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以_____ 为中枢机构,保留清初实行的制度_____ 。3.清朝统治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_____ ,大兴_____ 。4.清朝统治者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强化_____ ,大量销毁和删改_____ 。乾隆朝编纂《_____ 》的过程中,销毁了大量的古典文献。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材料二 在雍正帝的残酷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清廷认为这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犯大逆罪。

课前预习

1.1616年,_____ 统一女真,建立_____ 。皇太极继位后,_____ 年,改国号为 。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 _____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以_____ 为中枢机构,保留清初实行的制度_____ 。_____ 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裁决,军机处的设立及其权力的扩大,把中国_____ 发展到顶峰。

3.清朝统治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_____ ,大兴_____ 。清朝文字狱从_____ 开始,到_____ 达到高潮。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4.清朝统治者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强化_____ ,大量销毁和删改_____ 。乾隆朝编纂《_____ 》的过程中,销毁了大量的古典文献。这是继秦始皇_____ 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

一次浩劫。

随堂作业一、单项选择题

1.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足智多谋,武艺超群。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他是( )。

A.铁木真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2.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清太祖努尔哈赤  B.清太宗皇太极

C.清世祖福临  D.清圣祖玄烨

3.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分别是( )。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女真族

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

4.清朝迁都北京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帝  D.完颜阿骨打

5.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官员充任

C.军机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

A.专制统治日益衰微  B.民主监督得到发展

C.皇权日益加强  D.建立了限制皇权的有效机制

7.清朝许多知识分子不过问政治的主要原因是( )。

A.接受东林书院议政的教训  B.反封建的民族思想流行

C.对残酷的文化专制感到恐惧  D.受八股取士科举制的束缚

8.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重视对思想的控制,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 ②明朝——八股取士 ③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清朝——“文字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指的是( )。

A.议政王  B.丞相

C.锦衣卫  D.军机大臣

10.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的是( )。

A.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置内阁和六部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我国历史上与这一说法最相符的时期是( )。

A.秦汉  B.宋元

C.明清  D.隋唐

12.乾隆时,内阁学士胡忠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这反映了统治者( )。

A.设立军机处  B.实行八股取士

C.制造文字狱  D.设置厂卫机构

13.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14.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被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这最能说明( )。

A.皇帝十分重视军机处  B.军机处专权很严重

C.君主专制达到空前程度  D.军机处的行政效率很高

15.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从图50(a)到图50(c)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图 50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16.下列诗句中,被清政府歪曲解释、罗织罪名、酿成冤案的可能是( )。

①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②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③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④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7.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行省制度的影响 B.八旗制度的影响

C.文字狱的影响  D.八股取士的影响

18.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综合探究

二、图文解析题

19.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51为清初沈阳皇宫。中间的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前甬道两旁的亭子式建筑是“十王亭”,是清王公大臣议政的地方。图52是后来的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

 

沈阳皇宫

图 51

 

乾清宫、乾清门外的军机处

图 52

 

图 53

(1)仔细观察图51、图5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说上述建筑不同布局的意图。(从皇帝与大臣的关系角度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同意图53中谁的说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吏部尚书吴琳退休后回到黄冈老家。朱元璋对他不放心,派特务偷偷侦查他的活动,特务到了他的家乡,看见一个农民模样的老头正在插秧,上前打听:“这里有个吴尚书在家吗?”老头答道:“我就是!”特务回去报告说,吴尚书安分守己地在家务农,明太祖听了非常高兴。

材料二 军机大臣入宫商议军国大事,只是跪着“听旨”,然后照皇帝的心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下发。皇帝与军机大臣谈话,外人不得在场。闲人不得随便进入军机处,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1)材料一中的“特务”具体叫什么?到明成祖时,又增设了哪一种特务机构?这些特务机构由

谁直接指挥?它们的职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军机处是清朝哪一位皇帝设立的?它是由什么人员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中的特务机构和军机处,它们的设立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各有何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雍正八年(1730),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帝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诗句,于是便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材料二 在雍正帝的残酷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材料三 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作诗咏《黑牡丹》,其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后来被告发。清廷认为这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犯大逆罪。当时,沈德潜已死,清廷下令剖棺锉尸。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探究题

22.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材料三 (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清三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清 朝

清朝(1636—1911)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享国276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剃发易服、迁海令、文字狱等,军事上平定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并大规模屠城,逐步掌控全国。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中国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原因小考

《四库全书》之所以编纂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值清王朝如日中天之时,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

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始终参与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

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

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

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