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强朝盛在明君

国强朝盛在明君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专题选文是以《左传》《战国策》为主体内容的史传文学作品,篇目内容涉及多个历史事件,人物呈现的状态也不同。因而尝试在本节课采用专题教学,重点研究“史传文学中的君臣形象”。教师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完成相对集中的学习内容,力争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他们进谏的对象都是秦穆公。蹇叔是秦国的老臣,他去给秦穆公进谏,是为了不让秦军出师。他们两个,一个是对本国国君进谏,一个是对敌方国君进谏,这是不同的一点。

授课教师 北京市第二中学 李 楠

评鉴教师 北京市第二中学 范锦荣

精彩看点

本节课通过几篇文章中“君”、“臣”形象的比较,在对教材中单篇文章理解和单个人物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君”、“臣”两类人物群像的共性与个性,分析这两个群体各自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拓宽、开掘学生理解文章的广度与深度,是一节如何提升学生鉴赏史传文学作品能力的示范课。

任务分析

进入选修课以后,北京版教材由单篇选文变为专题选文。为此,学生的学习应更体现个性化的理念,教学方法应更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比必修课有明显的拓展。本次专题教学采用融通多篇文章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运用必修课所学的知识来指导学生进行选修课的学习,设计一个从自主学习到合作探究,再到应用拓展的教学流程。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初读文章(4~5课时)

目的:完成字、词、句的理解及篇章内容的梳理。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再利用课堂交流指导。

第二阶段:自主研讨(2课时)

目的:单个人物的初步分析与理解。(四篇课文出现20多个人物)

方法: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1~2个人物做专题研究,写分析文章。小组交流研讨,互评修改,共同填写完成人物分析表。

第三阶段:交流指导(2课时,示范课一小时)

目的:利用比较阅读法,加深对作品的认识,鉴赏史传散文记述人物言行的艺术魅力。

方法:以人物分析为切入点,课上教师指导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做比较研究。

第四阶段:结题报告(2~3课时)

目的:自己确立小专题,完成结题报告。

方法: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在小组内继续研究。课堂交流展示,师生共同研讨。

本专题选文是以《左传》《战国策》为主体内容的史传文学作品,篇目内容涉及多个历史事件,人物呈现的状态也不同。对单元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后会发现,它们在内容上有许多联系点、比较点。因而尝试在本节课采用专题教学,重点研究“史传文学中的君臣形象”。教师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完成相对集中的学习内容,力争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本次专题学习打破单篇教学模式,利用相关联的几个研究专题把单元的四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冯谖客孟尝君》打通,串联成一个整体。

根据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力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使不同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本节课课前设有自主研讨时段,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题研讨;课后要求撰写专题研究结题报告,专题也由学生自己选择,体现出学生个体的选择性和能动性

教学实例

师:进入专题学习以后,我们已经通读了四篇选自《左传》和《战国策》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到:史传文学首先是记录当时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丰富而广阔的社会。在这里,可能是因为国家关系比较复杂,我们阅读起来有困难。但是通过梳理人物,应该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这节课课前我们已经把22个人物都简单分析了一下,做好了单个人物的分析。

(点评:课前铺垫至关重要,学生对单篇文章的理解关系到对专题中文章内在联系的认识。)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尝试着把这22个人物放在一起,再做一点研究,看看能不能帮助同学在人物鉴赏方面作进一步的尝试。先来回顾这22个人物。

(PPT列出22个人物)

下面提出一个问题:做好了单个人物的分析以后,面对如此众多的人物,我们还能发现些什么?还能研究些什么呢?

生:地位不同。

生:国家不同。

生:性别不同。

(笑)

师:是,还有吗?

生:经历不同。

生:人物特点不同。

师:好,你们只关注了不同。咱们尝试着把他们放在一起,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相同点。如果要把这些人物作一个分析,把这么多人物放在一起的时候,咱们按照什么先分个类?人物很多呀!

生:在一个时代。

师:都在一个时代里?在几篇课文里?

生:四篇。

师:《战国策》反映的时代?

生:战国。

师:《左传》呢?

生:春秋时期。

师:好,其实你们已经是在把人物作分类。但是分完之后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只分出一个人,是吧?剩下的怎么办呀?还剩下21个。还可以拿什么分?

生:国家。

师:按国家分,好,一共涉及几个国家?

生:齐、宋、晋、楚、秦、周。

师:好,这是几个国家。按国家分完之后,你还会发现问题,这每一个国家,人也很多。再拿什么分?

生:地位。

师:好,按地位。

生:时间。

师:你们学数学,做表格,得找个横纵轴吧?按身份、地位分,然后国籍……看看,你们在头脑中先构架一个表,我画出我的表,看看是不是和你的表一样。

(PPT展示人物分类表)

这个表,是不是我们刚才说的呀?咱们要是再花点时间,每个人都能画出这么一个表。这表我要说明的,你们可能有疑问的,一个就是弦高,他怎么就这么一个人?因为他是一个商人,不属于“君臣”,就单放了。还有一个,王孙满。他虽然年幼,但注解说他是一个大夫,是吧?所以就把他放在“臣”这一列里了。还有一个文嬴,我没有按男女分,如果把她放在“臣”?不行。把她放在“君”?好像也不大合适。但她毕竟算是——

生:统治阶层。

师:对,统治阶层。就放那儿了。虽然人物很多,但主要是两大集团,每一个集团里又出现了很多人物,但他们按表分完之后还是挺清晰的。所以我们说,在人物众多的时候,首先你要看他的联系和关系,然后做好分类,就有了清晰的思路。下面,我们就可以像你们说的,再去发现他们的相同和不同。那就要用到比较法了。好,我们开始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在“君”和“臣”这两个系列里,先任选一个系列,然后在这个系列里再选择一个角度去比较。比完之后,小组要达成一个共识,准备发言。发言的时候注意两点,第一,你要提出明确的观点;第二,要有理有据地证明你的观点。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参与指导)

(点评:在对人物做完分类之后开始小组研究,专题研究的特征呈现出来了。)

师:好了吗?可能有的组还没有讨论很充分。我们互相启发一下,可能还会有一些新的见解。看看这“君”和“臣”,从咱们这三篇课文的题目——

师生: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然后是,烛之武——退秦师。

师:你们是不是发现,这几篇题目里好像组合的时候,把谋臣排在了前边,那咱们两个系列就从“臣”这个系列开始,怎么样?我看刚才8个组中有3个组在讨论君王,所以在“臣”这个系列的讨论人数上来说有优势,哪个组先来?

生:我们组选择的是烛之武和蹇叔。他们进谏的对象都是秦穆公。我们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两个人都是给秦穆公进谏,但进谏时自己的身份不一样。烛之武呢,他因为是郑国的大夫,郑国的臣,他要去进谏秦穆公,目的是退秦军。蹇叔是秦国的老臣,他去给秦穆公进谏,是为了不让秦军出师。他们两个,一个是对本国国君进谏,一个是对敌方国君进谏,这是不同的一点。然后,就是他们的性格也不同,他们的身份、性格不同,导致他们进谏方式不同,最终导致他们一个失败,一个成功。这是我们的观点。就是说,从课文中可以看出,烛之武首先是跟秦穆公说自己的来意,很谦恭地说:如果说您把郑国灭了,没有什么好处,表明我不是为来说服您不打郑国,我是来提一个为您好的意见。这样,一上来就让秦穆公感觉是为自己好,能让秦穆公更好地接受他的意见。然后,他后面也说了,如果秦国不打郑国,郑国对秦国也有好处,他用婉转的语气说,你还是不要打郑国。同时,蹇叔看到秦穆公要去攻郑的时候,他就很直白的:你打郑国自己不会有好处。这就让秦穆公觉得,你是反对我,不让我去打,本来我觉着打郑国很好,你非说这件事不对,很难让秦穆公接受。这就表现出蹇叔是非常耿直的一个人。烛之武则是一个非常善于深思的人,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不同。

师:好,最后再总结一下你的结论。

生:结论就是蹇叔和烛之武的身份不同和他们的性格不同,导致了他们的进谏方式不同,进谏方式不同导致了他们最后的进谏结果不同。

师:好,请坐。他的因果关系听清楚了吗?有同学有疑义了,他说的是身份不同、个性不同,从而导致进谏方式不同;因为进谏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人物的命运不同,这个事件的结果不同?

生:我觉得其实他们两个最后进谏的成败,不仅仅决定于他们的进谏方式,还决定于秦穆公他自己。秦穆公一开始在蹇叔进谏之前,他已经决定去攻打郑国了,所以他自己决定了,就不需要再考虑了。而烛之武进谏时,其实他是犹豫的,他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去攻打郑国,当烛之武真正提出来攻打郑国不利于己,不攻打要强得多的时候,他就接受了烛之武的建议。

师:他说不是因为单纯进谏方式不同,导致进谏结局不同,还要看秦穆公当初自己是怎么考虑的。是这意思吗?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觉得是。进谏的结果不同,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他们进谏的方式;第二方面是在君王,先说那个邹忌和蹇叔,还有原轸。邹忌进谏方式是非常婉转的,以小见大的,从自己的家庭到国家,齐威王非常乐于接受。而蹇叔还有原轸不一样。像蹇叔就是直接点出了不要去攻打郑国。原轸劝谏晋襄公的时候,他就是“不顾而唾”,对晋襄公非常不尊敬。因此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进谏,秦穆公没有采纳蹇叔的意见。比较一下蹇叔和原轸,虽然进谏方式都一样,但是结果不一样。主要一个就是本身性格不同,君王的性格不同。

(点评:指导学生按人物群体的共性进行分类,将相同性质的人物作比较分析,进而认识某类群体形象的共性特征,这是只有在专题学习中才能完成的学习内容与教学任务。)

师:与君王的性格不同有关系。那么,这里我们在讨论“臣”这个系列的时候,牵连出了君王。对吧?顺带着把君也说出来了。

(点评:由“臣”说到“君”,转入分析“君”这一群体的共性特点。)

生:秦穆公不能接受那种直白的,非常直接的进谏;只能接受那种,虽然不一定都说得对,但是非常谦恭的那种。

生:我觉得进谏结果与君王确实有关系。蹇叔面对的秦穆公本来就比较有主见,而晋襄公就是一个比较没有主见的那种。从晋襄公来说他接受原轸的建议比秦穆公接受烛之武的建议要容易得多,蹇叔是违背了秦穆公的意思。

师:哦,咱们现在这个发言的态势,这个思路啊,看来是已经有点偏离了。咱们本来是研究“臣”,他们组所提的话题实际上是想讨论臣子的性格不同,可能会导致他们进谏方式不同,进谏方式不同可能影响进谏结果。然后由此我们又开始讨论“君”。“君”如果他有些什么先前的考虑,或者什么性格不同,也会导致这个纳谏的结果不同,对吧?是不是这个意思?咱们现在还是分两个系列来说,这里的臣子,还是先回到郭子听这组最开始的那个,他的观点还是非常清晰的。他说身份不同、个性不同,因而进谏方式不同,因为进谏方式不同所以结果不同。同意吗?

(点评:学生“偏题”其实正常。 因为说“臣”是不可能离开“君”的。问题是教师应当引导,让学生以“君”说“臣”就是了。)

生:我觉得还是进谏策略不同。还是拿蹇叔和烛之武来说,蹇叔我觉着他这个进谏,虽然说是直白的,但他完全有可能成功。他唯一的缺点就是:“劳师以袭远,其谁不知。”他该把这话说更清楚点,当年你和晋国一起打郑国,你撤了兵,和郑国结盟,晋国肯定与你有仇啊。你现在去打郑国,晋国在这中间。而且应把他后面对儿子说的“必御师于崤,崤有二陵焉”这些话在进谏的时候说出来。这样,秦穆公一下子会听出来,如果我去打,我的军队可能会葬在那儿,那我就不打了。可是他却没有说。只说“师劳力竭,远主备之”,秦穆公还以为我们的军队很强,可以把他打败。秦穆公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师:他谈了个什么意思?看来秦穆公的智慧——

生:有限。

师:还有限。

(笑)

师:如果你要能说清楚——我们上次说,分析这个人物,他为什么要哭?他为什么要哭师?

生:进谏。

师:他也是在进谏。那你是认为这个哭,看来不对。这个对象不对,这个时间不对,应该在朝堂上就哭,然后当时就告诉我“必死是间”,是吗?

生:这肯定是不对的,首先蹇叔他是相当于一个贤君一样的老臣,如果他当着秦穆公的面说,你肯定会死在那儿,我想无论是哪个君王也不会采纳他的意见的。更何况,对于秦穆公来说他不可能这点事都不明白,只不过他想的是不管怎么着,利益怎么能不要呢,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利欲熏心了,所以听不进话。

师:他和上一位同学表述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把所谓利令智昏那个“利”大到什么程度表述得很完整,你还能再说说吗?

生:就是说,他认为这样打的话,郑国肯定是囊中之物,还可顺带打击一下晋国,至少可以擦个边什么的,因为他认为晋国当时属于没工夫理他那种情况。

师:为什么?

生:因为晋国当时新丧,全国可能是有点萎靡不振,而且它本身也有点看不起新君。但是毕竟晋国这时有了防备,怎么说,蹇叔是比较清醒的,他是能认识到,无论怎么样,晋国也不会让你这大军通过。不过是当局者迷,因为利益,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了。

师:所以我们又回到君王应怎样纳谏,纳谏的成功取决于什么,他说是因为身份不同、个性不同,从而导致了进谏方式不同。进谏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到进谏的结果。既然有同学牵出了邹忌,咱们就说邹忌。太明显了,初中也已经学过,邹忌他进谏的方式是善于——

生:委婉。

师:委婉地以己来设喻,他的这种进谏方式实际上是让齐威王——

生:保住面子。

师:有面子,而且呢,还容易接受,还发现确实是从生活中得出来的道理,齐威王身边确实有很多“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人,等等。好,邹忌这样的进谏方式,可能会影响到齐威王接受、纳谏。那我们还拿邹忌作例子,仅仅是因为邹忌善于进谏?还有吗?

生:情况不同。

师:面对的情况不同,那么,如果说君王呢?我们也提到过,齐威王是一个在位期间能让自己国家实力更强的君王。其实,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讨论这个进谏、纳谏的关系的时候,肯定会牵连到“君”和“臣”。“臣”你的进谏方式,可能会影响到“我”纳谏的结果。那么,“君”纳谏有没有他性格的问题?

生:有。

师:有,不是决定的,也不是唯一因素。有没有当时历史背景、国家关系问题?

生:有。

师:所以才会牵出秦穆公最开始的,可能还在犹豫。还有一个历史背景,他去的时候,秦晋联盟攻郑时,谁是主要矛盾?

生:晋郑。

师:晋郑是主要矛盾,所以秦看到有利可图。等看到灭郑无利可图时就退却了,这时我们觉得秦穆公是一个很清醒的人,怎么到了后来就糊涂了呢?

生:利益摆在面前。

师:对,所以恐怕这个结局还要考虑到秦穆公所处的环境、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者他所身处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吧?进谏方式、背景、君王的性格等,因素很多,咱们顺带着把君王也说了。其实“臣”,蹇叔和烛之武是因为进谏的对象相同所以可比,是吗?还有什么可比?相同点好像不仅仅是面对同一个君王,还有吗?都是为了?进谏的——

生:目的。

师:目的相同,还有,年龄——

生:老臣。

师:对,老臣,但表现出来还都不一样。

生:地位不同,我觉得蹇叔他不管朝政了,不上朝了,秦穆公对他只是礼节性的尊敬,对他的意见可能有点忽视。而烛之武是别国来的使臣,不管对方怎样,秦穆公能非常详尽地听完烛之武的话,而且从利益角度去听取意见。

师:原来是这样,一个是本国的,本家人,怎么都行,想骂就骂;人家是别国来的,我得尊敬一下,我得把他的话听完。其实,对方来的实际更危险。

生:我不太同意他的观点,因为当时是秦晋围攻郑国,秦晋的实力真的如探囊取物,实际是可以把郑灭了的,所以秦穆公可以——如果是我的话,会是满不在乎烛之武的,你不过是一个可以被我灭了的小国的臣子,我肯定会想烛之武来了,肯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不会很在意他的建议,我会从我自己的方面想,我们国家的利益会怎么样。

师:她说的重点好像跟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还不太一样。他这次之所以能够纳谏,最重要的原因——

生:利益。

师:利益,同意么?是不是主要还是利益?咱们刚才说了好多,不能说那些都不对,性格呀、方式呀,那是外来之臣,这是本国之臣,但是我觉得跟这个国家利益比,这些都是次要的,都是比较小的。是不是?别偏离,我们还说蹇叔和烛之武,老臣都去进谏了,你们好像比较关注他们进谏的结果不同,我们刚才也说了,其实恐怕更多地还要考虑到国家利益的问题。那你说这个进谏的结局不同,做一个总结,到底是因为什么?

生:方式。

师:有方式,还有?说完整,能不能就他们进谏方式本身再说说?

生:烛之武他进谏时先说,我知道我们国家就要灭亡了,然后才劝谏,就等于说站在了秦穆公的角度,这样的话秦穆公听上去就爱听。蹇叔他刚开始对秦穆公说,就点明了你这么做有三点不对,但当时秦穆公他正想这么做呢,你这么跟他说,他肯定就不爱听。

师:好,先到这,其实这个同学把我们刚才说的进谏方式的不同,包括把那个进谏的策略问题又补充地说了说,举个例子,实际上他进谏的方式有语言的问题,有人物性格问题,现在我们又回到刚才谈到进谏的方式取决于性格,这里面你能概括出谁的性格?

生:烛之武。

生:蹇叔。

师:蹇叔,什么性格?

生:比较执著。

生:耿直的。

师:对,耿直的,很执著的。从烛之武他说的话里概括性格很困难,我们可以从他的话里看什么?关注什么?

生:进谏艺术。

师:对,我们关注的是进谏艺术,所以说看来蹇叔是艺术不够,光执著了。好像这么一比,比出来一个性格执著,一个善于外交辞令。可能是在进谏方式上是朝着这样两个方面走的。蹇叔和烛之武考虑到进谏方式,其他人呢?刚才说到邹忌了,还有吗?我们可以把话题扩大一点,不一定是进谏方式吧?

生:我觉得有几个人值得关注,一个黄武子,包括弦高、文嬴,这几个人都属于非常善于言辞的。从弦高和黄武子角度,黄武子说话表面一层意思,里面一层意思,两层意思叠着说,表面恭敬,实际暗藏杀机,让对方自己逃走。

师:谁逃走?

生:杞子。

师:好,接着。

生:弦高就是非常精明,本来作为郑国人,当他发现了秦国想要偷袭郑国的时候,他不是慌慌张张,或说只是慌慌张张地派人去告诉郑国,这已是来不及的。他是玩个空城计,先跟你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你要来,我准备了,你来吧,我是来犒师的。这样就表示郑是有备而来的,所以给孟明一个错觉,这样秦国军队就无功而返,不敢去打郑国了。然后,文嬴和烛之武比较像,都是说我是为你们的利益考虑,你应该怎么样,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这其实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艺术。

师:哦,高级的语言艺术。(听到别的学生的话)嗯?有人说是表面一套,实际一套?

(笑)

师:应该是语意双关,表面上我是很谦恭的,很尊敬的,实际上有的是带杀机的,还真不太一样。好,我们看,有时候还真是,比这“臣”吧,好像不能独立比,总是牵着那边的“君”,最后把唯一的一位女性也牵出来了,这边弦高也牵进去了。“臣”这一系列,上牵着“君”下牵着“民”,这里头我们已变成多角度去入手了,还有什么角度?你们曾经考虑过的不同性格,说到不同性格,其实还有,原轸可以和谁比?

生:栾枝。

师:和栾枝比,什么角度?

生:眼光,眼界。

师:对,可以从有没有远谋这角度去比,是吧?哪一组来补充一下?

生:我们组是把所有的臣按照有没有眼光,有没有远谋来分的。第一组有眼光那组有蹇叔、孟明、原轸、烛之武、邹忌、冯谖和王孙满。没远见那组有杞子、子犯、栾枝和孟尝。阳处父、佚之狐没法分了,就排除在外了。我们觉得眼光、眼界和远谋,他们直接影响进言的思维方式,就比如我们可以拿栾枝和原轸比。栾枝这个人本身就是很重道义的,他只能从道义上讲,这个时候我们攻打秦是否英明,是否是正确的。而原轸有远见,他知道这个时候在道义上是“失义”的,而且“师劳力竭”,在实力上也会有所削减。原轸还说过一句话:“一日纵敌,数世之患”,说明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远谋的人。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人是否有远谋可以影响他的思维方式,看他的思维方式是否全面,是否缜密,这就直接影响着君王能否纳谏成功。

生:嗯?

师:哎?前面说得还挺清楚,后面?底下开始有疑问了。一个臣子是否具有远谋,它会直接影响到进谏,是吗?

生:不是。

生:是要看他的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想法是否够全面。

师:其实你说一个人他有没有远见无外乎——(听到别的学生的话)哦?没有远见,说点好听的也行。其实“君”也好,“臣”也好,有没有远见,它直接影响的是什么?是进谏和纳谏么?

生:不是。

师:一个人他有没有远见,直接影响的是什么?是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是我对这个事态的看法不同,最后直接影响的是什么?

生:事情的发展。

师:实际上影响的是事态的发展吧?不是你能不能纳我的谏。这个方面,可能时间关系,我们没讨论全,没关系,我们下去还可以接着讨论。下面,这“君”我们是不是再说说?

生:我们分析的“君”,首先是纳谏的态度,从烛之武这里,可以看出秦穆公是善于纳谏的,但是对于蹇叔,他没有纳谏是因为当时他野心特别大,眼前的利益蒙蔽了他的头脑,所以说他有野心,但是善于纳谏。

师:他有野心,但他是善于纳谏的,这俩有什么关系?

(笑)

生:有时候野心、眼前利益,会影响面对别人进谏时自己采取的结果。

师:秦穆公作为一个霸主,应该是很深沉老练的,应该是很善断的一个人,看烛之武进谏的时候,在这件事上表现出这个特点了,但是到蹇叔的时候,会发现有了一个转变,这个转变不能说是这个人已经年老了,不老练了,应该是说当很大的利益摆在面前的时候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决断。所以秦穆公会表现出这样的两个层面。

生:晋襄公他主要是因为经验少,所以在文嬴进谏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这个结局,没有想得很透彻,所以他接受了文嬴的意见,把孟明给放了。但是后来,在先轸向他提出做法错误的时候,他就派人去追,他还是有一定主见的,就是因为他的经验不足。

然后是郑文公,也是比较善于纳谏的,主要是在佚之狐进谏时,他能“许之”。还有齐威王,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我觉得他不仅是善于纳谏,他对邹忌给他提出的意见还要深入思考,因为他在最后是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受下赏”……他有自己的思考,然后把邹忌的建议再进一步地——

师:具体化为——

生:自己的行动。

师:行动、政策、建功方式、奖赏方式……还有吗?

生:还有孟尝君,他不算“君”,但是他是有纳谏的,在课文里,他对冯谖的进谏,也有可比性。

师:也有点可比性,是因为从身份、地位来说他可以放在“臣”这一系列,但他和前边这些“君”也可以比,是吧?还有吗?后面好像还有一组没说呢。好像还有一个人物没说。说过的是秦穆公、宋襄公、郑文公、齐威王。还有谁?

生:晋文公。他很有主见,第一就是他考虑这晋与秦的关系,从大局上来看,他没有去进攻秦军。

师:你想说明这个人物什么特点呢?

生:特别有主见。而且还特别知恩图报,要报答秦穆公。

师:好,谁来补充?

生:他恩怨分明,他怨是当年路过郑时,郑没有礼遇。而当秦退兵以后,因为当初秦穆公帮助过他,所以他也没有去攻打秦。

师:这一次他退军的时候,从郑国离开的时候,他也没有去攻秦,他顾念到这个仁义,他说到“不仁”、“不智”、“不武”,他顾及了秦穆公对他的恩义,但他现在实际上还要考虑到什么?攻秦——

生:利弊。

师:有没有实力的问题?我们通过阅读《重耳出亡》,可以看到秦穆公出亡这十九年的历练,让他更加成熟。

师:所以他后来成了秦穆公。好,我们刚才是把“君”和“臣”作了一些比较,可能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大体已找到了一个思路——比较,找到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帮助我们去更好地了解人物。那么现在我们把所有人都放在一起,还能找一个什么共同点么?

(板书:君、臣)“君”和“臣”,其实他们都在做一件事吧?他们在干什么?

生:为国家。

师:所以我们看,这样一个广阔丰富的社会里,人物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服务。

(板书:国)因而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我们要让大国更加强盛,小国维护完整,需要什么人?

生:明君、贤臣。

师:好,明君、贤臣。明君需要什么样的品德?你觉得呢?

生:善于纳谏。

生:要有主见。

师:君王靠什么辅佐?

生:臣子。

师:所以君臣关系尤为重要。君王要善于纳谏应该是有智慧。

(板书:智)像秦穆公我们说他有野心,换一个词呢?

生:有雄心。

师:有雄心,有志向。

(板书:志)还有儒家比较推崇的?

生:仁。

师:应该有“仁”,还需要“德”。

(板书:仁、德)这个好说,臣子,需要什么?

生:智慧、忠诚、勇敢、信义。

(板书:智、忠、勇、信)

师:所以我们看,实际上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中,所有人都在为着国家服务。我想最后,我们是不是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文韬武略有贤士 国强朝盛在明君。

(PPT:文韬武略有贤士 国强朝盛在明君)

我们今天在单个人物分析的基础上又作了些进一步的讨论。所以最后留一个作业:就这节课讨论的内容,就你们小组所选择的那个角度,再把它细化、准确地做一个分析,完成一篇专题论文。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

(点评:教学后的学习巩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么被忽略,要么被异化。此处,教师借助一个课后作业,不仅使学生将课上所学运用于课外,重要的是教师布置的作业正是这节课上师生重点研讨的内容,这点恰恰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课例品鉴

这节课教学的基本思路是:确定研究专题,指导研究方法,落实写作实践。过程设计上是以原有的单个人物分析为基础,以多个人物比较为切入点。先通过设问,指导学生将人物进行分类,找到新的研究专题,然后在联系、比较中研究人物的共性与个性,体会、鉴赏史传文学作品中的君臣形象。

教学中,师生从四篇文章22个人物中理出一个线索,找到每个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的身份、地位,进谏的方式、进谏的内容,表明的态度,做出的选择等,教师的发问起到了穿针引线的引领作用,一步步推进,有条不紊,形成问题链,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

进行专题教学,不可忽视每一篇文章的熟读与理解,这是整体流程设计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形成专题研究。如何确定专题探究角度,确定怎样的母题才能涵盖本专题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专题教学是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师智慧的巨大挑战。第三步,专题探究能否进行下去,决定于师生对文本的熟悉,特别是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对人物事件的熟悉。只有师生对文本了如指掌,才能生成思考与探究点,才能展开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在本次课结束后,学生自选确定了一些子专题,并写成论文。如《左右为难的晋襄公》、《冯谖的弹剑而歌》等就是在老师未讨论的点上,提出学生自己的看法。

专题教学是要将师生带向语文教学的深层领域,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更深入的培养,是对中学教师专业水准的更高层面的提升。学生能否适应这样高浓度的文本归纳与比较,形成思维认知,这些都需要一个认识和培养的过程。

本节课可以改进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应更好地组织有效的讨论。本节课虽然做到了让学生充分发言,但当学生发言无法形成碰撞、共识,甚至有跑题倾向时,教师虽做了及时的引导,但引导无力,反而有跟着学生走的感觉,造成有些学生的发言没有照应到前面的观点,只是在陈述自己的前期思考,使得发言有些分散。

第二,应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教师最后的收束有些仓促,因时间问题未能耐心等待学生自己发现结果,自动生成,不得不提前“告知”,课堂有前松后紧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