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5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学校在超常规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高校党组织如何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高广大共产党员的素质,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繁重任务。因此,也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国际背景。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45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学校在超常规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高校党组织如何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高广大共产党员的素质,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繁重任务。

一、高等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国际背景

1、西方反华势力推行“和平演变”和“两化”的政治图谋

和平演变战略是国际敌对势力在二战后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既是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第一位美国总统,也是一个反共老手,他在自己的著作《1999:不战而胜》中阐述了“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和平演变的思想。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总统杜勒斯就曾经说过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国家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如今,这种战略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得到了验证。他们是怎样实施这种政治图谋呢?有两本美国人写的著作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彼得·施魏策尔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雇员,曾作为专家参与策划了美国瓦解别国的秘密战略。他在《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一书中,详细叙述了美国为实现搞垮苏联的战略而从四个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行动:一是以隐蔽手段对波兰团结工会的活动给予财政、情报和后勤方面的支持,以确保反对派在苏联控制下的华约的心脏地带得以生存;二是对阿富汗反政府游击队提供财政与军事援助,并且极力把战争引向苏联境内,对其内部稳定和领土完整构成威胁;三是千方百计压低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减少苏联的硬通货收入,使其难于摆脱财政困境;四是对苏联进行技术封锁,以便在与苏联进行技术竞赛过程中保持领先地位和消耗苏联的财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七年间一直担任美国驻苏大使的马特洛克,在他撰写的《苏联解体亲历记》中具体记述了西方是怎样挑拨苏共高层领导人之间的矛盾,怎样鼓励、帮助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格鲁吉亚、乌克兰、俄罗斯的激进民主派开展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的;在“8·19”事件期间,他们是如何帮助叶利钦打败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在戈尔巴乔夫推行议会代表竞选期间,他们是如何帮助激进民主派战胜对手而当选的;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怎样以种种利诱手段促使戈尔巴乔夫成为西方颠覆苏联的最得力的政治工具,以至迫使苏联取消了宪法第六条——关于苏共的领导地位的条文。总之,在整个苏联演变、解体过程中,无不打上了西方敌对势力从未间断地进行和平策反的烙印。这一点,从苏联剧变后西方大国对一些前苏联政治家的回报中也可以看出。

当前,世界的政治格局是西强东弱,美国单边主义盛行,对我实施扼制策略,利用其经济实力(美元)、军事实力(五角大楼)、信息技术(因特网)、文化渗透(好莱坞)等手段,扶技法轮功、民运分子、支持台独、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利用人权等问题,不断进行渗透颠覆活动,妄图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应当看到,高等学校是西方反华势力实施“两化”政治图谋的主要对象和主要阵地。他们企图通过各种基金吸引人才,既保持科技实力,又从中培植接受西方价值观念的代理人;通过网络散布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学术交流、合作办学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处于防止和抵御和平演变战略的前沿,担负着防止和抵御“两化”政治图谋的繁重任务。因此,也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国际背景。

2、当前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动向和特点

(1)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赢得了连选连任,他在就职演说中的观点体现了当前西方意识形态发展的新的动向和特点。布什第二任期就职演说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美国的强大不仅在于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更在于它的价值观和思想文化;二是美国的职责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捍卫和传播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三是美国要在全球推行民主化运动;四是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同美国建立良好关系,必须进行“民主改革。”

(2)关于拉美化问题。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普遍接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金融和贸易自由化;在思想政治上,推崇绝对民主化,放松政府管制、弱化政府作用,减少对贫困群体的支持保护,结果导致经济严重衰退,社会问题成堆。被西方视为新自由主义改革样板的阿根廷,GDP曾经居世界第9位,1999~2002年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近乎破产。原因就在于指导思想出了问题,在新自由主义的误导下,国家经济主权丧失,社会矛盾大大激化,人们思想极为混乱。

(3)从“颜色革命”看美国意识形态战略的新表现。最近一个时期,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亚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政权变更,人们叫做“颜色”革命,或者又叫第二次“民主化浪潮”。“颜色革命”从前南斯拉夫开始,2000年11月初,西方策动该国反对派,通过选举以不流血的方式把长期执政的米洛舍维奇赶下台,人们称为“天鹅绒革命”。接下来是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3年11月2日,格鲁吉亚议会大选结束,以萨卡什维利为首的反对派指责谢瓦尔德纳泽在选举中舞弊,发动民众上街游行,萨卡什维利高举象征着“和平”的红玫瑰,带领支持者冲进议会大厦,要求谢瓦尔德纳泽下台,28小时后,谢氏正式宣布辞职。2004年11月28日,乌克兰又发生了“橙色革命”,性质与前面格鲁吉亚的情况相似,橙色是尤先科参加此次总统竞选时所选择的代表颜色。2005年3月20日,吉尔吉斯斯坦也发生了类似的政变,被称为“郁金香革命”。此外还有伊拉克的“紫色革命”,黎巴嫩的“雪松革命”等等。有人说,这将是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第二次民主化浪潮”,也是美国意识形态战略的重要成果。

(4)美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主要做法。美国想搞垮其他国家政权,通常使用两种手段,一种是诉诸武力,直接推翻,然后扶植一个亲美政权,如阿富汗、伊拉克,但这种方式代价高昂,后遗症多,效果不佳。二是输出民主,通过民主选举实现政权交替,形成亲美政权。美国发动伊战,花费2000多亿美元,死了1500多人,至今仍未完全达到目的,而对乌克兰仅投入2亿多美元,无人员伤亡,却大见成效。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意识形态战略的手法,主要有6种:

一是打出“民主”、“改革”旗号,煽动民众,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口号鼓动民众闹事,培植亲西方势力。

二是物色扶持代理人,注意培养起领导作用的“骨干分子”。

三是给反对派以大量资金支持,包括对反对派的电台、报刊、电视台等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美国一个索罗斯基金会,1980年支持捷克斯洛伐克的“七七宪章”运动,1981年支持波兰“团结工会”运动,1984年在匈牙利建立了东欧第一个基金会,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此后又打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成为这些国家共产党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是借大选之机,帮助反对派夺权。他们发动街头政治进行夺权。南斯拉夫、格鲁吉亚、乌克兰的政权更替,都是反对派宣称选举“舞弊”,随后挑起街头纷争。

五是利用新闻媒体影响舆论。对当事国实施媒介“轰炸”,将当权者贴上“独裁”、“反民主”、“反人道”、“违犯人权”等标签,大加鞭笞,为反对派夺权提供“法理”依据。

六是由政府出面直接干预。西方国家政府和一些政要以各种形式公开支持反对派以影响该国群众。

3、苏东局势演变极其深刻教训

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一批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失去了执政地位。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执政七十多年的老党,也是一个具有2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苏共曾经是国际共运的领导者,莫斯科是共产国际的所在地,是各国共产党的首脑机关和学习榜样。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走俄国人的路”,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苏共在只有20万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只有200万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谁曾料到,在它具有2千万党员时,顷刻之间却失去了执政地位,紧接着七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顷刻之间发生剧变。苏东局势的演变为我们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到底提供了什么教训和借鉴呢?我国理论界对苏东局势的演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比如:

有人认为,他们失败的经验教训主要是:1、思想理论僵化,使党失去创造活力。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苏共执政长达74年,长期以来固步自封,思想理论僵化教条,严重脱离了本国实际。后来又走上另一个极端,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党丧失了先进性和领导资格。2、经济发展迟缓,党的执政基础发生动摇。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就会使群众对党失去信心。3、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导致权力系统弊病丛生。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共产党长期在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党内缺乏民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造成党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滥用职权等弊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最终导致党的生命力衰竭。4、不能掌握和正确引导舆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执政党,很长时间内对新闻媒体实行僵化的管理,使党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严重脱离群众。后来又搞所谓“公开性”和“多元化”,结果造成思想和政治上的混乱,舆论工具成了自己垮台的催化剂。5、腐败现象严重。腐败是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中的“权力顽症”,是导致许多政党衰落乃至败亡的致命毒素。

中央编译局世界所一位专家对苏联共产党兴衰成败从正面总结了十条经验教训。这十条经验教训是:

(1)在指导思想上,要善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时代化。

(2)在组织和制度建设上,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

(3)在作风建设上,必须坚持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原则,坚决反对腐败现象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出现。

(4)在领导方式上,必须适应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5)在适应生产力要求上,必须尊重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国富民为己任。

(6)必须高度重视并慎重稳妥地处理民族、宗教问题。

(7)必须掌握军队的领导权,削弱、放弃党对军队、警察等强力部门的领导等于自毁长城。

(8)不能忽视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9)要处理好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

(10)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并得到人民拥护的外交政策

这些都为我们党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背景

1、党面临执政与改革开放的两大考验

首先,我们党面临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重大转变。作为一个政党,执政前后的情况大不一样。革命时期,党的目标是消灭敌对阶级,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中国;革命胜利后,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任务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容易滋长居功自傲、脱离群众、贪图享受的思想,要特别防止由盛而衰的周期律*。革命时期,党没有自己的既得利益,环境险恶,唯有革命才有出路;而执政之后,如果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滋生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往往容易产生腐败现象,革命意志衰退,主仆关系颠倒,宗旨观念淡薄;革命时期,党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工作条件差,与群众同甘共苦,鱼水相依,而当严酷的革命斗争结束之后,长期和平、稳定、繁荣的生活环境,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贪图安逸和享乐,战争年代培养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会逐渐丧失殆尽,革命意志衰退。革命战争年代,因为环境险恶,胜利果实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倍加珍惜;但在执政时期,由于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结束,因缺乏严酷斗争的洗礼和艰苦环境的锻炼,容易丧失警惕。因此,在取得政权之后,为适应这些情况的变化,必须探索在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其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面临着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社会环境,国门大开,难免会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的渗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各种信息以非常快捷的方式传递,其覆盖面和影响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四个多样化”必然引起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如何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繁重。我们党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但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尖锐,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效益不高,城乡二元结构尚待改变,地区差距依然存在,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任务艰巨,由于这些情况,使我们党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也面临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繁重任务,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党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增强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任务。

2、党风问题是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社会主义的兴旺或衰败,关键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这就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问题的关键是把共产党建设好。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党风建设、党的队伍建设,等等。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最关注的是党风建设。陈云曾经尖锐而深刻地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因为党风好坏关系着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决定着党的命运。在党取得全国政权以后,党风建设的根本问题就是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它要求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人民群众永远保持密切联系,防止脱离人民群众。列宁说过,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恢复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腐败之风日益滋长。实践说明,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两大祸害,防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腐败变质,这是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最重大的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教训,使我们深信,在作风建设上,必须坚持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原则,坚决反对腐败现象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出现。戈尔巴乔夫在反思自己的错误时曾经承认:“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主要的资源,就会出现政治冒险家和投机家,这是我犯的错误,主要的错误。”苏联解体前,苏联社会科学院曾作过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代表工人的只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达85%。事实证明,苏联剧变的大赢家不是黑市倒爷,甚至也不是持不同政见者,而是过去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成员变成的新显贵。苏联剧变使他们实现了从权贵阶层向资产阶级的迅速置换,使他们长期以来通过不合法、不正当手段占有的社会财富和各种权益合法化。

我们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必须引起高度关注。2003年,领导干部违纪查处全年立案侦察的大案18515件,其中涉及1千万元以上的有123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干部2728人,其中地厅级167人,省部级4人,占立案总数的53.7%,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2003年反腐败大案要案公开报道13起省部级高官的大案要案,其中13名正省级,除1人为非党干部外,其余12人是党的干部,11人受到开除党籍处理。这既说明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也启示我们反腐倡廉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繁重的。

3、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总的形势是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渗透和颠覆,他们支持和扶植境外的“民运”、“东突”、“法轮功”邪教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在境内物色、培植代理人,大肆鼓噪为1989年的政治风波翻案,炮制《九评共产党》等反动文章,引诱高校学生参加反动组织,进行非法政治活动。他们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人权、新闻自由,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等等。

另外,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威胁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大广播、卫星电视对我们覆盖和渗透,2003年监测结果显示,国外敌台在我周边地区设有31个转播台,每天使用普通话和5种方言、174个频率对我国播出累计62小时35分钟的节目,再加上一些国家从本土发射的广播信号,共有50个境外电台使用358个频率对我进行广播。

二是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作为对我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的主渠道,与我争夺思想文化新阵地。美国政府拨出专款,专门用于研发突破网络信息技术。“明慧网”等“法轮功”分子网站有上千个,“台独”、“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组织的网站有200多个,等等。

三是纵容支持法轮功分子等组织利用我国“两会”“两节”等重要时机和一些热点问题、敏感事件,采取各种手段干扰我广播信号,对我展开舆论攻势和实施破坏。2002~2003年,“法轮功”邪教组织攻击鑫诺卫星128次,2004年,传送我广播电视节目的卫星转发器又多次受到不明干扰,造成广播电视播出受到严重影响。

四是采取各种手法,淡化我民族文化传统,通过电子游戏、影视作品、卡通漫画对我传统文化进行歪曲,损害我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有些进口的境外游戏软件甚至蓄意丑化中国人民解放军,虚构恐怖分子袭击天安门、篡改“二战”历史,把台湾纳入日本版图等等。

五是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合法方式进入我文化领域,传播西方价值观念,向我文化领域各个方面渗透。1995~2004年,我国进口美国影片203部,而美国几乎没有进口一部中国影片在其主流院线进行商业放映。

国外反华势力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对我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峻形势,也是我们党的建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一方面,作为高校既处在斗争前沿地带,又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4、党员队伍构成的重大变化

根据中组部办公厅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有关资料介绍,截止2004年底,全国党员总数是6969.3万名。党员队伍构成有些什么新特点呢?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1)按年龄划分:

35岁以下的1580.9万名,占22.7%;

36~59岁的3798.2万名,占54.6%;

60多岁以上的1581.2万名,占22.7%。

(2)按入党时间划分:

△建国前入党的101.5万名,比上年减少8.3万名。(其中建党初期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入党21.5万名,比上年减少1.9万名;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80万名,比上年减少6.4万名)

△建国后至“文革”前入党的935.6万名,比上年减少36.2万名。

△“文革”期间入党的1314万名,比上年减少21.3万名。

△粉碎“四人帮”到党的十四大(1992年)入党的2052.3万名,比上年减少20.7万名。

△党的十四大以来入党2556.9万名,比上年增加223.6万名。

(3)按学历划分:

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党员3940.7万名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占27.3%

(4)党员出党和受党纪处分情况:

2004年全国受组织处理出党的党员4.9万名;受到警告、严重警告、撤回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等纪律处分的党员12.5万名。

其中:警告占39%,严重警告占28.5%,撤消党内职务占3.1%,留党察看占9.8%,开除党籍占19.6%。

党员队伍构成变化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阶层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导致党员的职业背景、成长背景、家庭背景呈现多样化,因而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2)党员队伍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以农大为例,2004年曾经作过统计,80~90年代入党的教职工党员占了79%以上),受到严酷革命斗争考验的同志相继离开工作岗位,传帮带的作用、影响大大减少了;改革开放后,党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很大,加之缺乏严格系统的党性锻炼,党内腐败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积累给党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3)党员学历层次提高,文化专业素质提高,为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员素质具备了较好的文化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在高层次文化群体中,思想问题往往是深层次的,接受信息广,思想活跃,思维定势较为稳固,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难度相对较大。

(4)受党纪处分党员人数增多,经济案件增多,数额很大,值得严重关注。

(三)高等教育发展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高校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生了新变化。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阶级基础正在由产业工人为主体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转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就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地方,党的阶级基础应该是知识分子的主体。另外,党的性质同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这就说明,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同时必须要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注意吸收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而不能把他们的职业、身份、收入多少等等作为政治上好坏的衡量标准。

2、随着招生条件放宽、社会阶层的变化,对高校党员队伍构成产生变化,党员队伍构成的多样化带来了教育管理的难度。

3、教学改革给党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的变化、学分制的实施将逐步淡化原有教育管理的组织基础和集中教育的模式,必须要寻找新的教育载体和新的教育方式、活动方式。

4、弹性学习制、就业多样化、人才流动的多样性将使流动党员的管理成为突出问题,必须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二、充分认识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一)高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阵地

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人。首先,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如何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做好知识分子工作,至关重要。对苏联剧变的研究结果说明,凡是在居民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即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苏共失败得最惨重。究其原因,在理论上,苏共始终没有解决好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例如,把革命前的知识分子统统称之为是“为地主、资产阶级服务的”“旧知识分子”,不承认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历次政治清洗和批判运动中首当其冲,受害最深;缺少发挥积极性的宽松环境;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扼杀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知识分子待遇很低等等。结果,导致累积的矛盾和怨恨爆发,社会主义在人民的冷漠中葬送了。其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接班人的素质如何与高等学校的教育息息相关。苏共的沉重教训就在于搞意识形态的多元化,造成了思想的极度混乱;在“民主化”的口号下,党的领导地位发生了根本动摇;“政治平等”却导致在西方和国内反对派的压力下,取消“共产党领导”的法律条款,走上了自我毁灭的歧途。因此,高校培养的人必须首先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其次才是专业素质和管理才能,而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掘墓人。

(二)高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

高等学校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具有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培养各类人才担负着科学研究的任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获奖就可以看出高校在科学研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2001年至2003年国家三大科技奖为例:

当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科技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999年,科技论文在世界排名第37位,引用篇数占1.3%,占世界份额的0.58%,发明专利在世界总量中小于1%,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为128.94亿元。说明我国还要奋起直追,缩小和赶上发达国家,这就为高等学校提出了一个极其繁重而又神圣的任务。

(三)高等学校是培育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高等学校应该是培育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除了培养人才的任务之外,还有着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和幅射的作用。可以说,高校是汇聚人类文明的殿堂,传播社会文明的播种机,培育先进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近代以来,以北大为代表的高等学校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中心。北大学生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暴发了“五四”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创办新青年杂志介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接触了马克思主义;鲁迅在北京女师大团结影响了大批革命青年等等。高等学校以其汇聚人才的优势,先知先觉的导向作用,深邃思想的影响力,而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校以其专业和人才两大优势,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成果、思想成果和智力支持。在高校高层次文化群体中,学界精英、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人才荟萃,在社会声望方面具有较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对全社会的三个文明建设都有导向、示范和幅射作用。高等学校具有神圣、高雅的文化传统,良好的人文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使在物欲横流的大潮之下,依然可以保持着一块相对纯净的“精神绿洲”,它是精神文明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充分认识高校在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特点,可以使我们更加认清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努力为文化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三、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水平

(一)要在掌握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狠下功夫

这次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自始至终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我们一定要在认真研读规定书目的基础上,在掌握它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现实意义上狠下功夫。要努力从世情、国情、党情等方面把握其时代背景;从主题、精髓、内容上把握其科学体系;从本质是执政为民、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等方面把握其精神实质;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认识其现实意义。

(二)要在理论联系实际取得实效上狠下功夫

这次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关键在于不走过场,通过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找准问题,通过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在解决思想认识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上取得实际效果。一是紧密联系思想实际,解决广大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解决干部教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心的问题,解决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办学理念问题,尤其是针对不同群体,突出重点,例如,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教师的师德师风,职工的服务意识,学生的学风等。二是联系党委班子的实际,着重提高四个能力,即治校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三是联系工作实际,重点解决改革发展的思路、强化内部管理、工作作风等问题。我们一定要本着“力所能及、分步实施、快见成效、取信于民”的原则着力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三)要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上狠下功夫

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党建工作面临着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不断深入发展的高等教育形势,高校各级党组织要通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高校党建的新路子。例如,如何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两化”政治图谋,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办学理念、人才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出及时调整;如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探索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如何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以及教学、科研、后勤工作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学校的活力;如何面对人才市场的变化,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标准方面作出适时调整,稳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如何在学校不断扩招的大趋势下,正确处理外延与内涵的发展关系,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如何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如何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在党员教育管理、活动方式、组织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开拓新的思想,推出新的举措等等。

让我们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005年8月25日在全校党员大会上所作的形势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