知道前4个分句写出了人物不同的性别、性格,后2个分句则写出了人物的年龄,这前后的2个部分写法也不完全相同……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小结。

而第5自然段则又是另一种写法,通过典型人物的肖像描写,通过对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写出了人们对书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作者写的是男女老少的典型代表。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能进行充分的阅读和讨论,这个环节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只有这样,在大组交流的时候才会有可能暴露“相异构想”。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这3个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有了深刻的体会,再让他们进行写段练习,水到渠成。

3.总结环节。

我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又一次出示,让他们来回答,果然,都理解了。

【关于课后反思】

这节课切入点不大,但是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在阅读中质疑的习惯和勇气,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帮助很大。而像这样一类内容浅显,写作手法易懂的文章,的确可以让学生通过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方式进行学习,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在讨论中迸发火花,相互启发,得出结论。

因此,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

大海那边

静教院附校 黄子懿

【内容分析】

《大海那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文内容生动,语句优美。全文通过三只小螃蟹的话,讲述了它们对大海那边究竟是什么的不同看法。其实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三只小螃蟹在不同的时间看到了不同的景物:“初升的太阳”“驶往美国的船只”和“高挂的月亮”。由此,他们联想的事物也不同。第一只认为大海那边是“太阳的家”,第二只认为大海那边是“美国”,第三只认为大海那边是“月亮的故乡”。最后,全文以“大海那边到底是什么呢”结尾,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本课共要识记“滩、操、渐、撒、末、烫、笛、银”8个生字,其中“滩、操、撒、末、笛、银”6个生字是要求书写的。而这6个要书写的生字,除“末”的笔画要提醒外,“撒”和“滩”字的间架结构需要重点指导,三部分要往中间靠一些。本课浅显易懂,但是文中“冒”“渐渐”“到底”等词语的意思需要加以引导理解。

句式教学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一样,尤为重要。充分挖掘文本,在每节课中渗透句式训练,对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因此,根据本文的写作特点,课文最后一小节也就是最后一句话将作为本课的句式训练材料。通过训练,让学生明白:当答案有多种或者不确定时,在问句中加上“到底”这个词,可以表达自己更加渴望知道答案的迫切心情。

【学情分析】

先学前:

1.识字方面。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许多自主学习生字的好方法。因此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字对本班学生来说没有问题。而本学期初,学生就已开始尝试互相指导写得不好的字,来规范书写。故本课6个要书写的字,除“撒”和“滩”外,学生完全可以自己书写,自己评价。

2.朗读方面。

通过一学年的训练,在朗读方面,多数学生基本能做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而随着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再加上本篇课文浅显易懂,即便是课文中的生字,也有好多都在前面的课文中已经出现过。因此课上,大部分学生都已有自己借助拼音将课文读正确的能力。而对于一些朗读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通过分节朗读课文,学生间互相纠错之后,应该也能将课文读正确。

3.课文内容理解方面。

从第三单元开始,我已在训练学生边读课文边了解内容的能力,而本课,已是最后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因此,学生完全能在自读完课文后知道三只小螃蟹认为大海那边是什么。

先学后:

1.识字方面。

先学之后,“撒”和“滩”字的间架结构,学生在书写上会仍有困难,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而“冒”“渐渐”“到底”等词语的意思,学生先学后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的。

2.朗读方面。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后,“玫瑰”一词的读音学生未必会读准。同时在流利朗读上,尤其是第三节的第二句和第七节的第三句,这两句长句学生朗读起来会仍有困难,课堂上是需要老师指导的。

3.课文内容理解方面。

先学之后,知道三只小螃蟹分别认为大海那边是什么,对学生来说不难。不过,要说清三只小螃蟹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想法,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说不清或说不完整。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滩、操、渐、撒、末、烫、笛、银”8个生字;正确书写“滩、操、撒、末、笛、银”6个生字;重点指导“撒”“滩”的书写;读准“玫瑰”一词的读音;理解“冒”“渐渐”“到底”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三只小螃蟹分别认为大海那边是什么地方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想法,能用规范的话进行表达。

3.通过比较,了解问句中加上“到底”这个词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滩、操、渐、撒、末、烫、笛、银”8个生字;正确书写“滩、操、撒、末、笛、银”6个生字;重点指导“撒”“滩”的书写;读准“玫瑰”一词的读音;理解“冒”“渐渐”“到底”等词语的意思。

2.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三只小螃蟹分别认为大海那边是什么地方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想法,能用规范的话进行表达,并展开想象,大海那边还可能是什么。

【教学难点】

1.了解三只小螃蟹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想法,能用规范的话进行表达,并展开想象,大海那边还可能是什么。

【课堂活动设计】

(续表)

(续表)

附板书:

【课后反思】

1.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而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大海那边》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童话天地”的情境,将相对枯燥的语文学习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有机联系。借助投影,在导入时,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丰富、内容生动的画面:早晨,海对面的天空现出美丽的玫瑰色。静静的海滩上,三只早起的小螃蟹,挥动着大钳在做体操。三只螃蟹一,二,咔嚓、咔嚓;三,四,咔嚓、咔嚓;五,六,七,八,咔嚓、咔嚓……就像听从指挥一样,它们一边做操一边在讨论,大海那边究竟是什么呢?然后出示课题《大海那边》。短短的时间,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迅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情境设计,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乐趣,有了学习的欲望,乐于学习。

2.引导暴露,夯实字词。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许多自主学习生字的好方法,完全有能力自学生字。因此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先来学习生字是一个明智之举。只有小组学习有困难的字,才让学生到大组来交流学习。这样一来,范围小了,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将更多。同时,识记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强帮弱,好带差,所有的学生都将有所提高。同时,因为有了各小组的先学,我就不用每个生字都教,只需抓学生有困难的一两个字进行教学。学生会的不教,教学生不会的,这就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对于一些极易写错的字,课上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相纠错与提醒先让他们自行解决错误。在学生的提醒下,教师可以通过红笔标注、学生书空等手段进一步强化。这远远比我不停地唠叨、反复地提醒来得有效。

识字教学结束后,我还通过全班当场默写,检验全班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尤其是巡视之后,我从学生出错的本子和书写不到位的本子中找出较突出的几本通过实物投影展现给学生,进行全班纠错,再一次暴露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将识字环节落到实处,不弄虚作假,真正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不过这一环节中若我在课堂上再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再纠正一下自己写错的字或是写得不好看的字,那字词教学就更为扎实了。

3.强化朗读,摒弃讲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学中,我摒弃了繁琐的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不仅读好了两个长句,还明白了三只小螃蟹是因为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产生的想法也不同。尤其是朗读教学时,我更多的是通过强帮弱、好带差,以此来调动所有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这就大大提高了所有学生的朗读水平,缩小了学生间的差距。

4.借助文本,训练表达。

句式教学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一样,尤为重要。充分挖掘文本,在每节课中渗透句式训练,对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因此,根据本文的写作特点,我将课文最后一小节也就是最后一句话作为本课的句式训练材料。通过训练,让学生明白:当答案有多种或者不确定时,在问句中加上“到底”这个词,可以表达自己更加渴望知道答案的迫切心情。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让学生说说三只小螃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想法,来规范学生的表达。课前预设时,我知道这将是学生的难点,他们的表达往往会不完整。因此,课上,通过小组先学,让同桌两个人根据任务单,读读课文,找找句子再说一说的方法,大大降低了难度。随后在大组交流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纠正、补充,致使学生的表达规范、完整。

小小的遗憾是,在这个教学环节上,因为时间不够了,我还是有些操之过急,时而会替学生补充,这是需要日后改进的。

《大海那边》教学设计说明

【关于内容分析】

解读教材是一名教师的基本功,而真正要做到正确解读教材,教师就必须对文本有本质层面的理解。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才能更有效地设计教学,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平日在解读文本之前,我都会先把课文从头到尾通读三遍,再看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本文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又起什么作用。这样解读教材时,目标会更明确,思路会更清晰。

而从知识和能力上来说,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与一年级的教学相比,识字量增大,阅读量也大。在知识结构上,应该由一年级的字词教学向二年级的阅读、句式的练习,以及语言的积累、运用过渡。尤其是学生在生字学习中掌握了规律,具有了结构意识,那么识字教学更应根据生字的特点,密切联系文本,突出重点,分步落实音、形、义,把教学重心逐步过渡到阅读上。因此本文的教材分析,我就从课文内容、识字、句式三块进行。

【关于学情分析】

解读完教材,教师就要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朗读、阅读理解、句式训练是课堂上不可缺一的四块内容。因此,学情分析时,我就针对这四块内容,逐一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前,我先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了解。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就可以分析出学生在学习此文时,哪些是他们自己学得会的,哪些是他们在先学之后还有困难的。这样就能从识字、朗读和课文内容理解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学生进行先学前、先学后两块学情分析就能更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

结合对后“茶馆式”教学理念的深入研究,我感觉每一堂语文课的目标应该是有限的,这更易于目标的达成。因此,结合教材解读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目标一是因为我考虑到识字教学仍然应该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课堂上,教师仍要将识字教学放在首要位置,但这并不等于就是繁琐地讲解,而是要在最有限的时间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因此,本课8个生字,6个要书写的字,以及课文中要理解的字词就成了第一个目标。

目标二是因为我考虑到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靠平时的点点滴滴逐步形成的。教学中,学生每读一遍课文,教师都应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尤其是进入二年级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阅读,学会边读边思考,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是重要的能力训练。长此以往,学生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故本课将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当然,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以及生生之间的评价,老师适时地点拨,才能使学生越读越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而文中最后一句话,又留给大家无限的想象空间。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结合自己所看到的展开联想,将是对本文内容的一个升华,从而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综上考虑,我就制定了第二个目标。

目标三是考虑到句子教学应该在每堂语文课中都要落实,尤其是要充分挖掘文本这一有利素材加以训练。而本课,正好有这样一个训练点,可以通过让学生区别“大海那边是什么呢?”和“大海那边到底是什么呢?”这两句话的不同,让学生比较之后明白,当答案有多种或者不确定时,在问句中加上“到底”这个词,可以表达自己更加渴望知道答案的迫切心情。从而在今后的语言表达中,会运用这样的提问表述方法。因此我制定了这一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过程】

研究了教材,分析了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后,我就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开始,我通过让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眼中的大海是怎样的,既让学生回顾积累的描写大海的词语,又检测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这些词语,从而让学生对大海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星球是蓝色的,其表面70%以上都是海洋,只有一小部分是陆地。因此,站在大海这边是望不到那一边的,站在这块陆地上是看不到大海那边的陆地的。由此不仅可以巧妙地引出课题,同时对“那边”这个词,学生也有了感性的认识。

至于揭示课题,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学情需要,有各种呈现方式,有时开门见山,有时通过图片引入,有时通过图片引入……而本课就是通过图片引入。通过幻灯片播放,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丰富、内容生动的画面。在这样一种情境中,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迅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学课文,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我校低段学生课前没有预习,是真正的零起点进课堂。因此每节课的开始,都将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有个先学的过程,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把它记住。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这有限的5分钟内,能尽可能把课文多读几遍。接着就是通过小组自学生字,大组交流各小组学习时发生困难的生字,并通过默写反馈,检验全班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最后是请班中朗读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分节读课文,以此检验学生的朗读情况。通过互相纠错,达成正确朗读的目的。这里要说明的是,以往我们是先分节读课文,再自学生字、默写反馈的。后来发现,先学生字,读准了生字的读音,可以降低学生朗读课文的难度,因此,我就将这两个环节进行了调整。另外,生字教学也要结合每篇课文的不同内容,有所调整,呈现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识字有时需要集中的方式,有时需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而本课就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引出课题前,就已经学习了3个生字,在整体感知时,再学余下的生字。

3.再读课文,深入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有效的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意境,低段语文教学更应如此。如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口无心、漫无目的地读,那读得再多也是白费功夫。因而,每一次朗读,教师都应给学生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因此,在课上,我将先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找到三只小螃蟹分别认为大海那边是什么地方;再通过读了解三只小螃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想法;接下来还是通过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读好句子。最后通过分角色读,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这样,每读一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深一层,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再提高一点,朗读才有效。而读的形式也有很多,个别读、男女对读、小组赛读、分层朗读、师生对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4.创设情境,展开联想。

课文中的三只小螃蟹由“初升的太阳”“驶往美国的船只”和“高挂的月亮”,联想到大海那边是“太阳的家”“美国”和“月亮的故乡”。课文最后一句话“大海那边到底是什么呢?”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让学生通过用“这时候,_________________。我想:大海那边是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进行训练,既让学生跳出课文的框框,产生自己的想法,又训练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联想是要结合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想象,不能凭空瞎想。

【关于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本课而言,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为此在课后反思时,我先从达到这一效果的成功之处进行回顾。再分析不足之处。

因为一堂再完美的课,也会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更何况这只是一节家常课。因此在反思中,对本堂课中处理不当的地方进行梳理与总结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有所提升,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